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第一回裡面有一個名叫賈化(通「假話」)的末世書生,雖然在《紅樓夢》中不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他的命運也不錯,雖有挫折但終究還是在職場上混的風生水起。來看看他的職場軌跡:
1、暫寄葫蘆廟,得到甄士隱的資助進京會試,考中進士做了知府,納妾嬌杏;
2、初入官場,書生義氣,莫名獲罪,雲遊金陵,尋找時機;
3、林府西賓(黛玉的家庭教師),起復參革人員,得林如海、賈政引薦,任金陵應天府,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4、平步青雲,補授了大司馬,協理軍機參贊朝政。
前八十回並未交代賈雨村的結局。從上述四個階段來看,賈雨村頗具梟雄風採,頗有孟德遺風。經歷了落魄書生--小吏--平民(家庭老師)--應天府府尹--大司馬5種身份,可謂經歷最豐富的人物。
放到現在來看,可謂職場達人。賈雨村混跡職場達人可以總結為三點:目標明確,貴人相助和知錯就改。
首先,目標明確
賈雨村的來歷交代的很清楚,姓賈名化,表字時飛,別號雨村」,「胡州人氏,詩書仕宦之族,生於末世,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基業。「
末世寒門的賈雨村並未甘心落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求取功名,再整基業。」
所以,整部書賈雨村都是圍繞這一明確目標而奮鬥,從前八十回的描寫來看,賈雨村無疑是成功的,雖然稍有插曲,但遇到挫折立馬改正,隨後順風順水,連當初舉薦他的賈政都有些羨慕嫉妒了。
明確目標,就會專心去實現目標,表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毅力。尤其在初入官場,因為書生意氣,莫名被革職後的表現更能說明這一點,普通人遇到一點挫折就會自怨自艾,得過且過,譬如曾經最喜歡的宋代詞人蘇軾,還有柳永、唐寅等,遇到挫折不能變通,慢慢遠離了目標,雖然在另外一番天地有所作為。
寄居葫蘆廟期間,雖然貧窮,但仍然善於且樂於結交朋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與甄士隱的結識。在得到甄士隱的接濟後,並未表現出不同於其他儒生的迂腐,而是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
為了進京趕考,動身時並未辭別,而是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不及面辭了。表現出為實現目標做事幹練,不像俗人、腐儒一般,也說明很努力,等不到第二天太陽升起,一股腦收拾行李去了京城趕考。
在做小吏被參革職後,心中雖十分慚恨,卻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過公事,將歷年做官積的些資本並家小人屬送至原籍,安排妥協,卻是自己擔風袖月,遊覽天下勝跡。面對挫折,沒有牢騷,而是不動聲色,冷靜地面對發生的變故。內心慚恨,卻不表現出來,正說明其實他正是個能做大事的人。
正因為有了目標,更兼具超越常人的見識、毅力和定力。是佛家「八正道」的完美演繹。即使放在今天估計也是班級的「五好學生」,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吧。
志存高遠,不拘一格、很自律,有目標,有毅力,不怕挫折,並且學習也很好,考中進士,金榜題名,迎娶初戀白富美嬌杏。所以,賈雨村考中進士之前的經歷在道學家眼裡無疑是優秀的。
其次,貴人相助
無疑賈雨村的命運是極好的,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有人出面相助,不管是心地善良還會利益相關,他總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總有貴人相助。
寄居葫蘆廟期間,缺少進行趕考的盤纏,得到隔壁鄉宦甄士隱的資助;
在革職後得知朝廷起復革員的消息後,得到林如海和賈政的幫助,得任金陵應天府府尹。
後得到王子騰的提攜,得以入京面聖,當上了京官。第53回中提到,「賈雨村補授了大司馬,協理軍機參贊朝政」。王子騰初任京營節度使,後擢九省統制,奉旨查邊,旋升九省都檢點,估計和曾國藩、李鴻章之類有一比較,官位應該是四大家族裡面最高的,賈雨村起復做應天府府尹,應該主要是王子騰的提攜。
與其說賈雨村命中有貴人相助,不如說,賈雨村為心中做官的目標不斷經營的結果。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有人把行萬裡路理解為旅遊,比如李白等,可是賈雨村不是,他的遊歷是有目標的,那就是尋找再次做官的機會。
在其遊歷期間,到過許多地方,也曾做過私塾的老師,文中提到的有金陵賈家,以及林如海家。也正是由於有在林家教書這段機遇,才有後來結識賈政、平步青雲的機會。
第三,知錯就改
被參革職是賈雨村性格的轉折點,因為賈雨村是立志做官的,不會像嵇康、陶潛那樣隱逸山林,既然不能改變官場,那麼只能被官場改變。
所以賈雨村只好適應官場,葫蘆僧判葫蘆案是賈雨村性格轉折後的試金石,從此走上了不歸路。也是農業社會「內卷」的必然之路,農業社會的最大特點就是對權力的崇拜,而現代文明因為技術的出現,走向「外卷」化,走上技術和資本的路線,人與人相對平等自由。
在做應天府尹期間,接到薛蟠殺人一案時,先是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說明他的書生意氣仍在,有一定的正義感和同情心。
但在門子提點過他之後,轉而想辦法幫賈王兩家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還要「壓服得口聲才好」。由此可見,此時的雨村已經變成了地地道道的政客,甚至可以置人命官司於不顧。先時答應過甄家會找尋英蓮一事也都拋到了腦後,心中只想著如何趁此機會巴結住賈王兩大家族,也好保住自己的烏紗。
賈雨村從此由正經的讀書人淪落成了一個口是心非,面善心惡乃至過河拆橋的偽君子。
在此之後,賈雨村在仕途上越走越遠,官位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厚黑了。
在第四十八回中,從平兒嘴裡道出一件與賈雨村有關的一件事:「誰知雨村那沒天理的聽見了,便設了個法子,訛他拖欠了官銀,拿他到衙門裡去,……」這正是雨村以權謀私的又一罪證,其諂媚的嘴臉也越刻畫越明顯。
結局推測
可惜前八十回並沒有寫到賈雨村的結局,但是第一回中甄士隱的悟道詞中有一句:「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
當然,這句話未必只指雨村一人,但據此推測,雨村的結局必跑不出這句話。因為《紅樓夢》一書中處處是禪機,宣揚因果報。因此,在雨村官做到一定程度後,一定會遇人讒陷,以至於舊帳新帳一併清算,難逃牢獄之災。終歸為「幻」。
賈雨村由一介窮書生,因依附權貴而不斷高升。他所表現出來的才能、見識乃至抱負全都超凡脫俗,然而他最終屈從於世俗。
賈雨村詩賞析
其一
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
//因為窮困潦倒,雖然暗戀甄家丫環嬌杏,可是這個心願不知能否實現,在還沒功名的惆悵中又添一段情思之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想到甄家丫環離去時兩次回顧,鬱悶的皺眉蹙額,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看看自己當下一副倒黴的樣子,哪配找對象呢!月下儔」,指成親。「儔」,伴侶。用唐代韋固遇一老人於月下翻檢婚姻冊子為其定婚的故事。(出《續幽怪錄》)後稱說媒的為月老本此。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如果月光有意,那就先把這段憂愁帶到所思念的女子的住處吧。
這首五律從文字技巧上看作得還是相當工穩的,起、承、轉、合皆合法度,對仗多用流水對,氣脈流暢。特別是首聯,用對偶起而令人不覺。「一段愁」三字借李白詩意而暗切詩題,尤見功力。說明賈雨村很有才學。
在吟上面這首詩時,他還是個旅居僧房,向和尚討粥吃的窮措大,所以看見個長得周正一點的丫鬟也使他動心,一廂情願地想入非非。這首詩準確地反映了一個窮秀才嚮慕女色及榮華富貴的心理。
其二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美玉放在盒子裡是為了一個好的價格,銀釵放在妝奩內是為了等待一位好夫婿。
他把自己比作是裝在櫝中的寶玉,待價而沽,意思是等待被慧眼之人發掘;他把自己看成是盛於妝奩內的寶釵,只差一個時機就能飛黃騰達,所以賈雨村不僅以此兩句詩明志,還把自己的名字嵌了進去。
表達的是賈雨村壯志難酬的抱負,他空有一腔抱負,滿腹詩書,卻因為生於末世,家族沒落,又沒有錢財,所以只能通過詩文來表達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當然,《紅樓夢》暗語很多,也有人解釋為黛玉「求善價」和寶釵「待時飛」,可見期望「求善價」和「待時飛的人很多,不僅局限於賈雨村。
其三
時逢三五便團圓,【甲戌側批:是將發之機。】
//每到中秋就會團圓
滿把晴光護玉欄。【甲戌側批:奸雄心事,不覺露出。】
//中秋的月亮石最圓最亮的,照在玉欄上,玉欄象徵著權力。
天上一輪才捧出,
//中秋的月亮剛一出來
人間萬姓仰頭看。
//人間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的抬頭仰望。
可以看出賈雨村對看出他權力(成功)的渴望。
References
[1] 賈雨村
http://www.drenwu.com/UD961480530220548096/chushenjingli.html
[2] 《未卜》賞析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67825261621868284.html
[3] 《玉在》賞析https://zhuanlan.zhihu.com/p/56341466
溫馨提示:
* 本號內容為教育學習使用,軟體、知識更新等,請以實際為準;
* 本文部分文字、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