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有多重要?相信最近一段時間,那些因為自己不恰當行為而道歉的品牌都非常清楚……
8月11日,義大利品牌範思哲在臉書等多個社交平臺上發表道歉聲明,12日,蔻馳、亞瑟士、馥蕾詩和紀梵希四家品牌也相繼發表道歉聲明,13日,施華洛世奇大中華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也發表道歉聲明。
這些國際大品牌因為踩上了中國的「紅線」而惹惱中國消費者,之後又迅速排隊道歉,並迅速更正錯誤,這一點其實可以從之前的杜嘉班納那裡找到一些原因,相信說到杜嘉班納,大家都非常清楚。
去年11月底,杜嘉班納就因為自己的不恰當行為再加上道歉不誠懇,徹底失去了中國市場,其產品也都在各大電商平臺上下架,並被抵制,對於這件事,D&G的年營業額已經下降了將近50%,並且其品牌價值也至少下降30%。
在今年三月公布的福布斯榜單中,品牌的兩位創始人雙雙跌出了億萬富豪榜單,身價縮水高達30億元,很多朋友圈的代購甚至都不再賣這個品牌了。估計大家都有前車之鑑,中國市場對D&G「殺雞儆猴」式的做法,讓很多品牌都不敢再輕易冒這個險。
中國市場對於這些知名奢侈品牌來說,無疑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其道歉和更正錯誤的速度非常快,眾所周知,現在全球經濟發展整體上趨穩,所以從去年開始,全球各大奢侈品牌公司的股價幾乎都遭遇大幅下跌。
但是就在國際市場消費遇冷的時候,中國消費者卻對奢侈品的熱情只增不減,根據相關數據預測,到2024年,中國個人奢侈品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6%,全球零售額佔比有望從2017年的32%上升到40%。
可以說中國市場佔到了奢侈品市場的半壁江山,也是很多品牌銷售保持增長的最大希望,就在2018年,中國國內外消費者在這一年裡,奢侈品消費支出高達7700億元,相當於全球消費總額的1/3,也就是說每個奢侈品消費家庭每年消費8萬元在奢侈品上,到了2025年,奢侈品消費有望增長將近一倍,達到1.2萬億元。
並且在這些消費群體中,佔比最大的不是那些事業有成的中年人,而是以80、90後居多,子其中很多人還是奢侈品新手,並且從對品牌的「忠誠度」上來看,90後對於品牌的「專一性」要比80後門弱很多,他們很多都是偶然選擇其他奢侈品品牌,所以說按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這些國際大品牌能不擔心自己的市場麼?
在這次道歉的品牌中,範思哲來源於義大利,在上一年九月份被美國的MK收購,在2018財年內,MK集團銷售額為47.18億美元,其中亞洲市場已經成為集團營收的主要增長引擎,全年實現的業績,同比增長45%。
目前其涉事單品已經在天貓、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下架,唯品會更是將其品牌所有商品都做了下架處理,而同樣動作迅速的蔻馳,也深知中國市場對品牌的重要性,所以在第二天就迅速道歉,並發表聲明。
蔻馳其實是一家美國企業,成立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去年也在世界品牌500強中,但其實這家奢侈品公司最近幾年的日子並不是太好過,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北美市場對奢侈品的需求量就出現大幅衰退,尤其是在美國市場。
而蔻馳在2014年,其年銷售額也第一次出現了負增長,為了縮減成本,還在一年之內關掉了70多家在北美市場業績不好的門店,這個時候,中國 市場就變成他主要的依靠,畢竟在全球奢侈品市場出現萎縮的時候,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卻極具潛力。
所以蔻馳開始在中國大力發展直營門店,到2011年,其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85家,在2008年剛進入中國市場時,每年的銷售額只有5000萬,但是在10年後,這個數字已經攀升到了7億美元,佔到公司總營收的15%左右。
並且這家美企並不是一個高端的奢侈品牌,主要面向的是年輕消費者,但是其商品在中國市場的售價要高出在美國、歐洲等地區的50%左右,可以說實實在在賺了中國市場的錢,截止到目前為止,蔻馳在我國的專賣店已經達到218家,並且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未來有望成為其在全球最大的收入來源,所以說這次事件,給品牌在中國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壓力。
還有這次涉事的紀梵希,隸屬於LVMH集團,其在中國的門店就有27家,而在其「老家」法國,卻只有7家,還有施華洛世奇,2016年一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就達到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