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問題太多?4種核心方法,輕鬆矯正不良行為

2020-12-13 Ada媽媽深呼吸

導讀:

經常會在評論裡收到家長的回覆,為孩子的種種學習問題憂心不已,甚至私信諮詢到底如何糾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

說實話如果家長只是描述問題本身,根本無法回答,因為孩子的問題只是表象,沒有「因」何來「果」?

家庭環境、教育方式以及孩子的成長階段,才是引起種種問題的根源。

雖然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但是總會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只要父母用心學習,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並修正自己的行為,就會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行為。

一、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蒙臺梭利教育進入國內的時間並不長,但是發展卻異常迅速,在蒙氏教育中,成年人看起來孩子就是在玩兒,似乎沒什麼意義,其實他們是在「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讓內在的自我建設好。

蒙臺梭利思想有兩個經典句式:

媽媽,讓我自己做;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能勝任的事情,家長千萬不要幫他做。

其精髓是,父母只需要給孩子創造環境,然後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有需要就去鼓勵他,而不要代勞。孩子正在做事情時,千萬不要去打擾和指手畫腳,充分相信孩子能勝任

總的來說,就是你要引領孩子成長,可以提供幫助,但是卻不能代替孩子成長。

我們認為孩子的世界只有遊戲,其實不然,孩子天然有學習的能力和需求。他們在獨立的「工作」中構建秩序,逐步改善和完成自我,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是環境的主人,擁有絕對的自由和尊重,自主權得已最大限度地發揮。

二、給足自由,但不是放任

讓孩子自由地做選擇和決定,但不意味著他們可以為所欲為,自由是在一定的界限之內,他們必須遵守紀律、遵守秩序,遵循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破壞環境的原則。

孩子對事情的「認知」是很重要的,如果他破壞了規則,那麼自由也就不復存在,如果孩子犯了錯,就要承擔自然後果。

比如,不好好吃飯結果就是餓肚子;打翻了牛奶要自己清理;把房間弄亂的後果是自己收拾;對人不禮貌的話大家都不要理他.......

在錯誤中學習,並改正缺點,也是孩子學習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

三、多誇獎孩子

我們教育孩子,常常習慣於貶低教育,環顧四周,有多少人是在「別人家孩子」的噩夢中長大?孩子不是刺激優秀的,貶低式教育只能摧毀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孩子需要被肯定和表揚。經常誇一誇孩子,會讓他們更自信,內心更加陽光。

不過誇獎孩子時不能盲目,有以下幾個點需要牢記:

誇獎孩子注意要誇具體的事情或進步,不能籠統,比如你真棒,你很優秀之類的,一點意義沒有;

誇獎孩子時,要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說你真聰明之類的,要知道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努力的人,卻不一定是聰明之人;

表揚孩子一定要發自內心的,而不是敷衍,你的真誠會通過態度和語氣表達出來,孩子都能感知到;

表揚孩子要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比上次分數高,就要表揚孩子進步,如果沒有進步,可以表揚卷面整潔,如果卷面也不好,那就去誇某一個字寫得好......

總之,深挖孩子的閃光點,所有人都希望被肯定,孩子更是如此,只有正向激勵才會激發孩子內在的驅動力,讓他們的自尊發揮巨大的威力,從而越來越好。

四、強化孩子的正向行為

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不願完成任務,或者做事很難堅持的時候,不妨選擇孩子喜歡的東西,來作為強化物。

比如,孩子想看動畫片,那就跟孩子談一下條件,如果他能將一件事情堅持到底,而且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那麼對孩子而言這就是成功,可以兌現獎勵孩子的承諾

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某項方案,和孩子一起探討方案的意義,和實施過程,選擇孩子喜歡的一個事情,增強孩子獨立完成工作的期待值,激發渴望成功的嚮往之心。

不過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放下手機,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給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但是不可幹預孩子,讓他知道,父母會陪伴在你身邊,但是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完成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

相關焦點

  • 書單| 認知行為治療專題:學習與成長
    本書對於臨床上會遇到的挑戰與棘手問題進行了全面介紹,並特別關注患者長期以來扭曲的核心信念,以及伴有人格障礙的患者所持有的功能不良的行為策略。認知行為治療的個案概念化(美)傑奎琳·珀森斯(Jacqueline B. Persons)著李飛,劉光亞,位照國 譯諮詢師必讀!
  • 17種行為問題你孩子有嗎? 寶貝最期待的父母該什麼樣?
    一位幼兒園老師說:"請父母們注意了。看到你們的孩子在幼兒園的言談、行為舉止和玩兒法,我就看到了,你們在家裡是否互相尊重,使用了什麼樣的語言、行為什麼樣。"這段話值得所有的父母深思。孩子的哪些行為問題,跟父母有關?那麼,孩子最期待看到的父母形象是什麼樣呢?
  • 孩子偷偷瀏覽「不良網站」怎麼辦?別急,做好這三點,可解決問題
    如果是單純的學習狀態不佳,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有些孩子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引誘,染上了瀏覽「不良網站」的習慣,這個問題就比較嚴重了。有些家長IT水平有限,即便孩子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上瀏覽「不良網站」,他們也很難察覺到,因為許多孩子都懂得如何清空瀏覽記錄。
  • 不良體態對於孩子來說有多嚴重?
    相信已經成為寶爸寶媽的家長們,總會被孩子的一些問題所困擾,除了學習成績之外,孩子們經常會遇到彎腰、駝背、近視等情況,而造成這些情況的出現,多半都是因為姿勢、缺鈣等問題導致的。不良體態真的會毀掉一個孩子!
  • 助優正人——專注於青少年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的教育機構
    陝西助優正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青少年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的專業教育機構。公司擁有眾多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心理諮詢專家和先進的輔導體系,是為眾多家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私人訂製的服務的最大保障。通過行為矯正、心理輔導等方式,幫助孩子重塑自我,激發學習源動力,通向成功之路!
  • 培養孩子學習樂趣,矯正孩子學習坐姿-樂歌電動升降學習桌
    【前言,兒童需不需要人體工學學習桌】其實這個問題一直被很多家長重視,作為一個80後的家長,我們那個時代是沒有這種概念的,回家就是一張普通的桌子和椅子就這麼簡單。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對於孩子的關注也是越來越高,為了從小就預防孩子得近視眼,很多家長早早地就行動了,兒童人體工學學習桌就是最佳的選擇。
  • 【科普工作委員會】腦癱兒童不良坐姿如何矯正
    多數家長都會居家給孩子開展一些家庭康復訓練。平時,治療師和有經驗的家長朋友都會特別注意:腦癱孩子的不良坐姿會影響他們的脊柱、骨盆的發展,會導致脊柱變形、髖關節脫位、下肢張力增高等問題,嚴重影響腦癱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若居家康復訓練中,不能保持良好坐姿,會直接影響到腦癱孩子的康復訓練效果,甚至影響孩子康復計劃的實施。在任何體位、任何活動中都保持良好坐姿,對腦癱兒童來說非常重要。
  • 陳發展:讀懂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引發關注,小到任性哭鬧,大到自殺、犯罪等等,這些不良行為是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如何應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首先要讀懂和理解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訴求和心理意義。1.如何理解「孩子的不良行為」欣繪:什麼是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來界定?
  • 孩子玩遊戲上癮,學習成績下降,需要的不是矯正!
    玩遊戲本身不是問題,只是玩遊戲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睡覺和吃飯,這就引起了爸媽的焦慮和擔心。家長第一反應是想要矯正孩子這一行為:嚴厲管束孩子的遊戲時間,限制在很短的時間內,甚至不允許玩;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火冒三丈,不是摔手機就是打孩子;有些家長前期是講道理
  • 破解孩子18種不良行為的秘密武器,值得收藏!
    18種不良行為目錄:一、大脾氣二、愛打人三、好勝心強四、不收拾玩具五、說不知輕重的
  • 青少年駝背問題的22種矯正方法(實用)
    這時孩子的體形受到了明顯的影響,自信心常受挫,不利於心理健康。2、身材矮小,駝背造成腰彎,脊柱不直,因此身材比較矮小。3、嚴重者可以影響壽命。駝背的孩子,健康水平會大大受損,長此以往,還有發生癱瘓的危險,平均壽命短於正常人。4、影響心肺健康。
  • 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口吃矯正能管用嗎?
    自從孩子上小學之後,一些家長發現自家孩子開始變得越來越自卑,以前經常掛在臉上的笑容也一天天地消失不見,這可把他們急壞了一開始他們以為是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所以有些難過,但後來他們才知道孩子是因為口吃而被同學嘲笑,以往的自信和笑容也消失不見,這可該怎麼辦呢
  • 孩子模仿動畫片不良行為怎麼糾正?
    張薇不無焦慮的說,孩子最近總有些怪怪的表現,動不動就「哇哦哇哦」大叫,而且走路也搖搖晃晃的。問他也不說,自己就感覺很納悶,真怕孩子染上什麼不良習慣。張薇說孩子平時上幼兒園,接送都是公公婆婆的,她婆婆平時愛扭秧歌,跳廣場舞,她猜測會不會孩子是跟奶奶學的。我告訴她,不要焦慮,回到家多觀察,看看孩子平時都喜歡什麼,平時都在幹什麼,這樣就可以知道孩子變化的原因了。
  • 矯正鞋這樣幫助孩子幹預足外翻問題
    在足部世界中,任何先天遺傳、後天穿鞋不當或是從小不良運動習慣等都會對足部產生一定影響。足部問題在成人當中很常見,一般的足部問題就有扁平足、高弓足、拇趾外翻、足外翻等。足部問題雖不致命,但也對人的日常生活影響很大。所以遇到足部問題還是要儘早幹預比較好!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孩子後足外翻問題該怎樣幫助幹預!
  • 體育新世界,不良體態的矯正
    長時間伏案已經和低頭使用電子產品成為現代人最主要的工作生活方式,加之缺乏運動、肥胖等問題,不良體態和由此帶來的健康問題,比如頸肩腰腿痛已經成為現代人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
  • 孩子3歲,家長該如何做好英語啟蒙?4個方法,讓孩子輕鬆學英語
    曾看到一個新聞,在少兒英語評級考試中,最小的一個寶寶居然只有4歲,很多家長朋友聽到之後都表示非常震驚,很多家長也表示這麼早就開始學習英語,孩子受得了嗎?雖然現在全民都比較重視英語的啟蒙,但是寶寶到底從哪個年齡段可以接觸英語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逐一分析一下。
  • 兒童矯正神器| MRC矯正,讓孩子擁有好未來
    人們對口腔的保健意識加強了很多,所以不少家長對孩子牙齒的健康都十分重視,但生活中小孩子總會有不良習慣引起大大小小的牙齒問題,這可把父母給急壞了~  家長們暑假來了,解決牙齒問題有的是時間啦!~  一:遺傳因素;也稱作先天性因素,主要由父母的遺傳基因導致的。
  • 孩子有含胸駝背、xo型腿等畸形問題,什麼原因導致的?可以矯正嗎?
    >與遺傳因素有關係,父母就有上述形體問題,由於先天軟骨發育不全,受遺傳影響有的孩子先天出生就有畸形。(現在隨著醫學進步,是可以通過胎兒的B超篩查或者其他一些檢查出來的)3.缺乏鈣和維生素有的孩子在嬰兒時期,由於嚴重的缺鈣,維生素D導致骨骼的發育不良,引起畸形。
  • 骨盆結構及常見問題,附前傾、後傾的矯正方法
    本文共分四個部分:骨盆的結構、骨盆的常見問題、骨盆前傾的矯正、骨盆後傾的矯正骨盆,扮演著孕育宇宙繼起之生命——小北鼻的角色。連接於骨盆的幾條肌肉中:4條核心肌群(腹橫肌、骨盆底肌群、橫膈肌、束脊肌)1條與排洩相關(提肛肌)1條與髖關節的活動相關(梨狀肌)3條穩定脊椎的腹部肌群(腹直、內外腹斜肌)3片筋膜束(下背椎狀筋膜、胸與腰筋膜)下圖圈起的範圍就是胸腰筋膜,
  • 幼兒咬指甲行為矯正的親子輔導案例
    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多見於3~6歲兒童。針對幼兒咬指甲這一不良行為我們查閱了專業書籍,也請教了一些心理專家。關於咬指甲行為的心理分析認為:出現這種現象常與精神緊張有關,部分小兒由於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素質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症。部分兒童常伴有其他行為問題,如睡眠障礙、多動、焦慮、緊張不安、抽動障礙、吸吮手指、挖鼻孔等。啃咬指甲有時反映出一種心理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