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椎DIY──滾背

2021-02-12 通元堂健康服務站

點擊上面藍字快捷免費關注 通元堂健康服務站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治癒哦!每天勤快108下(來回一次算一下),骨刺免開刀,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 滾背」這個動作可以矯正脊椎,基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體質也有差異,並非人人可以輕鬆「滾」,為求安全,再一次談談這個動作。
矯正脊椎的方式很多種,此為其一,不吃藥、不打針,簡易可行。

人體除了特定器官外,全部都受脊髓神經所支配,如果各個支配器官神經與脊髓之間傳導暢通無阻,各個器官就可發揮正常,一旦脊髓神經系統受壓迫便容易病變,每一椎別供應人體各個部位。

例:頸椎 1C
供應部位是頭部血管、大腦垂體、面部、腦部、中耳、內耳、交感神經系統;神經受壓的結果會頭痛、神經過敏、失眠症、高血壓、神經桄惚、眩暈、周期症、健忘症、倦怠。


頸椎 2C 供應部位是眼神經、耳神經、竇、舌、額頭、乳突骨;神經受壓後果:
鼻竇炎、過敏症、重聽、眼疾、耳痛、昏眩、某種眼盲、斜眼、耳鳴....

頸椎 3C
供應部位:額、外耳、面骨、牙、三叉神經;神經受壓後果:神經痛、痤瘡、溼疹

頸椎 4C
供應部位:鼻、唇、口、耳、咽管;神經受壓後果:乾草熱、卡地、耳聾、增殖腺炎

頸椎 5C
供應部位:聲帶、頸部脖體、咽;神經受壓後果:喉炎、嘶啞、咽喉炎

頸椎 6C供應部位:頸部肌肉、肩部、肩桃腺;神經受壓後果:頸部僵硬、上臂疼痛、肩桃腺炎、百日咳、哮喘

頸椎 7C
供應部位:甲狀腺、肩、肘骨囊;神經受壓後果:滑囊症、傷風、甲狀腺症狀

頸椎 8C供應部位:氣管;神經受壓後果:氣管炎、前背、內側小指

胸椎1T供應部位:手臂以下部位、食道、氣管;神經受壓後果:支氣管性氣喘、咳嗽、呼吸不順、手腕疼痛

胸椎2T供應部位:心臟、包括冠狀動脈及瓣膜;神經受壓後果:功能性心疾、胸痛

胸椎3T供應部位:肺、氣管、胸膜;神經受壓後果:支氣管炎、肺炎、肺充血(胸膜炎)、流行性感冒 

胸椎4T供應部位:膽囊、膽管;神經受壓後果:膽囊疾病、帶狀疹、黃疸

胸椎5T供應部位:肝、太陽神經叢、血液;神經受壓後果:肝疾、發熱、低血壓、貧血、循環不良、關節炎

胸椎6T供應部位:胃;神經受壓後果:神經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灼熱
胸椎 7T 供應部位:胰臟、十二指腸;神經受壓後果:糖尿病、胃炎

胸椎8T供應部位:脾;神經受壓後果:抵抗力減低

胸椎9T供應部位:腎上腺;神經受壓後果:過敏症、蕁麻疹

胸椎10T供應部位:腎;神經受壓後果:腎病、倦怠、腎盂炎、腎炎

胸椎11T供應部位:腎、輸尿管;神經受壓後果:痤瘡、小丘疹、癤等皮膚病溼疹

胸椎12T供應部位:小腸、淋巴系統、輸精管;神經受壓後果:風溼痛、氣痛、不孕症

腰椎 1L供應部位:大腸、腹股溝;神經受壓後果:便秘、結腸、痢疾、腹瀉、疝氣

腰椎 2L供應部位:盲腸、腹部、大腿;神經受壓後果:盲腸炎、痛性痙攣、呼吸困難、靜脈曲張

腰椎 3L 供應部位:生殖器官、子宮、膀胱、膝;神經受壓後果:膀胱病、月經不調、小產、膝痛

腰椎 4L供應部位:前列腺、腰部肌肉坐骨神經;神經受壓後果:坐骨神經痛、腰痛、排尿困難、頻尿

腰椎 5L供應部位:小腿、踝、腳;神經受壓後果:腿部血液循環不良、腿無力、足踝腫痛

薦椎S1S5供應部位:骨盤、臀部、攝護腺;神經受壓後果:薦骼關節病變、脊椎彎曲

尾骨Co4 供應部位:直腸、肛門;神經受壓後果:痔瘡、搔癢症、尾骨疼痛

以上數據供參考。這些是瑜珈老師給我們的寶貴數據之一,分享一下,人多少脊椎都有彎曲不正,所以才有些毛病,平常生活上累積的習慣造成,像是翹二郎腿啊,以前我不自覺也會,習慣養成了,真不是一下子就改掉的,真的是破壞容易建設難喔,沒事滾滾背可以幫助矯正,記得地上要鋪墊子以免傷到,別在沙發或彈簧床上滾。

 
滾背方式

1.並腿屈膝坐在地上,兩手環抱住小腿,自然呼吸別太急促,收腹拱背,身體往後從尾椎、腰椎一節一節觸及地面,剛開始腳還先不用越過頭,多做幾下後再視自己身體狀況,然後滾到胸椎、頸椎,腳尖朝上,漸漸地雙腳越過頭,腳打直腳尖著地。
我們瑜珈老師的學員們第一次學皆能做到,按照老師的指示,稍用點力一蹬就有衝力幫助我們往後,腳也能順勢越過頭而腳尖著地了。雙手環抱小腿下方一點會較有力。

2.躺在地上,兩腳屈膝,兩手環抱住小腿,抬頭收腹拱背,身體往後從尾椎、腰椎、胸椎一節一節碰觸地面,如此前後滾過來滾過去。
練瑜珈需視自己身體狀況,做不到不能太勉強,滾背這個動作若無法將腳越過頭可以練第2點就好。有骨刺的人動作可更小更慢些。   

Q:己經有駝背的人可以滾背嗎?  
A:可以的,但要慢慢地輕輕前後搖擺即可。或者頭不抬起直接躺在地上,抱著腳彈動就好,老人家這麼做就可以了。


了解更多通元堂理療加盟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名醫大課堂──整椎DIY --滾背
  • 滾背」的神奇功效
    —— 以下是正文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治癒哦!每天勤快108下(來回一次算一下),骨刺免開刀,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 吊單槓的好處~整椎
    一、吊單槓整脊健椎你有多久沒有吊單槓了呢?
  • 矯正脊椎好方法---滾背
    矯正脊椎好方法---滾背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治癒哦!
  • 寰 椎
    在側塊外部,我們可以看到較大的橫突,有橫突孔,椎動脈由此通過,椎動脈穿過橫突孔經椎動脈溝彎曲穿過枕骨大孔進入顱腔。後面為椎孔,內有脊髓。 後弓與兩側塊交接處的下緣各有一淺切跡,與樞椎的椎上切跡合成椎間孔,有第二頸神經通過;上緣有環枕後膜附著,後弓上緣的兩側,上關節面的後下方有一較深的溝,稱椎動脈溝,有椎動脈和第一頸神經後支經過。 我們臨床中遇到頭疼、眩暈、記憶力減退、噁心、視物模糊、全身乏力的患者,有的病人同時還會伴有頭脹、耳鳴等症狀。
  • 椎間孔的解剖
    椎間孔的邊界椎間孔邊界的特點是它有兩個可活動關節,即椎間盤和關節突關節。由於這兩個關節可活動,因此椎間孔的大小具有動態變化的特點。椎間孔的邊界如下:● 頂部:上一椎體的椎弓下切跡、黃韌帶的外側緣。● 底部:下一椎體的椎弓上切跡、下一椎體的後上緣。● 前界:相鄰椎體的後緣、椎間盤、後縱韌帶的外展部分、前縱靜脈竇。● 後界:關節突關節的上下關節突,黃韌帶的外側延伸部分。● 內側邊界:硬膜囊。● 外側邊界:筋膜層和髂腰肌。
  • 腰椎椎管狹窄症
    疾病分類腰椎椎管狹窄症根據狹窄的部位分為: 中央型、神經根管側隱窩狹窄型、混合型病因腰椎椎管狹窄症的病因有先天因素以及後天因素,多見於腰椎椎體發育不良、黃韌帶肥厚、椎板肥厚以及醫源性腰椎椎管狹窄症,常見於40~50歲的中年男性患者。
  • 椎管狹窄症
    椎管狹窄症是指構成椎管的骨性組織或軟組織,由於先天性發育的原因或後天性退變的各種因素,造成的椎管、神經根管、椎間孔等任何形式的狹窄
  • 【影像基礎】腰骶部移行椎
    腰骶部移行椎(LSTV)即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是一種先天性腰骶椎發育畸形,發生率為4-21%,Bertolotti於1917年首次描述這種異常,並認為其與慢性腰部不適、持續性下腰痛、下肢疼痛(坐骨神經痛)等症狀有關
  • 談談脊椎的椎管狹窄
    而椎管狹窄,其實就是指椎管或椎骨間供脊神經通過的所有空隙,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發生了狹窄,狹窄的通道會擠壓其中的脊髓和神經,於是就出現了各種不適症狀。換句話說,其實所謂的「腰椎管狹窄症」,就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腰椎骨與軟組織發生了異常的改變,導致脊髓神經走形的通道空間變小了。於是脊髓和神經就被壓迫了,引起了臨床不適症狀。這種病最多見於老年人。
  • 腰椎椎管狹窄,你了解嗎?
    其實,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青年患者佔大多數,而老人多發的腰腿疼,很多是因為椎管狹窄症導致的。談起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很多人都比較了解,也能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腰椎管狹窄是怎麼形成的,應該如何治療?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椎管狹窄的那點事兒。還是老習慣,我們在講病之前,先了解一下正常的結構。
  • 瑜伽「滾背式」,躺在床上就可以做,越練越年輕!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簡單實用的體式——瑜伽滾背式,能夠很好地放鬆脊柱,躺在床上就可以做,一起來試試吧!
  • 【rlyl物種說】今日--靜水椎實螺(Great pond snail)
    Lymnaeidae屬:椎實螺屬 Lymnaea種:靜水椎實螺 L. stagnalis分布:歐洲、亞洲北部、北美▲靜水椎實螺進食物種介紹 Introduction中文名:靜水椎實螺(拼音:jìng shuǐ zhuī shí luó)
  • 第178期副刊3:尾椎疼痛
    尾椎骨的解剖構造:尾巴是許多哺乳類動物的顯著特徵,然而在人類已退化成一個由三到五塊骨頭所組成、外觀看不見的尾椎(Coccyx)。尾椎於脊椎骨的最下段,是人體演化至今沒有明顯用處的一塊骨骼。尾椎通常由三至五塊小骨頭連接而成,它的近端以纖維軟骨和薦骨連接,通常這個關節的活動範圍在女性比男性大,尤其是在懷孕期間。
  • 椎管狹窄的少見原因及影像學表現
    由於它們本身具有很多完整的單獨文獻可供參考,因此僅引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如下:a)硬膜外脂肪瘤   Epidural lipomatosis這指的是脊柱硬膜外腔內(通常在腰部區域)中脂肪的過度積聚,使得硬膜囊被壓縮,並且在一些情況下導致壓迫症狀。硬膜囊可以看起來變窄或甚至呈「Y」形構型。信號特徵遵循所有序列的脂肪(圖1)。
  • 大椎和尾椎在練功中實在太重要了 !你練到了嗎?
    尾椎與頭的配合,極其重要,郝月如強調尾椎在臉的中間,這是從外形上說,同樣,武式拳裡轉身的時候,
  • No.4 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釘骨水泥強化技術
    以往對合併有骨質疏鬆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施行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為避免術後拔釘、螺釘鬆動切割,多會採用傳統的椎弓根螺釘骨水泥釘道強化技術。現分享一例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釘(cement injectable cannulated pedicle screws, CICPs)骨水泥釘道強化技術病例。
  • 經外奇穴|椎杼
    ▲點擊上方的藍色「道生學堂」關注我們「置頂公眾號」,花點時間,愛上中醫椎杼【定位】位於背部,  第1胸椎棘突,左右旁開7分處。左右計2穴。【與經穴關係】位於督脈「大椎」穴與膀胱經「大杼」穴連線之間點。輔穴:氣喘者可選用璇璣、中喘、定喘(新穴,第7胸椎下旁開5分)、解喘(第1、2骶椎假棘突外側2~3寸),足背第3、4趾縫上0.5~1寸處。補肺止咳可選用止咳穴(大椎和大杼連線中點)、尺澤、肺俞、中府或俞府。」
  • 椎基底動脈系統 (最全面最詳細的解讀)
    椎動脈入顱後走行於腦幹腹側,在延髓與腦橋交界處兩側椎動脈匯合成基底動脈,在匯合形成基底動脈之前,兩側椎動脈發出分支匯合成一支脊髓前動脈。寰椎兩個卵圓形或腎形的上關節面的長軸在前中央匯合,其上關節窩稍後方有一橫溝,稱為椎動脈溝,有椎動脈、靜脈及第1頸神經通過;關節突多位於椎動脈溝前方。椎動脈上方常見完整骨橋存在,雙側者佔7%,單側者佔14%。後部及外側骨橋有時呈前後骨刺狀,形成不完整骨橋的現象更為常見。在寰枕關節面內側有滋養孔,是表面粗糙的骨性部分,寰椎橫韌帶就附著於此。
  • 圖譜--椎管狹窄的少見原因及影像學表現
    另外還有先天性椎管狹窄繼發的前後徑椎管狹窄。b)非硬性硬膜內脊髓脂肪瘤   Nondysraphic intradural spinal lipoma 該描述是脊髓脂肪瘤的一個子集(包括利波米洛明膨出lipomyelomeningocoeles(84%)和終絲脂肪瘤(12%)),它們構成這種病變的約4%,並且通常是硬膜內,皮下和近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