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倒計時,今天我們幫新生爸爸媽媽們整理了寶貝入園的準備攻略,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首先請寶爸寶媽們對幼兒的入園分離焦慮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當孩子與熟悉的親人尤其是媽媽分離的時候,感到害怕、憂鬱,情緒和心理上會出現焦慮,其實這是正常現象,爸媽無需過於擔心,並且要儘快幫助寶寶度過這個時期。體現在生理變化上,可能會有如下的症狀:
1.在沒有親近的人的陪伴下,拒絕上床睡覺。
2.晚上睡眠不好,做噩夢的次數明顯增加。
3.反覆出現不適,如頭痛、噁心、嘔吐、胃疼等症狀,尤其在親人離開時特別嚴重。
4.抵抗力明顯下降,經常會發燒、感冒、肚子痛等等。
體現在情緒變化上,可能會有如下的症狀:
1.孤獨與遲鈍:寶寶主要表現為不合群,集體活動和遊戲不願意參加,封閉自己,對陌生人表現出冷淡、少說話、反應遲鈍的特點。
2.恐懼和膽怯:表現為怕黑、怕見人、不敢獨處等。
3.固執與韌性:一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哭鬧、打滾,或者用拒不吃飯來表示反抗,一定要大人滿足自己的無理要求。
4.暴怒:一旦違拗寶寶的意見,寶寶便大哭大鬧,甚至出現扔東西、咬人等激烈反應。
5.頑固性習慣:寶寶因為精神緊張,下意識會吮吸手指、啃指甲等,這些行為如果任其發展,久而久之會形成頑固性習慣。
對於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從「家」到「幼兒園」首先是環境上的改變,隨之而來的則是他們心理上的變化,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心態,提前適應幼兒園的環境。1、積極引導,不做消極的心理暗示
現在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爸爸媽媽們可以多給寶寶一些心理暗示,告訴寶寶幼兒園是個特別棒的地方,有小朋友們可以在一起很開心的玩耍,有許多好玩的玩具,有會講故事的老師媽媽……讓寶寶對幼兒園充滿期待!
不做有意無意的消極暗示,家長們焦慮擔心的話不要讓孩子們聽到,比如:「他這麼小去幼兒園能適應麼?」「幼兒園會不會有小朋友欺負他」「老師不知道咋樣,會不會很兇……」往往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您的焦慮與懷疑也會給孩子埋下退卻的種子。
2、多種途徑熟悉幼兒園
(1)通過繪本了解幼兒園
幼兒園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園老師是什麼人?面對孩子的疑慮,家長可以通過生動的繪本故事向他介紹幼兒園的人、事、物,學習故事中主人翁的積極心態,讓孩子漸漸信賴老師,從而緩解入園焦慮。
(2)在家裡做幼兒園遊戲
一開始可以媽媽或者爸爸扮演老師,寶寶演學生,模擬上課場景。之後可以角色互換,寶寶可以對「上課」有一個大概認知,知道上課要幹什麼,老師跟家長又有哪些區別。
(3)帶寶寶去看看幼兒園
幼兒園的大滑梯,寬闊的活動場,有趣的玩教具……即便是條件不允許不能進到幼兒園裡面,也可以經常帶寶貝去幼兒園外面,一起討論一下哪個玩具可能最好玩,哪個遊戲最有趣,哪個舞蹈最動人……給孩子以參與感和期待,讓幼兒園變得可愛而有魅力。
心理建設做好了,我們需要從生活上慢慢向幼兒園生活靠攏了。在幼兒入園前,爸爸媽媽要調整孩子的作息規律,培養各項生活自理能力,以減少孩子入園後的焦慮。例如,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上廁所、自己洗手吃飯、自己穿衣服……有什麼要求能大膽地和大人說,鍛鍊自理能力,逐漸培養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規律的作息時間
逐漸調整孩子的生物鐘,儘量保證孩子一日作息時間與幼兒園的作息時間相吻合。每天午睡,對於家裡沒有午睡習慣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兒園之前養成獨立午睡的習慣。
自理能力的培養
入園後,孩子將面對集體生活,雖然面對新入園幼兒老師會更加關注吃喝拉撒睡的照顧,但畢竟不是家中「幾個大人一個孩子」的配比了,所以入園前家長便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諸如穿脫衣服、吃飯、喝水、上廁所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了。
吃飯訓練:不給孩子餵飯,鼓勵孩子自己吃;吃飯時間要固定,要求孩子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飯;吃飯的時候不要隨意走動。
如廁訓練:孩子入園時天氣還較熱,一般穿的是單褲,可以訓練孩子自己脫、提褲子。最好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習慣與其他小朋友共處
鼓勵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互動。入園前,平時就要多帶孩子和別的幼兒相處。最簡單的就是多到樓下、小區裡和小朋友們交朋友,可以幫孩子在入園後減少陌生感。
學會清晰的表達自己的需求
都說幼兒園老師「不怕麻煩的孩子,就怕不會說的孩子」。上廁所不不會說就會尿褲子;身體不舒服不會說可能會加重病情。在幼兒園,無論是喝水還是要某樣東西,都需要自己跟老師說,沒有人可以代勞。
衣服
寬鬆、舒適、便於幼兒運動、穿脫,不要準備裝飾品太多的衣服,尤其是帶有易脫落的小飾品,這些對於孩子們都是安全隱患。
要給孩子備下足夠每天換洗的衣服,剛剛入園的一段時間內,尿褲、撒飯等問題難免出現,要給孩子一段時間習慣成長。
鞋子
準備好跟腳的運動鞋,方便幼兒活動,也可在鞋子上貼上卡通圖片,幫寶寶分清左右。尤其要提醒愛漂亮的小女生的媽媽們,寶貝們的鞋子還是要以舒適、易穿脫為佳,漂亮的小皮鞋、不好運動的小涼鞋對寶貝們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小背包
帶孩子一起準備一個自己喜歡的小背包,用以放置孩子個人用品如吸汗巾、水壺、換洗衣物等。書包的不需要太大,可以根據幼兒園儲物櫃的大小準備。
姓名貼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名字,並幫孩子準備姓名貼,在衣服、被褥、書包等等物品上都可以貼上姓名貼,這能夠幫助寶貝快速找到自己的東西。
更多精彩文章分享:
1.幼美主題式禮儀品格教育——集操作性、遊戲性、趣味性於一體
2.教育孩子,從培養孩子這10大習慣開始
3.身教不如境教--品格禮儀主題環創集思
4.幼兒最好的教育就是老師的引導+家長的言傳身教
西安幼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培養尊重生命,獨立自主,平等對人的社會合格公民為使命,專注從事幼兒禮儀品格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幼美以生態教育理論為依託,尊重幼兒自然成長規律、為全國幼兒園運營管理提供解決方案,助力園所提升,領航幼教生態。
幼美教育是國內第一家研發出帶操作主題式禮儀品格課程,操作材料通過繪畫、動手、裁剪、體驗等方式讓孩子動起來,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延伸性、實用性。如果您對我們感興趣請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