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別人說我內向別人都不信」- 內向並不是不說話 / 碎念

2020-12-13 狗熊有話說

當所有人被隔離在家,就會發現人和人的區別。內向型人雖然也悶得慌,但還是大多能自得其樂,而外向型人就痛苦一些,因為和人交流是他們的能量來源。

很多人對於內向型人的理解就是「宅」,「害羞」,「不善交際」,這其實是錯的。內向型與外向型的唯一區別,就是他們獲得能量的方式不同。內向型人通過獨處來充電,而外向型人靠與人相處來充電。從這點來看,內向型人甚至要有優勢一些,因為當外界條件不允許與人相處時(比如瘟疫期間的現在),內向型人一樣可以獲得能量。

不善交際和害羞的標籤,只能說明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弱,而能力是可以培養的。有很多優秀的領導者都是內向型,比如Nike的創始人Phil Knight。我在朋友圈發出這段文字後,有朋友留言說「我跟別人說我內向別人都不信」,我特別能理解,因為我也有這樣的經歷。

我是典型的內向型人,小時候也特別害羞,連電話也不敢接。後來在工作中慢慢鍛鍊,就慢慢擴大了自己的舒適圈。出國之前幾年,因為做App的關係,經常接觸不同圈子的人,我反而還很喜歡認識新朋友,因為可以擴大對於世界的認知。也因為做播客的關係,哪怕是去其他國家旅行,也經常有對我很熟但我完全陌生的朋友約見面,也是一種有趣的體驗。

但我還記得剛來紐西蘭時,那種舉目無親,不敢和人交流的彷徨。處處小心,事事在意,生怕別人笑話,每天活成林黛玉初進大觀園的體驗,勞心費力。現在想想,交流的關鍵,不在於內向外向,不在於語言能力,而是自信與自性。

自信是種mindset,不是能力,有一些技巧可以培養,我也在學習實踐,改天專門聊聊。自性就是「做本真的自己,不要裝」。當年做「i佛珠」時,我找資料,從《六祖壇經》裡看到一句佛偈:「若得自性,即是福田」,至今銘記在心。

寫上面這些的起因,是今天見到一位從英國出差來紐西蘭的同事,雖然他不認識我,我沒多想,主動上前,握手打招呼,自我介紹,寒暄幾句然後回到座位上,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三半年前剛來到異國他鄉,連問路也不敢的彷徨狗熊,很開心。

相關焦點

  • 內向的人:其實別人眼中的我和真正的我有很多不同
    有很多人都認為,內向的人做事扭扭捏捏,一件很簡單的事在他們手上偏偏要搞得很複雜,所以很多人更喜歡外向開朗的人。然而,他們很多並不了解內向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內向的人往往有這樣的心聲:我已經在努力改變,但外界似乎看不見這些。
  • 內向的人,不會和同事交流相處,別人很討厭我該怎麼辦呢?
    表弟剛剛工作的第一年,今天突然在微信問我,「我性格內向,不會說話,融不進同事群怎麼辦?」其實我想說:內向只是一種性格傾向,外向有外向的好,內向也也有內向的優勢。內外向的區別只是各自獲取能量的來源不一樣:內向性格的人更擅長從自身挖掘能量,比如下班後比起聚會更喜歡一個人呆在家裡靜靜看書。而外向的人則更擅長從別人身上挖掘能量,喜歡社交,喜歡與人交流。而且內向的人並不一定意味著不擅長與人交流。要知道,很多以口才謀生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內向者。
  • 性格比較內向,不擅長和別人交流,怎麼辦?
    問@海哥老師海哥老師,不瞞您說,我很討厭自己。討厭自己的性格,討厭自己的懦弱。可以這麼說,我從小就內向敏感,害怕與人交流,更不懂的與人交流。上學時,一直都是班裡的透明人,跟同學走在一起,也總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要說什麼,做什麼,總之跟人相處起來就是尷尬。真的超級羨慕那種熱情,性格開朗又外向的人,感覺跟誰都能打成一片。
  • 心理學家:越內向、越不愛說話的人,往往越厲害
    小周從小就比較不愛說話,因此父母或是周圍的人便給他定義為一個內向的人。而他也是常常的自己獨來獨往的,只是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一整天都能夠在這些事情上琢磨,並且樂此不疲。也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是他雖然是比較不愛說話,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一輪到他要上臺發言的時候。
  • 心理學:內向的人,更容易被別人傷害,原因有三點
    據我觀察,內向的人,就更容易被別人傷害,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1、內向的人,容易認同別人的負面評價,因此更容易被傷害我們經常說不能活在別人的評價中,不能被別人所左右,不能被別人所定義,但是這只是理性的「豪言壯語」。
  • 我工作努力,性格內向,為什麼還是有人背後說我壞話?
    1最近收到一條諮詢,他說,「最近發生了一件讓我很不開心的事,我在這家公司呆了三年,在工作中很努力,只是性格比較內向一點,最近我知道,有同事在背後說我壞話。」這裡說一個例子,我在上學的時候,遇到過校園霸凌的事,有一位男生看到女生家境貧寒,性格內向,便時常欺負她。
  • 一個內向的人,不會和同事交流相處,別人很討厭我該怎麼辦呢?
    網友諮詢:自己性格內向,在公司不愛說話,也不會和同事相處,別人都很討厭我,我該怎麼辦?1、凡事有底線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有底線,當別人觸犯你的底線時,要敢於起來反抗。我有個朋友在廠裡上班,人比較老實,平時也不愛說話,他有一個同事就覺得他好欺負,在一些小事上總愛佔他便宜,我朋友都忍了,不給他計較。
  • 「對你是個話癆,對別人是內向的小孩.」
    01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在第5次拒絕了social之王168的聚餐之後,過了兩周,他發起了第6次周末聚餐邀請。好死不死的我還發了今天不加班表示竊喜的朋友圈。九點左右,他直接打了電話。加班、來姨媽、發燒,朋友失戀,回老家這些藉口全部書面用了一遍,而我這個腦迴路完全想不出第六種直接電話拒絕的藉口。
  • 其實我並不內向,只是不擅長對不親密的人開朗
    關於內向這個標籤,其實我也一點都不陌生,因為我也是這麼的一個人。也許是從小就遲鈍,小時候幾乎每個期末點評都有老師說我性格內向;上學路上要是大老遠地就看見老師,都會立馬繞道走;特別害怕課堂上被提問,很擔心自己回答的是否正確。
  • 當你說我悶騷內向時,那就是我不喜歡你
    「內向」不一定是壞事,我也確實是一個「悶騷內向」的人,但這個內向不是性格孤僻、不愛交際的內向,而是喜歡專注於做自己喜歡的事,喜歡一個人安靜的思考,整理自己的思緒,然後恢復滿滿的能量,這是我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獲取精力的一種方式而已。對於不喜歡的人和事情,我只是懶得花時間去虛偽的應付,與其浪費時間去應付,我還不如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性格內向如何跟同事相處
    內向的人不願跟別人交流,但不至於被人討厭,被討厭可能是因為性格不但內向,還很古怪,讓人感覺不好相處,所以就會漸漸疏遠。我同事小王是個內向的人,他不愛講話,大家平時知道他不愛講話也就都不在意,沒有刻意去針對誰,但小王看到別的同事聊天聊的熱火朝天自己卻表現出厭煩的神情,好像別人的興奮讓他感到很不舒服。時間久了其他同事肯定對他沒什麼好印象。
  • 我們真的是內向者嗎?內向與假內向
    真內向我就簡單敘述一下什麼是內向:【1】不主動和外界接觸,被動的情況下,可能也只是應付一下;【2】不想和別人接觸,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3】沒有迫切改變自己的願望。那你其實並不是『真內向』,而是『假內向』。
  •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的
    之前看過一則數據,在中國,內向的人佔比70%,也就是說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是內向的人。在我們的認知裡,內向、不愛說話的人往往當不了什麼領導,只能老老實實的打一輩子工,很多內向的人因為有這樣一個認知,所以在明白自己內向之後就徹底斷了做領導的想法,真的只想打一輩子工了。
  • 我性格內向,難道當不了領導?內向者想擁有領導力,給你3個方法
    我的老鄉李可從小到大是個公認的老實人,讀書的時候就不怎麼愛說話,性格比女孩子還要內向。以前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妥,到了職場才發現內向的人很容易吃虧。平時工作比別人幹得多,但是不懂得自我吹噓,以至於功勞都被人家奪走。要是稍微犯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錯誤,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無限的誇大,領導也不會幫他。
  • 我得了抑鬱症,原罪是內向性格?這是別人的偏見強加給我的原因!
    作者|簡客GAKER2016年我患上了抑鬱症,當時有很多朋友說,因為我性格比較內向,所以才患上了抑鬱症。同時,很多朋友也勸我改變自己的性格,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我變得外向一些,開朗一些,抑鬱症就會自動康復。
  •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怎麼辦?
    我是一個很內向的人,我相信,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是比較內向的。內向的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活出人生的精彩呢?一、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做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活在他人的言語中。內向者更是,在寡淡的生活中,他人的言語很容易動搖內向者的心智。這時,我們要警醒自己,要堅持做自己。都說蓋棺定論,是的,這個社會更推崇外向者。但就事實而論,內向者有自己獨有的優勢。就整個人生而言,內向者善思考,對於人生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追求生命的本質。
  • 為什麼別人不能聽我們好好說話?內向者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溝通優勢
    這個世界既需要積極進取的行動派(外向者),也少不了將能量用於內省的冷靜思考者(內向者)。內向的人的困惑是,「為什麼別人不能聽我們好好說話?」在幾百萬年的人類進化過程中,內向者和外向者都沒有被淘汰,相反,兩者的比例還是大致平衡的(根據相關文獻,內向者的比例人口大概佔30%至50%)。存在即合理。這說明我們這個世界既需要積極進取的行動派(外向者),也少不了將能量用於內省的冷靜思考者(內向者)。哪怕是叢林時代, 勇敢的外向者和謹慎的內向者也是相互受益的。
  • 「我很內向」用英語怎麼說?真的不是I'm shy!
    我是個內向的人」或「我是一個外向的人」。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我很內向」,用英語該怎麼說嗎?  有同學可能會說,用「I'm shy」表達就行了,但這句話的直譯是「我很害羞」,所以並不是很準確。  在英語裡有一個更精準的單詞:  introvert 內向的
  • 從膽小內向,到禮貌大方!我學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
    生活中我也發現二寶開始變得有禮貌,比方說:在樓道裡遇到陌生的爺爺奶奶她會問好,還會在離開時和別人道別等等。可在這之前二寶卻恰恰相反,我也曾因為她的內向性格而苦惱過,為此也查閱過很多的育兒書籍,最後才明白了孩子內向的原因。
  • 內向的人為什麼不愛說話?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而內向的人,他們無論遇到什麼、聽到什麼、看到什麼,甚至是遇到負面的東西而影響自己心態的,他們卻可以在心中慢慢咀嚼、漸漸消化,所以,內向的人內心無比強大。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心事說給別人聽,並不是他們自私,也不是他們不懂得分享,更不是因為他們內心天生強大。那麼,究竟因為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