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八裡營鎮劉苑村衛生室孟慶風堅守基層50年 村民有啥病她門兒清

2020-12-23 中國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為充分發揮「健康中原·河南(第三屆)基層好醫生評選」活動中湧現的典型人物示範引領作用,讓全社會更加了解基層醫生的辛勤工作及基層醫療服務的重大意義,即日起,《大河健康報》開闢專欄,陸續對活動評選出的「十大基層好醫生」的感人事跡進行集中展示,講述基層醫生平常而不平凡的故事。

  □記者孫倩文文圖

  「這個藥飯後吃,一天吃三次,吃兩天再來看看。」10月30日上午11時,記者見到孟慶風時,她正在給病人開藥。

  今年65歲的孟慶風是河南省滑縣八裡營鎮劉苑村衛生室的負責人,她出生於醫學世家,12歲便跟隨父親學醫;15歲開始在村衛生室工作;1977年從滑縣衛校畢業後,到滑縣留固鎮衛生院工作;1979年,劉苑村的村幹部找到孟慶風,希望她能留在村裡當醫生,沒想到這一幹就是幾十年……

  為患者無論何時都出診

  醫者父母心,從事基層工作50年來,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孟慶風都是隨叫隨到,最多的時候一夜起來了6次。晚上騎著自行車背著藥箱,手裡還得拿著手電筒,摔跤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孟慶風到外村出診,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腹部疼痛難忍,她判斷應該是患了闌尾炎。疼得騎不了車,於是她就推著車走,平時近在咫尺的路程變得遙不可及。艱難地回到家中吃了消炎藥、止疼藥,剛躺下,突然有一個農藥中毒的患者急需搶救。一聽說有病人,孟慶風忘卻疼痛,騰的一下坐起來,趕緊給患者催吐、輸液。將患者搶救過來後,孟慶風立馬渾身無力,被緊急送到衛生院做手術。

  幾十年來,劉苑村衛生室都只有孟慶風一個醫生。兒子、兒媳在縣城工作,丈夫在縣城照顧孫子、孫女,家裡就孟慶風一個人,忙起來飯也顧不上吃。有時剛端上飯碗,吃了一口就被病人叫走,回來時飯菜早已涼透。

  她的付出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村民也越來越離不開她。孫子剛出生時,孟慶風去縣城照顧孫子,村民給她打電話:「孟醫生,你什麼時候回來?你不在,我們就像是沒娘的孩兒。」

  貧困患者看病可打白條至今患者欠款達兩萬餘元

  作為一名鄉村醫生,孟慶風儘自己所能為村民們消除病痛。在脫貧攻堅中她更是全力幫扶,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人。劉苑村共1735人,146個貧困戶,貧困戶家庭醫生籤約率達100%。孟慶風對村民的健康情況了如指掌,誰有什麼病、血壓多高、血糖多少、吃什麼藥,她門兒清。

  有些經濟困難的患者支付不起醫藥費,孟慶風就讓他們打白條,至今患者還有兩萬多元的醫藥費欠款。抗擊疫情上演「全家總動員」

  今年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65歲的孟慶風和兒子、兒媳一家三口逆風而行,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上演了一場抗擊疫情的「全家總動員」。

  孟慶風十幾年前患過宮頸癌,身體免疫力低下,且剛剛經歷母親去世,但她還是毅然決然地趕赴抗疫一線,為村民開具健康證明、為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及時上報隔離人員的數據和信息。

  知道當醫生的苦,孟慶風曾跟孩子說不要學醫。可如今,大女兒成為安陽地區醫院手術室的一名主管護師,二女兒和小兒子雖不是醫生,但也都在衛生系統工作。疫情期間,一家人都堅守在抗疫一線。

  有人問:「是什麼支撐你在基層堅守50年?」孟慶風說:「能保護一方老百姓,就有了堅持的力量。」

相關焦點

  • 貴州威寧:「夫妻檔」醫生堅守鄉村衛生室23年
    鄉村醫生是離村民最近的健康「守護人」,衛生室裡、鄉間小路上、村民家裡,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正是村醫的堅持與付出,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基層醫療服務的保障。村醫夏朝升正在為居民測量血壓。2019年2月,平原社區衛生室修建為中心村衛生室,建築面積達到275平方米,2019年8月投入使用。如今,治療室、藥房、中藥房、觀察室、預防接種室、信息室和公共衛生室在這裡得到了細緻地劃分。威寧縣衛健局朱婷說:「近年來,威寧自治縣通過招商局集團、省級捐資援建和自籌建設,全縣村衛生室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
  • 讓村民看病方便更舒心|昌樂全力推進村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
    為進一步落實好健康扶貧惠民政策,切實解決好群眾「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能看得起病」問題,昌樂縣通過強化責任落實、資金落實和政策落實,全力推進村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為健康扶貧提供堅實的陣地保障。
  • 日照五蓮縣:一所衛生室,建在村民「心坎」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隋忠偉 通訊員 玄曉霞「12年了,終於有了這所衛生室!俺村600多口人,老人孩子有了頭疼腦熱,再也不用步行五六裡路上別村拿藥片了,這所衛生室,真是建到了我們的心坎上!」可因其地理位置較偏,交通不便,資源匱乏,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相對滯後。這個寧靜的小山村秀於山,也困於山。2018年8月起,五蓮縣人民檢察院對潮河鎮沈家庵村展開包聯幫扶工作。和許多山村一樣,沈家庵村同樣老人居多。村民介紹說,2008年之前,村裡尚且有一個赤腳醫生在家看診,2008年醫生退休後,村裡再沒有可以看診的地方,最近的衛生室也在五六裡之外。
  • 昌邑區​土城子鄉實施村級衛生室改造 築牢健康扶貧基層網底
    為徹底改善村衛生室環境,築牢健康扶貧基層網底,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就醫難」問題,有效促進健康脫貧。昌邑區土城子鄉積極籌措,充分利用項目建設資金,大力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提升工程。
  • 最美抗疫老村醫:守護村民健康,是我一生的責任|戰疫日記
    楊彩躍,是大理下關鎮太和村衛生室的一名老村醫,已在衛生室工作52年,曾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從青春少年到年逾花甲,楊彩躍憑藉醫術和醫德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認可和信賴。作為一名鄉村醫生,他常說:「守護村民健康,是我一生的責任。」
  • 威寧:「村醫夫妻」23年堅守,只為做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以前舊衛生室面積比較小,四室分不開,藥品不齊全,衛生沒搞好,操作也不規範,導致很多老百姓看病要到麼站衛生院或者威寧縣人民醫院,行程不便、開銷較大,老百姓看病難還貴。現在好多了,這些年國家特別重視,保障了硬體設施。還經常給我們培訓,上個月,夏朝升還去上海參加中醫技能培訓。」王道琴深有感觸地說道。
  • 堅守29年,徒步走過10萬公裡山路 他是行走在懸崖上的「中國好醫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韶萌通訊員劉三山耿梅攝影高延昌給村民看病隨叫隨到□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韶萌通訊員劉三山耿梅實習生孫瑜琦陳紅文圖堅守鄉村29年,徒步走過崎嶇山路10萬公裡,王府溝村的「活地圖」……在洛陽欒川王府溝村,有一位全村千餘人都「欠著他人情」的鄉村醫生,今年51歲的高延昌。
  • 「秭歸楷模·最美鄉村醫生」出爐,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TA
    為了讓群眾及時享受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他逐戶上門核實,做好排查和宣傳教育;為了健康扶貧對象應檢盡檢,他上門背起行動不便的老人和癱瘓在床的老人去體檢,他的善舉感動了很多老百姓,紛紛讚揚其有教養、有醫德。「做人要講人品,行醫要重醫德」是他的人生準則,更是他從事基層衛生健康工作28年的生動寫照。向紅 水田壩鄉興合村衛生室村醫
  • 「五星級」村衛生室長啥樣?快來看一看
    當天,異地新建的東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楊浜村衛生室正式啟用,不僅可進一步滿足轄區內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也有效推進了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是屬於村級單位的醫療機構,用於為村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負責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與定期考核工作。
  • 2020年度最美基層好醫生獲選名單公示
    為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弘揚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發揮優秀基層醫務工作者的模範帶頭作用,增進全社會對醫療衛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升醫生群體在全社會的正能量影響,人民網·人民健康聯合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啟動了2019-2020年度最美基層好醫生推選宣傳活動。
  • 黔西:村級衛生室建設讓群眾在家門口看病更方便
    在重新鎮金華村衛生室,診療室、治療室、藥房、觀察室等一應俱全,這個佔地120平方米的村衛生室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後,不僅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還能給群眾提供了更多的基礎性公共衛生服務,現在,來這裡看病的群眾越來越多。
  • 大批村衛生室被關停,國家衛健委下令:鄉村醫生工作有變!
    而近兩日以來,據河北省衛健委公布的確診病例軌跡中發現,去過村衛生室、診所就診、拿藥的患者又在增多。女,60歲,藁城區增村鎮大慈邑村人。2020年12月28日至30日每日帶孫子乘私家車到姚村康新診所就診治療;男,31歲,藁城區增村鎮增村人。202年1月4日到本村北邊的診所拿藥;男,61歲,藁城區西關鎮董家莊村人。
  • 焦作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將有大變化
    最新消息9月2日,省衛健委、省委農辦、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聯合下發《河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指導全省各地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
  • 威寧白花村的「二代衛生室」
    12月11日,村醫鄒成飛在貴州省威寧自治縣龍場鎮白花村村民家中為老人檢查身體。位於貴州省威寧自治縣龍場鎮的白花村曾經貧困發生率達62.6%。村裡原有一個40平米的衛生室,由於醫生的缺乏和硬體設施的嚴重不足,導致群眾看病非常困難。
  • 村衛生室限輸解禁了?政府提出「室室可吊鹽水」是什麼情況?
    戳上方藍字「橘香園學堂」關注我們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基層限輸大趨勢下,政府提出「村村有室、天天有人」、「室室可吊鹽水」。近年來,多省發布文件,要求村衛生室開展輸液服務備案,甚至禁止村衛生室開展輸液服務,在業內紛紛推測基層輸液禁令要全面鋪開之際,在今年年末上海市浦東新區卻提出:不僅「村村有室、天天有人」,而且「室室可吊鹽水」。輸液有醫療風險,人命關天。
  • 祁門縣:「深山衛生室」解決「看病難」
    縣電信部門為低嶺組申請了政務外網帳號;箬坑鄉在縣衛健委支持下 「組裡終於擁有了衛生室,小病不出組還能得到醫保報銷,真是為村民辦了件大好事。」
  • 「基層動態」健康扶貧基層行 真情關愛惠民生
    健康山東宣傳號有高度 有深度 有溫度關注——昌邑市婦幼保健院健康扶貧在行動>為切實提高百姓健康意識,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服務,昌邑市婦幼保健院積極響應上級「健康扶貧基層行活動」號召,近日,濰坊市昌邑市婦幼保健院黨員志願服務隊來到圍子街道倉街社區姜一衛生室,開展健康扶貧基層義診活動。
  • 基層醫生的微信群,太真實了
    全國衛生宣傳日一年有五六十個,隔幾天就有一個宣傳日,都要進行宣傳,所以基層醫生的微信朋友圈發的都是和轄區居民健康息息相關的使用信息,很少發布屬於個人的東西。 老趙每天都能接到十幾條、甚至幾十條微信消息,讓幹這讓幹那,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真不知道先從哪裡下手,而且任務都很緊急,稍微遲一點,就有可能被通報批評,甚至與年終績效評價掛鈎,讓人又急又怕…… 村醫也會給村民發一些信息:「@所有人,為了家人健康有保障
  • 村衛生室被村委會封存三個多月後不能使用的情況是什麼?
    記者接到衡水武邑縣趙橋鎮馮牛八鎮村村民反映,他們村唯一的村衛生室被村委會封存,至今仍無法使用,給他們的就醫帶來諸多不便,村衛生室王建峰的主要負責人也很無奈。記者聯繫了馮牛八鎮村衛生所主要負責人王建峰。在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中,記者看到醫療機構名為武邑縣趙橋鎮馮牛巴鎮村衛生室,法定代表人為陳愛馬,主要負責人為王建峰。他告訴記者,他將武邑縣報馮牛巴鎮村委會批准,擔任村綜合村衛生室工作人員,村委會同意,並由村支書村委會籤字、加蓋公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疫情爆發的原因,而王建峰本人就住在東懷的鄰村,因此她無法進入馮牛八村。。於是,他在北橋頭設立了臨時診所,以滿足村民的醫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