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聖地牙哥12月14日電 通訊:智利小鎮的「中國姑娘」——洛蕾託·約斯的漢語情緣
新華社記者尹南 張笑然
17歲的智利女孩洛蕾託·約斯住在首都聖地牙哥以南400多公裡的小鎮基裡韋。她有個中國名字:星美菱。
去年8月,洛蕾託獲得第12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大賽智利賽區第一名的消息和大幅照片登在當地報紙上後,她就開始被鄰居們和就讀的聖尼古拉斯中學的同學親切地叫做「中國姑娘」。
洛蕾託接觸漢語緣於一個偶然的契機。13歲時,她無意間下載了一個學習漢語的手機應用軟體,驚喜地發現了一個新世界,情不自禁地開始了自學。
中國的漢字、藝術、文化、哲學之美令洛蕾託著迷。「從第一次接觸中文起,就愛上了這門語言。對我而言,學習漢語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洛蕾託說,心情煩躁的時候,總是願意上網看看中國傳統舞蹈。「任何與中國有關的東西都能幫助我靜下心來,無論是學漢語,還是聽中國音樂。」
聖尼古拉斯中學從2010年起開設漢語課程。校長維克託·雷耶斯說,2010年,漢語課招到34名學生,2019年,已經超過400人。在校任教的中國老師,也從1名增加到了3名。
洛蕾託的漢語老師楊瀾對記者說,洛蕾託對漢語的興趣特別濃厚,對中國抱有的感情「特別令人感動」。為「漢語橋」備戰的日子裡,她幾乎沒有休息過,就是休息日、假期,也要乘坐單程2小時的巴士去找漢語老師糾音、輔導。
去年赴中國參加「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總決賽,是洛蕾託第一次離開智利。洛蕾託說,在中國的近三周時間裡,經歷了太多的新鮮感受,對中國飲食從不適應到喜愛,參賽的心情從緊張和不自信慢慢調整到鎮定自若。「回到智利後,我只想更好地學習漢語。我的思維大大拓寬,目標只有一個——中國。」
洛蕾託除了跟老師學習漢語,還參加了學校的導師項目,在三年時間裡,每周五下午拿出兩小時為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教漢語。在課上,她不僅教8個小學生「一個西瓜大又圓,兩個蘋果脆又甜」的漢語兒歌,還經常同他們談夢想。她的經歷鼓舞了孩子們。10歲的何塞羅說:「我的夢想是做個翻譯,以後在智利教漢語。」
今年12月15日是中智建交50周年。洛蕾託說,兩國之間的友誼為學生們的交流帶來很多機會,自己作為一個中國的「超級粉絲」,感到「非常開心」。
今年11月,洛蕾託高中畢業。明年,她計劃利用爭取到的獎學金赴中國求學。
雷耶斯說:「學習漢語非常重要,具有戰略意義。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智利最大的貿易夥伴,學好漢語相當於為智利的孩子們打開了未來世界的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