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付2.6億元穩崗補貼資金為企紓困

2020-12-21 黑龍江新聞網

本報訊(記者韓麗平)記者從哈爾濱市財政部門獲悉,年初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哈爾濱市中小微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壓力。為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渡過難關,疫情期間哈市財政籌措撥付穩崗補貼資金2.6億元,惠及中小微企業1.6萬戶。

據了解,穩崗補貼資金主要用於哈市中小微企業職工生活補助、單位或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相關支出。按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穩就業工作的政策要求,對堅持不裁員少裁員的中小微企業,按照企業及其職工上一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100%給予失業保險穩崗補貼;對暫時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按3個月的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社會保險費確定。

據悉,穩崗補貼資金的有效落實,切實緩解了哈市中小微企業用工成本壓力,激發了企業承擔穩定就業的社會責任,充分發揮了失業保險基金促進就業的「穩壓器」作用。

相關焦點

  • 南寧人社為企業「發紅包」,率先落地3800多萬穩崗補貼
    從2月7日起,南寧市人社部門在全國率先落地疫情期間援企穩崗返還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一般企業穩崗返還」資金。截至2月11日下午5時,完成覆核確認的企業共有2802家,共撥付3800多萬元,相關錢款已全部支付完畢。
  • 萊西市:以工代訓 預計千萬元惠企補貼穩崗2萬人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李煥青 李水清「上級出臺的以工代訓補貼政策真是『及時雨』,幫我們企業穩崗起了大作用。」 見證今年企業崗位穩定、企業穩步發展的青島萬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張軍蕾部長感激地說。
  • 武定縣:用好「以工代訓」政策援企穩崗促發展
    今年以來,為支持企業穩崗擴崗,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穩就業工作。武定縣把「以工代訓」作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重要突破口,全力用足、用好以工代訓政策,鼓勵支持各類企業開展「以工代訓」,充分釋放專帳資金「穩就業」「保就業」效能。
  • 河南商水縣:援企穩崗促就業 本報記者 楊子佩
    「縣裡出臺多項惠企政策,為企業發放穩崗、職工技能培訓、以工代訓等補貼,保障就業人員達4000多名,幫助我們渡難關。」河南商水縣的阿爾本製衣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錢娟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商水縣為降低疫情影響,出臺多項舉措,力保企業穩、崗位穩、就業穩。「減扶免補」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商水縣積極落實階段性減免2月至6月中小微企業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政策。
  • 打好金融穩企扶企「組合拳」
    截至6月末,全市支農再貸款餘額29.7億元,支小再貸款餘額10.8億元,扶貧再貸款餘額11億元,累計辦理再貼現20.25億元;涉農資金惠及農戶7569戶,惠及普惠口徑小微企業6604戶;全市金融機構已為轄區10281戶企業涉及23.2億元貸款進行了降息,為企業減少利息支出9794.7萬元,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市場主體。
  • 東莞設50億元保企業促復甦穩增長專項資金 首批外貿莞企 獲資助420...
    南方日報訊 (記者/郭文君)6月10日,東莞市召開經濟運行監測調度指導服務工作推進會。記者從會議獲悉,東莞市鎮財政新出資設立50億元保企業、促復甦、穩增長政策專項資金,對技術改造設備、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穩定外貿、直播帶貨、重大產業項目貸款貼息、市融資擔保費率專項補貼、高企認定等項目開展扶持。
  • 以訓「穩」崗 穩住民生幸福線
    12月6日,在三門峽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各司其職,繁忙有序,正儘快趕製完近期訂單交付客戶。撐過了疫情時期的艱難,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的產量逐月上升,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終於迎來企業的「晴天」。
  • 多措並舉穩崗位,通過「減免緩」「援企穩崗」等政策為企業減負
    多措並舉穩崗位,通過「減免緩」「援企穩崗」等政策為企業減負
  • 我市送出6600萬穩崗「大紅包」
    開欄的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市人社部門積極應對,啟動實施近年來惠企力度最大、紅利釋放最多的「穩企穩崗穩就業行動」,通過減免緩繳社保費、穩崗返還和補貼補助,援企減負近10億元、穩定崗位超50萬個、惠及企業數千家。
  • 江蘇泰州:溫暖送到心坎上 1.2億「以工代訓」補貼「免申直達」
    到11月末,全市累計發放以工代訓補貼1.2億元,惠及9210家企業6.95萬名職工,充分發揮職業培訓補貼穩崗暖企促就業作用。政策找企找人,中小微企業新錄用人員補貼免申報。江蘇海王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下半年企業訂單快速增長,新招用人員培訓需求大增,人社部門及時將12.35萬元補貼資金撥付至企業,企業人事經理馬雲飛表示:「政府補貼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壯大的信心,有效幫助企業穩定員工隊伍
  • 中央直達資金下達使用情況調查:2萬億元「特殊」財政資金落到哪了
    這次直達市縣基層的2萬億元財政資金是否如期到達基層?市場主體和老百姓是否確實感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經濟日報記者近日到深圳、湖南、重慶等地調研採訪。今年,我國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這些資金如何從中央直達市縣基層,發揮了什麼作用?
  • 德陽市推行穩崗返還「免報直發」
    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德陽市就業服務機構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加強部門協同,強化數據共享,推行穩崗返還「免報直發」模式,向646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289.82萬元。
  • 「十三五」期間,濟南醫療衛生投入374.87億元,財政撥付17.56億元...
    據悉,「十三五」期間,濟南醫療衛生投入374.87億元,支持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實施職工、居民大病保險和大額醫療救助政策,對參加醫療保險的職工實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實現產前和新生兒免費篩查,兩癌篩查覆蓋到農村所有婦女和城市低保婦女。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財政撥付17.56億元用於疫情防控,為百姓在危急時刻織牢安全網,送來「定心丸」。
  • 社保補貼以工代訓補貼這樣領
    500元/人、最長6個月的職業培訓補貼。申領流程經審核符合條件的企業應按月向縣市區(開發區)人社部門申領,登錄山東省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辦事大廳「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以工代訓」模塊,註冊企業基本信息,提交相關材料,申請以工代訓補貼,提交材料包括企業營業執照(初次申領)、以工代訓補貼申領承諾書、以工代訓人員花名冊、當月銀行工資發放對帳單。
  • 蘭州4家企業首獲以工代訓補貼資金
    原標題:蘭州4家企業首獲以工代訓補貼資金  中國甘肅網10月19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近日,蘭州市企業穩崗擴崗及職業技能提升
  • 每人補貼4000元,上海撥付首批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資金
    8月6日,界面新聞從上海市有關部門了解到,上海市第一批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資金已撥付。本次總共向近1000位市民撥付補貼,每位申請者可拿到補貼資金4000千元。另有5000多位補貼申請正在進行公示或已通過公示,相關部門將按照規定進一步加快審核審批流程,爭取讓更多市民可以儘快拿到補貼。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定汽車消費有關決策部署,促進汽車消費,上海市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促進本市汽車消費若干措施》,在此基礎上,上海市商務委會同市財政局制訂了《本市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實施細則》。
  • 「以工代訓」助力穩崗促就業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鹽城市累計發放補貼資金8547萬元,支持4240家企業利用自有場所、生產設備,讓職工邊工作邊進行生產技能培訓,通過「以工代訓」,共幫助14.24萬名職工穩定工作崗位、提升就業技能。
  • 無錫56萬多人將享受以工代訓補貼 經營困難中小微企業可網申
    近日,無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企業開展以工代訓工作的補充通知》,以更大力度支持企業開展以工代訓,進一步擴大以工代訓政策補貼範圍,支持企業不斷加大穩崗擴崗力度。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政策優化調整體現在: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遊、交通運輸、批發零售等行業開展以工代訓,將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範圍擴展到五類行業各類企業及職工;將中小微企業面向部分新吸納勞動者擴大到2020年以來初次就業首次參保的企業職工。目前,經金保系統大數據摸排比對,28982家企業共564999人將享受以工代訓補貼2.8億多元。
  • 每人補貼9120元,洛陽企業符合條件就能申領
    大河財立方消息為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在抗擊疫情、應對經濟下行中的作用,幫助企業穩定就業崗位,3月21日,洛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洛陽市財政局發布關於做好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穩崗補貼標準為洛陽市人均6個月失業保險金標準,即9120元/人,以企業2019年12月底失業保險參保職工人數確定。
  • 我市優化企業穩崗擴崗「以工代訓」政策 拓寬以工代訓範圍 明確...
    12月10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我市從四個方面優化了企業穩崗擴崗「以工代訓」政策。拓寬了「以工代訓」範圍。將2020年2月1日後被市人社局認定的困難企業、規模以上且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組織職工開展「以工代訓」的,以及各類企業組織35周歲以下青年職工開展「以工代訓」的,納入企業穩崗擴崗「以工代訓」政策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