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遊戲設計秘訣:技巧性設計(一)

2021-01-10 騰訊網

什麼是動作遊戲

針對遊戲中敵人出現的狀態,和受到攻擊的情境所做出的一系列反應行為的集合,例如:攻擊突然出現的敵人、躲避飛來的子彈等等,就是所謂的反應行為。所以我們可以理解成,先要發生某個情境,然後再做出相應的反應行為。反過來也就是如果沒有這個情境了,就不然有這個反應行為了,自然什麼都不需要做。

動作

那麼所謂的動作遊戲,其實是這些被動反應行為的集合。從字面上看,動作遊戲似乎是給人一種積極主動的印象,但其實並非如此,他必須在某種情境下,然後針對接下來一定時間內反應的行為,才稱之為動作遊戲。

真正的主動向遊戲

相對的,說到能動性強、鼓勵積極性的遊戲類別,更多你能想到的是冒險遊戲、恐怖遊戲這一類的會更加多一點,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情境狀態下,首先自己做出一系列的行為,然後遊戲會根據你的這類行為,反饋出相應的機制規則,從而讓玩家體驗遊戲的內容。這種反覆循環,構成了遊戲性的內容。

和上面所說的動作遊戲不同,這種遊戲通常是讓玩家先輸入行為指令。所以看上去動作遊戲字面上給人一種積極主動的印象,恐怖遊戲則給人一種很消極被動的印象,其實是恰恰相反的。

動作遊戲「技巧」

上述已經明確了動作遊戲需要針對已經發生的某種情境,玩家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採取反應的行為,那麼能夠連續不間斷的疊加這種反應行為的設計,就是動作遊戲的技巧性設計。

在多種遊戲情境長時間持續的情況下,要求的反應行為時間會非常短暫,這就形成了高難度的動作遊戲技巧。

動作遊戲要素(所謂的動作遊戲系統)

設計要素主要分三部分:

1、動作遊戲賣點。所謂的賣點也就是戰鬥中的獨特之處

2、可擴張性,也就是所謂的廣度

例如遊戲中可以解鎖多少武器,這些武器的操作玩法手感有什麼區別?遊戲中可以解鎖多個主角,這些主角的設計特點玩起來有什麼不同的體驗?玩家在遊玩的過程中感覺就不會單一,而是會萌發試試這個試試那個的多種選擇,這就是所謂的橫向擴張。

3、深度

這個用一句話介紹就是上手容易精通難。例如在鬼泣系列遊戲中COMBO連擊系統就是一個非常有深度的設計。當玩家非常熟練並且深刻理解這個系統後,就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玩法和體驗。

接下來從3個不同的玩家角度來整理下這三個要素:

假設一個遊戲有以下要素:賣點A/B/C 擴張性D/E 深度F/G

如果從系統設計角度來看,不同的玩家體驗大概是這種感受:

普通玩家:

普通玩家在經歷了A和B之後通關了遊戲,他們很享受遊戲。

普通玩家在經歷了A和B和C後通關了遊戲,他們從中受益匪淺,感受了很多。

相關焦點

  • 白金工作室動作遊戲設計秘訣:技巧性設計
    今天就主要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作為大家熟悉的王牌動作遊戲工作室—白金工作室,在製作動作遊戲設計的一些思路和分享。因為總結梳理的內容較多,因此文章會分兩期發布,此篇為上篇。什麼是動作遊戲針對遊戲中敵人出現的狀態,和受到攻擊的情境所做出的一系列反應行為的集合。
  • 白金工作室動作遊戲設計秘訣(下):故事劇情
    文/黃飛華今天繼續來聊一聊白金工作室在設計動作遊戲時的一些方法和理念(下篇)故事劇情繼上篇「情境、系統、角色」設計要素之後,再來聊聊故事劇情。在動作遊戲裡,比劇情故事更重要的是目標。當然設計師如此設計的時候,玩家需要持續操作手柄,在這樣的過程中也會感到疲勞,因此在設計整個動機+狀況的時候需要保證一個舒適的感受,讓玩家張弛有度,有一個稍微緩解休息的時間。千萬不要總是想著從故事的本身出發點來做動作遊戲,這在白金工作室內部是非常忌諱的,做出來的效果會非常糟糕,會逐步的發現「動作」在為「劇情」服務,我們更需要的是「劇情」為「動作」服務。
  • 動作類遊戲的音效設計之道
    如果說一款卡牌的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美術的話,音效——以往最不起眼的一環,將是動作格鬥類遊戲拉開檔次的關鍵。這是一篇來自緋雨音樂的投稿,深入分析了在格鬥動作類遊戲中音效與玩家聽覺心理的關係,以及核心動作音效需要注意的幾點。本文作者是緋雨音樂音效設計總監韓鵬飛,負責《時空獵人》《魂鬥士》《神魔》等遊戲音效設計。
  • 別再只懂得調數值了,動作遊戲的怪物難度還有這些設計方法
    在我們設計動作遊戲的時候,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除了調整怪的攻擊力、血量這幾個有限的、卻又顯而易見的屬性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怪物的難度有所變化呢?
  • 以一棵樹拆解動作遊戲:出色的戰鬥設計都有哪些構成要素?
    以「動作」作為遊戲主要表現形式的遊戲即可算作動作遊戲,如此定義太過寬泛,我們主要討論以下兩類細分動作遊戲:一:「快」型動作遊戲以4大ACT為代表的動作遊戲《鬼泣》《戰神》《忍龍》《魔女》,此類遊戲有著一下特點1.注重攻擊,動作華麗,表現力強2.攻擊沒有成本,攻擊頻率快3.招式系統豐富
  • 遊戲設計中怎樣才能設計出真正的「有意義的選擇」
    在遊戲設計中,我們也的確會給玩家提供出很多的選擇,不僅有劇情的分支需要玩家選擇,包括玩家在面對遊戲中提供的挑戰時候的策略選擇、行為選擇,在養成角色時候的裝備選擇、天賦選擇都是選擇。那麼有怎樣的設計原則,可以幫助我們設計出對玩家來說「有意義的選擇」呢?
  • 論道 | 《和平精英》動作設計解密 遊戲動畫崗位深度解讀
    在遊戲美術領域,動畫遠沒有原畫或3D那麼受關注,但一款遊戲的動畫表現卻能極大程度地影響玩家的實際體驗。一款遊戲的原畫和模型即便再精緻,如果動畫表現上有短板,也會一秒破功,甚至可能被玩家痛批「動作僵硬」、「打擊感差」.
  • 聽說你玩遊戲?探秘遊戲美術設計
    遊戲美術是遊戲製作的重要部分,通過各種軟體引擎和技術技巧,完成相應的部分遊戲製作,各個不同崗位的遊戲美術師們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部完整的遊戲。 用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遊戲畫面,如果畫面粗糙用戶可能不會輕易深入體驗遊戲的玩法從而感受到遊戲的樂趣。
  • 找茬類教育遊戲設計技巧
    找茬遊戲也稱之為找不同遊戲,或者找彆扭遊戲,是一種智力遊戲,也是一種教育遊戲。玩家需要在兩幅相似的圖片之間找出他們的不同。找茬遊戲主要訓練玩家的眼力,觀察力。找茬遊戲逐步發展,也可以進行知識掌握度的測試。如找出錯誤的字等等。
  • 像素畫清版遊戲:脫獄角色動作設計
    摘要:像素畫清版遊戲:脫獄角色動作設計關鍵詞
  • 第三人稱視角遊戲在設計理念上與第一人稱視角遊戲的不同之處
    玩家使用動作以及動作的組合進行狩獵,而遊戲的過程也會清晰地「告訴玩家」,這個時候做這個動作是對的還是錯的——這就是第三人稱擁有的、第一人稱所不具備的特色)這並不是說「閃避技巧」和「平臺技巧」不能出現在第一人稱的遊戲裡,只是當這些技巧出現在第一人稱遊戲中時,他們應該最多最多只是一個添頭,而不能成為玩家「賴以生存」的必修課。
  • 跟你聊聊怎麼設計真正的動作遊戲(五):何為「戰鬥節奏」?
    一來,外人看不懂:「咦?為什麼系統判他贏?」二來,這個設計本意在於拓展博弈深度,結果卻使比賽淪為無腦站擼。那麼,如果修改一下設計:當兩人用霸體技能對撞的時候,判成「雙殺」。這樣能解決問題嗎?不盡然。因為有些角色就是以霸體技能為核心的,一旦判「雙殺」,就相當於這個角色的套路就不成立了——這種結果我稱為「設計無效化」,比「一言難盡」更為糟糕。
  • Skazdal像素畫教程:遊戲角色動作設計
    Skazdal像素畫教程:遊戲角色動作設計本文共493個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本文首發於教你畫像素畫。摘要:Skazdal像素畫教程:遊戲角色動作設計關鍵詞:像素畫,遊戲角色,動畫題圖:gas13像素畫動畫就是連續播放的一張張像素畫。能夠畫出單張的像素畫,也就具備了製作像素畫動畫的能力。那麼如何製作出流暢的像素畫動畫呢?看看法國像素畫家Skazdal的方法。
  • 成癮秘訣:解析《Hay Day》的遊戲盈利設計
    【17173手遊網譯稿,轉載請註明出處】編者按:《Hay Day》(卡通農場)是Supercell推出的一款非常成功的手機遊戲,此前也有許多文章分析過該遊戲成功的原因,本文作者從遊戲的盈利設計的角度為大家解讀了《Hay Day
  • 從經典遊戲中學到的7個伏筆設計技巧
    它增加了遊戲的深度且無需冗長的說明,它還增強了重大事件的感染力,或是為在壓力環境下使用新機制的玩家提供無形的幫助。伏筆不僅僅是一種情節表現手法。它是每位開發者必備的寶貴技巧,能夠被運用到關卡設計、對話、音頻、劇情動畫以及任何遊戲體驗元素中。但要想真正處理好伏筆並不容易,因此我們聯繫了一些有著豐富相關經驗的開發者。
  • 跟你聊聊怎麼設計真正的動作遊戲
    而且,對「破綻」狀態的敵人,主角可以實施帥氣的「處決」動作,一口氣扣掉對方一管血。玩家進入「破綻」狀態,也會有一段時間動彈不得。雖然不會被處決,但也是極度不利的情況。這意味著:哪怕玩家從最開始就一直輸入「防反」的指令,但都只會觸發「普通防禦」,到最後一招才會成功觸發「防禦反擊」動作。這裡不是說孰優孰劣,這個例子只是說明:即使不用《只狼》這套系統,開發者也能製造出相似的「場面」。但只有《只狼》的製作組很較真地設計開發了一套經得住推敲的系統,使刀劍相交不再「流於表面」,而是切切實實可交互的玩法。
  • 佐藤卓的設計秘訣
    搬出佐藤卓的名字,腦海中浮現的幾乎不是形容風格的關鍵字,甚至在某些設計中完全看不見他的名字,到底怎麼一回事?秘訣拆解01 讓客戶生出愛護「設計」的心情 佐藤卓包裝設計代表作之一:明治おいしい牛乳秘訣拆解02 跟客戶不用上對下的角度來談設計
  • 聊聊怎麼設計動作遊戲(七)
    回顧設計真正的動作遊戲(一):「動作狀態機」與打擊感設計真正的動作遊戲(二
  • 資深設計師:如何做一款優秀的動作遊戲
    他表示,動作遊戲的設計是被動的,「動作遊戲就是針對輸出的一系列動作反應。你可能會問輸出是什麼意思,我這裡所說的輸出指的是類似於敵人接近你或者對你進行攻擊等情況。比如敵人走到我跟前,所以我才攻擊它,或者由於受到了敵人攻擊,你才會對它進行射擊,這些動作都是針對(遊戲內)輸出而做出的響應,當有些事情發生之後,你作出反應。」
  • 遊戲設計、動漫設計、動畫製作、UE4遊戲製作、商業插畫
    遊戲設計、動漫設計、動畫製作、UE4遊戲製作、商業插畫、CG、GG原畫培訓、遊戲3D美術設計師、3D遊戲角色設計、3D遊戲場景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