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消費者行為的實體書店營銷策略分析

2021-01-07 人民網

摘 要:實體書店沉寂數年後回歸,能夠吸引消費者、經營有特色、效益較好的實體書店,都離不開對消費者的關注。本文以消費者行為為基礎,運用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營銷組合策略(4Cs)進行分析。在消費者策略方面,實體書店應注重圖書內容質量,還要注重塑造書店閱讀氛圍;在成本策略方面,實體書店通過會員制等形式降低消費者的經濟成本,還可以通過消費者滿意和忠誠來降低購買風險;在便利策略方面,實體書店開展創新型的線上線下業務,線上業務不局限於圖書銷售;在溝通策略方面,實體書店既通過營銷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升來提高人際溝通效果,又可以通過多種新媒體方式實現與消費者的溝通。

關鍵詞:實體書店;消費者;營銷策略;需求

在2007~2014年這7年裡,許多書店從城市的文化地圖中消失;但是,在下滑乃至沉寂若干年之後,實體書店於近幾年出現「回歸」態勢[1]。例如,先鋒書店從原來的一家店拓展到十三家店;鍾書閣打造「最美書店」,成為上海市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多項有關實體書店扶持政策的出臺,對實體書店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如果沒有真正地關注市場和消費者,實現產品和服務升級,也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實體書店發展。

一、實體書店與消費者決策過程

在網絡書店業態發展和電子閱讀技術進步的共同影響下,消費者的傳統圖書購買習慣和閱讀習慣都在發生變化。實體書店面臨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而能夠吸引消費者、經營有特色、效益較好的實體書店,都離不開對消費者的關注。

從消費者決策過程來看,在問題認知階段,消費者到實體書店消費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為了學習具體的知識,有的是為了打發休閒時間等,而消費者選擇的產品或服務是非常多元化的。與網絡書店僅提供圖書銷售服務(也包括免費或付費快遞服務)相比,當今的實體書店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範圍越來越豐富,能夠較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這些產品和服務包括圖書銷售、文創產品銷售、圖書借閱、閱讀分享、主題講座、文藝展演、餐飲服務等。根據課題組對實體書店消費者的調查結果來看,消費者選擇到實體書店消費,一半以上是為了借閱圖書、參加閱讀分享和主題講座活動、以及購買圖書。

在信息搜集階段,受到網絡信息技術和社交平臺快速發展的影響,實體書店消費者能夠從網絡、朋友等信息來源處獲得較多的相關信息,尤其像微信朋友圈、消費點評類網站等都成為消費者獲取實體書店信息的重要途徑。網絡和朋友介紹成為重要的信息來源,在調研中發現,這兩類信息來源的比例共達到近50%。

在評價與選擇階段,與網絡書店相比,調研中有約80%的消費者選擇實體書店的原因,是因為實體書店是條件較好的休閒閱讀場所。而且,很多實體書店經常舉辦各種主題閱讀分享或文藝展演等活動,能夠與消費者更好地溝通,這些是網絡書店無法比擬的。

在購買階段,對消費者到實體書店的便利程度進行分析。隨著實體書店的「回歸」與發展,實體書店的數量在增加,實體書店的位置也多處於交通較為方便的地區。從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到實體書店還是比較方便的,有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認為比較便利。

在購後評價階段,消費者來到實體書店,收穫有所不同,有約47%的消費者買到或者閱讀到自己喜歡的圖書,34%的消費者在書店內得到了比較理想的閱讀環境,7%的消費者得到了與店員以及顧客更多的交流機會。

二、消費者策略

圖書是實體書店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核心,消費者到實體書店消費的一項重要需求來自於圖書,不管是閱讀還是購買圖書,圖書內容都至關重要。從消費者決策的問題認知和購後評價的調查來看,因圖書而到實體書店消費,因買到或閱讀到自己喜歡的圖書而有所收穫,是約一半消費者的實際情況。因此,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幫助消費者選擇圖書,是實體書店營銷策略實施的關鍵所在。例如,高校書店的目標消費者是大學生,關注大學生對考證相關圖書的需求,在選書時注重選擇英語四六級、會計、計算機、導遊等考級考證相關圖書,進而形成該書店的特色;同時,書店只保留近兩年的考級考證類圖書,超過期限的將不予訂購,避免圖書庫存積壓。課題組在調研中也發現,一些消費者認為部分實體書店的特色不鮮明,存在「無營養」圖書過多的現象,對實體書店選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費者到實體書店消費的另一項重要需求來自於書店的閱讀氛圍,閱讀氛圍也是實體書店區別於網絡書店的重要屬性。在很多愛書人看來,翻閱圖書、感受書香,甚至在實體書店裡和店員談書、找書,這樣才是讀書、買書的感覺。在課題組的消費者行為調查中也顯示,24%的消費者最重視書店的環境氛圍(僅次於「圖書種類」這一選項,該選項比例為38%),即,消費者對實體書店的評價中,最重視圖書種類,其次重視環境氛圍。因此,很多實體書店特別注重閱讀氛圍的塑造,從書店裝潢、閱讀空間設計,到圖書選擇、背景音樂設置,都體現了這一點。即使一些書店增加了餐飲服務,只要是圍繞著閱讀氛圍為中心來設計,效果也都較好。例如,在字裡行間書店,店內很安靜,消費者伴隨著輕柔的背景音樂選書或閱讀,店內提供舒適的沙發和座椅,也提供人工現場研磨咖啡及其他飲料;消費者可以在買書時得到專業的指導和詳細介紹,也可以享受借閱服務,把書借回家。

三、成本策略

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成本不僅僅是貨幣的支出,還包括來實體書店所耗費的時間、體力、精力,以及購買風險。現在,很多實體書店都採取會員制形式,通過會員優惠形式直接降低消費者的經濟成本。如,上海鍾書閣的會員卡分為固定折扣和遞增折扣兩種方式,持兩種卡的會員在消費者時享有不同的折扣優惠。對消費者來說,會員優惠不僅表現為圖書購買中的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帶來更多的服務優惠體驗。如,北京字裡行間書店的Booker和Funer兩個級別的會員除了分別享受購書折扣優惠外,還可享受不同數量的免費咖啡或其它飲料;山東京廣書城的會員消費者,可以參與每月的會員日活動和每年的會員月活動,還可以享受收費項目中的優惠。在降低購買風險方面,消費者可以通過習慣型購買或忠誠型購買來降低購買風險。如果消費者在去過某一家書店後感到滿意,那麼在下一次有去書店消費的需求時,還有可能去同一家書店;如果消費者經過多次滿意消費後形成對某一家書店的信任和偏好,進而形成書店品牌忠誠,那麼未來可能形成多次忠誠型購買行為。根據課題組的調查結果,近40%的消費者有常去同一家書店的習慣。不管是習慣型購買還是忠誠型購買,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購買風險。而對於實體書店來說,通過提供優質內容的圖書和圍繞圖書的全面服務,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促進忠誠型消費者的形成,這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購買風險,也是在幫助消費者降低成本支出。

四、便利策略

以消費者為中心,應充分考慮消費者購買過程中的便利性。在便利策略方面,很多實體書店已經或即將同時開展線上線下業務,其中,以實體書店開展網絡銷售業務為主。實體書店或是開辦自己的網店銷售圖書,或是利用一些網絡銷售平臺(如淘寶網、當當網、京東網等)銷售圖書。隨著微信等手機應用被消費者廣泛使用,實體書店的線上業務還拓展到微信領域,以微信書城等形式吸引顧客。例如,以青島出版集團旗下的青島市新華書店和青島出版社兩個部門的資源為基礎運營的「青島微書城」,以消費者需求為基礎,為消費者提供私人訂製、在線圖書諮詢、作家籤名書預售等特色服務。實體書店的微信書城線上業務,利用微信社交屬性強的特點,新書營銷效果好,同時也推動了書店線下銷售效果。

儘管一些實體書店開展線上業務的初衷是為了與網上書店競爭,通過線上銷售圖書吸引和留住一部分消費者;但事實上,開展線上業務的內容不僅限於此。實體書店為消費者提供的不僅是圖書產品本身,還包括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供與圖書、閱讀等相關的服務,如閱讀分享會等。這種服務拓展到線上也大有可為。例如,字裡行間書店在線上開啟了「閱集」咖啡圖書館,「閱集」成為全國首家線上線下一體化閱讀分享的交流平臺,提供閱讀分享線上服務。創新的線上服務拓展了實體書店的服務範圍,使消費者接受服務的便利程度不斷提高。

五、溝通策略

以消費者為中心,實體書店還應與消費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通過雙向溝通滿足消費者需求。與網絡書店相比,消費者在實體書店消費,充分的人際溝通應該是實體書店的優勢之一。而通過課題組的調查發現,消費者在實體書店與營銷人員(店員)交流的情況並不太多,約佔7%。一方面,這種情況與消費者的傳統購書習慣有關,一些消費者更願意自己翻閱選擇圖書,而不願過多向營銷人員詢問;另一方面,這種情況也與營銷人員有關。如果實體書店營銷人員專業素養較好,對書店的圖書等產品熟悉且專業,對消費者可能的疑問更了解,那麼實體書店的優勢就更明顯。如果消費者來實體書店消費主要是為了感受閱讀氛圍或休閒放鬆,服務生產和服務消費的過程同時進行,同樣需要實體書店營銷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有效地幫助消費者體驗閱讀,感受文化氛圍,滿足消費者需求。

實體書店還可以通過新媒體方式實現與消費者的溝通。很多實體書店通過微博吸引消費者,粉絲眾多。例如,截止到2016年11月3日,三聯書店官方微博的粉絲數達到253721人,南京先鋒書店官方微博的粉絲數達到203787人,中信書店官方微博的粉絲數達到202363人。實體書店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新書到店、主題活動等信息。如,三聯書店官方微博發布的「三聯新書」《達·文西》和《結婚照》等;中信書店官方微博發布的「中信書店薦書」《改變你的服裝,改變你的生活》和《哈佛中國史》等;杭州楓林晚書店官方微博在2016年10月31日發布了三篇微博,都是關於「楓林晚講堂」的信息,包括講堂的主題、主講人、時間、地點等。在實體書店的營銷工作中,微信應用也備受關注,很多書店都設立了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與顧客溝通,甚至開通微店銷售圖書[2]。例如,「西西弗書店」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中,有「11月新書推薦」「瀋陽11月5日-6日活動預告」等;「單向街書店」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中,有「為閱讀與書寫而生 2017單向手帳全系列發布」等。

參考文獻:

[1] 王謙.書,是實體書店菜單的主菜——論數字出版成熟時期實體書店之發展[J].出版廣角,2016(17).

[2] 謝巍.基於微信應用的實體書店營銷策略分析[J].編輯之友,2015(5).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案例|實體書店的救命稻草:臺灣文創之誠品書店發展策略詳解
    近年來隨著行業自身因素的影響,加之網絡書店的興起給傳統實體書店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實體書店倒閉的現象已經是屢見不鮮。然而,在實體書店發展不景氣的情況下,臺灣誠品書店卻有逆勢而上的意味,將連鎖店一路開進香港、蘇州等地。本文以誠品書店的成功經營為例,探索實體書店未來發展的營銷策略。
  • 實體書店失勢,書店小程序開發能否挽回敗局?
    電商市場的爆發,讓線上購物成為中國網民不可缺少的消費渠道之一,傳統實體商店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紅利消退,盈利空間一再縮水。因為年初疫情的緣故,大部分依賴線下消費的人也向電商消費靠攏,線下用戶的流失,更是給生存環境早已受到電商擠佔的實體商業一記重創。傳統商業向網際網路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 實體書店十一打出「複合牌」 主題營銷、購書優惠輪番上演
    在即將到來的「十一」長假中,逛書店也成為不少消費者的選擇,而此時實體書店也已推出滿減、折扣等購書優惠,同時推出主題營銷等活動,打出一張「複合牌」。值得注意的是,當下實體書店如今也已不再只限定於線下一條渠道進行銷售或推廣,而是通過微信小程序、線上直播等多個線上平臺,在售書的同時也舉辦各式活動,聯動多條渠道共同發力。
  • 實體書店的未來在哪裡(三)
    2010年前,我也看過很多新華系的大書城,包括上海書城、北京圖書大廈、深圳書城等。大型書城被電商平臺衝擊的很厲害,但還沒有完全喪失優勢,包括規模的優勢、品種現場展示的優勢等等。2010年後,我也看了包括方所、言幾又、西西弗、鍾書閣等一眾大陸新派書店。初期很新奇,比如方所的廣州店、言幾又的凱德天府廣場店,但這些書店的後續店看多了也就沒什麼感覺了。
  • 品牌營銷策略包括哪些內容?品牌營銷策略分析
    品牌是一個集合概念,包括品牌名稱、品牌標記、商標,其目的是識別某個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服務,並使之同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區別開來,而品牌營銷是企業通過市場營銷把企業品牌和產品做到讓用戶認知的一個過程。從長遠來看,企業想要保持一個競爭優勢,就必須做好品牌營銷。
  • 實體書店如何追求智能化發展
    2015年8月28日,新華書店安徽圖書城店重裝開業,全面升級為「智慧書城」;新華文軒智慧書城項目於2016年啟動,現已在四川全省大型門店成功運行;2017年8月21日起,浙江省173家新華書店以及分別位於上海、徐州、深圳和泉州的四家新華書店集體推出了「自助購書」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終端查找書目的庫存情況,自助完成結算、付款和列印電子發票等操作,除去選書的時間,不到一分鐘就能完成整個購物流程;2017
  • 專業視角 ‖ 「輕奢消費」背景下星巴克營銷策略分析
    明確的市場定位加之正確的營銷策略使得星巴克在全世界迅速創造了巨大的收益。本文通過對星巴克經營策略地分析,試圖探究出其寶貴的經驗,以期能夠對國內相關行業有所啟示。近幾年星巴克對於企業文化的宣傳力度也只流於營銷過程的某個環節,往往選擇一些高端的宣傳方式,消費者很少參與其中。其一貫推崇的「口碑營銷」也因忽視消費者的參與收效漸微。
  • 營銷策略-營銷策略的類型
    營銷策略是企業嘗試以增加銷量和獲得競爭優勢的形式實現其目標的一種方法。有效的營銷策略是將營銷目標,行動順序和政策結合在一起的策略。好的營銷策略總是從營銷研究中得出的,被認為是營銷計劃的基礎。營銷策略類型營銷策略的類型很多,但基本上有以下四種。
  • 出售文創品、賣咖啡、搞發布會……丨場景營銷,能拯救實體書店嗎?
    據全國工商聯書業商會調查數據,在網絡衝擊下,近十年(2004-2014年)全國有近五成的實體書店倒閉,總數達1萬多家。在哈爾濱,很多實體書店人流量也並不太樂觀。正是如此,新型書店異常「識時務」:「首先是讓人進來,之後才談得上賣書。體驗功能有了,人來了,是不會空著手離開的。」02賣啥書?用大數據支持縱然「長相」好,書店終究需要來賣書。
  • 禮士會客廳|書店與城市①中國實體書店行業的發展進程
    【編者按】2020年初,一篇名為《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刷遍朋友圈,吸引了城事會客廳的注意。書店是城市中有「靈魂」的空間,為每一個愛書人提供文字的居所,那麼,城市又該如何支持和回報書店呢?
  • 用戶行為分析對營銷的意義:快速拆解用戶行為分析5大環節!
    「用戶畫像『』之後,「用戶行為分析」又小火了一把,這些專業術語對於不少圈外人而言是一頭霧水。它到底怎麼分析,對企業營銷有什麼意義?今天我們從JINGdigital用戶行為抓取及分析功能來拆解用戶行為分析環節!
  • 4C理論簡析臺灣誠品書店營銷模式
    誠品書店1989年由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4Cs營銷理論(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Cs) ,也稱「4C營銷理論」,是由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R.F.
  • 圖書以外,實體書店應該做點什麼?
    在當時,實體書店的應對策略是建設更大規模的書城,大書城時代意味著圖書品種的更大豐富和配套業務的大範圍進入,也意味著留住消費者和服務消費者的能力大大增強。大書城時代伴隨著零售商業的購物中心時代一起到來,這也是我們距離零售商業變革最近的一次,但我們滿足於當時的現狀,很快又被拉開了距離。只做過一萬平米書城的書店人,很難理解如何操盤五萬平米的大型文化商業體(比如誠品信義店)。
  • 2020-2022年實體書店的三條轉型思路
    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不斷發展壯大以及電子閱讀的日漸普及,傳統實體書店深陷大規模的閉店風波中,僅2019年就有500多家書店關閉。實體書店的市場規模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019年我國實體書店呈現負增長,市場規模為307.6億元,同比下降4.24%。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實體書店的抗風險能力就更弱了。
  • 營銷策略是什麼?品牌營銷策略怎麼做?6步驟上手你的價值主張
    這篇文章用6個步驟和細節告訴你,品牌究竟該如何擬定你的營銷策略:價值主張&商業模式架構圖為什麼你需要訂定品牌的營銷策略?常見的營銷迷思!在中國,許多企業的經營者誤以為做營銷要花很多錢,或是自認品牌及產品相當獨特,不用透過宣傳,消費者自然會自己找上門,市場上競爭對手很少,因而輕忽營銷的重要性。
  • 會心才能一擊:基於大數據的消費者洞察 夯實營銷基礎
    如今的市場營銷手段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了,廣告主對營銷媒介渠道和營銷手段的認知、選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到如何深刻了解消費者,目前的確有幾種主流的洞察方式,除了傳統的市場調研之外,還有基於Cookie數據的洞察,以及基於搜索行為數據的洞察,每一種消費者洞察手段都有各自的適應場景。
  • 「免費營銷」案例:書店免費租書,收300萬押金,年賺千萬的秘訣
    腹有詩書氣自華,書籍一向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最快途徑,雖然在電商書店的衝擊之下,實體書店的生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但並不是所有商家都賺不到錢,只要掌握正確的經營技巧和營銷方案,都能夠獲得不錯的成績。書店,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就一定要做好市場營銷工作,很多人覺得營銷就是促銷,實際上是非常錯誤的,真正的營銷都是貫穿於整個生產銷售和售後環節的,分析市場環境與競爭對手的經營狀況,制定最適合自己的營銷方案。
  • 實體書店「跨界」營銷 創新模式開啟全新消費體驗
    日前,易聞思修連鎖書店的「圖書外賣」服務正式入駐外賣平臺,成為哈爾濱市首家嘗試「外賣送書」的實體書店。作為哈爾濱市首家外賣送書的書店,讀者只需在外賣平臺搜索書店名稱,滿足配送範圍為距離書店3公裡內的讀者,就能夠在半個小時內收到書籍,享受送書上門的便捷服務。「外賣」圖書種類涵蓋了文學社科類、藝術外語類、科技工具書類、兒童教輔類等。
  • 市場營銷 × 行為科學:意略明成立新的業務諮詢機構Behave
    然而在多數營銷人士眼中,行為科學的作用,僅僅局限於營銷行為的改進,對於這門科學在營銷效能最大化方面的全部潛力,他們依然知之甚少。Behave! 堅信,行為科學以及更廣義範圍的行為決策學給市場營銷帶來的,遠不止點滴改進,而是一種全新的營銷思維方式。結合行為科學中的廣博理論與營銷實踐中的大量實戰經驗,Behave!將推出獨有的營銷解決方案。
  • 好銷售必會的九種營銷策略!
    從企業營銷的實踐層面分析,口碑營銷是企業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引發企業的顧客對其產品丶服務以及企業整體形象的談論和交流並激勵顧客向其周邊人群進行介紹和推薦的市場營銷方式和過程。在第二丶第三階段,都可以使用此策略,口碑營銷策略基於社會化媒體平臺,強調關係與興趣,激發大家分享正向口碑的興趣,為企業品牌正向引導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