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6月24日拍攝的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馬店鎮關廟村村景(無人機照片)。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馬店鎮關廟村曾是省定貧困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於農業種植和勞務輸出,農業種植以金珠沙梨為主,村中老年人居多,目前未脫貧8戶18人。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關廟村脫貧攻堅一線活躍著一群年輕人,他們的身份有駐村第一書記,有扶貧幹部,也有新型職業農民。他們用青春和汗水,為鄉村脫貧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郝源 攝影報導
↑今年32歲的麻耀東是關廟村駐村第一書記(6月24日攝)。他說:「希望通過黨建促發展,拓寬扶貧產業鏈,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拼版照片:左圖為關廟村駐村第一書記麻耀東召集村內黨員商議「七一」黨建有關活動事宜;右上圖為麻耀東通過手機視頻連線外地客商商討金珠沙梨深加工事宜;右下圖為麻耀東在查看村內建檔立卡貧困戶資料(圖片均為6月24日攝)。
↑今年27歲的石嵐是關廟村的一名扶貧幹部(6月24日攝)。她說:「我從小在城市長大,對農村生活了解不多,在這裡收穫了很多。能夠幫助村民解決各種問題,內心就很滿足。」
↑拼版照片:左圖為關廟村扶貧幹部石嵐(左)在指導貧困戶王黑使用智慧型手機;右上圖為石嵐(右)與村民一起打包金珠沙梨膏;右下圖為石嵐(左一)在村小學跟孩子們交流(圖片均為6月24日攝)。
↑今年27歲的湯威是關廟村的一名扶貧幹部(6月24日攝)。他說:「駐村快九個月了,感觸最深的是基層幹部的辛苦。我要認真落實好每一件小事,因為這都是事關群眾的大事。」
↑拼版照片:左圖為關廟村扶貧幹部湯威(左)走訪貧困戶時了解養牛脫貧情況;右上圖為湯威(右)在整理關廟村外出務工人員就業補助申請表;右下圖為湯威通過網絡系統填報關廟村脫貧攻堅情況(圖片均為6月24日攝)。
↑今年30歲的張曉楠2016年返鄉創業,發展農村電商,幫助家鄉銷售農副產品(6月24日攝)。他說:「雖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想到關廟村未來的樣子,就幹勁十足。」
↑拼版照片:左圖為關廟村村民張曉楠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秋梨膏;右上圖為張曉楠(右一)向關廟村金珠沙梨種植合作社的社員介紹農藥;右下圖為張曉楠查看金珠沙梨深加工產品(圖片均為6月24日攝)。
↑今年31歲的李萱萱是關廟村新型職業農民(6月24日攝)。她2015年返鄉創業,開始利用現代科技種植金珠沙梨。她說:「我希望帶動更多的父老鄉親脫貧致富。」
↑拼版照片:左圖為6月24日,關廟村新型職業農民李萱萱在自家梨園修剪梨樹枝(新華社記者郝源攝);右上圖為6月24日,李萱萱在自家梨園內除草(新華社記者郝源攝);右下圖為5月12日,李萱萱在給村民分享金珠沙梨樹種植經驗(新華社發,麻耀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