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這家老咖啡館的歷史,讓人驚掉了大牙

2020-12-26 鐵汁旅行

維也納中央咖啡館的萬年死忠粉奧地利詩人艾爾滕伯格,那一句名言「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就出自他之口,至今他的雕像仍矗立在生前最愛的維也納中央咖啡館的入口。

在維也納,與音樂並駕齊名的是一個毫不相關的東西一一咖啡館。一百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作家和詩人在他們的作品裡描繪過維也納的咖啡館。就在2011年,維也納咖啡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維也納的咖啡文化和巴黎左岸咖啡文化並稱為歐洲為重要的咖啡文化。

流傳甚廣的世界十大最美咖啡館榜單裡,有一個在維也納,叫做維也納中央咖啡館(Central Cafe)。1876年,傳統風格的中央咖啡館在紳士街(Herrengasse)開始營業。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奧匈帝國曾經在歐洲叱吒風雲,奧匈帝國的心臟維也納成了歐洲各國學者名流乃至政治流浪漢的最佳去所。

中央咖啡館離維也納大學很近。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以維也納大學為核心,維也納的學者、知識分子、思想家們在許多領域都開始了「激動人心的革命」。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科學家、哲學家馬赫、石裡克、哥德爾、薛丁格、卡爾納普,哲學家波普、維根斯坦,經濟學家門格爾、米塞斯、哈耶克、熊彼特一連串輝煌的名字,都與此咖啡館相聯。精神分析學、邏輯經驗主義、奧派經濟學等等,直到現在,影響仍深。

《1913:尋找大戰前的世界》一書的作者查爾斯埃默森認為維也納的知識界其實很小,大家彼此都認識,這為跨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條件。因此對歐洲各國的流亡者來說,維也納是歐洲最好的藏身之處。由於沙皇迫害嚴酷,俄國政治流亡者尤多,如列寧、託洛茨基、布哈林、史達林等,都曾來往於此。託洛茨基在維也納時間最長,從1907年秋到1914年歐洲各國的秋,他最喜歡中央咖啡館是出了名的。

1912年底到1913年初,流亡中的史達林來到維也納住了短短的兩三個月,在此認識了託洛茨基和布哈林。此時他們是流亡中的同志,絕不會想到今後是你死我活的敵人。雖只短短兩三個月,但史達林卻基本完成了他最重要的理論著作《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

從1909年到1913的春天,中央咖啡館經常出現一個德國年輕人的身影,他叫阿道夫希特勒。這個默默無聞甚至有點潦倒的年輕人靠賣畫、打零工、住雞毛店、施粥棚討食為生,同時,他拼命讀書、觀察、思考奧地利各政黨的思想、理論、主張和策略,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論開始萌芽。

1913年,史達林、託洛茨基、布哈林、希特勒和正當汽車工人的狄托都在維也納,他們可曾在街上擦肩而過?可曾在咖啡館鄰桌而坐?

相關焦點

  • 維也納五大咖啡館巡禮
    多年前到維也納,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甜點跟蛋糕,反而不是音樂,當時團員晚上跑去歌劇院聽音樂,我一個人跑去名聞遐邇的沙赫飯店咖啡館吃晚餐,喝了讓人印象深刻的沙赫咖啡。這次到維也納自由行,順理成章地排了許多咖啡館行程,除了必去的沙赫飯店、中央咖啡館、Demel, 還去了高級超市Julius Meinl跟超華麗的咖啡館Gerstner K. u. K. Hofzuckerbcker等等。
  • 維也納有一眾歷史咖啡館,那裡封存著昨日的世界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這麼描述維也納咖啡館:「相當於某種民主俱樂部,以便宜的價格,向每個人開放。每個人都能點一小杯坐好幾個小時,聊天、寫作、玩牌、收郵件,最重要的是,消耗掉大量的報紙和雜誌。」直到今天,這種咖啡店的室內裝修,不少還保留著裝訂在老式木報夾上的報紙,供客人翻閱。
  • 維也納中央咖啡館 午逅Taste
    ♪ 今日午逅音樂 「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是很多小資青年都喜歡自我標榜的狀態。事實上,這句話是別人對詩人阿爾滕伯格的描述,而這裡的『咖啡館』,指的正是維也納的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很多人都知道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卻不知道它也是座咖啡之城。維也納與義大利、英國牛津是歐洲最早出現咖啡館的三大城市。維也納名氣最大的咖啡館莫過於在19世紀被稱為「世界咖啡首都」「最人文主義」的中央咖啡館了。
  • 維也納 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艾頓柏格還未成名時,就喜愛在維也納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度過寫作的時光,中央咖啡館是他的最愛。▲彼得·艾頓柏格這座由公爵宮殿改建成的咖啡館已經有140年的歷史,是維也納眾多的傳統咖啡館中的代表。大文豪茨威格曾經這麼形容維也納的咖啡館文化:「這些咖啡館就像一種民主俱樂部,向所有客人開放,只需點上一杯物美價廉的咖啡,人們就能在這裡聊天、寫作、打牌、收發郵件,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看不完的報刊。」隨意的氣氛讓維也納的咖啡館成了作家們的聚集地,除了艾頓柏格,咖啡館裡還誕生了一大批詩人和散文家,他們喜歡聚集在咖啡館裡,時而傳閱各自新作,時而高聲辯論。
  • 維也納十步一個咖啡館:我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維也納的咖啡館舉世聞名,和巴黎左岸的咖啡館並列為歐洲大陸兩大咖啡館文化。咖啡配蛋糕,苦與甜的旋律,仿佛是為音樂之都維也納量身定製的"味覺曲譜"。一個個音符,飄蕩在維也納的咖啡館上空。維也納的咖啡文化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
  • 巴黎和維也納的咖啡館沒有人,有的只是一條條自由散漫的靈魂
    ▲J.K.羅琳在愛丁堡市的大象屋咖啡館寫《哈利·波特》而被譽為「咖啡館作家第一人」的阿登博格卻給了我們充足泡咖啡館的理由,他曾在維也納的中央咖啡館深情寫道:「你如果心情憂鬱,不管是為了什麼,去咖啡館這家大名鼎鼎的咖啡館由1880年開幕,成為附近分離派會館的藝術家們的聚會之處。建築師把維也納的全盛時代都刻進牆壁和細緻的天花板上,一直保留到現在。金色的吊燈和紅色的復古沙發彰顯著格調,散發著十分維也納的氣息。
  • 走進奧地利人心靈之家 —— 維也納中央咖啡館
    哲學家咖啡館(Caf Korb)曾經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經常光顧的咖啡館,每天下午,這裡都聚集著維也納的作家和哲學家,就連在咖啡館裡工作的服務生也都很有來歷,他們對於貴族們的家務事以及相關哲學、政治的各種言論都了如指掌。咖啡館的地下一層更有一個「密室」,那裡是哲學家探討問題的所在,如今,咖啡館每周都有哲學講堂。
  • 在維也納,我喝不到維也納咖啡
    ,不知道維也納的傳統咖啡館是不是有經過特殊設計,每當坐在裡面品啜咖啡時,你都會覺得你是端著一杯咖啡走進音樂廳裡,它們的音場效果很棒,不虧是音樂之都,人都覺得有氣質起來。因為當時報紙的售價比咖啡還貴,為了招攬生意,維也納的咖啡館興起提供免費閱報服務,而這些維也納的文人或詩人自然願意到咖啡館來吸收新知,據說知名的中央咖啡館,曾經最多提供過250份不同的報紙與雜誌,而這項傳統也延續至今,所以維也納的傳統咖啡館裡幾乎都會提供報紙、雜誌或畫報,讓人免費閱讀。
  • 探尋維也納百年老店:這座城市最具人文氣質的咖啡館
    事實上,這句話是別人對詩人阿爾滕伯格的描述,而這句話裡說的『咖啡館』,指的正是維也納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維也納許多重要人物諸如奧地利心理學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和俄羅斯馬克思主義革命家列夫·託洛茨基(Leon Trotsky)就經常在這家咖啡館碰面,來自文學藝術和政治等不同圈子的著名人物曾經也是這家咖啡館的常客。其中一位文學家普爾伽(Alfred Polgar)甚至還寫有《中央咖啡館理論》。論點則為「中央咖啡館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咖啡館。它是一種世界觀。
  • 奧地利 維也納,咖啡與甜點
    咖啡是維也納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而維也納咖啡館也就成為一個讓世界都印象深刻的鮮明印記。這些歷史悠久的咖啡館,總會有著同樣的陳設,那就是衣帽架和報紙架。最傳統的咖啡館使用的是大理石桌,咖啡館裡還會保留著撞球桌。
  • 維也納咖啡地圖
    會有一百個人在提起維也納最盛名的中央咖啡館時提起希特勒、大小約翰施特勞斯、列寧、史達林這些座上客。由此,到過或沒有到過維也納的人,已經能在想像中構建一個咖啡蒸汽瀰漫,杯盞叮噹座上客,鋼琴伴奏聲中皆是文人墨客的古老咖啡館。這座城市的老咖啡館承載過太多名流舊影的記憶,反倒讓實地造訪它們的客人感到一種反傳統印象的新鮮感。
  • 懂咖啡的人必去的八家德國百年咖啡館
    1686年,德國第一家咖啡館在雷根斯堡誕生。直到今天,這裡的人們依舊保持著參與各種社交活動的熱情。追本溯源,也許是因為17至19世紀永久帝國會議(神聖羅馬帝國國會)在雷根斯堡舉行,諸侯、伯爵和各國使節常聚集於此吧。1985年,葛布倫家庭對這個坐落在老市政廳對面的咖啡館進行翻新,將公主咖啡館的歷史延續至今。這家咖啡館的最大特色是純手工夾心巧克力。
  • 推薦 懂咖啡的人必去的八家德國百年咖啡館
    1985年,葛布倫家庭對這個坐落在老市政廳對面的咖啡館進行翻新,將公主咖啡館的歷史延續至今。除了咖啡,這家咖啡館的最大特色是純手工夾心巧克力。,自1775年開張連續營業至今,是慕尼黑歷史最悠久的一家咖啡館。
  • 最好喝的咖啡盡在德國百年咖啡館
    1985年,葛布倫家庭對這個坐落在老市政廳對面的咖啡館進行翻新,將公主咖啡館的歷史延續至今。除了咖啡,這家咖啡館的最大特色是純手工夾心巧克力。幾個世紀以來,這家咖啡館都是作家、學者和音樂家的聚會場所。歌德、華格納、舒曼、李斯特等大家都是這裡的常客。三樓設有咖啡博物館,算得上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咖啡博物館之一。 事實上,這家咖啡館的全名叫「Zum Arabischen Coffe Baum」(阿拉伯咖啡樹),以此來表示這裡的咖啡都來自最正宗的咖啡原產地。
  • 咖啡冠軍解密:維也納沒有維也納咖啡 連精品咖啡都難得一見
    ,就坐在他以前常坐的位置上,由此不難想像,維也納所處可見的咖啡館,在當地人心目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難怪維也納人稱咖啡館是「第二個客廳」。,不虧是音樂之都,人都覺得有氣質起來。有人在看書,有人在看報,有人在打電腦,即便待上一整天,即便外面有許多觀光客在排隊,咖啡館裡的侍者從不會趕人離開,總是會在一段時間後再為你端上一杯白開水,意味著:我們歡迎你繼續留下來,因為這是維也納咖啡館百年流傳下來的傳統。  但是,維也納人自豪的是「咖啡館文化」而非「咖啡」,如果你對咖啡挑剔,恐怕會對傳說中的維也納咖啡水平感到失望。
  • 奧地利吃喝玩樂之「維也納中央咖啡館」
    今天歡迎出道140多年的「大齡」種子選手——「維也納中央咖啡館」再次C位出道。奧地利知名作家 Peter Altenberg 曾說過,「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而他所說的咖啡館,就是這間「維也納中央咖啡館」。無獨有偶,晉代名士王康琚也曾在《反招隱詩》中寫道:「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中西方大家不謀而合,同樣選擇在喧鬧處尋求心靈的一份安靜。
  • 維也納美食和其他:弗洛伊德的菜譜,維也納咖啡和沙赫蛋糕
    當我慕名找到這家不大的博物館時,正是一個明媚的周末早晨,街角提供簡餐的咖啡館裡不少人在用餐,穿著長靴和露肩毛衣的姑娘眯著眼睛在陽光下想自己的心事。事實上,博物館隔壁也是弗洛伊德咖啡館,老式的裝修,紅色絲絨沙發,和弗洛伊德會客室裡的一色一樣,這裡只對遊客有吸引力,牆上掛著不少在當年在維也納發展的功成名就藝術家的畫像。我到的時候,穿白色制服的服務員正在不停地拖地。
  • 維也納旅行攻略指南
    第一家咖啡館於1685年開業,從那時起,這些豐富的文化機構成為維也納生活的支柱,多年來不僅沒有自己的潮起潮落。與我們許多大城市習慣的搶購快速咖啡店不同,維也納咖啡館是一個鼓勵您流連忘返的地方。以一杯咖啡(或其中一個壯觀的小蛋糕和餡餅在維也納為主體)的價格,瀏覽國際報紙,讓早上(或下午)在你面前展開,不要急於去任何地方或特別做任何事。
  • 看世界:世界十大著名咖啡館
    2.安提柯咖啡館 (Antico Caffé Greco)位於西班牙廣場前的安提柯咖啡館創建於1760年,是羅馬最古老且最著名的咖啡館。它又名叫古希臘咖啡館,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咖啡館的第一任主人是個希臘人。大理石的桌面,帶靠墊的椅子,身著燕尾服的服務員,以及數不清的鏡子——這就是這家充滿了古典優雅範兒的咖啡館的風格。
  • 貓咖啡館,獨領風騷,為何如此受歡迎?
    旗幡上寫著「此處就是貓咪時間咖啡館,貓咪歡迎你!」而旗幡上的一隻貓正揚著爪子向行人「打招呼」。店主吉田女士介紹說:「2005年,我開了這家店。當時,日本國內似乎沒人想到這種思路。不過,那時候,犬類咖啡館在日本已經出現了,而且很受歡迎。」兩年後,吉田女士在大阪中央區的心齋橋地區開了一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