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等症狀時對患者的身體影響很大,不僅會導致無法進食,而且還可能會出現精神不振、頭暈發燒等各種問題,嚴重情況下還可能會出現脫水、休克等症狀。出現疾病之後需要及時進行對症治療,平時可以多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刺激。
為什麼剛吃完飯就想大便?
剛吃完食物之後胃腸道蠕動會增快,促進腸道消化和胃排空,這是正常現象。但部分人吃飯之後都會有大便,可能會影響到生活和工作。這種情況跟平時飲食有關,如果經常吃纖維素含量較多的食物可能會導致此種情況產生,例如香蕉,這些食物可以促進排便。
當然,有部分患者有功能方面腸病,例如腸肌炎症候群,患者吃完飯之後就會很容易想排便,而且往往在排便前會有腹痛不適症狀,排便之後就舒服了。如果是這種情況要到專科去進一步確診。並且,如果有腸道炎症,比如炎症性腸病,因為腸子有炎症食物通過時容易激惹腸道,會促進腸道的蠕動也會排便。往往這種情況排出來的大便可能會比較的稀爛,而且可能會伴有腹痛、甚至消瘦等等的情況。
飯後排便總體來說未必就不正常,還需要進行具體的檢查,確診疾病。如果出現腸道系統的疾患,需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避免症狀的加重,例如腸胃不適出現嘔吐的症狀應該怎麼做呢?
腸胃不適嘔吐怎麼辦?
腸胃不適嘔吐最常見於急性胃腸炎,跟吃的東西不乾淨有關係,還有可能是因為食物中毒,例如菌菇類的食物,沒有煮熟的食物有時會引起食物中毒,導致出現腹痛、嘔吐甚至腹瀉、頭暈、發燒等等症狀。首先要從飲食方面控制,吃清淡的食物,可以喝點粥,減少腸胃負擔。
如果急性胃腸炎出現可以服用藿香正氣丸或者思密達等藥物,也是有一定幫助的,有時候嘔吐很難進食藥物或者食物,建議及時止嘔,比如常用的藥物胃復安,還有維生素B6也是不錯的藥物。嘔止住了才能進食藥物和進食,如果頻繁嘔吐不能進食可能會出現脫水情況,如果不能進食又嘔吐,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以免情況變得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