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控制欲」太強,會讓孩子出現人格缺陷,別毀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0-12-16 果莓媽媽

有的父母打著愛孩子的名號,總是想控制孩子,控制孩子的思想、控制孩子的行為、控制孩子的社交、總之孩子的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只有這樣父母才會覺得安全。家長自認為這樣做都是為孩子好,可是家長不知道,孩子在父母的這種控制下生活的水深火熱。

小李家兒子今年5歲了,老公整天忙於生意,照顧帶養孩子的事情就全部落在了小李的身上。小李之前也是一個公司的高管,手下也有幾十個人的團隊,可是為了孩子小李不得不暫時放下自己的工作,回家照看孩子。

回家之後小李照顧孩子,總是帶著一股「官架」對待兒子的事情總是指手畫腳,兒子想做任何事情都必須通過小李的批准才可以,兒子在小李的管控下,確實挺省心。

可是有次兒子和小朋友發生衝突,兒子被一個才2歲的小孩欺負,卻待在原地不知所措,氣的哇哇直哭,小李看到之後不僅沒有安慰兒子,反而對著兒子一頓埋怨「你竟然讓小朋友給欺負,你說賴誰啊,光知道哭有啥用,別哭了回家吧!別在外面丟人現眼了」,說完就拉著兒子回家了。

兒子都被小李控制的成這樣了,可是小李一點感覺都沒有,竟然還一個勁埋怨孩子,真是替孩子委屈。

生活中有太多父母喜歡「控制」孩子了,他們總覺得這樣是為孩子好,其實家長的「控制」不僅不會對孩子好,反而會讓孩子問題不斷。

父母「控制欲」太強,會讓孩子出現哪些問題

1、孩子性格懦弱

家長對孩子「控制欲」太強,如果孩子的性格本來就比較內向,孩子很有可能變成一個懦弱的小孩。性格懦弱的孩子遇到困難沒有一點抵抗能力,整天唯唯諾諾,要是男孩子是這樣的性格,有家長頭疼的。這樣的孩子,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敢主動爭取,有很多機會都白白流失了。

2、孩子比較叛逆

家長對孩子「控制欲」太強,如果碰到性格比較強的孩子,家長越「控制」孩子,孩子越牴觸和反抗。如果家長總是用這種方式對待孩子,孩子會比較叛逆,所有的事情都喜歡和家長對著幹。而且孩子和家長永遠都是對立面,親子關係比較緊張。

3、孩子獨立性太差

家長對孩子「控制欲」太強,孩子慢慢的會形成依賴,做任何事情都等著家長來給自己安排,等著家長來「指揮」自己。孩子的獨立性會特別差,這樣的孩子自己能力基本為零,送幼兒園也是極其難送。

有的家長也知道過分的「控制」孩子肯定也不好,可是家長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他們總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對孩子的事情橫加幹涉,那說到底為什麼家長明知這樣對孩子不好,還會去「控制」孩子呢?

為什麼家長們會有這麼強的「控制欲」

1、對孩子沒有信心

有的家長之所以喜歡「控制」孩子,那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沒有信心,家長不相信孩子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而且家長對孩子的能力也持懷疑態度,總覺得孩子做不到,所以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就對孩子的所有進行控制。

2、想讓孩子變好

有的家長對孩子進行「控制」其實目的也很單純,他們就是想讓孩子變得好一些,只是家長採用的方式特別「霸道」而已。家長把自己的主觀思想強加給了孩子,也沒有考慮過孩子到底需不需要。

3、想讓孩子聽話

有的家長對孩子有超強的「控制欲」那是因為孩子確實太調皮了,只要家長不管,孩子肯定會給捅婁子,家長就得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家長為了不讓自己那麼辛苦,只好對孩子進行「控制」。因為這樣孩子還能稍微收斂一些,家長也少操點心。

其實有些時候孩子真的還需要家長「控制」,因為孩子年齡太小,涉世未深,如果家長對孩子太放縱,孩子很可能會走偏,等到那個時候,家長再想把孩子拉回來會很困難。但是「控制」孩子也要講究方式和分寸,要不然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很可能會崩掉。

控制欲強的家長應該如何做

1、控制有度

家長控制孩子要有分寸,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控制孩子,該放手的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因為有些事情,家長過分「控制」孩子反而不願意配合,而且家長總是控制孩子,孩子的能力根本就得不到鍛鍊。

2、以尊重孩子為前提

家長有些時候可以「控制」孩子,但是也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如果家長的「控制」傷害了孩子自尊、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傷害了孩子的自我,奉勸家長要趕快住手。因為如果再這樣「控制」下去,孩子就會在家長的手中慢慢報廢。

3、控制孩子大方向

家長可以對孩子有「控制欲」但是要看控制的是什麼?家長完全可以控制孩子成長的大方向,只要成長大方向不出錯,剩下的就放給孩子自己來決定。就像如來對付孫悟空一樣,不管你怎麼折騰,永遠都在我的五指山裡面。

只要家長把握好,孩子成長的方向,孩子再折騰也不會偏離方向。家長這樣的「控制」不僅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而且孩子會很願意配合。

愛孩子不是家長「控制」孩子的理由,家長向孩子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不要讓自己的愛成為孩子的負擔,家長更不要用愛的名義來綁架和「控制」孩子,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最後的結果肯定是兩敗俱傷。

今日話題:您身邊也有對孩子「控制欲」超強的家長嗎?他們都是怎樣控制孩子的呢?歡迎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控制欲太強的父母,容易養出這3類孩子,父母要適當給孩子自由
    英子被強行安排的人生壓得喘不過氣來,她做什麼事都不開心,這都源於父母的控制欲太強,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最終還差點害了孩子。現實中應該有很多這樣原型人物吧,父母多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孩子是否樂意接受並且成效還高。一、 父母的控制欲會阻礙孩子發展。
  • 控制欲過強的父母,會對孩子造成哪些負面影響?小心毀了孩子一生
    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有控制欲這本身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許多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在成長中受到一些不良事物的影響。但是一旦控制欲超出了孩子們所能接受的一個範圍,那結果就會完全不同了,我知道不少父母都覺得自己控制欲強的初衷主要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有個美好的未來,如果小的時候不嚴加管教,長大了就很難控制了。
  • 楊紫哭著控訴媽媽,引網友共鳴:家長太強的控制欲,毀了孩子一生
    文/育兒全明白倫敦大學的研究學家,曾在《積極心理學期刊》中有發表了一項研究發現:家長擁有太強的控制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相近。家長總以為控制孩子是為了他好,殊不知,家長的控制欲對孩子來說是一場災難。演員楊紫曾在《聽見她說》節目中,扮演一個因媽媽的控制欲而痛苦的女孩-小雨。
  • 愛的釐米徐秀蘭控制欲有多強 父母控制欲太強對孩子的影響
    《愛的釐米》中許娣飾演的徐秀蘭演技非常好,但是超強的控制欲也讓很多觀眾感到窒息,360度無死角的愛,過多的幹涉孩子的生活和感情,讓大家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控制欲太強對孩子有哪些影響?下面帶來介紹。  愛的釐米徐秀蘭控制欲有多強  剛開始的徐秀蘭是以金牌調解員的身份出場的,我們當然想到她一定是伶牙俐齒,通情達理的這麼一個人設。
  • 父母控制欲過強,在生活最喜歡做這兩件事,攤上的孩子很倒黴
    其實那些控制欲比較強的父母,往往都比較喜歡做這兩件事,攤上的孩子很倒黴。1、從不會尊重孩子的看法,凡事都讓孩子聽自己的如果父母控制欲比較強,從來都不會將孩子當做獨立個體,也不會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他們在任何事上都想要孩子聽自己的。
  • 孩子10歲母親還不敢讓他到外面玩,是控制欲太強?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爸爸提問:我孩子10歲,媽媽還不敢讓孩子在外面玩,認為媽媽的控制欲太強。應該怎麼樣勸媽媽放寬心?底下有800多個回答,都在告訴這位爸爸,媽媽的擔心是正常的,這和控制欲根本沒有直接的關係的。
  • 朱雨辰媽媽刷屏:控制欲太強的母親,是如何毀掉孩子的?
    還規定,朱雨辰每天必須喝完媽媽規定的量,每次出門拍戲或者上節目,都必須帶著,有時即便是忘了也會被要求回家拿。朱雨辰之前在參加節目《非常靜距離》時,他就很無奈的告訴主持人,自己一天喝不了幾口純淨水。他還說有一次清明節,媽媽回湖南掃墓,那幾天自己在外面喝別的,覺得很瀟灑。
  • 《聽見她說》中單親少女哭訴:父母的控制欲,毀了一個家|精選
    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發表在《積極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我們總以為這是為孩子好,是愛孩子。可殊不知,父母的控制欲太強,對孩子來說是一場災難。控制欲太強,會逼瘋一個孩子心理學作者李雪說過:「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 父母還在罵孩子?「鏡中我效應」父母要了解,別毀了孩子的自信!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身邊很常見,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貶低和打壓。孩子做得好了,父母打擊他們;孩子做得不好了,父母責罵他們。長期被父母貶低打壓,孩子的自我認知可能會出現偏差,進而變得不自信,就會導致"鏡中我效應"的出現。
  • 父母,別讓斜視毀了孩子的未來!
    孩子是一個高發人群,家長要學會識別孩子斜視,掌握預防方法,避免孩子斜視的發生。一、兒童斜視是什麼?人的正常雙眼,既能看遠,又能左顧右盼,上下移動,而且總是兩眼同時動。它主要是由每隻眼周圍的六塊肌肉所牽引,相互協作,緊密合作的結果。
  • 「不聽話就是不孝」,控制欲太強的父母,只懂得愛自己
    家裡來客人不願表演節目被罵,考試沒考好被罵,甚至於父母心情不好時也可以找藉口打罵孩子。很多時候,父母不知道何時已經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卻又覺得理所當然。如果孩子去反抗,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不滿,孩子的這些行為便成了無病呻吟,無可理喻,甚至是會受到父母的冷嘲熱諷。
  • 這5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這5類孩子,自帶「學霸」基因,父母要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一、獨立自主當今社會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孩子從小就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感覺,導致孩子年紀輕輕就喪失了生活能力。同時專注力強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會更加專注認真,就像很多學霸基本上都能保持一節課的專注,而普通學生堅持半節課或者十分鐘,思維就飛出了課堂,不知道去哪裡玩了,雖然一節課只差了20分鐘,但是一個學期、一年慢慢的學霸就會和普通孩子產生質的差距。
  • 心理學家:嘮叨、抱怨、控制欲的父母,是孩子成才路上的最大荊棘
    心理學家:嘮叨、抱怨、控制欲的父母,是孩子成才路上的最大荊棘1、嘮叨型父母嘮叨型父母,可能語言表現較為「毒舌」,也就是常說的刀子嘴豆腐心。在家庭教育中,媽媽的嘮叨最多。由於父母過於嘮叨,且習慣於貶低孩子,就會引起孩子的厭煩和逆反心理,與父母產生對抗情緒,將嚴重製約孩子的成長。
  • 父母的控制欲毀掉的不是孩子一時的意志,是他們永久的自我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   但其實控制孩子就等於扼殺他的精神世界,收的越緊,孩子的叛逆心越重。只要有父母的控制存在,孩子的自由意志就不存在,他這一生都會處於痛苦之中。  然而每當孩子表現出痛苦,試圖與父母溝通之後,得到的反應只有「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脆弱呀,我們那個時候......」  是孩子切斷了溝通的橋梁嗎?還是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太過自信,甚至於高傲的覺得自己不會犯錯,就算錯了也是情有可原。  多少次孩子坦露傷口期待的真誠溝通,變成了血淋淋的二次傷害。
  • 家長控制欲太強,可能會造成3大不良影響,巧用3招進行改善
    於是父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這一個孩子的身上,對孩子的所有事情都要幹預,這種幹涉心理慢慢地演變為了控制欲,父母的控制欲讓孩子喘不過氣來;面對孩子的反抗,家長也很痛苦。可以說,家長的控制欲傷害的既是孩子,也是家長本人。作為父母,需要知道這樣一個道理:物極必反,控制欲太強,傷害的總歸是自己最疼愛的人。
  • 家長的控制欲如木偶線,拉扯著孩子長大,小木偶終究無法自由活動
    文丨陳嘉樂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家長都希望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難免會為孩子的生活,學習以及今後的路做出一定的規劃。有些對自己要求嚴格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控制孩子的行為,控制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出現了控制孩子思想的行為,這些都會讓孩子感覺到壓抑。
  • 奚夢瑤穿緊身褲,何猷君嫌屁股形狀明顯,求當場換掉:控制欲太強
    孩子控制欲太強,會影響他們的成長。很多家長應該有體會,孩子會在某段時間,要求家裡的一切東西,都要經過他們的安排。甚至,他們會要求控制家長的行為。讓媽媽在固定的位置坐著,讓爸爸用特定的動作哄自己。看起來,這都是孩子小,顯得有些胡鬧而已。而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控制欲,有兩種解決辦法:要麼,完全縱容孩子,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要命,全盤接管孩子的要求,就像黃曉明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父母壓抑孩子的控制欲,讓孩子一定要聽父母的。
  • 男友控制欲太強,戀愛之後我開始沒朋友了
    後來海陸參加活動,即使遇到熟悉的人也只是笑笑打招呼,生怕多說一句話就被誤會,遇到自己的男化妝師的時候,海陸都敢多說幾句,甚至連「好久不見」都省略了,只能是「抱歉」聽完她描述的這個控制欲極強的前任,沒談戀愛的都覺得害怕了。控制欲太強的人,他雖然愛你,但是也想控制你。
  • 控制型的父母,帶給孩子的愛總是充滿刀子,會割斷他們的翅膀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小郭慢慢的變得對孩子控制欲特別強,孩子所有的事情自己都要插手,孩子吃飯小郭要喂,怕孩子吃不飽。孩子爬行小郭嫌髒,怕孩子吃到嘴巴裡細菌,孩子行走小郭也要阻止,怕孩子摔疼。總之孩子要做的事必須要經過小郭才可以,如果小郭說不行,孩子是絕對不可以做的。
  • 《包寶寶》:害怕分離的媽媽吃掉孩子,別做控制孩子的父母
    焦急的母親拉著包寶寶,不放他走。包寶寶不理,反抗著。在包寶寶推門出去的剎那,被憤怒和恐懼包裹的母親一把拽回了他,把奮力掙扎的孩子塞到嘴裡,吞了下去。而後,失去包寶寶的她癱在地板上,痛苦地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