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在計劃生育的號召下,以前的家庭最多只有一個孩子。於是父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這一個孩子的身上,對孩子的所有事情都要幹預,這種幹涉心理慢慢地演變為了控制欲,父母的控制欲讓孩子喘不過氣來;
面對孩子的反抗,家長也很痛苦。可以說,家長的控制欲傷害的既是孩子,也是家長本人。作為父母,需要知道這樣一個道理:物極必反,控制欲太強,傷害的總歸是自己最疼愛的人。
前不久,鄰居家孩子竟然在家裡割腕自殺,幸好發現得早,及時到醫院救治,才沒有釀成大的悲劇。事後,跟孩子談話,才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原來,孩子是因為受不了爸爸媽媽對她的監管和控制,所以才會做出這麼極端的事情。
孩子說:我的父母從來都不願意聽我的想法,只知道一味地幹預和控制,我去哪裡都要和他們報備一下。有的時候,他們兩個人竟然還跟蹤我,在他們眼裡,我不是他們的女兒,我是他們的犯人,實在是受不了。說完,孩子抱著頭痛哭起來。
一、控制欲,會讓父母有這些行為:
1.父母無法正確認識孩子,一直把孩子當成嬰幼兒
控制欲太強的父母,無論孩子有多大,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都是一兩歲,不具備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因此,孩子需要他們的幫助。正是因為父母無法理性地看待孩子的能力、正確看待孩子的成長,所以父母的控制欲會特別強烈。
2.控制型父母擅長否定孩子的想法,無法做到尊重孩子
控制性父母,會凡事以自己的思想和意願為標準來衡量孩子的想法,父母的做法是在不尊重孩子,是在扼殺孩子的思想靈魂。
3.企圖控制孩子,滿足自我安全感的需要
娶了媳婦忘了娘,老話的刺激,會讓父母本身有很大的不安全感,他們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撫養長大的孩子和自己有距離感,於是為了滿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就會從小開始控制孩子,企圖用這種方式來獲得自我安全感。
二、家長太喜歡控制孩子,會對孩子有這些影響:
1.剝奪孩子自我規劃能力,孩子做事情無計劃、無原則
俗話說,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父母的過度控制,是在剝奪孩子的規劃能力,會造成孩子對自己的人生路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做事情沒有計劃、沒有原則。
2.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足,無法獨立成長
家長以為自己的控制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但事實證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父母的過度控制是在親手摺斷孩子的雙翼,他們只能在地面上掙扎,無法在廣闊的天空中遨遊。父母的控制會讓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足,做事情喜歡依靠他人,無法獨立成長。
3.孩子的性格囂張跋扈,婚姻觀念受影響
家長的控制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認知。在家長的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再加上獨生子女家庭的外在因素,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囂張跋扈。同時,在父母的過度控制下,女孩可能會出現戀父情結;
男孩可能會出現戀母情結或者變成了媽寶男。這樣的話,孩子以後的戀愛和婚姻觀念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三、擺脫控制欲,父母可以試試這幾個辦法:
1.父母首先要改變教育模式,適度放養
父母想要削減對孩子的控制欲,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模式,不要奉行控制式教育方式,要適度放養,讓孩子自己去成長,去追求自己心中那個理想的模樣。
2.打造出自己的生活圈子,讓自己成為優秀的父母
大部分家長應該這樣的一個狀態:全部的注意力和時間都用在孩子的身上,每天圍著孩子轉。因此,父母如果想要擺脫自己對孩子的控制欲,就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社交圈子,經營自我,讓自己成為優秀的父母。
3.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幫助
如果父母感覺自己的力量很弱,不能讓自己有效地改正對孩子的控制行為,那麼,在必要的時候,父母可以選擇去尋找一名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在心理治療師的引導下,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定位,然後採取有效的措施應對自己的控制欲。
四、總結
疼愛孩子是父母的本性,但是,請不要讓初心變成了傷害,家長不要過度的幹預孩子,有的時候,親子之間有點距離感是一件好事。對於家長的控制欲,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本文由虎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