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靶向GPC1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實體瘤

2020-12-26 生物谷

2020年4月6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出一種新的免疫療法,它可以消除小鼠體內的實體瘤而沒有不良副作用。這種新開發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CAR-T細胞)免疫療法可能很快在人體

臨床試驗

中進行測試。此外,他們使用了一種新的小鼠模型,該模型可用於在未來測試利用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患者的安全性、功效和作用機制。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eLif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GPC1 specific CAR-T cells eradicate established solid tumor without adverse effects and synergize with anti-PD-1 Ab」。

圖片來自eLife, 2020, doi:10.7554/eLife.49392。

在CAR-T細胞療法中,從患者的血液樣本中收集稱為T細胞的免疫細胞,對它們進行重編程使得它們表達識別位於癌細胞表面上的癌症特異性抗原的CAR分子。將這些表達CAR的T細胞(CAR-T)送回患者體內後,它們不僅直接殺死表達這種癌症抗原的癌細胞,而且還可以激活免疫系統抵抗

腫瘤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高級醫學研究所細胞信號轉導系客座助理教授Tomonori Yaguchi說,「開發CAR-T細胞療法面臨的挑戰之一是CAR-T細胞有時會對抗在正常細胞表面上以較低水平存在的腫瘤抗原,這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而且這些副作用我們僅能在

臨床試驗

中才能發現。我們提出,如果人CAR-T細胞可以與小鼠抗原發生交叉反應並檢測在正常小鼠細胞表面上發現的抗原,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小鼠

腫瘤

模型中測試人CAR-T細胞。這將允許在治療達到

臨床試驗

之前進行更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測試。」

這些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靶向抗原glycipan-1(GPC1)的CAR-T細胞療法。這種抗原大量存在於幾種類型的人腫瘤細胞表面上,並且在正常人細胞和小鼠細胞表面上也以少量存在。當在攜帶小鼠腫瘤的小鼠身上測試CAR-T細胞時,他們發現這些CAR-T細胞有效地抑制了腫瘤的生長,而沒有引起不良副作用。實際上,對於其中的一種小鼠腫瘤而言,在5隻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小鼠中,有4隻至少100天完全沒有腫瘤。他們還發現,這些CAR-T細胞增強了針對除GPC1以外的其他

腫瘤

抗原的免疫反應。

最重要的新型抗癌免疫療法之一是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藥物。這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解除對免疫細胞的抑制來起作用,從而使得它們可以破壞癌細胞。當這些研究人員將CAR-T細胞與可抑制T細胞表面上PD1蛋白活性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時,這會進一步增強CAR-T細胞療法的抗

腫瘤

作用,儘管僅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本身並沒有作用。這提示著將靶向GPC1的CAR-T細胞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一起使用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癌症組合治療方法。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高級醫學研究所細胞信號轉導系教授Yutaka Kawakami總結道,「我們已在人類和小鼠中產生了靶向GPC1的CAR-T細胞,並顯示了它們在小鼠實體瘤模型中的有效性。通過建立一種新的模型,我們能夠測試CAR-T細胞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抗

腫瘤

機制,這表明選擇最合適的模型來評估這些新型癌症治療方法的重要性。」(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Daiki Kato et al. GPC1 specific CAR-T cells eradicate established solid tumor without adverse effects and synergize with anti-PD-1 Ab. eLife, 2020, doi:10.7554/eLife.49392.

2.Novel cell-based cancer immunotherapy shows promise in early studie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3-cell-based-cancer-immunotherapy-early.html

相關焦點

  • 美國新銳細胞療法公司Orca Bio、Lyell攜手進軍實體瘤,CAR-T賽道又...
    共同研發針對實體瘤的 CAR-T 細胞療法。然而,CAR-T 在治療血液瘤方向的 「賽道」 已是一片擁堵,所以 Orca 就將目光轉向了實體瘤。 ,從而開發針對實體瘤的治癒性 T 細胞療法。」
  • 不斷突破瓶頸,CAR-T療法又有新嘗試,攻克實體瘤指日可待!
    PBCAR269A是Precision公司的第三種同種異體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的候選藥物,用於治療靶向BCMA靶點的多發性骨髓瘤(藍鳥公司)。該療法計劃在今年展開I期臨床試驗。 然而,實體瘤中並沒有那麼明顯的只存在於癌細胞中而不存在於正常細胞中的靶點。因此一直以來,CAR-T細胞在治療實體瘤中的臨床療效不佳。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科學家成功製造出新型CAR-NKT細胞 或有望開發新型免疫療法治療實體瘤doi:10.1038/s41591-020-1074-2自然殺傷性T細胞(NKT)是一類被證明在鼠類腫瘤模型中具有潛在抗癌特性的免疫細胞,如今研究人員有望利用NKT細胞開發一種新型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患者。
  • 拜耳與Atara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開發下一代間皮素靶向CAR-T細胞療法
    ,共同開發用於治療實體瘤的下一代間皮素導向CAR-T細胞療法。Atara公司總裁兼執行長Pascal Touchon表示:「此次Atara與拜耳達成的合作令人興奮,這將加速開發用於治療多種類型實體瘤的下一代間皮素靶向CAR-T細胞療法,幫助我們利用同種異體細胞治療平臺的能力儘快造福患者。
  • 科濟生物CT053全人抗BCMA CAR T細胞注射液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
    三項研究共涵蓋來自中國和美國的58名R/RMM患者,結果顯示CT053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並且在經歷了多線治療失敗的患者中觀察到了顯著和持久的緩解。科濟生物董事長、執行長兼首席科學家李宗海博士說:「此次CT053全人抗BCMA自體CART細胞注射液臨床試驗納入CDE突破性治療藥物程序,有望加速此款藥物在中國的研發和審批速度,更早地惠及中國患者。」
  • Cell重磅:科學家發現CAR-T療法引發神經毒性的原因
    然而,儘管CAR-T療法創造了很多堪稱奇蹟的治療案例,但它至今無法擺脫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症和神經毒性的影響,有些患者在接受CAR-T細胞療法後,出現了嚴重的神經毒性,包括與T細胞侵入大腦相關的致命腦水腫,造成很多患者無法受益的重要原因。近日,國際頂級期刊《Cell》發文,揭示CAR-T療法產生神經毒性的原因,為改善CAR-T療法臨床安全性奠定了理論基礎。
  • 黑色素瘤「免疫+靶向」一線治療!諾華spartalizumab+Tafinlar+...
    2020年08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諾華(Novartis)近日宣布,評估在研抗PD-1療法spartalizumab(PDR001)聯合靶向療法Tafinlar(dabrafenib,一種BRAF抑制劑)和Mekinist(trametinib,一種MEK抑制劑)一線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III期
  • 國內已有十多款CAR-T細胞療法獲得了臨床批件,距離上市越來越近
    進展一:雙靶點CAR-T療法 靶向CD19的特異性CAR-T細胞療法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療效,但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細胞具有異質性,CD19-CAR-T對其沒有治療效果。
  • 巨噬細胞療法 向著實體瘤出發
    近幾年來,基因修飾的T細胞在用於治療血液惡性腫瘤上獲得了許多可喜的結果,但在實體瘤中卻療效不佳,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這促使著研究學者們將目光轉移到其它免疫細胞上,希望從中開發出新的替代療法。
  • 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靶向治療研究進展盤點
    肺癌腦轉移是腦轉移瘤中最常見的類型,約20%~56%的肺癌會發生腦轉移。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放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等新方法已開拓了一片新領域,越來越多的方法被證實能為患者帶來生存獲益。本文主要總結了NSCLC中腦轉移相關的靶向治療研究進展。
  • 科濟生物CT053全人抗BCMA CAR T細胞注射液納入藥物品種
    三項研究共涵蓋來自中國和美國的58名R/R MM患者,結果顯示CT053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並且在經歷了多線治療失敗的患者中觀察到了顯著和持久的緩解。  科濟生物董事長、執行長兼首席科學家李宗海博士說:「此次CT053全人抗BCMA自體CAR T細胞注射液臨床試驗納入CDE突破性治療藥物程序,有望加速此款藥物在中國的研發和審批速度,更早地惠及中國患者。」
  • NKMax宣布啟動其NK細胞療法的I期臨床試驗 挑戰難治性癌症
    NK細胞療法在癌症上的應用雙特異性的NK細胞療法今年6月24日,NantKwest公司宣布PD-L1 t-haNK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FDA批准,這是該項目在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中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此外,首次使用CD19 t-haNK的雙特異性工程NK細胞治療淋巴瘤患者的臨床試驗早先獲FDA批准,NantKwest是一家致力於通過
  • Sangamo公司黃金手指聯手幹細胞開發「通用CAR-Treg細胞療法」
    近日(2020年4月22日),基因治療領域的領導者Sangamo Therapeutics與Mogrify達成一項獨家許可協議,以結合Mogrify專有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和胚胎幹細胞(ESC)以及Sangamo基因編輯的黃金手指-鋅指蛋白(ZFP)來開發同種異體的CAR-Treg
  • CAR-T賽道競爭火熱,國內藥企研發正呈三大趨勢
    【製藥網 行業動態】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中文全稱叫做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是細胞治療領域中非常熱門的分支療法之一。
  • CAR-NK全球年內交易超300億元,中國公司僅佔2億元?
    CAR-NK 有望成為繼 CAR-T 之後最令人期待的工程細胞療法之一。使用 NK 細胞進行治療一般可以分為兩大路徑,一種是利用未修飾的 NK 細胞作為癌症療法;另一種是利用基因工程修飾,加上特異性的 CAR 結構的 CAR- NK 細胞療法,這種方式可以降低 NK 細胞在靶向和殺死癌細胞時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 中國胃腸間質瘤精準治療證據升級,靶向創新藥阿泊替尼片譜新章
    近日,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腸間質瘤專家委員會組織編寫了首版《CSCO胃腸間質瘤診療指南》(下稱《指南》)。這是CSCO針對胃腸間質瘤(GIST)推出的首部指南。此前數年,中國GIST臨床診療主要遵循由CSCO編寫的《中國胃腸間質瘤診斷治療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與《共識》相比,《指南》的推薦等級更高,更強調權威性和實用性。
  • 康寧傑瑞KN026聯合KN046治療HER2陽性實體瘤Ⅱ期關鍵性臨床研究...
    SEARCH-01是一項開放、Ⅱ期、多中心臨床研究,旨在評估KN026聯合KN046治療HER2陽性實體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由北京腫瘤醫院沈琳教授擔任主要研究者,計劃在全國約40家研究中心招募晚期HER2陽性實體瘤患者,適應症包括但不限於HER2陽性的胃及胃食管結合部癌、乳腺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膽囊癌及肝外膽管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尿路上皮癌及非小細胞肺癌。研究的探索性部分的主要終點為客觀緩解率(ORR)和緩解持續時間(DOR),關鍵臨床部分的共同主要終點為總生存期。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CAR-T 發展簡史 CAR-T進行治療,大致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改造為CAR-T細胞; 大量擴增CAR-T細胞; 將其輸回至患者體內展開治療。
  • CAR-NK療法新進展:首個靶向NKG2D療法已完成首位患者給藥
    NKX101 用於治療復發 / 難治性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或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該臨床試驗旨在評估 NKX101 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特徵和初步抗腫瘤活性。NKG2D 是一種跨膜蛋白,也是自然殺傷(NK)細胞的活化型受體,在天然免疫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參與病毒感染細胞的識別及 NK 對腫瘤細胞的殺傷。 NKX101 由源自健康供體外周血的 NK 細胞、IL15 和靶向腫瘤細胞上 NKG2D 配體的嵌合抗原受體(CAR)工程改造而成。
  • 新型實體瘤癌症疫苗RO7198457橫空出世!聯合PD-L1效果倍增
    的治療對各類晚期實體惡性腫瘤患者顯示出臨床益處。時至今日,全球癌症「 治療性疫苗 」 研發遍地開花,除了上文中介紹的針對所有實體瘤的新抗原疫苗,各類癌症的癌症疫苗都紛紛問世,並取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數據。個體化癌症疫苗迎來井噴時代!肺癌:1.古巴EGF疫苗聯合O藥延長生存期至13.7個月2020ASCO會議上報導了古巴EGF疫苗聯合O藥治療NSCLC的I期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