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紅鼎股票的公眾號除了股票的內容外,也會聊一下最熱最有意思的一些財經新聞,其實炒股並不是一味的了解股市情況就可以,任何財經事件都會對此有影響。
今天有兩條新聞值得關注一下:
第一個就是社科院的一個報告說有9個城房價距最高點跌幅超15%
其中除了幾個旅遊城市外,最重要的都在京津冀地區,譁仔也是深有體會的,北京的房子最高的時候10萬一平,現在好像才8萬多;而在燕郊的那套房子,從接近4萬跌到2萬左右了,還記得2016年底的時候,有中介問我房子賣不賣,我說現在什麼價,他說三萬一平,我說等到四萬你再給我打電話吧,誰知道沒等到四萬就直接腰斬了。
對於房價譁仔是深有體會,2005年畢業來北京,住在德勝門外的馬甸,當時我和小夥伴租的房租,2006年房東要賣房子,大概9000一平,當時還感嘆:SB願意9000一平買這麼舊的房子,結果被打臉了!之後自己也搞過房子和商鋪,十年前感覺這些都敢搞,隨便看到一個新聞說哪裡房子商鋪便宜,就直接出手了,都是翻倍後賣出的,不擔心會跌,但是現在很謹慎了,房價的確也是到了要跌的時候了!
另外一條新聞其實也是跟房價有一定關係的。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二孩政策已經放開五年了,孩子班上感覺二孩的也比較多,但是生孩子的年紀也逐漸在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1990年至2017年,我國育齡婦女平均初婚年齡推遲4歲多,從21.4歲提高到25.7歲,並有繼續走高趨勢;平均初育年齡也從23.4歲提高到26.8歲。
的確,周圍90後沒結婚的很多,其實最著急的還是父母,真正要結婚的那群人不著急,婚姻的概念對未來的年輕一代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那種「成家立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了。
不論是結婚年齡的推遲,還是不結婚的增加,N年後這些也都會傳導到房價上,房子已經過剩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房地產已經不是好的投資品種了,這兩年譁仔除了在股市裡投資賺些錢之外,也是在想未來什麼品種可以替代房地產,成為一個牛20年的品種,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