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房地產十大關鍵詞:三道紅線、萬人搶房……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2020房地產十大關鍵詞:三道紅線、萬人搶房……

  回望巨變之年 2020房地產十大關鍵詞

  中國房地產行業即將告別跌宕起伏的2020年。

  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強行給行業按下「降速鍵」,從停擺到復甦,開發商經歷了不同以往的漫長四季;房企融資「三道紅線」的出臺,又讓它們站到同一起跑線,接受新一輪行業規則的嚴格審視。

  這一年,南北樓市也如季節般冷熱分明,珠三角、長三角先後掀起復甦熱潮,環京等地卻一片蕭條。有人手持千萬在深圳「打新」,有人在燕郊甩賣房產,只為逃離月供壓力。

  房地產已成為我國金融風險最大的「灰犀牛」,居民肩上的債務槓桿已臨近高點,巨變的2020年也將是行業糾偏的開始。地產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壓艙石」,但房子最終要回歸居住屬性,剝離狂熱的投機色彩。

  在此,我們用十個關鍵詞回顧這一巨變之年,它們涉及行業發展變化的關鍵節點,以及關乎企業民生的熱點事件。動蕩起伏的2020年已臨近終點,隨著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建立,行業有望撥開迷霧,在新的一年穩健生長。

  對抗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是房地產行業今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年初,居民的腳步被困在家中,房企銷售業績也跌落低谷。據克而瑞監測,春節前後一周,全國重點城市房地產銷售數據接近零成交。

  這僅僅是開始,整個一季度,我國房地產行業都在經受疫情的巨大衝擊波。據中指院統計,一季度5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積約1410萬平方米,為近十年來同期最低水平,行業新開工、投資額均受到影響。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可控,樓市也進入復甦階段。進入4月份,房企銷售從低谷爬升,並於上半年末完成V形反轉。此後行業銷售規模維持高增長態勢,8月份百強房企銷售金額同比增長近30%,市場迎來年度黃金節點。

  樓市復甦的力度,超出市場預期。疫情之下,房產尤其是大宗豪宅物業,成為高淨值人群的避險選擇;一些熱點城市一二手房倒掛的行情,也激發了諸多購房者的套利渴望,紛紛持幣入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5.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3%,增幅較1~10月擴大1.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為14.9萬億元,同比增長7.2%,增幅較1~10月擴大1.4個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認為,臨近年底,房企衝刺全年銷售目標,疊加「三道紅線」強監管下資金壓力上升,企業推盤營銷力度加大。如無意外,今年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仍有望超過2億平方米,全年銷售面積或有新突破。

  三道紅線

  疫情之外,房企今年遇到的最大挑戰莫過於「三道紅線」。

  下半年,監管部門設置「三道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並分檔設定房企有息負債的增速閾值,倒逼房企去槓桿、降負債,行業迎來顛覆性變革。

  防範潛在的金融風險,促進行業穩健發展,是「三道紅線」出臺的初衷。當下,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已是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房地產投資增速過快,嚴重影響整個經濟增長狀態的平衡。

  「三道紅線之後,所有的企業發展再次來到同一起跑線,過往積累的很多發展要素都被清零。」易居控股CEO丁祖昱認為,未來十年,企業的核心是融資能力,融資成本將成為企業繼續進擊還是保守萎縮的分水嶺。

  克而瑞統計顯示,目前頭部房企整體償債能力穩健,六成以上房企處於綠檔和黃檔,但各房企之間嚴重分化,兩成以上房企「三道紅線」皆不達標。

  為儘快適應監管要求,許多企業已開始主動調整發展節奏、制定降負債方案。世茂房地產、金科股份等已主動調低目標增速;綠地控股也制定了詳細的降檔方案,同時計劃通過分拆上市、引入戰投等措施,回到安全區間。

  在行業利潤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平衡規模與盈利之爭,如何平衡地產主業與多元業務的關係,房企面臨的「靈魂拷問」剛剛開始。

  債務違約

  2020年,債券市場出現了一些違約新特徵。國泰君安研報顯示,「國企信仰」與「大而不倒」的觀念正遭受衝擊,地產板塊也步入頭部房企違約元年。

  泰禾集團深陷債務危機,成為波及面最廣的行業事件。今年以來,因公司債券規模龐大、融資成本高企、債務集中到付等問題,泰禾流動性出現困難,公司債券H7泰禾02、泰禾MTN001等多筆債券出現違約。

  截至2020年9月30日,泰禾已到期未歸還借款金額高達459.05億元,引入萬科作戰投也遲遲未落地。在北京、上海、杭州、太原等多個城市,泰禾在建樓盤因資金問題難以推進,數次引發業主維權。

  福晟集團也成為率先「倒下」的房企。11月19日,福晟集團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出具之日,公司尚未支付「18福晟02」利息及回售本金,共計6.31億元。與世茂房地產的合作,並未拯救福晟於火海之中。

  華創證券表示,近幾年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持續加碼,銀行端清查違規放貸,涉房貸款全面收緊,同時伴隨監管部門即將出臺新規控制房企有息債務增長。若企業槓桿較高,面臨融資收緊時,易出現債務違約。

  頻頻出現的房企「爆雷」事件表明,龐大的債務規模已成為房企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資金危機爆發,能順利找到接盤人並非易事。隨著「三道紅線」出臺,尾部房企償債能力差,後續仍要持續關注其資金風險。

  「萬人搶房」

  「今天你認籌了嗎?」、「你搖到了嗎?」近期,因樓市熱度高漲,認籌搖號牽動著上海購房者的情緒。據悉,當地12月開盤的首創禧瑞薈、保利雲上橙光、中海長寧第等盤,認籌人數均超1000人,一些樓盤認籌率超過500%。

  這一場景,在今年的樓市裡並不罕見。疫情以後,全國多個熱點城市持續轉暖,限價盤頻現「萬人搖」,因一二線城市優質地塊集中供應,土地市場高單價、高溢價地塊頻出,甚至出現「麵粉貴過麵包」的情況。

  譬如在深圳,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均價為13.2萬元/平方米左右,周邊一些二手房均價在18萬元以上,此番倒掛空間使得購房者爭相搶購,甚至出現眾籌打新、代持購房的現象,以致引發監管部門關注。

  新華社評論指出,十幾萬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儼然成為火爆「投資品」,「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為抑制樓市過熱的現象,杭州、瀋陽、西安和寧波等19城相繼升級調控,涉及升級限購、升級限貸、升級限價、升級限售和增加房地產交易稅費五方面內容。其中,深圳政策力度最嚴苛,寧波兩度政策加碼。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包括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業內認為,熱點城市將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鬆勁,「四限」調控難言實質性鬆綁,並將貫穿更長的時間周期。

  樓市分化

  深圳不分產品、全線飄紅的市場狀態,並未在全國各地上演。今年以來,各地之間樓市加劇分化,已成為難以忽視的新特徵。

  近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布《中國住房數據分析報告(2020)》。報告顯示,國內房價已出現嚴重分化,深圳、東莞、上海、寧波、蘇州等地房價還在上漲,但不少城市房價卻出現大跌。

  下跌最嚴重的是廊坊,相比於2017年4月的峰值降幅達46.9%;青島、天津較峰值下跌20%以上;肇慶、海口、石家莊、濟南、北京、西雙版納跌幅超過15%;保定、鄭州、北海、中山房價跌幅超過10%。

  從各城市房價由漲轉跌的時點看,存在兩類情形:一類是2017年上半年前後,以京津冀城市為代表,因房地產調控加碼所引發;另一類是2018年下半年前後,以三四線城市為主,主要為貨幣化棚改退潮所引發。

  貝殼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二手房市場城市榜單》也顯示,廊坊樓市以8.4%的跌幅位於榜首,青島和濟南跌幅分別位列二、三名,鄭州和北京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九名。在跌幅前十名當中,北方城市佔九席,且普遍高於南方城市。

  自此,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結束,城市間的分化將成為常態。在「房住不炒」大基調下,一旦市場出現過熱徵兆,調控政策必將尾隨而至;而對於人口流失嚴重的城市,房價下跌監測預警,將成為市場監測的重要方面。

  直播賣房

  如果說去年是渠道元年,那今年便是房企的「直播元年」。在萬物均可直播的時代,置業顧問、房企高管紛紛來到直播間,通過特價房源秒殺、購房優惠券等活動吸引大眾眼球。

  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房企售房不得不遷移至線上。4月2日,復地集團聯手薇婭試水直播賣房,自此房企在直播方面的熱度持續增加,碧桂園、恆大、富力等頭部房企相繼入局,北京住建委還發文鼓勵房企線上營銷。

  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退,房企直播售房熱度不減反增,逐步成為日常營銷手段。據天貓好房官方數據,今年「雙11」期間,全國共有100多家房企帶著3000個樓盤、共計80萬房源入駐天貓好房,特價房範圍覆蓋近300個城市。

  從折扣力度看,石家莊、武漢、廣州等地上線的房源,出現低於5折銷售的情況。天貓也拿出真金白銀補貼購房者,包括無門檻參與房子抽獎、籤約送紅包、總裁直播間特惠秒殺、購房抵用券等。

  直播賣房是房企逐步接軌網際網路、擁抱科技化的表現,但截至目前,購房仍是重決策、重線下體驗的消費。直播賣房能否擺脫單純的推廣、引流作用,真正促成成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物管狂潮

  2020年,物業股經歷了從狂歡到冷靜的「過山車」體驗。

  上半年,物業板塊風頭正盛,諸多房企嗅到風向,匆忙分拆旗下物業公司上市,其中不乏體量尚小、競爭力不強的迷你型企業。截至目前,上市物企已突破至40家,年內已有16家物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物業股此番狂潮與「三道紅線」密切相關。通過股權融資補充權益,房企可顯著改善槓桿水平,尤其是資產負債率和淨負債率。因此,開發商分拆上市的意願集體暴漲,無論物業管理板塊是否已經運營成熟。

  但資本市場已經不再通通買帳。據克而瑞統計,9~11月份有30家上市物企股價下跌,藍光嘉寶服務跌幅最大為40.3%,金融街服務跌幅達40%,中奧到家、鑫苑服務、建業新生活、時代鄰裡等跌幅也均超過30%。

  碧桂園服務、保利物業、萬科物業等頭部公司,已意識到行業風向變化,開始謀求業務轉型。其中,碧桂園服務要大力發展社區團購服務、城市公共服務,保利物業將下沉到鄉鎮,萬科物業要做科技的公司。

  機構和投資者都已意識到,物業股這股熱潮已經過去了。如果不依賴地產母公司,誰能獲得未來的增長空間、建立差異化和專業化的競爭優勢,誰才能在大浪淘沙之中脫穎而出,分食巨大的市場蛋糕,有待解答。

  長租公寓

  租房市場和新房市場「冰火兩重天」,在2020年表現得極為明顯。

  受疫情衝擊,今年多個城市租賃市場低溫,直到現在仍未復甦。長租公寓更是受到直接衝擊,1~11月至少84家企業爆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高進低出」、「長收短付」、濫用「租金貸」等模式導致資金鍊斷裂。

  兩年前,長租公寓潛藏的危機還沒有如此顯著。在資本加碼下,多家頭部企業赴美上市,並藉助「網際網路式」燒錢補貼瘋狂擴張,以致於在疫情衝擊和自身盈利危機下相繼「暴雷」,波及數十萬租戶和業主。

  規範租賃市場發展,已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住房租賃市場關注頗多,提出既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又要規範市場化租賃住房發展,更好地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其中,要加強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力度,重點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長期來看,租賃市場監管要制度化、常態化,資金監管仍是重點領域,既要加強對租金、押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又要出手重拳嚴控「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租金貸」等市場亂象。

  業內認為,明年住房租賃領域有望迎來更細化的監管政策。隨著一些行業「暴雷」事件逐步化解,市場發展逐步規範化,長租行業也有望走上健康軌道。

  貝殼上市

  貝殼找房赴美上市,同樣是今年地產界繞不開的話題。

  北京時間8月13日晚,美股資本市場大門正式向貝殼(BEKE)打開。上市四個月,貝殼已成為地產界的「獨角獸」,資本市場熱度不減。截至發稿,貝殼股價報66.82美元,總市值788億美元,超過國內所有傳統房地產開發商。

  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貝殼累計平臺總交易額(GTV)、收入等指標均已超過去年全年。其中,第三季度平臺總GTV約1.05萬億元,同比大增87.2%;營業收入205億元,同比增長70.9%。

  貝殼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直接引發了「天貓好房」加速誕生、恆大拉攏房產中介等事件。市場突然意識到,房產經紀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並有待分割。貝殼的競爭者、地產巨頭、網際網路公司,無一不想入場分食。

  在左暉的邏輯中,貝殼要把產業重新做一遍,最終導向服務業的工業化改造、線上化和數位化推進、服務者職業化三個方向。「在C端崛起的時代,誰能為客戶端創造更大價值,誰就會有更大價值。」左暉表示。

  目前來看,貝殼還沒有模式相似、可直接對標的選手,天貓好房等平臺能否突圍而出,還需時間驗證。

  發力舊改

  房地產銷售的天花板遲早會到來,而城市更新,已經被開發商定位為下個可挖掘的「金礦」。近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現代物流體系。

  12月21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也指出,要全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切實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

  譬如在廣州,今年地方推出的舊改項目增多,房企的參與熱情也明顯提升。其中,中國恆大多次加碼城市更新公開項目,龍湖籤約廣州首個城市更新項目,俊發、瀚宇、和健等同樣開始試水廣州城市更新。

  12月16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告披露,黃埔區穗東街廟頭村舊村改造項目被中國恆大拿下,這是繼增城逕嚇村、南沙龍古村、南沙鴨利村後,恆大2020年在廣州斬獲的第四個舊村改造項目。

  「圍繞城市運營的城市更新將取代棚改,成為存量時代下新的增量。」丁祖昱認為,新賽道下,房地產企業將從城市發展商向生活運營商不斷邁進。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房地產十大關鍵詞全國首發!
    以下十大關鍵詞,基本上看懂了2020年樓市。下面就來個2020年中國房地產十大關鍵詞盤點,通過關鍵詞,看看過去一年的變化與回顧。由於熱點詞多,不過,代表關鍵詞的不多。因此,按照政策、市場、房企來進行選擇,比較具有針對性。除了下面十大關鍵詞外,另外是購租並舉、租賃住房、共有產權房、長租公寓、LPR、賣地金額刷新歷史紀錄。
  • 2020南昌樓市年度關鍵詞:線上營銷、三道紅線、補貼人才購房……
    NO4萬人搶房一期搖號中籤率2.11%;二期中籤率2.11%;三期2.76%,四期0.77%,南昌「神盤」華潤萬象城·悅府屢次刷新自己創造的最低中籤率,年度「萬人搖」盛況數次引爆南昌樓市熱度;而近日開盤的九龍湖核心區域的華潤崑崙御項目首開勁銷九成也賺足了眼球。「華潤出品,必屬爆品」,「華潤現象」等,不得不說華潤實力演繹了「現象級」的熱銷傳奇,在巨變時期實屬難得。
  • 2020年中國樓市十大關鍵詞
    2020年的房地產市場明顯呈現幾個節點,從2~3月份的市場冰點,到後續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壓抑的需求也在釋放,大部分城市迎來了比較火熱的下半年,全國市場進入正常運行狀態。2020年的樓市發展情況究竟如何?又有哪些重要事件發生? 中原地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總結 2020年樓市十大關鍵詞。
  • 2020年樓市或創「雙17」新紀錄 「三道紅線」下房企悄然謀變
    走過了「一季度冰封、二季度重啟、三季度修復、四季度回暖」的反轉曲線之路,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中國新房市場銷售將達17億平方米、銷售金額有望超過17萬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回顧過去一年,三道紅線、樓市打新、賣地金額創新高、物業上市等成為房地產行業年度關鍵詞。
  • 從紅線壓頂到蛋殼暴雷 六大關鍵詞看2020地產冷暖
    原標題:從紅線壓頂到蛋殼暴雷,六大關鍵詞看2020地產冷暖   「魔幻」2020,黑天鵝危機伴隨著需求量和生產觸達方式的改變,幾乎席捲了所有的行業,地產自然不例外
  • 2020樓市關鍵詞|房企赴港IPO:破產危機下 流血上市成自救出路?
    這一年,雖負重前行,但韌性十足,從變相鬆綁限購到城市再掀搶人大戰,從多地樓市躁動、萬人搶房到政府出拳、重申「房住不炒」……這一年,更有一大波關鍵詞貫穿且影響了中國樓市,諸如「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人才引進、三道紅線、長租公寓、房企赴港IPO」等。我們今天著重要提的樓市關鍵詞是「房企赴港IPO」。
  • 明源雲只做房地產:三道紅線下的數位化想像
    高宇認為,如果說疫情讓房企認識到了數位化的重要性,三道紅線才是促使開發商下定決心大力發展數位化的根本原因。2020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以來,截至12月15日,明源雲的股價漲了三倍,PE接近400倍,市值超過千億元。
  • 房地產行業「後三道紅線」時期的信託融資觀察與研判
    自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供給側改革中配套提出「房住不炒」的宏觀定調後,2020年8月中旬住建部、人民銀行等監管部門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並形成了監管部門專門針對房地產企業就房地產融資政策的具體監管指導意見及指標約束標準——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政策」。
  • 綁住房企遠大前程的「三道紅線」
    來源:地產大爆炸近日,房地產行業都在瘋傳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
  • 2020年已近尾聲,三道紅線下掙扎的房企,2021是否面臨洗牌?
    2020年已近尾聲,還有短短二十來天。 這一年許多人許多事都稱得上是命運多舛,突如其來的疫情、經濟不確定性、進出口貿易全面受阻以及「三道紅線」等等的「黑天鵝」事件,讓所有相關產業、行業受到影響,加深所有人的思考。
  • 深圳萬人搶房背後:「代持炒房」嚴重
    ://finance.sina.com.cn/stock/zqgd/2020-12-02/doc-iiznezxs4705337.shtml 論關注的「深圳萬人搶房」事件。  天火熱的「深圳萬人搶房」當事人--深圳華潤置地發布的「房住不炒」倡議。
  • 十大關鍵詞,讀懂2020年廣西樓市
    首府南寧發展步入快車道,文旅項目集中爆發,3.3萬畝81個城市更新項目獲批或啟動,4條地鐵線聯網運營……   2020年即將過去,我們將2020年的廣西樓市總結成十大關鍵詞,以史為鑑,以求知興替。   關鍵詞1:抗疫   「我們都想過庚子年的10000種可能,卻沒想到是這樣一個開場。」
  • 潘永堂:對房企「三道紅線」的20個看法
    所以,政府如果不「高壓低託」房地產,房地產劇烈波動也非房企之福。 所以,老潘提醒,三道紅線也好,政府操盤手也罷,房地產這個巨無霸行業,一個穩中有進,是行業之福,也是企業之福。 3,  三道紅線是否兇狠,核心取決於當下房企的資金面現狀。
  • 12家房企試點融資「三道紅線」 將如何影響房地產融資劃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丨12家房企試點融資「三道紅線」,將如何影響房地產融資劃出房地產企業融資限制繼續收緊,幅度有所超過市場預期。本報報導稱,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房地產企業的「三道紅線」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按「三道紅線」,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
  • 房地產行業紅利消退格局生變,「三道紅線」下房企求新求變
    隨著房地產資管新規「三條紅線」的推出,融資環境進一步收緊,行業的幾大紅利在慢慢消失,房企不得不調整策略,改變自己的運營邏輯,以求適應新的環境。「三道紅線」下的企業轉型邏輯在大會中,中交房地產集團副總經理周濟表示,房地產市場經過了快速發展的20年之後,我國從源頭上要給房企「斷糧、斷奶、斷水、斷電」了,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帶來行業洗牌,中小房企在會加速分化,實力不足的企業會慢慢被淘汰。
  • 腳踩三道紅線,營收毛利下滑,融信中國如何自救?
    三道紅線全中,「融信」資金鍊怎麼辦?中國的房地產企業,非常熱衷去港股上市,主要是因為房地產企業上市後,對金融業有虹吸效應,影響其他行業的健康發展,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引導下,A股基本關閉了房地產企業上市的大門。
  • 2020樓市關鍵詞|住房消費從「穩定」到「促進」,2020年房價能否...
    2020樓市關鍵詞|住房消費從「穩定」到「促進」,2020年房價能否迎來新一輪大漲?上半年受疫情的影響,全國樓市冷清開場,市場在經歷了「冰封期」、「修復期」…..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房地產才逐漸步入正軌。這一年,更有一大波關鍵詞貫穿且影響了中國樓市,諸如「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人才引進、三道紅線、長租公寓……」2020年即將結束,十三五規劃也接近尾聲,十四五規劃也即將拉開帷幕。
  • 三道紅線後,樓市更穩!
    這兩天全國有一些樓市的「大事」發生,問我的朋友特別多,今天和大家簡單聊聊對於住建部和央行確定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的看法。01住建部和央行確定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1) 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基於三道紅線的指標,監管層將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四擋。觸及全部三道紅線的房企列為「紅色檔」,有息負債規模以2019年6月底為上限,不得增加。觸碰到其中任何二道紅線的房企列為「橙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剛剛過去的8月,房地產市場絲毫感受不到暖意。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行業突變,冷暖自知。
  • 界證·2020|房地產政策回顧,昆明樓市不得不說的七大關鍵詞
    不論是從政策層面,還是市場層面,在堅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企業和政府都在尋求更多的方式方法,保障和穩定房地產行業的平穩發展。過去的2020年,樓市發展依然十分火熱,呈現出更多元化的發展態勢。一面是樓市回正後的火熱,甚至出現了「萬人搖」的盛況;一面是聚焦在限購、限售、限貸、支持剛需購房等政策的密集發布以及針對假離婚、黑中介、長租公寓等不法行為的約束舉措;亦或是LPR機制的引入、人才大戰的打響、落戶限制的放寬等,從政策到金融,再到購房行為方面,各城市「因城施策」,各出奇招。在這一年裡,樓市政策頻發,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2020年的樓市政策都有哪些關鍵詞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