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買了一臺烤箱,復古款,小小的一臺擺在廚房很是好看。對,好看,是當時買入的主要動機。彼時並不擅長甜點,亦覺得煎炸炒煮,才是料理的正宗技巧,烤箱算是偏門功夫,不值得一提。但是,世事難料,所有的事情都架不住一個「懶」字,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炎炎夏日裡,竟會在烤箱料理上一路西去,以至於有點兒「走火入魔」。
事情的開始,起源於燒烤。夏日的周末,不能沒有燒烤,在樓下的燒烤攤裡吃過幾次烤串,不小心瞅到烤爐旁顏色渾濁的油桶,默默的擔憂起健康,才記起擱置已久的烤箱,決定自製燒烤。按照燒烤的制式,各種蔬菜,雞鴨魚肉,一一扔進烤盤裡,淋上油,撒上鹽,放上調料,放進烤箱,叮噹一下,味道竟然還不錯,又免遭爐火炙熱,省時省力。而後一發不可收拾,在這個夏日裡琢磨出一套烤箱功夫。
譬如蔬菜,蔬菜不同,烹煮火候不同,烤箱料理方式稍有區別,比如土豆需要事先煮熟,要麼則烤制時間久些。土豆切成塊,放進烤盤,撒上些許油,胡椒油,鹽,黑胡椒粉,蒜切碎撒上,放進烤箱,220度的溫度,烤上30分鐘,表面焦黃,裡面沙軟,味道層次感很強,與大火的紀錄片《人生一串》裡面的哈爾濱烤土豆有的一拼。烤蘑菇和茄子等其他蔬菜,時間則不必那麼久。當然混搭在一切也是可以,比如法國有道有名的家常菜,叫做普羅旺斯燉菜,就是用茄子,筊瓜,番茄,切成片,一圈一圈擺好,淋上油,再用一點百裡香調味,營養豐富。所有的烤蔬菜裡面,其實最愛是烤大蒜,小時候肚子痛,一頭烤大蒜是良藥。爐灶裡容易黑化,烤箱則外面焦黃,裡面酥軟,愛者恆愛之。
蔬菜之後,是肉類,最早試過新疆的羊肉串,味道尚可,但單純放入烤箱烤肉,不如明火的肉串焦軟,味道略遜。後改烤大塊的肉塊,比如羊肋排,事先小火慢燉煮熟,放入烤箱,刷油,蜂蜜,撒上調料,只需要十分種,外焦裡嫩,頗有些在新疆吃囊坑烤肉的感覺。烤箱還可以烤制鴨腿,雞腿,同樣的方式,只是調味方面,用西式香料更合適,加上些水果,桃子李子類,帶著水果的清香,自然的糖分使得表皮色澤更亮,顏正味道贊,可算得上是西餐裡面的大菜了。
凡是燒烤,少不了海鮮,蛤蜊最是適合燒烤,放進烤盤裡,待蛤蜊全部張開口的那一刻,最是鮮嫩,無需任何調味品。用烤箱烤大蝦也是可以,我喜歡鹽焗的方式,螃蟹亦可以鹽焗,肉質鮮嫩,又帶鹹香。至於魚類,海鱸魚也適合烤箱,用檸檬汁調味是個人秘訣,烤鱸魚同土豆是萬年搭檔,再加些迷迭香,也是一道硬菜。
烤箱料理之秘訣,都在於溫度,時間,還有調味。一般來講,220度是烹飪的基本溫度,以至於甜點,則要另提了。時間長短取決於食材,易熟類,包括事先煮好的肉質品,一般15-20分鐘;魚類30分鐘左右,而生肉類,則大約需要40分鐘左右。調味油鹽是基本味,至於提香,用檸檬,迷迭香,百裡香,蒜,洋蔥,還是需要中式孜然,辣椒粉,全看個人愛好,自己喜歡的便是最合適的。
不得不承認,「懶」確實是所有發明的原動力,比如烤箱的發明,使人免於爐火之熱,又解放時間。因為烤箱的功能缺陷,不停捉摸烤箱料理的調味方式,亦出於一個「懶」字。又,萬事萬物,存在即合理,合理及存在,亦無一成不變之處,保持好奇心發現一片新天地,其間樂趣,實非文字所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