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美國要求,日本二戰投降書只有英文,中國將軍看不懂,險出問題

2021-01-11 記者倪好

1945年9月2日,距離日本宣布投降已經過去了19天,時間無法再拖延,日本人不得不籤署正式的投降文件。文件籤署地點就在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當時這艘戰列艦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炮口對著其城市。不過,在部署籤字儀式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問題。

一個難題

代表日方籤字的主要人物是其外相重光葵,以及日軍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重光葵長期擔任日本駐中國大使,為日本斡旋了不少事情,罪痕累累;梅津美治郎則是日本入侵中國的罪魁禍首之一,曾與何應欽籤署《何梅協定》,迫使中國放棄了華北的主權,他還長期擔任日本關東軍司令,惡名遠揚。日本投降儀式選擇此二人前來,讓他們當面受辱,可謂大快人心。

當登上密蘇裡號戰艦後,面對無數眼睛的注視,日本人強裝鎮定,期望表現出輕鬆的神態,但在這種場合臉上掛著輕鬆神態,反而是不正常的表現,只能映射出其內心極度的緊張。

前排穿西式禮服的是重光葵,在他右側的

因為籤字儀式不僅有美國人,還有中國代表、蘇聯代表、英國代表、法國代表等等,關於受降詔書的內容,美國並沒有與其他人商量,只提供了一份英文版文件。這下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看不懂英文又該如何?

中國將軍正在與美方交涉

在上圖中,從右至左分別是: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上將、國防外事局局長楊宣誠中將、國民政府參軍處參軍朱世明中將、、軍令部第1廳第2處處長李樹正少將(當日佩戴上校軍銜)、駐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部首席聯絡參謀王之少將。

代表中國籤字的是徐永昌上將,徐將軍一生戎馬,不通英文,看不懂投降書內容,也不知道該在哪個地方署名。按照受降順序,日方籤字後,輪到戰勝國籤字,美方第一個籤,第二個就是中國,如果籤錯了地方,就會影響整個儀式的進行,往大了說會成為外交事故。

最後,徐將軍不得不帶著王之將軍一同籤字,讓後者這位文職將軍在旁指點,準確找到籤字位置,化解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危機。

日本投降文件

關於這幾位參與受降儀式的將軍,還有一個好玩的地方,著名歷史學家,寫作《萬曆十五年》的黃仁宇先生,就是上圖照片中朱世明中將的副官,只不過黃仁宇先生沒有登上密蘇裡艦,參加受降儀式。

你對籤署日本投降儀式出現的小插曲怎麼看,歡迎點讚、分享、留言。

相關焦點

  • 你所不知道的英文版《日本投降書》:是誰代表中國籤字
    英文版《日本投降書》復件現滬東方網記者看到,何先生帶來的復件是英文版,文件名稱是《INSTRUMENT OF SURRENDER》(投降書),上面有日本方面和同盟國方面共12個相關人物的籤名,包括當時中國的受降代表徐永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美國受降代表尼米茲,以及投降一方的日本時任外相重光葵和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
  • 納粹德國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籤署投降書的三名將軍,下場如此慘
    最終有三名將軍代表該國來籤署投降書,那如今他們的結局又會是什麼樣的呢?其實在當時籤署投降書的將軍不只是三名,當時走投無路的德國只能任人宰割,竟然兩天內投降了兩次。1945年5月7日,德國政府派約德爾上將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當時代表盟軍籤字的就是史密斯將軍。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依次籤字。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原子彈跟當時所有武器壓根就不處於一個量級,可以說原子彈一出,日本再怎麼抵抗都是無用功,因此在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選擇接受《波茨坦公告》,進行無條件投降。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了6支鋼筆籤字,分別都是送給了誰?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將功成萬骨枯」,所以說在大家的眼裡,那些帶兵打仗的將軍頭腦簡單、是四肢發達的戰爭機器;但凡事都有例外,麥克阿瑟將軍也是個粗中有細、感情豐富的將軍。盟軍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為親歷戰爭的軍人們,無不欣喜若狂、不能自已。但麥克阿瑟這個兵頭卻表現出難得的冷靜。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國防軍,而日本只有自衛隊
    作為二戰的兩大發起國和策源地,德國和日本推行的法西斯戰爭,給歐洲和亞洲人民帶來的災難可謂相當深重。不過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多行不義的德日軸心國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向同盟國投降。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儀式是在1945年9月2日舉行的,地點在日本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裡」號上。代表中國參加受降儀式的是徐永昌將軍。徐永昌將軍日本投降代表是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重光葵是日本外相,代表的的是日本天皇裕仁和日本政府,梅津美治郎是日本參謀總長,代表的是「日本帝國」大本營,也就是日本軍部。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一艘美國軍艦上,舉行了一場莊嚴的投降籤字儀式。日本外相重光葵、日本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分別在一份投降書上簽字。隨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籤字。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
  •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署投降書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停泊於東京灣的美軍密蘇裡號戰艦,籤署投降書。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籤字。日本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軍部籤字。麥克阿瑟以盟軍司令身份籤字,接受投降。尼米茲將軍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籤字。
  • 二戰美國五虎上將
    二戰期間,麥克阿瑟最喜歡穿的衣服就是A-2飛行夾克,在西太平洋戰場,麥克阿瑟將軍是對日軍決戰的主角,在菲律賓,克拉克,巴丹半島,威克島,塞班島等戰役中,麥克阿瑟將軍指揮美軍太平洋戰區的所有地面部隊和戰術航空兵部隊,卓越貢獻而就任盟軍最高統帥。
  • 為搶奪二戰真相話語權 他用英文小說痛訴國殤
    「為了在西方主流社會搶佔二戰歷史真相的話語權,日本右翼拼命地發表英文的書刊和作品,而我們中國人在這方面做得還太少,所以我必須用英語寫這本書。」年屆八旬的《南京不哭》作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華裔教授鄭洪從2016年12月上旬開始了中國之行,在行至北京大學參加物理學院舉辦的講演活動的當日,鄭洪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的採訪。
  • 二戰日本投降時,儀式上的美軍為什麼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從相關的歷史照片可以發現,出席這個如此莊嚴肅穆的典禮的美國軍人,從最低的小兵到五星上將,無一例外,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這是為什麼?
  • 二戰中世界公認的四大將軍,隆美爾第一,第三位是中國人
    ,隆美爾的戰績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他因此被稱為「沙漠之狐」,當之無愧的二戰四大將軍之首。麥克阿瑟是美國唯一一位參加過一戰,二戰和韓戰的高級將領,被世界公認為二戰中著名的將軍。 三孫立人
  • 二戰時各國的罐頭:美國享受,日本豐盛,中國就想當慘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古以來對於行軍打仗來說,首要的問題的就是要保障後勤物資供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於各國軍人來說,戰場兇險無比而且環境極其惡劣,不可能像平常一樣有熱湯熱飯可以享受,對於軍人來說都是隨身攜帶乾糧,因此便捷的罐頭就成為了各國軍人的寵兒。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籤字,這其中到底有何含義?
    二戰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史詩級」戰爭,而二戰結束的標誌,就是日本終於被逼之下選擇無條件投降,可為何在籤署投降書時麥克阿瑟自己一個人就用了5支鋼筆籤字了,這位著名的將軍此舉到底有何深意?原來麥克阿瑟將軍不僅想用這5支鋼筆「送人情」,更要幫助自己的戰友洗刷恥辱。
  • 二戰期間 美國為炸日本 造出超級轟炸機
    其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以杜立特的轟炸行動為先導,美國一直沒有停止過直接針對日本本土的復仇計劃。1943年6月,當這種被稱為「空中堡壘」的B-29巨型轟炸機,在美國國營公司的生產線上問世時。
  • 日本投降秘史:日本人在投降書上改了一個字,麥克阿瑟哈哈大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日本天皇裕仁的《終戰詔書》,注意此書是面向日本國內的版本,用的還是「朕」有末精三帶著天皇裕仁的親筆詔書,去盟軍總部拜見麥克阿瑟。(有末精三,日本陸軍中將,是終戰聯絡委員長)這一歷史時刻,各戰勝國代表都在場,大家傳閱裕仁的投降詔書,難掩激動。打幾年仗,不就為了日本天皇這封投降詔書嗎?中文版的降書突然,美國軍官惠特尼提出了異議。這位美國律師出身的將軍,一向具有法治精神,對投降詔書上的措辭不滿。
  • 如果沒有中國拖住日本,美國二戰中靠自己能打贏日本麼?
    前段時間,在網上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中國的八年抗戰,沒有中國拖住日本,那麼,日本在最後還會失敗嗎?首先,我們必須堅信的是,抗日戰爭是我們中華民族奮盡全力的背水一戰,這一戰,對於我們全民族來說,只有勝利沒有失敗。
  • 戰敗後,美國將軍質問日本天皇為何不破腹自殺,天皇的回答真無恥
    一個國家沒有野心終必將受到他國的侵略,例如晚清,可一個國家如果不自量力,野心太大也終將失敗,二戰時期的日本就是後者,不可否認的是,日本侵佔東三省之後變得越來越強,無論是從國力還是兵力,都超越了中國,七七事變之後,日本猶如洪水猛獸,侵佔了中國大部分地區,可日本饅頭還沒咽下就想著吃肉,結果被美國嗆死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訂投降書,這標誌著二戰正式結束。二戰結束後,英國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在了。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