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距離日本宣布投降已經過去了19天,時間無法再拖延,日本人不得不籤署正式的投降文件。文件籤署地點就在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當時這艘戰列艦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炮口對著其城市。不過,在部署籤字儀式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問題。
一個難題
代表日方籤字的主要人物是其外相重光葵,以及日軍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重光葵長期擔任日本駐中國大使,為日本斡旋了不少事情,罪痕累累;梅津美治郎則是日本入侵中國的罪魁禍首之一,曾與何應欽籤署《何梅協定》,迫使中國放棄了華北的主權,他還長期擔任日本關東軍司令,惡名遠揚。日本投降儀式選擇此二人前來,讓他們當面受辱,可謂大快人心。
當登上密蘇裡號戰艦後,面對無數眼睛的注視,日本人強裝鎮定,期望表現出輕鬆的神態,但在這種場合臉上掛著輕鬆神態,反而是不正常的表現,只能映射出其內心極度的緊張。
因為籤字儀式不僅有美國人,還有中國代表、蘇聯代表、英國代表、法國代表等等,關於受降詔書的內容,美國並沒有與其他人商量,只提供了一份英文版文件。這下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看不懂英文又該如何?
在上圖中,從右至左分別是: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上將、國防外事局局長楊宣誠中將、國民政府參軍處參軍朱世明中將、、軍令部第1廳第2處處長李樹正少將(當日佩戴上校軍銜)、駐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部首席聯絡參謀王之少將。
代表中國籤字的是徐永昌上將,徐將軍一生戎馬,不通英文,看不懂投降書內容,也不知道該在哪個地方署名。按照受降順序,日方籤字後,輪到戰勝國籤字,美方第一個籤,第二個就是中國,如果籤錯了地方,就會影響整個儀式的進行,往大了說會成為外交事故。
最後,徐將軍不得不帶著王之將軍一同籤字,讓後者這位文職將軍在旁指點,準確找到籤字位置,化解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危機。
關於這幾位參與受降儀式的將軍,還有一個好玩的地方,著名歷史學家,寫作《萬曆十五年》的黃仁宇先生,就是上圖照片中朱世明中將的副官,只不過黃仁宇先生沒有登上密蘇裡艦,參加受降儀式。
你對籤署日本投降儀式出現的小插曲怎麼看,歡迎點讚、分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