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雖業已恢復,但仍處於疫情特殊時期,不能頻繁出門組個火鍋局著實讓愛吃火鍋人士稍稍神傷了一下。不過,各位吃貨們也別太憂愁,咱可以來份自熱式小火鍋爽一爽不是。
作為傳統餐廳火鍋的延伸,自熱式小火鍋在今時今日著實備受青睞。據了解,疫情期間,包括京東、天貓超市等在內的線上自嗨鍋訂單量暴增200%~300%。
再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市面上已出現超300個自熱火鍋品牌。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僅依靠經營範圍和企業名稱來看,全國生產自熱方便食品的企業共有94家。除了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重慶德莊、筷時尚、巴蜀懶人、楊大爺、老城南等火鍋餐飲品牌爭相競豔之外,還有新希望美好、三全、統一、三隻松鼠(300783,股吧)、良品鋪子、衛龍等食品飲料品牌也陸續涉足這一領域,如今,連今麥郎也加入了進來。
可以看到,巨頭紛紛入場,自熱火鍋領域儼然已是多方混戰的局面。
而說到吃火鍋這件事,就不得不提到兩家企業:海底撈和頤海國際;一個是火鍋連鎖店的領頭羊,一個則是「一口咬下去油湯湯都跟到冒」的火鍋底料銷售商。而且,兩家公司均已在香港上市。
但你可能不會想到的是,頤海國際正是好吃到「慘絕人寰」的海底撈火鍋底料的供應商。
3月25日,海底撈發布2019年全年業績,公司在2019年實現總營收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2%;公司擁有人應佔淨溢利達到23.45億元,同比上升42.44%。
同一天,頤海國際也發布公告稱,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42.83億元,同比增長59.7%;實現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為7.19億元,同比增長38.8%。其中,線上銷售額從2018年度的2.17億元,同比增長26.4%至2.75億元。
然而,頤海國際作為海底撈火鍋底料的供應商,公司一半的營收來自與海底撈的關聯交易所得,其營收對海底撈依賴性可以說是很高了。同時,兩家公司在戰略布局上的協同效應也很明顯,隨著海底撈的規模越來越龐大,頤海國際市場份額也在不斷的追趕著它的前輩紅九九。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頤海國際以7.9%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銷售量僅次於紅九九。
但你也不要以為頤海國際只做火鍋調味料,其還有中式複合調味料、方便速食的生產及銷售業務。截至2019年末,頤海國際共擁有61款火鍋調味料產品,37款中式複合調味料產品,12款方便速食產品。該公司的經銷商共覆蓋了中國31個省級地區與港澳臺地區,以及49個海外國家和地區。
在2019年的財報中,頤海國際火鍋調味料收入為28.13億元;中式複合調味料(包括酸菜魚調料包、麻辣香鍋調味料等)收入為3.95億元;而來自方便速食產品的收入則達9.99億元,同比增長122.3%,佔頤海國際總營收的比例上升到23.3%,一舉成為公司2019年業績的一大靚點。而這或許就要歸功於自熱產品的爆發。
這麼看來,方便速食未來可能會成為頤海國際C端銷售的新增長點,其在將來有效減少對關聯方(海底撈集團)依賴性也不是不可能。截至2019年末,公司還新增2款自加熱小火鍋產品,3款自加熱米飯,4款休閒食品以及14款標準化餐飲裝產品。
同樣收益的還有海底撈。財報顯示,海底撈自熱產品自2017年年中上市,2018年自熱食品系列營收4.49億元,銷售同比增長高達631.2%。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品牌自熱產品銷售是3.41億元,全年銷售或達7億元。而在線上,海底撈的自熱火鍋交易規模已與火鍋底料相當。截至2019年末,海底撈自熱小火鍋的全國經銷商已有2000家,覆蓋30餘萬家終端網點。
當然,自熱產品引爆市場有其時機優勢,而等到疫情結束,自熱小火鍋還會不會這般火熱?畢竟自熱火鍋的價格比一般速食食品要高一些。而其相對於餐廳火鍋的口味不佳,或可能使消費者不會考慮回購。畢竟火鍋的靈魂在於火鍋底料。
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如今居家旅行的伴友不僅只有康師傅方便麵了,還多了以一個自熱小火鍋的選項。
「**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一口咬下去油湯湯都跟到冒......」嘻哈創作歌手GAI這首《火鍋底料》各位肯定聽過吧!
下次吃火鍋,請搭配食用~~相信我,體驗絕對nice!
腦洞時刻:當火鍋底料統治了世界,會發生什麼?
(責任編輯:劉海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