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該如何應對抑鬱症的發生?家長限制小孩玩手機對嗎?

2020-12-21 新概念催眠心理研究所

青少年是我們國家以及民族的未來,因此,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健康對國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近日,教育部宣布中考體育將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國家將全面重視青少年身體方面的健康問題。然而,另外還有個問題便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教育部宣布

不斷上升的數據統計表明,青少年的抑鬱症呈不斷上升趨勢、並有大量青少年的抑鬱情緒在增加。其中一項研究報告稱住院的青少年在過去的十年裡,自殺行為或自殺想法增加了一倍。其他數據顯示,自1960年以來,青少年自殺人數增加了兩倍。如果把這兩個統計數據放在一起,你就會清楚地看到,青少年抑鬱是一直在呈上升趨勢的,且沒有一點緩和的趨勢。隨著青少年抑鬱症的增多,青少年飲酒和吸毒的人數也在增加。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村小鎮,這些問題的新聞報告到處都在。

青少年心理健康

那麼作為父母或者青少年本人,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心理方面已經有些」問題「了呢?該如何應對高發的青春期抑鬱問題?

首先,青少年正處於人生的困難時期。許多正在發生的變化,身體、心理的變化會讓你感覺生活在失控。眾所周知,很多時候,青少年的「喜怒無常」、長時間睡眠和不願與家人在一起會被認為是「正常」行為而被忽視,作為家長或青少年本人,應該注意自己是否有以下行為:1、睡眠習慣的改變。2、無所事事,對生活沒興趣。3、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難以集中注意力。4、經常感到無助、自我否定、內疚等、遠離家人朋友。5、體重變化大、學習成績下降明顯。6、易怒、悲傷、流淚。當有上述6點中的某些現象時,應該家長注意或自我注意,這可能是抑鬱症的開始。

那麼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呢?抑鬱症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正確的心理引導,導致前面的現象加重並慢慢形成心理問題或抑鬱症。這裡給大家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1、限制上網、手機、社交媒體平臺的使用時間。

這一點相信很多家長在這方面有做過努力或者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建議在限制時間的時候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要暴力幹涉,讓青少年合理安排時間,不要沉迷於其中。

2、學習或提高自理能力

當人們患上抑鬱症時,首先要停止的事情之一就是被人照顧,要自理。這包括營養、個人衛生和睡眠。為了幫助減少青少年抑鬱,需要更多地關注教育孩子良好的自我保健習慣和習慣。這包括每天鍛鍊身體,哪怕是小運動。體育鍛鍊對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有好處。它能讓內啡肽運轉,從而增加幸福感。

3、增強自尊和自信

養成增強自信和自尊的習慣可以幫助那些患有抑鬱症的人。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始每天記錄自己的成功。在每一天結束時,寫下你一天中至少三次成功的經歷。這些東西可以是大項目,也可以是小細節;重要的是你每天都這樣做。這有助於你看到你正在成功的領域,而不是專注於你似乎失敗的領域。

催眠師榮新奇教授

4、尋求專業幫助

很多青少年會認為尋求心理諮詢會有一種恥辱感、不好意思的表現,包括抑鬱,其實當我們談論和解決心理健康和抑鬱的話題越多,我們就能越快消除這種恥辱感。如果你是一個患有抑鬱症症狀的青少年,或者你是一個家長,你的孩子出現了抑鬱症狀,請立即尋求幫助。專業心理諮詢師、催眠師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少走彎路,有多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克服這些挑戰。

相關焦點

  • 抑鬱症「魔爪」伸向青少年
    馬軍稱,從這一角度來看,《方案》將青少年作為抑鬱症防治重點人群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一道防線——學校抑鬱症篩查很有意義抑鬱症的成因紛繁複雜,既有遺傳、生理因素,也有家庭關係、社會文化因素。其中,家庭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尤為重要的因素。面對青少年抑鬱症,作為第一監護人的家長應對得好嗎?
  • 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危害有多大?該如何應對?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新聞上曾經報導過這樣一個事件,一個小女孩一直想玩「王者榮耀」,可家裡又不給買手機。於是她在樓下吃米線時看到桌上放了一個,心存僥倖,以為沒人知道,就偷偷拿走了。玩遊戲真的就好嗎?這個問題值得人們深思,玩遊戲固然可以放鬆,但是沉迷於其中的人數遠遠大於利用遊戲放鬆的人數。儘管遊戲也設置了防沉迷系統,但是大多數未成年人不配合。
  • 抑鬱症侵襲青少年 海南醫生:早發現早治療勿拖延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在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其中青少年是抑鬱症防治重點幹預人群之一。海南精神科專家提醒,青少年抑鬱症不容忽視,家長和孩子都要正確看待,不要因忌諱或拖延耽誤治療,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9月16日,海南省安寧醫院醫學心理科主任、主任醫師吳傳東在為一名青少年看診。
  • 父母如何幫助抑鬱症青少年的康復指南|飛米粒心理諮詢公益普及
    我的孩子沮喪嗎? 雖然在青少年時期偶爾會有不良的情緒或表現出來,但抑鬱症卻有所不同。青少年抑鬱症的負面影響遠遠超出了憂鬱情緒。抑鬱會破壞青少年人格的本質,引起壓倒性的悲傷,絕望或憤怒感。青少年中許多叛逆和不健康的行為或態度都可能表示抑鬱。
  • 隱秘在角落的痛 昆明青少年抑鬱症調查報告
    他曾為一名中學生開具了重度抑鬱的診斷書,父親情緒激動:「你憑什麼說我兒子得了抑鬱症?」楊建中博士耐心地一條一條解釋依據後,孩子哭了,衝父親大喊:「我和你們說過我生病了,你們不信,現在醫生說了,你們還是不信。」楊建中博士認為,目前治療青少年抑鬱症最大的阻力之一就來自家長的病恥感,大部分人不願意承認孩子生病了。
  • 家長的福音!新款APP可幫家長限制小孩上網時間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無論是五花八門的搞笑視頻,還是眼花繚亂的各類手遊,還是時時更新的社交媒體,都在吸引著「手機時代」的兒童們,家長們往往苦惱於如何有效監控小孩的手機上網時間,但是好消息來了,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日報導,一款新的APP—UnGlue 可以幫助家長監控一個或多個小孩的上網時間,
  • 小孩的心理變化是多變的,家長該如何了解小孩的心理?
    小孩的心理變化是多變的,家長該如何了解小孩的心理?對,2歲的孩子也許會說1-10,但他們真的能理解1-10的概念嗎?所以我們不要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他們未必能夠理解,能夠接受。掌握孩子,能讓孩子更加優秀我們只有掌握了孩子的心理變化,才能夠應對孩子心理變化,讓孩子成長的路上變得更加的簡單,從而也能讓孩子更加的優秀。
  • 家長舉報:孩子玩迷你世界遊戲時被人引誘
    公告稱:近日有不法分子在遊戲中傳播不良信息,試圖誘導青少年用戶到外部社交平臺實施不法行為。迷你世界遊戲全網主動下架!並啟動最高等級內容監管限制!而且官方表示:是《迷你世界》沒有盡到不良內容傳播的有效監管責任,嚴重影響了廣大青少年用戶的身心健康,為此我們深感歉意與不安。
  • 青少年抑鬱症調查:被困在「偏見大山」裡的孩子
    家長的埋怨喋喋不休,並用「青春期」和「叛逆」解釋這一切,直到孩子在醫院拿到一紙「抑鬱症」的診斷。在中國,抑鬱症患者已超過1億,像劉青一樣為抑鬱症所困的青少年,約有3000萬個。世衛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3.5億抑鬱症患者,中國佔1億多,患病率為6.1%。但只有不足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且近年來抑鬱症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
  • 手機青少年模式漏洞多 藍小咪防沉迷給家長監管打補丁
    一場疫情,改變了孩子們上課的形式,也成了家長的一大「心病」。為了不被家長強制卸載,現在的應用軟體也是求生欲滿滿,紛紛推出了「手機青少年模式」,也就是所謂的「手機防沉迷模式」。模式開啟後的理想狀態,是軟體更適合孩子使用。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許多家長都有一個困惑:孩子小時候乖巧可愛,依戀父母,喜歡與家長分享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可是到了初中階段,就不願意搭理父母,不願與父母交流;有的甚至喜歡和父母唱反調,與父母對著幹;有的情緒波動大,易與其它孩子發生衝突;有的沉溺手機,不服管教等等。
  • 為什麼精神分析治療青少年抑鬱症不靠譜?還有這些坑值得家長注意
    患者的情緒波動更厲害;三是該流派難以高效修復抑鬱症患者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所以,這種療法耗時很長,不適合處於成長期的、需要加快康復的青少年患者。我們接診過的、接受過精神分析療法的青少年患者中,絕大部分都認為該療法對自己不起效。有的家長還苦不堪言,明明孩子本來跟父母、或父母的其中一方關係還可以,但經過精神分析治療後,也變得無比憤怒,甚至對父母拳打腳踢,要求父母下跪。
  • 白老師語絲1028: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青少年患抑鬱症,家長對此卻束手無策?
    白老師語絲1028: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青少年患抑鬱症,家長對此卻束手無策?       曾經洛陽一位17歲的花季少女帶著自己的妹妹跳入水庫,是什麼樣的原因促使這位花季少女對人世毫無眷戀,帶著自己的妹妹訣別這個世界呢?
  • 青少年抑鬱症別被忽視
    引發全網關注的「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事件將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再一次帶到了大眾視野。青少年時期本應是有夢想、有活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花樣年華,但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悲劇卻開始頻繁地刺痛我們的眼球。其中,青少年抑鬱症尤為高發。
  • 孩子得了抑鬱症,家長以為是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分辨?
    家長們總是認為孩子不愛說話、不交朋友是因為性格內向。性格不是可以隨意改變的,所以家長也不是很在意,並且覺得內向也不是壞事。但孩子的一些行為可能是在提醒父母孩子正站在抑鬱症的邊緣,可在我們看來抑鬱症似乎離我們的孩子很遠,家長的警惕性不高造成了孩子離抑鬱症越來越近。家長們對抑鬱症了解嗎?
  • 因為玩手機,家長報警,孩子中風……從手機設置到溝通交流,這些方法用得上!
    今年7月,浙江義烏一名初二男生因為沉迷手機遊戲,與父母發生爭吵,甚至揚言要跳樓輕生,父母苦口婆心,卻收效甚微,最後不得不求助民警。今年寒假,據廣西新聞頻道報導,一名15歲少年,因為過度沉迷手機遊戲,連續一個月飲食、作息嚴重不規律。有時甚至只睡兩個小時,靠飲料和零食為生,因此患上了腦中風。
  •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高達50%,高中生佔40%:抑鬱症如何自測?
    據報導,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狀出現率達 50% ,而高中生佔 40% 左右,嚴重影響高中生學習質量及日常生活。孩子精神狀態不好,是不是抑鬱了?第一、 抑鬱症的PH9 測量表PH9測量表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抑鬱症自測的方法,在沒有就醫之前,家長或學生自己可以根據表格進行簡單的測量。但這種方法僅僅是大致評估,不具有十分準確的評判標準。如果發現自己在指標上偏高,建議還是到醫院就醫問診。
  • 小孩玩手機的危害比你想像的大得多!
    這時候,小辛才吞吞吐吐告訴洪楠,他兩年多來都偷偷在小房間裡把手機藏在課本裡假裝寫作業,其實是在玩「吃雞」遊戲,晚上怕有光被家長發現,就在躲被窩裡玩。小辛媽媽悔不當初,她告訴洪楠,從小她為了讓孩子安安靜靜吃飯就拿手機給孩子玩,孩子一哭鬧也是拿手機哄,上了小學之後,為了聯繫方便,便把舊手機給了孩子,也沒多想,要是多花點心思照看孩子,也不至於讓孩子眼睛變成這樣。
  • 為什麼青少年患「抑鬱症」越來越多?可能是這3個原因,值得重視
    抑鬱症在多數人看來是一件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甚至對於青少年抑鬱的這種問題並不覺得和自身有太大關係。但在面對孩子向你明確表達某件事情自己沒辦法做到的時候,作為家長對孩子是怎樣的回應?面對孩子時常低落的情緒作為家長又是如何對待的?此類情況偶爾發生在孩子身上也許是孩子在某個時期遇到了一些問題,但讓孩子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結果?
  • 如何正確對待電子遊戲,防止小孩玩遊戲上癮有何妙招
    顯然玩遊戲容易破財,從而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了,很多人都在玩電子遊戲,有些人甚至一有空就玩遊戲,筆者一些朋友親戚家裡的小孩基本上都是人手一部手機,整天在玩遊戲,家長不給他們玩就哭,他們玩什麼,玩王者榮耀,吃雞,英雄聯盟等等,那麼為什麼會這樣著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