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在多數人看來是一件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甚至對於青少年抑鬱的這種問題並不覺得和自身有太大關係。
但在面對孩子向你明確表達某件事情自己沒辦法做到的時候,作為家長對孩子是怎樣的回應?
面對孩子時常低落的情緒作為家長又是如何對待的?
此類情況偶爾發生在孩子身上也許是孩子在某個時期遇到了一些問題,但讓孩子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結果?
我們來看一條數據: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在中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約3000萬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20多萬,其趨勢逐年上升。最近一則消息,來自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統計數據表明,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第一;在國內,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約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1分鐘就有2人自殺死亡,有8人自殺未遂。 ————信息源於百家榜創作者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在新聞上的數據,在生活中就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關於青少年患抑鬱症的事情。
讓我們能了解青少年抑鬱的真正原因,也能正視青少年抑鬱的問題。
為什麼青少年患抑鬱症的人數會越來越多,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深受廣大家長們和群眾們的重視。
抑鬱症:又被稱為抑鬱障礙,是目前較為常見的一種精神和心理疾病 。其初步的患病表現為情緒低落、焦慮,內心產生自卑感,後期可發展為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等症狀,深度患病者會產生妄想,幻覺的精神障礙或強烈厭世心理從而導致死亡。
究竟什麼原因導致了青少年患上抑鬱症?
外界事物所帶來的壓力
在今年的5月6日,一名9歲女孩留下「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的遺書後在西安市某小區15樓跳下自殺身亡。
事發後詢其家長原因只是孩子不能及時完成布置的作業,而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幼小的生命。
造成如此的人間慘禍,是因為孩子的一時衝動嗎?
9歲孩子,雖然在思想上可能並沒有成年人那樣理性和成熟,但人生來對活著的渴望是一樣的。
如果不是對家庭,對生活,對學業,對自己失望到極致,怎麼會選擇走上這樣的一條道路。
孩子一面被寄予的是來自家長們的期望,一面承受的也是來自父母和學習的壓力。對於孩子來說,每天面對學習,面對家庭所承受的壓力,不比成年人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要小。
更何況一個孩子在面對問題時沒有及時得到來自父母的回應和解決,幼小的心靈會承受比成年人更難以承受的傷害。因為孩子不懂得去消化這些壓力,沒有辦法獨自解決一些問題,久而久之會變得對生活失去信心,對自己充滿失望,從而患上抑鬱症的情況。
自身性格的原因
有些孩子天生就屬於非常內向,不愛說話的性格,並不說這種性格就一定會得抑鬱症,而是孩子的這種性格實際上是一種較為自卑的表現,而且很內向的孩子心裡一般都很能存事,在學校或者在家裡發生的一些事,孩子會選擇默默地藏在心裡。如果家長再不及時的與孩子進行溝通和開導,有很大機率會讓孩子產生抑鬱心理。
家族遺傳病史
科學研究表明,抑鬱症會帶有一定的遺傳性,也就是說家族中任意一方的家長或者長輩曾經患有抑鬱症的病史,自身和孩子的發病率要高於普通人的發病機率。所以存在這種情況的家庭對孩子的情緒方面的照顧要更加的認真和細心。
目前我國對於抑鬱症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以外,相對應的會做出心理治療,當然在對於青少年抑鬱的情況,更多的是需要家長們的溝通還開導,在孩子失落的時候可以給孩子鼓勵,讓孩子能夠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多給孩子塑造一個積極,快樂的生活環境,讓孩子能有一個時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讓孩子能有一個幸福健康的一生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馨芽,
一位育兒界小白
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感謝您的駐足觀看
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