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目的是「做」

2021-03-05 大米飯老師

讀書的目的是「做」




讀書如果不是拿來用的那讀他為何?陶行知先生把書分為「吃的書和用的書」,吃的書是酸酸甜甜的但也可以有裹腹感,如果苦辣甚至有毒呢?豈不是不如無書?我們教書,學生讀書必須有一個明確目的——做。教而不可做,學後不能做,那教與學就成了形而上的虛無縹緲。現今教書的目的是為新時代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是否一直秉承這一點?還是我們已經犯了「既得主義」錯誤,重分數而輕能力,重智育而忽視人格成長。分數是一項衡量教學工作的指標之一,不是衡量教學工作的唯一標準。大膽的老師都是敢從做中教的老師,有做的教學才有教學的做,孩子是需要連結世界的,而不是用課堂和課本把他們割裂開來。似乎有些偏離「閱讀」主題,那就回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上來,老師的教要引領學生從書中,走向世界,再用世界,去豐富讀書。

學生的學,課堂只是一捏酵母,生活才是那一團面,「舉一隅而以三隅反」才能發出更勁道的麵粉,做出多樣的麵食。讀書後,能去做,這是一個發展型學生的表現,用做去研究、探究書中知識,與這個世界去溝通,與整個人類社會去對話。

 每天中午都會看到有同學拿書回去讀,大多為趣味閱讀性質的書,現在他們很少看工具類的書籍,以讀書為樂,這很值得欣慰。但讀來越輕鬆,越不感覺費力的書,越難以讓人成長,就越難實現我們今天說到的「讀書的目的是做」。

似乎今天談的讀書是廣義上的「讀書」:讀書,讀人,讀生活,就是別讀成書呆子啊!

-end-

相關焦點

  • 讀書的終極目的!
    讀書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擁有更多的財富,或者更高的地位,而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滋養自己的靈魂,於獨處時能守心自暖不孤單,在群處時亦有內心的一片安寧。塵世喧囂,人心浮躁,讀書,就是為了淨化自己的內心,驅除內心的浮躁,讓自己在人生路上多一份從容和優雅。
  • 讀書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據我看來,關於讀書的目的,宋代的詩人和蘇東坡的朋友黃山谷所說的話最妙。他說:「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當然是說,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
  • 讀書筆記|生活的目的是有目的的生活
    今天讀的還是《巨人的工具》,一連讀了八九個小文章,讀的都是「智慧」章節的內容,今天的讀書思考有這6點:1.行動的作用書中說:行動可以帶來撫慰作用,但等待做不到。3.生活的目的是什麼?「生活的目的要過有目的的生活」,十分認同書中的這句話,無論現在的自己貧或富,苦或樂,生活得到底是怎樣一個狀況,都應該讓自己有目標,因為目標就是希望,有希望,我們的人生就有光。
  • 為什麼讀書時很有感觸合上書就忘?讀書不是目的,用起來才是!
    又讀書的時候周圍發生的一些事情,不僅引起了你的注意而且還不得不採取一些行動的時候,這時在意識的海洋裡便投入了更大的石子,而它所產生的波浪瞬間淹沒了那些小小的漣漪。回來讀書,卻發現意識的海洋裡,找不到之前讀書的任何蹤跡。
  • 如何做讀書筆記?
    閱讀一共分為選書、購書、閱讀、做筆記、活用這五步,作為承上啟下作用的做筆記,其實一直是被大家忽略的一個環節。很多人會投入很多精力到閱讀這一步驟,認為完成了閱讀也就完成了閱讀這一目的。而另外一些人即使知道讀書筆記在閱讀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但不想花太多時間去整理書中的精華,往往是在書中用彩筆隨便圈一圈,對於圈出的內容也不會再多看一眼。
  • 讀書的目的(閱讀書目及推薦理由)
    這句話高度地概括了讀書的好處。看看田老師給你推薦書目吧,每一本都是部編版教材要求必看的書,考試會考到的哦,老師都簡略了寫了自己讀後的感受,供你做參考。《傅雷家書》裡雖然只有爸爸寫給兒子的信,但是卻給我一個啟發,做子女的也可以給父母寫信呀,用書信來表達自己的想說但是不好意思當面表達的內容,用書信來傳遞你的心裡,不是很好。(田成花)《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也是我們小學時看過的吧,成長路上的經歷都是寶貴的,用心去感受吧。(田成花)
  • 《微信讀書》可以做得更好
    雖然Kindle提供免費閱讀樣本的功能,但相比而言,微信讀書的成本還是要低不少。在微信讀書,只要付過年費,書庫裡的書都可以「免費」閱讀。我的閱讀習慣多次講過,屬於從問題和目的出發去閱讀,每次會找好幾本書,快速閱讀,所以我書架上的書籍會有很多。如果你的閱讀習慣和我一樣,那麼多用微信讀書可以幫你省很多錢。
  • 不動筆墨不讀書,如何高效地做讀書筆記?(經驗總結)
    我是一名讀書寫作愛好者,今年已經累計閱讀了60幾本書,寫了30多篇讀後感,我就說一下讀書為什麼要寫讀書筆記和一些寫讀書筆記的經驗吧。一、為什麼寫讀書筆記? ①只是一味的讀書,等於沒有讀過 仔細想一下,你讀過那麼多書,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呢?
  • 不讀書我還能做什麼
    不讀書我還能做什麼呢?這個問題可能不光會在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心中產生,即便是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可能也會迷茫和遇到不解,讀書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假如不讀書我還可以去做什麼呢?有句老話講「書到用時方恨少」這裡的書真的就僅僅是讀書的「書」嗎?
  • 南懷瑾: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我們接受近半生的教育,很多時候只想求一張能讓自己安生立命的文憑,卻忽略了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做人,要先學做人,再來汲取知識,因為一個不懂得做人的人,即使上知天文下至地理,那麼他也永遠都活在黑暗裡。正如著名教育家、詩人、國學大師南懷瑾所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 如何做讀書筆記?超實用的做筆記方法
    就這樣,讀書的目的從「讀完就好」變成了「寫讀書筆記」,讀書的重心也自然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因為讀了書而寫讀書筆記」,而是「為了寫讀書筆記而讀書」。在做筆記的同時,還要記錄自己的感想。寫下自己的心聲,也就是感受和想法,這樣會讓讀書筆記更有內涵。
  • 個人提升:外國人如何高效做讀書筆記?
    編譯文章僅供學習交流分享,原文標題:如何做讀書筆記?  原作者:Scott H. Young  讀書筆記,如果記錄且使用得當的話,在學習過程中可謂是一款不可多得的高效學習工具。  筆記能夠延長你的記憶。我之前有解釋過為什麼書寫是大腦的外部增強力,使您可以更深入的思考並解決更困難的問題。
  • 讀書筆記 開啟讀書的另一扇門
    筆記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變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只有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整理,梳理,才能經過二次記憶的刺激。同時進行消化和吸收,當你再次使用時,直接拿來主義。奧野宣之提到讀書的組合方式,也是讀書筆記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以輸出為目的去輸入,那記筆記無疑是最全面和最簡便的方法。「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為摘抄,「自己對這篇文章額感情」為評論,只有善於做筆記,才能有效閱讀。
  • 讀書多的人,靈魂都會優雅起來,讓我們努力做一個常讀書的人吧
    如果你願意成為長江黃河,那就努力做一個多讀書的人吧,這可以讓我們的一生過得更有寬度和廣度。世界首富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說過,他所見過的優秀的人,沒有一個是不讀書的。事實也是如此,查理·芒格被稱之為移動的書架。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休假最重要的安排是閱讀書單,比爾·蓋茨走到哪,手裡都會拿本書,有空就拿出來讀一會兒。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想要提高讀書效率,試試做筆記
    堅持做筆記的好處做筆記不僅僅是在我們讀書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讀書前就做筆記,來記錄自己想讀的書,別人寫的好的書評,朋友推薦的書,自己各類報紙剪下來的內容,長期做筆記好處有很多。2.邊做筆記邊讀書,能更主動的讀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漫無目的的讀書,讀完以後就會出現讀完記不住的情況。或者讀著讀著就堅持不住了,想去做別的事情。
  • 「情感讀書復盤」讀書是深入思考的問題,你要先弄明白閱讀的目的
    讀書的速度來看,其實,閱讀還可以再慢一些。就像讀《莫失莫忘》的小說的時候,讀到某些片段,也會有很多希望分享的細節。但是,發現小說太完整,忍不住竟然在還沒有分享感悟的時候,就已經一口氣讀完。這也讓我感覺汗顏!發現:讀書還是需要反覆多讀幾遍的。
  • 讀書的好處.
    我認為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報紙,並不是讀書,因為一般閱報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發生或經過的情形的報告,完全沒有沉思默想的價值。據我看來,關於讀書的目的,宋代的詩人黃山谷所說的話最妙。他說:「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 讀書人和不讀書的人,差別有多大!
    據我看來,關於讀書的目的,宋代的詩人黃山谷所說的話最妙。他說:「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當然是說,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人讀書的目的並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淨盡了。
  • 一讀書就瞌睡,讀書不是逐字閱讀,一小時讀一本書是如何做到的?
    1、沒有帶著目的去讀書當我們漫無目的的去讀書的時候,肯定食之無味,像亂飛的蒼蠅一樣到處碰牆。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書籍種類和讀書目的選擇不同的讀書方法,這樣我們讀書才能更加輕鬆,才能事半功倍。1、確定我們讀這本書的目的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掌握知識要點?是為了通過學習知識來具體指導實踐?
  • 閱讀的目的
    個人的讀書計劃,往往會反應這個人的心理需求,閱讀並不是萬能的,讀什麼樣的書和怎樣讀也會起到不同的結果。記得,曾經有些企業要員工讀《西點軍校沒有任何藉口》,這是企業藉由閱讀擴大管理的效果,企業為了某一個目的要你讀書,足見閱讀的重要。 談到個人的閱讀,可以選擇與企業要求不同的內容,可也會陷於自己的漩渦裡,這也就對閱讀提出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