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第三綏靖區成立後,司令官:馮治安;副司令官:李文田、何基灃、張克俠。下轄第59軍、軍長劉振三,第77軍、軍長王長海。1948年11月在何基灃、張克俠領導下率部起義,但並不是所有將領都參加了。
其一、馮治安拒絕參加起義。跑到了徐州,1949年隨國民黨去臺灣,任"中樞戰略顧問"等職。1954年因腦溢血在臺北病逝。
其二、李文田並沒有到任。由於不願打內戰,1948年脫離軍隊出任總統府參軍(虛職),1951年逝世。
其三、何基灃起義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四軍軍長、南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兼水利局局長,水利部副部長,農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等職。是第一、二、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和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1980年病逝於北京。
其四、張克俠起義之後,任解放軍第三十三軍軍長兼上海淞滬警備區參謀長,參加了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新中國成立後張克俠曾任林業部副部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1984年7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其五、劉振三起義前得到消息脫離部隊,1949年1月調任淞滬警備司令部(兼司令湯恩伯)副司令。5月辭職賦閒。1971年6月13日在臺灣臺北病逝。
其六、王長海的77軍大部分沒有參加起義,後加入徐州集團,1949年2月調任國防部參議。1952年10月22日退役。1971年11月24日病逝臺灣臺北。
而第59軍和第77軍,張克俠擔任第59軍長,何基灃擔任第77軍軍長。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後,張克俠第59軍與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合編為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第33軍,張克俠繼續擔任軍長;何基灃第77軍與華東軍區江淮分軍區部隊合編為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第34軍,何基灃繼續擔任軍長。
歷史早已落定,將軍們的選擇也已成為過去,回眸歷史,多少也令後人唏噓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