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學家合作新識別月球上近11萬個撞擊坑_新華報業網

2020-12-26 新華報業網

  我國科學家領銜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在探月領域再出新成果。該團隊在月球撞擊坑智能識別和年代標定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識別月球上近11萬個撞擊坑,並有超過18000個撞擊坑被標定了地質年代。該研究成果已於22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據介紹,月球撞擊坑又被稱為「月球化石」,其有效識別和年代估計對於月球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質年齡及太空飛行器著陸點鎖定等至關重要。月球探測以來,由專家人工或自動識別的月球撞擊坑資料庫相繼建立。然而,由於識別方式與數據類型的差異性,使得現有資料庫在撞擊坑計數、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存在一定分歧,且自動識別方法一般很難發現不規則或退化的撞擊坑。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楊晨領銜的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基於遷移學習方法構建了深度神經網絡模型。遷移學習是一種機器學習方法,能用之前獲得的知識解決下一個問題,研究人員用7895個已識別和1411個已知年齡的撞擊坑數據構建了一個深度神經網絡模型。

  通過該模型,研究人員從嫦娥一號與嫦娥二號數據中漸進地檢測撞擊坑,並進一步估計出其地質年齡。據介紹,研究團隊新識別109956個撞擊坑,數量為公認撞擊坑的十幾倍,18996個直徑大於8千米的撞擊坑被標定了地質年代,這些撞擊坑貫穿於月球中緯度和低緯度地區。

  楊晨說,目前,這些科研成果已擴展並應用於嫦娥五號著陸區小型撞擊坑識別。模型的成功應用,對未來月球及行星科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該項研究工作由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和冰島大學課題組合作完成。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識別月球上10萬多個新撞擊坑|《自然-通訊》論文
    《自然-通訊》本周發表的一項研究Lunar impact crater identification and age estimation with Chang』E data by deep and transfer learning在月球表面識別出之前未識別的逾10.9萬個撞擊坑
  • AI幫月球數「麻子」:從嫦娥圖像中新發現10萬多個撞擊坑
    12月22日,由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和國家天文臺副臺長研究員李春來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論文,報告了一項利用一種遷移學習策略來識別月球的撞擊坑,成功從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數據中識別出之前未識別的逾10萬個撞擊坑。
  • 今日科技話題:天鏈衛星、竹類新種、月球撞擊坑、新型抗生素、深海...
    ——《科技日報》  2  兩種竹類新種落戶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在十餘年來種質資源庫收集的數萬份植物種子當中,這批種子有其特殊的意義。  中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在竹子的種類、分布面積、蓄積量、竹材和竹筍產量等方面居世界第一位。竹類植物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具有巨大的經濟、生態和文化價值,然而竹類植物的種子在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僅有少量保存,這主要是由竹子的特殊繁殖方式所決定的。
  • 中國月球數據,幫助世界發現10萬個月球隕石坑
    近期的一項月球隕石坑計數任務中,中國的月球軌道數據作為計數的基準,幫助科學家新發現了超過11萬個全新的隕石坑。  中國月球資料庫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隕石坑資料庫:  該研究項目由吉林大學的科學教授負責,隨著十萬多個全新的月球隕石坑被記錄,中國的月球隕石坑資料庫成為世界上最全面的隕石坑資料庫。
  •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 月球最大撞擊坑被解密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
  • 「嫦娥」去月球「挖土」之前,他們已經造了11年的土
    實驗室模擬月球造土11年  此次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去月球採樣返回,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挖土」。事實上,早在2009年,天津大學空間力學團隊崔玉紅教授和王建山教授就開始在實驗室裡「造土」——尋找各種合適的材料,儘量符合月球表面土壤的各參數,部分成果最先應用於嫦娥三號。
  • 為什麼地球上的撞擊坑那麼少?
    比如,表面積只有3793萬平方公裡(只有地球的7.4%)的月球上,直徑大於20公裡的撞擊坑有近7000個,直徑大於1公裡的撞擊坑…emmm不是天文數字,也就…一百多萬個吧。(左)典型的月球高地地貌,撞擊坑遍布。來源:NASA。(右)月球上直徑大於20 km的撞擊坑分布。
  • 科學家:月球是星球級別的宇宙飛船
    月球的起源有好幾種假說:1. 同源說,美國從月球上取回來一些特殊的巖石和土壤樣本,科學家分析後發現,月球和地球的構成成分明顯不一樣,兩者不是經過相同過程形成的,月球更不是從地球分離出去的。2. 撞擊說,兩個天體到底要怎麼撞擊才能形成一個空心的有著堅硬外殼的大圓球呢?誰也解答不了。
  • 「椪柑村」喜豐收_新華報業網
    時下,方勝村種植的近千畝椪柑正值採收期,村民忙著採摘、挑運、分裝椪柑,一派喜獲豐收的繁忙景象。該村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椪柑種植產業,成為當地有名的「椪柑村」,為村民脫貧增收提供了產業支撐。  楊武魁攝(人民視覺)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敦煌「藝術展」亮相上海首家必勝客「都會邂逅」主題餐廳_新華報業網
    和年輕設計團隊合作,也是必勝客對年輕設計團隊力量的一種扶持。 必勝客餐廳將敦煌藝術與西餐相融合,在用餐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濃厚的敦煌藝術氛圍。同時在展覽期間推出「敦煌合作限定套餐」,同時還有驚豔的必勝客與敦煌合作的藝術系列文創周邊。據悉,敦煌「藝術展」在全國9個城市9個餐廳限時開幕,為期40天,上海是第三站,還將在國內6個城市展出。
  • 極不平凡的一年見證強大自信_新華報業網
    近日,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公布11月經濟數據,中國經濟表現亮眼:11月,我國外貿出口增長2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一系列宏觀數據表明,國民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但「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 月球上出現了一顆亮點,月全食狀態下首次觀測到隕石撞擊
    當月全食發生導致月球表面泛著暗紅色光芒的時候,月球上出現了一顆奇怪的亮點,這顆黃白色閃光的點看起來是那麼地醒目。這是天文觀測者首次在月食期間觀測到流星的撞擊。西班牙韋爾瓦大學的天文學家何塞·瑪麗亞·馬迪耶多對於這次月球隕石目擊事件表示證實。多年來他和他的同事一直希望在月食期間觀察到隕石撞擊對月球的影響,但是通常這類事件的微弱亮度導致觀測起來會相對困難。
  • NASA望遠鏡發現了月球上存在水的確鑿證據!
    十一年前,三個太空飛行器改變了我們對月球的固有看法。機器人收集的數據表明,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不是乾燥多塵的沙漠。太空飛行器發現了有水的化學跡象。我們的月亮起碼是潮溼的。科學家們無法通過化學特徵來明確地確定有多少水分子(H2O)和羥基(-OH)。2009年的發現使科學家們懷疑月球的「水」大部分是羥基,因為它比分子水更穩定。
  • 月球已發現10萬多個隕石坑 部分在40億年前形成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研究表明,月球隕坑數量超乎人們的想像,現已發現10萬多個隕坑。利用月球探測器收集的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在月球中低緯度地區發現至少10.9萬個隕坑,現記錄的月球表面隕坑數量比之前多十幾倍,該發現發表在12月22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 嫦娥四號再立新功,揭開月球背面淺層地表結構的神秘面紗!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為地球上的潮漲潮落,四季更替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自從人類誕生開始,便對它情有獨鍾!同時,月球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只有短短的38萬公裡,這個距離在以光年為單位的宇宙之中,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飛向月球,從「嫦娥奔月」開始,人們就一直在做這個夢!
  • 月球是空心的嗎?月球上的它很關鍵,獲得新突破!
    太空是一個值得永生研究的空間,在這個巨大空間中存在諸多比地球還要神秘的物質,當人們踏入太空的那一刻感覺很自豪,但同時也很畏懼,地球在巨大太空中實在是太過於渺小,就連地球旁邊的月球也是如此,通過科學家對月球的了解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月球是空心的嗎?其實月球上的它很關鍵,讓研究人員獲得重大突破!
  • 5000張圖像覆蓋77個撞擊坑,日本科學家太空找「糖」有玄機
    這在科學界仍是個未解之謎。作為生命的信息分子,DNA能夠傳遞遺傳信息,不過核糖核酸也具備同樣的功能。隕石中發現的糖並非2-脫氧核糖,這說明外星糖傳輸至地球的時候出現偏差,也符合核糖核酸比DNA先進化的推斷。通過對隼鳥2號探測器的遙感圖像數據的研究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在龍宮小行星上有著77個撞擊坑。
  • 讓更多「燃燈者」點亮鄉村孩子的心靈_新華報業網
    11日,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刊發了時代楷模張桂梅的感人事跡,眾多網友紛紛留言,向「燃燈校長」致敬。  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深深地為張桂梅的事跡所感動:「張桂梅老師長期紮根大山深處民族地區辦教育的事跡,不斷地感動著我們。
  • 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盛大揭牌_新華報業網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中信期貨有限公司、等中信集團各協同單位及合作單位負責人,高端客戶代表等150餘人出席活動。  陸金根在開業致辭中介紹,作為一家國有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中信集團在很多領域創造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多個「首創」和「第一」,業務覆蓋金融、資源能源、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和其他領域, 資產總額超過 7.8 萬億元。
  • 《自然·天文》:這一次,我們在月球的光照區發現了水分子
    這一次,行星科學家們真的在月表光照區發現了水分子。無水月球  地球這顆「藍色彈珠」,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水之星球,正是這些覆蓋在地表上的珍貴的液態水,幫助地球孕育出了生命。但與地球相隔僅38萬公裡的月球,卻完全是另一番光景——這裡一片荒蕪,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