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零售MINI店近幾年突然「流行」起來了。
就拿我們常見的盒馬、永輝、小潤發來說,他們都在大力發展MINI店,還有我們的零售巨頭沃爾瑪也在推廣社區店。
為什麼MINI店突然火熱呢?下面我們來聊下MINI店背後的更多思考。
一、零售業為什麼都奔向了「小業態」?
小潤發RT-MINI、盒馬MINI、沃爾瑪社區店、宜家CITY、大潤發推小潤發RT-MINI……這是一種MINI店新現象。
1、大潤發的小潤發RT-MINI
大潤發的mini小潤發RT-mini是新零售社區生鮮超市。它在模式上有自己的先進之處:提供社區團購業務,並且有預售+自提模型,通過登錄飛牛拼團小程序就可以下單,然後大潤發貨到mini門店,顧者第二天就可以到店提貨了。
2、「終極模式」的盒馬MINI店
盒馬mini作為一個小店,與盒馬鮮生商品結構並不一樣,它的生鮮銷售佔到了70%,採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模式。
盒馬Mini的生意一直很不錯,甚至超過了盒馬大店。MINI店物流配送成本低、投資成本也比大店低。可以說,盒馬mini才是生鮮電商的「終極模式」。
3、宜家開往市中心IKEA City
在7月,宜家的第一家市中心店開業了。這種門店的面積小,店內陳列大部分都是商場和電商的「爆款」。
這是宜家戰略布局的第一步,宜家門店正逐步剝離倉儲性質,從郊區向市中心行進,也越來越「小而美」。
4、沃爾瑪加速布局社區店
從前幾年開始,沃爾瑪就一直在更換社區店布局。通過不斷優化商品結構,店內的商品數精減了3000多種,其中一大半支持電商電商服務,可以將貨物快送到家,也非常的方便快捷。
二、為什麼小業態更「吃香」?
小業態的發展主要是由國內消費趨勢的快速變化導致的。小業態就像是神經元,嵌入在各個社區網圈中間,形成牢固的渠道結構。
另外,這些也離不開「人的運營能力」。就如尼爾森發布的《消費者與零售趨勢分享》研究報告所言,消費者在未來的消費中非常重要性,而品牌商和零售商也需要加強針對「人」的運營能力的培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