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素,拒絕肉食,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流行方式。素食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日趨年輕化。素食主義不再是因為輪迴說害怕報應的被動選擇,而是一種主動的、追尋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也是對其他生命的尊重和對環境的愛護。
「對於我而言,吃素是一段美妙的經歷,其改變與感受難以用言語表達。自我體驗嘗試一番,你才會知道答案。」
這是作者Dany在自己的博客裡記錄自己素食一個月的時候,寫下的一段話。
總結了自己在吃素一個月後的變化和體會,在她看來,素食更像是一個自我修行的過程,是感受自己的過程,素食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變化,更是身心的雙重提升。
一次生病的經歷,讓她開始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2016年,作為送給自己的禮物,她參與全球性「素食1月」活動,與全國300多名小夥伴接受一個月的純素食挑戰。
關於素食,很多人會擔心 「不吃肉怎麼有力氣呢?」「吃素夠營養嗎?」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Dany開始真正全心的投入素食的行列。她開始學習素食的一切,學素菜烹飪、學營養搭配,也交往了一群堅持素食的朋友。
素食的結果是:身體能量滿滿的狀態,氣色好了,體重也從生病時的80斤增至90斤;內心也變得更加平靜愉悅,心平氣和模式的頻率有所增加,對物質的追求也少了。
素食的經歷帶給她一個全新的體驗。
素食一月活動後,她也從一個「重肉食者」、「食過量者」變為一個「無蔬果不歡者」。
Dany食素後,她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真的必須食肉嗎?從動物的角度上看,許多食草動物也是牛高馬大的。在她看來,我們現在的飲食習慣也許更多的是受到前人的影響,所產生的刻板印象,而不是從我們自身出發,我們到底應該吃什麼?
素食很簡單,難就難在長期堅持。如何堅持一個長期的素食,Dany介紹了自己的幾點做法。
1.懂得營養搭配,學會吃。
營養充足且均衡參考:每頓飯的蔬菜、水果、豆類和全穀類應該各佔1/4(豆類和穀物是煮熟之後的體積) 是比較理想的搭配。同時增加一些生食,並採用低脂的飲食方式。
2.讓自己置身於素食的氛圍當中。
閱讀素食相關的書籍,觀看素食相關的視頻,了解得越多,你就會越堅定,自己為什麼要素食。
3.與志趣相投的小夥伴一起堅持。
Dany說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恩,對生活有著自己的堅持與追求,精緻對待每一天,認真對待每一餐。
有時候,我也看到有的小夥伴在群裡傾訴自己素食行動不被他人理解而心生委屈,而其他小夥伴便會給予鼓勵與支持。與志趣相投的小夥伴一起堅持,也提醒著自己——我有夥伴,不是一個人。」
4.調整心態:不著急,慢慢來。
當我們一段時間不吃葷時,身體就會發出訊息。Dany說:「這時候,我們要清晰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對身體好,告訴自己,『不能為了一時的開心而看不到長久的愉悅。』
我很平靜地看著自己的言行,我知道,不著急,慢慢來,給身體以適應,告訴自己,我是心存喜悅地選擇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