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大城市裡在職場打拼的白領,卻不遠千裡忙裡偷閒到海島衝浪。
他們在各自的生活中有著不同的角色,卻在這裡找到了共同的理想———渴望一種「非束縛」的生活。
在萬寧日月灣的海邊,每個假期都會聚集著這樣一群年輕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他們在這裡尋得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點,尋求讓自己更加健康,更加積極向上的調劑———
周末衝浪族聚集日月灣
日月灣夏日的午後,陽光下的海水藍得耀眼,海風將遠處的海水捲起,層層推向沙灘。
雖然是海南傳統的旅遊淡季,但這片海並不孤寂。在海中,一群年輕人正享受著大海帶來的樂趣。
來自北京的fiona正坐在衝浪板上隨浪漂浮,她在耐心等待下一個完美的海浪。一大早從北京出發,她剛剛結束了自己長達5個多小時的旅途到達日月灣,便立馬卸下行裝抓起自己的衝浪板奔向大海。
「我們剛把她的衝浪板進行了一次翻新,她很興奮,一到這裡就馬上下海去了。」望向海上正專注於抓浪的fiona,日月灣國際衝浪俱樂部負責人大山笑著說。
在fiona的不遠處,來自上海的周立正劃著皮划艇,慢慢向大海深處划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將皮划艇慢慢推向遠處。衝浪、劃皮划艇、遊泳……來到日月灣一個多月,周立每天都充分享受著這裡的海水和陽光。
在沙灘上,來自北京的徐罡正光著膀子漫步,偶爾停下來,眺望著大海中的人兒。在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海邊的陽光將這個年輕人的皮膚曬成了健康的古銅色。
「來日月灣的很多人,都是從上海、北京等其他大城市過來的。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抓住僅有的兩三天假期飛過來,衝幾天浪又回去上班。」大山告訴記者,和人們印象中那些為了衝浪拋棄一切正常生活的追浪者不同,這些來自大城市的白領,開始學會在忙裡偷閒,利用細碎的休假時間到此進行短期度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樣的行列中來。」
「賺錢機器」學會放鬆
「我很喜歡這裡的環境。大城市空氣不好,整個人都屬於亞健康狀態。到這樣的海邊,多接觸大自然對身體有好處。」生於1970年代的周立是個水上運動愛好者,「我以前一直喜歡潛水和皮划艇。前幾年在菲律賓的時候我嘗試了一下衝浪,便開始喜歡上這項運動。」今年春節,偶爾途經日月灣的周立便下定決心在今年的長假裡,要到這裡來過足衝浪癮。
「我很早就出來打拼了,過去一直都是不停地忙碌,讓自己成了臺賺錢機器。」在幾年前,從事房地產業的周立還是個完全不知休息為何物的工作狂,每天有接不完的電話,有應付不完的應酬。
慢慢地,隨著年齡的增長,周立開始覺得這樣的生活令人十分疲憊。「我有一次和一位客戶聊天。這位客戶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但是看起來他並不幸福。他嘆著氣告訴我,自己已經十多年沒有好好休息過了。」周立漸漸覺得,錢並不是一切,不能讓工作成為自己的所有,「我突然感悟到,趁著年輕就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要不然老了就來不及了。」
和周立一樣,fiona同樣希望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滿正能量。這個喜歡運動的80後女孩有著令人羨慕的健美身材,古銅黑的肌膚散發出陽光的味道,健談的她總能讓人感覺到十足的活力和熱情。
「在衝浪的一個月之後,周邊的人都告訴我,我身上的負能量少了好多,整個人都不一樣了。」fiona驚喜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變化,「衝浪非常能夠讓人減壓。很多人選擇在假期宅在家裡什麼都不做,或者是出去喝酒唱歌。但對我來說那樣不能帶來任何正面的東西。我喜歡走出去,感受更多的事物。比如來衝浪。」
剛從海裡上岸的fiona穿著亮色的比基尼,海水順著頭髮滴了下來,臉上掛著陽光的笑容,「衝浪會讓人很開心,好像海浪能把自己身上負面的東西衝掉一樣。衝浪會讓你明白,人生其實也像衝浪一樣簡單,沒有必要糾結太多,這個浪沒有抓到,那就等下一個浪就好了。」
相比於那些已經工作的浪友們,23歲的施逸岡來到這裡度假的原因就簡單得多———為了讓等待工作機會的時間不那麼無聊。今年剛從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的他正處於尋找工作的階段。
施逸岡從來不喜歡讓自己的生活太過束縛,在他看來,人生可以過得更加放鬆一些。他認為,只要能夠按照計劃努力去實現自己的預期目標,自己完全可以充分享受愛好帶來的樂趣。
對施逸岡來說,來到日月灣度過自己畢業之後工作之前的這段時間,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媽媽總說我玩心太重,其實我在這裡網上投簡歷,和在香港投簡歷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坐在衝浪俱樂部的休息區裡,施逸岡正在電腦上查看他的電子郵箱,「只要有好的工作機會,我隨時可以回去面試。」
逐浪者的非束縛生活
幾乎每個周六的早上,fiona都要在早上4點起床,趕到機場搭上那班最早飛往海口的班機。3個小時的飛行後,還要再坐上1個小時的高鐵才能到達萬寧。在日月灣待了1個晚上後,周日,她又得趕著最晚的飛機飛回北京,第二天早晨還得繼續上班。
「我經常在朋友圈裡發衝浪的照片,很多朋友以為我已經在海南長住了。」在很多人看來,fiona的每個周末都過得十分折騰。而她顯然卻並不這樣認為,「旅途中的每個環節只要銜接好,就並不覺得那麼累了。」
但其實,在最初做出每周末到萬寧衝浪的決定時,面對來回長達近10個小時的旅途,fiona也有過猶豫,「我在每次自己猶豫的時候,就趕緊把機票給買了,這樣就逼著自己必須得去了。現在,我已經徹底習慣了這樣的旅途。」
「我身邊有很多人,總是有很多藉口讓自己賴在家裡,比如工作很累,心裡很煩。但他們其實沒有意識到,出門走一走是個很好的減壓方式。特別是要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人生中有太多等待你去經歷去感受的事物。其實我經常也需要在周末加班,但是我可以把工作帶到這裡來處理,並不會影響我衝浪。」有了這段時間的衝浪經歷後,fiona開始感悟到,人生中很多事情也和自己做出的衝浪選擇一樣,不要讓太多的藉口阻撓自己去付諸行動,「一切只在於你自己是否願意邁出那一步。」
對於已經在職場打拼多年的周立來說,自己以前過得那麼累,正是因為總有著太多的原因將自己禁錮。「總覺得工作放不下,錢怎麼賺都不嫌多,還想著能再賺多一些。但是我現在已經不想再過那樣的生活了。」現在的周立,選擇用一年當中的好幾個月時間來給自己放長假。
「最重要的在於你自己如何選擇和安排。我的工作在一年之中也只有兩三個月是最忙的,其餘的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安排,你可以選擇放假,也可以選擇繼續打拼。」接近不惑之年的周立如今選擇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放鬆,「一個人並沒有必要追求過多的物質上的東西。我的一些朋友就選擇將自己的大房子租出去,自己再租一個小點的房子,一個月下來還能多出兩三千元的收入。這樣一來,人的壓力也會小很多,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真正的生活。」對於生活,周立有著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