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打個「飛的」來衝浪

2021-01-11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符王潤

  他們是大城市裡在職場打拼的白領,卻不遠千裡忙裡偷閒到海島衝浪。

  他們在各自的生活中有著不同的角色,卻在這裡找到了共同的理想———渴望一種「非束縛」的生活。

  在萬寧日月灣的海邊,每個假期都會聚集著這樣一群年輕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他們在這裡尋得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點,尋求讓自己更加健康,更加積極向上的調劑———

  周末衝浪族聚集日月灣

  日月灣夏日的午後,陽光下的海水藍得耀眼,海風將遠處的海水捲起,層層推向沙灘。

  雖然是海南傳統的旅遊淡季,但這片海並不孤寂。在海中,一群年輕人正享受著大海帶來的樂趣。

  來自北京的fiona正坐在衝浪板上隨浪漂浮,她在耐心等待下一個完美的海浪。一大早從北京出發,她剛剛結束了自己長達5個多小時的旅途到達日月灣,便立馬卸下行裝抓起自己的衝浪板奔向大海。

  「我們剛把她的衝浪板進行了一次翻新,她很興奮,一到這裡就馬上下海去了。」望向海上正專注於抓浪的fiona,日月灣國際衝浪俱樂部負責人大山笑著說。

  在fiona的不遠處,來自上海的周立正劃著皮划艇,慢慢向大海深處划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將皮划艇慢慢推向遠處。衝浪、劃皮划艇、遊泳……來到日月灣一個多月,周立每天都充分享受著這裡的海水和陽光。

  在沙灘上,來自北京的徐罡正光著膀子漫步,偶爾停下來,眺望著大海中的人兒。在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海邊的陽光將這個年輕人的皮膚曬成了健康的古銅色。

  「來日月灣的很多人,都是從上海、北京等其他大城市過來的。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抓住僅有的兩三天假期飛過來,衝幾天浪又回去上班。」大山告訴記者,和人們印象中那些為了衝浪拋棄一切正常生活的追浪者不同,這些來自大城市的白領,開始學會在忙裡偷閒,利用細碎的休假時間到此進行短期度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樣的行列中來。」

  「賺錢機器」學會放鬆

  「我很喜歡這裡的環境。大城市空氣不好,整個人都屬於亞健康狀態。到這樣的海邊,多接觸大自然對身體有好處。」生於1970年代的周立是個水上運動愛好者,「我以前一直喜歡潛水和皮划艇。前幾年在菲律賓的時候我嘗試了一下衝浪,便開始喜歡上這項運動。」今年春節,偶爾途經日月灣的周立便下定決心在今年的長假裡,要到這裡來過足衝浪癮。

  「我很早就出來打拼了,過去一直都是不停地忙碌,讓自己成了臺賺錢機器。」在幾年前,從事房地產業的周立還是個完全不知休息為何物的工作狂,每天有接不完的電話,有應付不完的應酬。

  慢慢地,隨著年齡的增長,周立開始覺得這樣的生活令人十分疲憊。「我有一次和一位客戶聊天。這位客戶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但是看起來他並不幸福。他嘆著氣告訴我,自己已經十多年沒有好好休息過了。」周立漸漸覺得,錢並不是一切,不能讓工作成為自己的所有,「我突然感悟到,趁著年輕就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要不然老了就來不及了。」

  和周立一樣,fiona同樣希望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滿正能量。這個喜歡運動的80後女孩有著令人羨慕的健美身材,古銅黑的肌膚散發出陽光的味道,健談的她總能讓人感覺到十足的活力和熱情。

  「在衝浪的一個月之後,周邊的人都告訴我,我身上的負能量少了好多,整個人都不一樣了。」fiona驚喜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變化,「衝浪非常能夠讓人減壓。很多人選擇在假期宅在家裡什麼都不做,或者是出去喝酒唱歌。但對我來說那樣不能帶來任何正面的東西。我喜歡走出去,感受更多的事物。比如來衝浪。」

  剛從海裡上岸的fiona穿著亮色的比基尼,海水順著頭髮滴了下來,臉上掛著陽光的笑容,「衝浪會讓人很開心,好像海浪能把自己身上負面的東西衝掉一樣。衝浪會讓你明白,人生其實也像衝浪一樣簡單,沒有必要糾結太多,這個浪沒有抓到,那就等下一個浪就好了。」

  相比於那些已經工作的浪友們,23歲的施逸岡來到這裡度假的原因就簡單得多———為了讓等待工作機會的時間不那麼無聊。今年剛從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的他正處於尋找工作的階段。

  施逸岡從來不喜歡讓自己的生活太過束縛,在他看來,人生可以過得更加放鬆一些。他認為,只要能夠按照計劃努力去實現自己的預期目標,自己完全可以充分享受愛好帶來的樂趣。

  對施逸岡來說,來到日月灣度過自己畢業之後工作之前的這段時間,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媽媽總說我玩心太重,其實我在這裡網上投簡歷,和在香港投簡歷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坐在衝浪俱樂部的休息區裡,施逸岡正在電腦上查看他的電子郵箱,「只要有好的工作機會,我隨時可以回去面試。」

  逐浪者的非束縛生活

  幾乎每個周六的早上,fiona都要在早上4點起床,趕到機場搭上那班最早飛往海口的班機。3個小時的飛行後,還要再坐上1個小時的高鐵才能到達萬寧。在日月灣待了1個晚上後,周日,她又得趕著最晚的飛機飛回北京,第二天早晨還得繼續上班。

  「我經常在朋友圈裡發衝浪的照片,很多朋友以為我已經在海南長住了。」在很多人看來,fiona的每個周末都過得十分折騰。而她顯然卻並不這樣認為,「旅途中的每個環節只要銜接好,就並不覺得那麼累了。」

  但其實,在最初做出每周末到萬寧衝浪的決定時,面對來回長達近10個小時的旅途,fiona也有過猶豫,「我在每次自己猶豫的時候,就趕緊把機票給買了,這樣就逼著自己必須得去了。現在,我已經徹底習慣了這樣的旅途。」

  「我身邊有很多人,總是有很多藉口讓自己賴在家裡,比如工作很累,心裡很煩。但他們其實沒有意識到,出門走一走是個很好的減壓方式。特別是要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人生中有太多等待你去經歷去感受的事物。其實我經常也需要在周末加班,但是我可以把工作帶到這裡來處理,並不會影響我衝浪。」有了這段時間的衝浪經歷後,fiona開始感悟到,人生中很多事情也和自己做出的衝浪選擇一樣,不要讓太多的藉口阻撓自己去付諸行動,「一切只在於你自己是否願意邁出那一步。」

  對於已經在職場打拼多年的周立來說,自己以前過得那麼累,正是因為總有著太多的原因將自己禁錮。「總覺得工作放不下,錢怎麼賺都不嫌多,還想著能再賺多一些。但是我現在已經不想再過那樣的生活了。」現在的周立,選擇用一年當中的好幾個月時間來給自己放長假。

  「最重要的在於你自己如何選擇和安排。我的工作在一年之中也只有兩三個月是最忙的,其餘的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安排,你可以選擇放假,也可以選擇繼續打拼。」接近不惑之年的周立如今選擇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放鬆,「一個人並沒有必要追求過多的物質上的東西。我的一些朋友就選擇將自己的大房子租出去,自己再租一個小點的房子,一個月下來還能多出兩三千元的收入。這樣一來,人的壓力也會小很多,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真正的生活。」對於生活,周立有著自己的理解。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鋼鐵海鷗」展翅飛翔
    ■ 本報記者 郭萃  9月15日下午,兩場活動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開展,這也意味著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投入試運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免稅離島補購飛豬官方旗艦店上線
    本報海口8月1日訊 (記者趙優 實習生韋彥汐 通訊員李藝娜)為進一步激發旅遊市場活力,把握跨省遊重啟機遇,近日,省旅文廳聯合阿里巴巴聚划算,在中國旅遊集團、海南航空大力支持下發起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打背包、睡工地的「施工隊長」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雖然簡陋,但裡面的部門和人員設備配置齊全。  在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張項目推進表,推進節點和負責部門都詳細標明,完成的會打「鉤」,工作進度清晰明了。「項目建設要『打背包、睡工地』,項目現場就是我們發展的主戰場。」伍嘉偉告訴記者。  今年,是伍嘉偉來到海南農墾的第10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猴王」李涵情定海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4月14日,「李涵國畫展」在海口水巷口國新書苑開幕,展出畫家李涵創作的50餘幅國畫作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白沙「啦奧門」豐收節邀您來
    尤為讓人期待的是,2018白沙「啦奧門」豐收節將於11月10日至11日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民宗委、省扶貧辦支持,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以及中央12號文件精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刻領會《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全力謀劃白沙鄉村振興戰略
  • 海南日報數字報-資訊廣場
    海南華奧實業開發公司  2020年9月29日    公  告  搭伴兒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本委受理申請人梁嘉儀、韓麗莉與你公司勞動爭議案(海勞人仲案字〔2020〕第288、289號),現依法向你公司公告送達勞動仲裁申請書及證據,應訴通知書、開庭通知書等,限你公司在公告之日起30日內來本委領取(海口市西沙路4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植物」辣木
    文/海南日報記者 黃能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2014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古巴哈瓦那親切探望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楚時,以5公斤辣木種子作為贈禮,並強調中巴雙方將加強農業合作,提高農業水平,維護糧食安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國家的緊急召喚,讓865人暫時放下了對家人的牽掛,義無反顧衝鋒向前,與武漢、荊州當地醫療機構及兄弟省份醫療隊密切配合,經過兩個月的日夜奮戰,為打贏荊州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和湖北保衛戰作出了海南的貢獻。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統一管理原咪錶泊車位
    目前,這些停車位是如何管理的,車主在使用過程中又遇到了些什麼問題……10月24日,海南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走訪,並採訪了海口市的相關部門。  當天下午,海南日報記者來到玉河路原咪錶泊車位路段,現場的咪錶已全部關閉,路口有一塊由海口市交警支隊設立的公告牌,上面顯示「原停車位暫不撤銷,允許車輛免費停放。」在海甸四西路、義龍路等原咪錶泊車位路段的情況也都大致相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麥青汁能排毒養顏?
    就此,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海口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學專家徐超。  「大麥青汁含有不少黃酮類物質,因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抗炎性,但不少蔬菜都含有黃酮類物質,並非大麥青汁所獨有。」徐超表示,大麥青汁來自於綠色食物,含有較多維生素、纖維素以及礦物質,有一定的健康益處(不是功效)。畢竟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纖維素,對於吃肉多、吃菜少的人來說,增加一些膳食纖維確實是有利健康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說走就走」來海南過大年
    本報海口1月19日訊(記者趙優)每年的冬季特別是春節黃金周,都是海南旅遊消費集中釋放的關鍵節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建成1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本報海口9月3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陳韌銳)海南日報記者9月3日從海南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培訓班上獲悉
  • 海南日報數字報-青胡椒變白胡椒 只需5個多小時
    如今在全國最大的胡椒生產基地——海南農墾東昌農場公司找到了破解難題的辦法。  脫枝、熟化、脫皮脫膠、低溫烘乾、水分調解、風選除雜……正值東昌胡椒採摘季節,7月4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東昌農場公司剛剛投產的新型環保胡椒加工廠裡看到,農戶們送來的青胡椒無需泡水,全程自動化操作,經過多重工序後,加工成白胡椒只需5個多小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萬年火山雷虎嶺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通訊員 吳嶽貴  獨上高樓望帝京,  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繞郡城。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服務「連軸轉」企業加油幹
    現在來免稅城工地開挖掘機,離家近,每天還有200元收入。」鄭德鵬說。  鄭德鵬是經「秀英區復工復產用工服務保障聯盟」牽線搭橋,才順利在海口免稅城項目入職。  海口免稅城項目部經理姚順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項目原有200多個工人,受疫情影響,春節後外地工人遲遲無法到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島民宿,你愛哪一款?
    菜雖小,但「海南味道」十足。  小豬短租提供的數據顯示,自3月開始,海南地區民宿訂單增速明顯,並成為3月用戶收藏房源數量前五的地區之一,海南作為未來出行目的地的熱度在明顯提升。途家民宿大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清明節,海南、新疆、安徽等地的民宿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六成以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絞面,別開生面向生活
    文\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 圖\特約記者 龍泉  9月10日早上7時,今年57歲的絞面娘林和姑帶著「行頭」從家裡準時出發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張便利貼 一道「防疫牆」
    「我們從未見面,但我們的心始終在一起,冬天來了,春天不會遙遠,加油!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共同戰勝疫情。」  「收到了這樣的愛心便利貼我們也很感動,我還特地把每次送來的便利貼當成書籤保存起來。」隔離病房47號床的患者說。  愛心便利貼是怎麼來的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田堆雞的三次機遇
    4月16日上午,在村委會辦公室,平常普通話並不流利的村黨支部書記陳運鴻,一提起養雞,就和海南日報記者打開了話匣子:「近十年,我們的田堆雞遇到了三次難得的機遇。」  第一次機遇出現在2011年。田堆村土地以坡地為主,火山巖石較多,早年村民均種植檳榔樹。隨後,村裡成立的定安嶺口田堆百順飼養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養雞,並給田堆雞註冊商標,田堆雞從此有了品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定安「爭鮮美食匯」今開席
    本報定城5月24日電 (記者鄧鈺 特約記者司玉)5月25日,2019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節「爭鮮美食匯」將在定安縣定城鎮海洲廣場熱鬧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