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帶孩子從小「行萬裡路」,而是投入這份心思 | 今日話題

2021-02-22 今日話題-騰訊新聞

要點 | 速讀

1、這對夫妻看起來也就是工薪族,未必多有錢多有閒,只不過是敢想敢做,做了一個普通家庭甚至都不會去想的決定而已。這樣的勇氣,令人激賞。

2、「行萬裡路」更多是培養眼界與心性,「行得多,識得廣」,更能明白奮鬥的方向和意義。

3、在孩子身上投入心思,不管是否遂人願,但帶著這份願望、這份心思和努力出發,無疑會更容易達致理想的結果。

文 | 丁陽

近日,一對父母帶著5歲孩子環遊世界的故事,火爆了朋友圈。這對父母想傳達的理念是,旅行能讓孩子從小適應各種生存環境、開拓眼界、領略人生百態,變得寬容、自信、堅強而獨立。帶孩子從小「行萬裡路」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更重要的是,捨得為孩子投入的這份心思本身,令人讚賞,這也是越來越多中國家長的進化之路。

帶孩子環球旅行的這對父母,能讓人感覺到真誠

這篇文章由於頗為「標題黨」——題為《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萬的學區房》,因此引發不少質疑。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這家人是在炫耀」,看這走遍中東、歐洲、美洲的勢頭,以通常的經驗,這得花上許多錢——要知道,一線城市忙碌的中產白領們,攢錢買房或還著貸款的生活,已經憋屈不堪,怎麼可能有這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一家三口環球旅行?更不要說那奢侈的閒暇時間。所以,很多人斷定這對夫妻其實是有錢人,這篇文章就是在顯擺。

還有一些人,比如專欄作家毛利,認為這對父母帶孩子環球世界的教育理念,跟辛辛苦苦買800萬學區房的家長一樣庸俗,不值得提倡。因為這對家長在文章裡雖然表示「不想僅僅教會你(孩子)如何拼命的學習,如何擁有所謂勵志人生」,但依然還是在強調環球旅行有哪些好處,「跌倒時如何跌的從容而有尊嚴」「受到傷害時,如何獲得內心的平靜」「衝突與分歧時,如何包容、退讓和堅持」。在毛利看來,這依然是功利心太重的表現,「小孩一出去玩,回來拼命說孩子有變化,旅行很值得,這跟上早教班有什麼區別」。她還舉了個反例,「聽說過一生沒出過遠門的康德嗎?」言下之意,從不旅行也能收穫很多,所謂旅行帶給人的價值,也許只是虛幻。

不少網友就更加刻薄,認為5歲孩子出去玩就是走馬觀花,「根本理解不了旅行的意義,也沒有快樂的感覺,甚至都留不下記憶。」甚至認為孩子只是父母想出去玩的藉口。

這對夫妻到底是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功利心才帶孩子環球旅行?這個看法是偏頗的。事實上這對夫妻首先是旅行愛好者,在孩子出生前就有過許多出國旅遊經驗,再仔細看他們出發前的宣言,能感受到他們的真誠——「2017年,是我和喬爸大學畢業整十年。名校畢業、戀愛長跑、世界500強外企、事業穩定、家庭幸福……每一個詞兒聽起來都不賴,那下一個十年怎麼過?中年危機、二胎牽絆、學區房、子女教育、健康問題……看似過著別人羨慕的生活,其實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於是夫妻兩人才「做出了這輩子最囂張的決定」,結束這十年的職業生涯,帶著孩子來一場「激動人心」的環球旅行。

這對夫妻帶著孩子旅遊,圖片來自「巴喬愛吃糖」公號

這樣的心境,的確是很多忙於攢錢買學區房的中產所難以理解的,以己度人,自然覺得這是有錢人才幹得出的事。但其實真未必是這樣,這對夫妻看起來也就是工薪族,未必多有錢多有閒,只不過是敢想敢做,做了一個普通家庭甚至都不會去想的決定而已。這樣的勇氣,令人激賞。他們懷有的旅行能給孩子帶來諸多價值的理念,也更加令人信服。至於功利心,這也不是什麼問題,畢竟,旅行的本質屬性就是玩,就算強加「價值」上去也是改變不了的,既然符合孩子愛玩的天性,又何樂而不為?

帶孩子出國「行萬裡路」,也許會是一種趨勢

那旅行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帶來好處?按理說,這應該是沒有爭議的。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兩者是不矛盾的。只有當功利心過重的時候,才會去計較讀書和旅行哪個收穫價值的效率更高,去計較孩子能否理解旅行的意義。其實,人的成長往往是潛移默化的,成年人覺得孩子現在還理解不了的東西,將來會慢慢咀嚼消化,即便只剩下一個模糊的印象。

知乎網友「史蒂文」分享的經歷就挺值得參考——「通過旅行,我能看到女兒在各方各面的進步。她從小知道在機場如何安檢、登機,也知道出行之前如何抉擇哪些物件該放進行李;她不僅知道西方人有綠色、藍色的眼睛,也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不同語言是人類建造巴別塔時產生的。她記得馬來西亞有長鼻猴和螢火蟲,記得杜拜有帆船酒店,記得洛杉磯環球影城有小黃人和變形金剛,而這些都是她經常掛在嘴邊的故事素材。」

事實上,在當今這個時代,由於網際網路和消費電子技術的極大普及和普遍收入水平的提高,通過書籍、電腦、手機獲取知識,已經幾乎沒有門檻,人與人的差別往往體現在個體的努力程度上面。然而,能否離開自己所在的城市在全國走走,尤其是能否離開國內跑去國外走走,不同家庭之間是存在條件區別的。相比起「讀萬卷書」主要是為了獲取知識,「行萬裡路」更多是培養眼界與心性,而這可能是當今中國不同階層家庭孩子間最大的差別。「比你出身更好的人比你更加努力」,這種現象怎麼來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富人家的孩子「行得多,識得廣」,更能明白奮鬥的方向和意義。

從世界各國的普遍經歷來看,出國旅行的意義是值得拿來專門說的。發達、開放國家的民眾,相比起欠發達、封閉國家的民眾,往往會更加青睞出國旅遊,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更有錢才這樣,不如說是因為有開放的心態、出國走走的想法,才維持了國家繁榮與發達。遠一點的清教徒傳教士們的經歷且不談,就看現代,日本走向強盛、發達的過程中,民眾出國遊數量大增,急迫地想開開眼界,因此帶著全家老小逛遍全世界,一度成為國際話題。而現在,輪到中國人「邁步走世界」了,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反映了當今社會的時代風貌。

歷年世界各國出境遊消費支出的變化,中國呈飆升狀態,圖片來自《經濟學人》

最重要的,是捨得為孩子投入大量的心思

帶孩子從小「行萬裡路」是否一定能收穫些什麼,其實依然不能斷言,因為很大程度上,這只能是一種個體感受。「能否多帶孩子出去走走」也不是各個家庭之間的本質區別,真正重要的區別,也許在於不同的家庭間,家長在孩子身上投入的心思,差別可以很大。

毫無疑問,這對帶5歲孩子環球旅行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心思是非常多的,有著自己的思考和行動,而不是隨大流忙於討好老師忙於幫孩子完成作業,忙於買學區房給孩子報補習班。不管是否遂人願,但帶著這份願望、這份心思和努力出發,無疑會更容易達致理想的結果。而孩子因此獲得的人生財富,是其他的孩子所不能夠複製的。

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公正》一書的作者麥可·桑德爾,與其妻子、國際知名哲學家琦庫·阿達多,是在孩子身上投入心思的表率。他們的做法是從小給孩子講故事,由兩位學者自己原創的、專門講給自己孩子的故事,持續數年,形成一個有獨立世界觀的故事體系。在和孩子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這對父母不斷在頭腦中編織故事,而孩子們則經常出謀劃策,討論故事接下來如何發展。這樣獨一無二的親子互動,毫無疑問會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行動力,培育道德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桑德爾夫婦給孩子講述的故事結集為繪本出版,圖為桑德爾夫婦來中國做宣傳,來自公號「給孩子」 

在如今,很多人抱怨不同家庭的孩子起跑線不同,的確是這樣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起跑線應當由國家和社會儘量去拉平,但家庭教育是沒辦法要求跑得快的家庭放慢下來的,只能讓自己跑的更快。慶幸的是,這起跑線的位置不完全是由財富決定的,你投入多少心思,才是關鍵。這正是如今的中國家長,可以去盡力嘗試的。

第4051期

出品 騰訊評論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往期回顧:

海歸不受待見,留學值不值?

教授為何不願意給本科生上課?

如何看待「只售成品不售毛坯」

相關焦點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的孩子有1個共同點,並不是靠遺傳
    孩子的智商,向來是大多數家長最為關注的事情了,畢竟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而想要出人頭地,智商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老師知道樂樂媽媽的來意後,主動說到:「其實樂樂挺聰明的,就是心思沒用在學習上,好幾次我都發現他拿著一個小的飛機模型在擺弄」。
  • 「書中自有黃金屋」,從小帶孩子看課外書,孩子長大學習不會差
    有很多的家長表示,孩子把教材書中的知識學好、學透徹了就沒問題了,課外書等孩子長大了再看就可以,但是我覺得這樣並不可以的,因為孩子看課外書直接就關係到了孩子語文的成績。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說的就是讀書的好處,特別是讀一些課外書,還可以幫孩子開闊視野,更可以幫孩子學習一些知識,一舉兩得!那麼,孩子讀課外書到底可以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呢?
  • 寫給那些只想自己行萬裡路,卻一定要孩子讀萬卷書的父母們。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的媽媽也走過來了,看了一眼介紹的標題問小男孩:太陽系的小行星帶叫什麼?哈?花季婦女以為自己聽錯了,小男孩和花季婦女同步一臉懵,一同望向男孩的媽媽:男孩的媽媽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你看了這么半天,看什麼呢?連這個都沒記住?
  • 孩子從小戴眼鏡,毀孩子的3樣東西,飲食成「始作俑者」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生活中,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離不開人的眼睛,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視力,但依然很多人從小就戴起了眼鏡。小孫有些奇怪,平常根本沒有讓孩子玩手機,總看電視。後來醫生說是孩子因為體內有太多的脂肪,導致傷害到了眼睛。家長要注意孩子的眼睛當孩子的眼睛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們大多第一個想到的是用眼問題,其實飲食習慣對於一個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也尤為重要。
  • 這3類孩子從小「鬼靈精」,將來卻難在社會立足,但願你家的不是
    孩子從小「鬼靈精」,看似聰明,其實不一定是好事趙女士是一位女強人,事業有成,現在和丈夫有一個7歲的孩子,因為平時要忙於事業,所以孩子一般都是交給奶奶來帶,孩子跟著老人,平時也跳跳廣場舞,和老人一起去買菜什麼的,讓老人沒那麼寂寞,趙女士也比較放心。
  • 「高三黨」的真實心思,最可怕的不是學習壓力,而是父母的這些話
    「高三黨」的真實心思,最可怕的不是學習壓力,而是父母的這些話2020年已經只剩下十幾天了,對於2021年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現在只剩下五個多月的複習時間,在備戰高考的這段時間裡,只要是想認真學習的考生,都是付出了非常多努力和汗水的,為了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最好的例子就是南宋和蒙古
    中國有句古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說的就是讀再多的書,都不如實幹,理論聯繫實際才能體現讀書的價值。就像學醫一樣,你把病理研究得再透徹,不經歷臨床,在遇到特殊情況時又如何應對呢?所以,實踐才是讀書的目的,只讀書,不實踐,書就白讀了。
  • 倪萍:女人到了後半生,最大的底氣不是老公和孩子,而是以下四點
    年輕時,她曾與導演陳凱歌相愛,幾乎全身心地投入了感情。遺憾的是,即便她苦苦等待了8年,仍然沒有換來一個承諾。反而因為陳紅的出現,徹底失去了這份愛情。 那段時間,觀眾們對陳紅陳凱歌的結合頗感意外,紛紛指責二人的行為。可感情這種事,誰也說不清楚。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次的遭遇,給倪萍帶來不小的打擊。
  • 從小幹不幹家務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愛孩子更要學會用孩子
    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可真是捧著蜜罐兒長大的,可以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啥有啥。父母們大多認為:孩子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了,家務活是跟孩子無關的事兒,更是捨不得孩子挨一點累,受一點苦。其實,愛孩子就要懂得用孩子,你越不用孩子,越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反而是害了孩子。
  • 星巴克創始人清華演講:為什麼星巴克最重要的不是股東,而是員工?
    幾天前,舒爾茨到訪清華經管學院,作了一場融合了企業經營、組織文化和領導力等話題的「乾貨」分享,我們摘編出精華部分與大家分享。   三年前,在星巴克的全球股東大會上,我向我們的員工、我們的股東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家商業上市公司的使命和責任是什麼?僅僅只是盈利賺錢麼?只是為股東帶來回報麼?
  • 別羨慕「兒女雙全」的家庭,他們不是湊成「好」字,而是危機四伏
    聽到一個別人家的故事,說的是一位大媽早年喪夫,自己又當爹又當媽地把一雙兒女拉扯大,好在兩個孩子都爭氣,研究生畢業後各自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也尋覓到良人結婚生子。可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兩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母親能幫自己帶孩子,而老母親只有一個人,丈夫又走得早,就算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必須要取捨。
  • 你家孩子不愛交朋友,可能不是因為性格內向,而是……
    我們常常把孩子「不敢表現自己」、「不愛交朋友」這樣的表現歸類為只是他們無傷大雅的害羞、內向的性格。但一個國外心理學家說,這很可能不僅僅是害羞,而是孩子「低自尊人格」的表現。小E特別整理了低自尊孩子在生活中容易有的7種表現,爸爸媽媽快來瞅瞅!
  • 從小「愛哭鼻子」的孩子,和從小就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從小愛哭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樣的差距呢?反而是愛哭的性格,幫她調整了比賽的壓力和輸球的打擊,更好的調節了自己的情緒。所以愛哭並不等於脆弱,從小愛哭的孩子能更好的將情緒發洩出來,哭過就算了,情緒調節能力會更好。
  • 育兒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他陪孩子騎遍國內四大淡水湖
    點擊標題下「體育課」可快速關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華生 通訊員 沈博涵自己並不是體育達人,孩子也沒有突出的體育天賦,體育老師出身的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副校長方文廣在孩子小學一到四年級期間,陪著他騎遍了太湖、洪澤湖、鄱陽湖、洞庭湖國內四大淡水湖。
  • 從小培養孩子自信的5個方法
    不少家長都羨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陽光,落落大方,其實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想要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到你。很多父母認為,想讓孩子自信,使勁誇就行。
  • 為啥要多帶孩子出去玩?這位寶爸給出的回答,幽默中暗藏智慧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不少家長都認為,應該儘量帶孩子出去走走、玩玩,給出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而下面這位寶爸的回答卻讓人眼前一亮。寶爸說了自己帶孩子出去玩的理由,剛開始網友以為他會講大道理,沒想到他的答案幽默中暗藏著智慧:"趁著孩子小,一定要多帶他們出去走走;等他們長大了,身高超過1米2了,無論到哪裡都要多花錢。"
  • 王一博的逆商有多高,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不是IQ、EQ而是AQ
    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說的就是逆商。相對於情商IQ,智商EQ,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稱為逆境商數,一般叫做挫折商或逆境商。
  • 已婚男人出軌,怕的不是被捉姦,而是害怕這3種心理表現
    已婚男人出軌,怕的不是被捉姦,而是害怕這3種心理表現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人們面對的誘惑越來越多,男人其實在面對誘惑的時候,自制力並沒有女人好。而在結婚之後,兩人的日子越來越平淡枯燥,處於一種非常平穩的時期,兩人原本的愛情也慢慢的變了味。
  • 「他一看就是窮人家孩子」,為何窮被看穿,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其實富人家的孩子對於孩子的精神方面培養是非常重視的。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走遍了世界各地,表面上看是在遊山玩水,實際上無形中開闊了眼界和格局。
  • 孫儷與哈佛女校長的異曲同工: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後來,記者採訪顧少強說:關於她辭職這件事,並非衝動,而是經過理性的考慮,辭職並不是因為體制的束縛,離開只是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其實,這個想法與孫儷和哈佛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不謀而合。其實說白了帶孩子出去陌生的地方並不是為了玩耍,而是要增加孩子的見識,提升孩子的眼界,用讓他用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去理解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