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

2021-02-22 中藥天地

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沿階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Ker-Gawl.的乾燥塊根。夏季採挖,洗淨,反覆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幹,除去鬚根,乾燥。

性狀

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

甘,微苦,微寒。

歸經

歸心、肺、胃經。

功能主治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性能特點

本品「甘苦而寒,專入肺胃,以其柔潤多汁,故能養陰退熱。」適用於肺胃陰液不足而有熱邪者。

臨床用於:肺陰虛證;胃陰虛證,心神不寧。

經典摘錄

1.《本草求真》

麥冬(專入心肺)。有類天冬。然麥冬甘味甚多。寒性差少。天冬所主在肺。而麥冬所主。則更在肺而在心。是以書載功能消痰止嗽。(治嗽須分外感內傷。如外感則聲盛而濁。先緩後急。日夜無度。痰涎稠粘而喘急。內傷則聲怯而槁。先急後緩。或早甚。或暮甚。清痰小氣而喘乏。外感則其發必暴。或為寒熱。或為氣逆。或為鼻塞聲重頭痛。輕者脈亦相緩。重者脈見弦洪。內傷其發有漸。

或素有勞積虛損。日漸以甚。其症或為寒熱潮熱。或為形容瘦減。或兩顴常赤。或氣短喉幹。其脈輕亦微數。重必細數弦緊。)解熱除煩。去痿除嘔。(痿按經言肺熱葉焦。皮毛虛弱急薄以著。則生為足弱不能以行之症。心熱火炎下厥。而生脛縱不能任地之症。肝熱口苦血幹。而成拘攣筋痿之症。脾熱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之症。腎熱腰脊不舉。骨枯髓減。發為骨痿之症。獨肺熱而葉焦。高源化絕。而諸髒不得仰肺灌溉。故痿獨推於肺。而治痿又責重於陽明。)而又載同人參則能復脈生津。(名生脈散。)非合心肺而皆治乎?蓋肺朝於百脈。脈屬心。心燥則肺失養而脈絕。心清則氣即充而脈復。麥冬氣稟清肅。能於心中除煩。(肺清則水得生而心不煩。)譬如人當盛暑。則燔灼不寧。若值秋風一至。則炎熱頓解。而無燥鬱不堪之候矣!(東垣曰。人參甘寒。熱而益元氣。麥冬苦寒。滋燥金而清水源。五味酸溫。瀉丙火而補庚金。益五臟之氣也。)至於乳汁不開。用此則能通活。熱血妄行。用此則能即止。他如膈上之稠痰。得此則消。心下之支滿。得此則除。脾有積熱則化。胃有火嘔則止。色因血枯即潤。嗽久不止即愈。誠保肺之津梁。清心之指南也。但氣寒而虛人禁用。肥大者良。去心用。入滋補藥酒浸。地黃車前為使。惡款冬。畏苦參青葙木耳。

2.《本草易讀》

湯泡去心,酒浸滋補。地黃、車前為使,惡款冬,畏苦參、青葙、木耳。

甘,平,微寒,無毒。入肺胃二經。潤肺清心,瀉熱除煩,消痰止嗽,利水生津。定肺痿吐膿,解時疾熱狂。嘔吐痿痺之疾,經枯乳閉之 。

所在有之。葉如韭,冬夏長生,今多栽蒔而成。其法∶四月初採根栽之,每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糞及耘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曬收。其子亦可種,但成遲耳。浙中來者甚良。

血衄不已,同生地煎三錢,立已。(驗方第一。)

齒縫出血,煎漱之。(第二。)

咽中生瘡,佐黃連,蜜丸服。(第三。)

麥冬湯 

麥冬 半夏 大米 人參 甘草 大棗治咳而火逆上氣,喉不利。(諸方第一。)

麥冬煎

麥冬絞汁,合蜜重湯煮,攪不停手,如飴。溫酒每日化下。補中益心,悅顏安神,令人肥健。

3.《長沙藥解》

【本經】麥門冬。味甘平。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久服輕身,不老不飢。生川谷及堤阪。

味甘,微涼,入手太陰肺、足陽明胃經。清金潤燥,解渴除煩,涼肺熱而止咳,降心火而安悸。

《金匱》麥門冬湯,麥冬七升,半夏一升,粳米三合,人參二兩,甘草一兩,大棗十二枚。治咳嗽,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以肺胃上逆,相火刑金,麥冬、半夏,清金瀉火而降逆,甘、棗、參、粳,補中化氣而生津也。

《傷寒》炙甘草湯,方在甘草。用之治少陽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以少陽相火不降,致累君火,逆升而生煩悸,麥冬清心而寧神也。

薯蕷丸,方在薯蕷。竹葉石膏湯,方在竹葉。皆用之,以清金而潤燥也。

麥冬清涼潤澤,涼金瀉熱,生津除煩、澤枯潤燥之上品。然無益中虛肺熱之家,率因陽衰土溼,中氣不運,胃膽上逆,相火刑金,原非實熱之證。蓋土溼胃逆,則肺膽不得右降,以土者四象之中氣,轂敗則軸折,輪輻不轉,自然之理。戊土上壅,濁氣填塞,肺膽無下降之路,此相火刑金之原也。金受火刑,失其清肅降斂之性,嗽喘吐衄,於是生焉。但服清潤,陰旺溼滋,中氣愈敗,胃土更逆,上熱彌增。是以虛勞淹滯,非無上熱,而清金潤肺之法,絕不能效,以救其標而傷其本也。此宜金土同醫,故仲景用麥冬,必與參、甘同劑。麥冬而得人參,清金益氣,生津化水,霧露泛灑,心肺肅涼。洗滌煩躁之法,至為佳妙也。其諸主治,安魂魄,除煩悸,療喉瘡,治肺痿,解消渴,平咳嗽,止吐衄,下痰飲,利水溼,消浮腫,下乳汁,通經水。

4.《藥鑑》

氣微寒,味甘平,無毒,降也,陽中微陰也。陽乃肺藥,微陰去肺中之伏火,火去則肺金生,金生則煩渴止,而心亦清矣,心清而神亦保安矣。惟肺金得令,則金能生水,又能強陰益精,心清神安,則氣血和暢,又能治血妄行。夫曰解煩渴補虛勞者,正以其潤肺清心也,心清而肺潤,則心統氣行,而鬱結之患可釋矣。夫曰能復脈者,何也?蓋心主脈,而百脈之朝宗於肺,若肺潤心清,則脈亦調和,氣血無所阻,必聽命以遂脈之通暢也。能引生地而至所生之處。痘家用之,以止煩渴。諸症便滑者忌之。

5.《藥籠小品》

清肺中伏火,若燥金用之,能滋能清,最宜;兼能寧心。

若肺有外邪,則不可用。

復脈湯,生脈散用之,皆取其潤養肺金也。

摘錄《中國藥典》

相關焦點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麥冬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麥冬雖然說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物,具備一定的養生效果,但是如果我們在服用的過程中,和一些不正確的食物混搭服用,對於自身的健康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麼麥冬在泡水喝的時候,不可以和什麼樣的食物一起服用呢?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麥冬可能有的人不太熟悉這是什麼,其實麥冬的功效有很多,也有自己的食用方法,那麼,你知道麥冬有什麼副作用嗎?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麥冬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麥冬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麥門冬的塊根,其性甘寒質潤,具陰柔之性,但滋而不膩,清熱而不傷氣。善補肺胃之陰而潤燥,又能清心經之熱而除煩。還可以用來輔助肺燥咳嗽、肺萎吐膿、血熱妄行、津枯便秘等。對身體具有很大的效果,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能夠抗疲勞、清除自由基、提高細胞免疫功能;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麥冬的功效與作用,麥冬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麥冬的副作用
    麥冬為百合科草本植物麥冬的塊根,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胃經,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常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痺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症,但是麥冬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麥冬(學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對外感所致的燥咳,前人有謂忌用麥冬,因其性較滋膩,補肺而助痰,不利於解表。實際上,當外感較嚴重,有發熱、鼻塞、惡風、欲汗不能,需用宜通透表治法治療時,麥冬缺不宜用,但如外感較輕,不發高熱,無鼻塞,只有燥咳,可以用麥冬。2、治熱病後期之津虧便秘,虛熱煩渴,配生地、玄參等涼藥,進一步清熱,方如增液湯。
  • 沙參麥冬湯
    >    沙參三錢、麥冬三錢 、玉竹二錢、    花粉一錢五分、生扁豆一錢五分、      冬桑葉一錢五分、生甘草一錢  上七味,水五杯,煮取二杯,溫服,日二次。經典拓展:1.吳鞠通《溫病條辨》:「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沙參麥冬湯主之。」(原書方論)2.李疇人《醫方概要》:「此方治深秋燥熱傷肺咳嗽之症。以沙參、麥冬、玉竹清滋甘潤,並補肺氣,而養肺液,桑葉清肺絡,花粉清胃熱,白扁豆清脾熱而養陰,生甘草生津和胃,共收清肺熱,養肺陰之效。挾外感者不宜,嫌沙參、麥滋膩也。」
  • 麥冬泡水喝的功效
    麥冬又叫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經,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清心除煩、延年益壽的功效,很多人都喜歡用麥冬泡水喝,但是你知道麥冬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2、治療糖尿病:麥冬泡水喝對治療糖尿病也有很好的作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經常要忌食,使之讓人非常的煩惱,有的糖尿病患者有喜歡喝茶的愛好,但是又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因此都不敢輕易的去嘗試。小編告訴你用麥冬泡水喝對治療糖尿病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這樣不僅充分的發揮了麥冬泡水喝的功效,同時還滿足了你愛喝茶的欲望。而且麥冬泡水喝對於急、慢性支氣管炎表現的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 冬季的滋潤佳品——麥冬
    在這一情況下需要進食一些補陰潤肺的食材,而麥冬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挑選!麥冬寒性質潤,補陰潤肺功效不錯,因而吃麥冬可以非常好的滋潤肺臟,另外麥冬還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麥冬是一種草本植物,它的關鍵作用是養陰生津,潤肺止咳淨心,針對治療咳嗽、心悸失眠、腸燥便秘等常有一定的實際效果。而應用麥冬,最方便的作法就是說把麥冬煎水製成麥冬茶食用,它的作用與功效是非常好的。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麥冬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在秋冬季節,食用麥冬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
  • 麥冬可以長期吃嗎?麥冬的4方面功效和應用禁忌,一次性全說清
    麥冬,又稱沿階草、麥門冬等,是一味常見的中藥材。其入藥歷史非常悠久,在我國早期的詞典書《爾雅》中就有麥冬的記載,在《神農本草經》中將麥冬列為上品,所謂上品,並不是指這個藥一定是有多麼名貴,而是指這類藥物副作用較小,應用安全性高,有些情況下可以長期服用。
  • 彩葉地被植物——金邊闊葉麥冬
    白露節氣過後,林下的金邊闊葉麥冬顯得格外精神,被露水打溼的葉子油亮亮的,配上淡紫色的小花,又增加了些野趣。金邊闊葉麥冬早已在開春時節就已萌發大量的新葉,金色的邊狀條紋淡紫色的花序非常奪目。金邊闊葉麥冬目前是我國南北方園林中不可多得的常綠,耐寒,耐旱,既可觀葉,也能觀花,既能地栽,也可上盆的新優彩葉類地被植物,它株高約30CM,花總狀花序,花葶長於葉,花很小,密集地爬滿花葶,紫色或紫紅色。
  • 花旗參麥冬養陰湯,寧心安神、滋陰補氣
    花旗參麥冬養陰湯By 養生小仙女寧心安神、滋陰補氣,首選花旗參麥冬湯。在中醫界,這款補氣湯的全名叫「花旗參麥冬養陰湯」。秋冬喝養陰除燥,春夏喝降火消暑!原料:花旗參片、麥冬、黃芪、赤蓮、枸杞、紅棗、豬骨、鹽。做法步驟:第1步、花旗參麥冬養陰湯包。第2步、花旗參單獨分開清洗。第3步、赤蓮提前一個小時泡好,枸杞分開,黃芪、麥冬、紅棗一起洗淨備用。
  • 麥冬,助你睡眠,讓你「脈動」起來!
    麥冬,主產於浙江、四川、江蘇等地。尤以浙江杭州筧橋一帶所產品質最佳,亦稱「杭麥冬」、「筧麥冬」,屬浙八味之一。長生老號的麥冬作為「養心」的好幫手,讓「煩躁」,Get out!麥冬具有養陰清心、緩解心煩失眠的作用,好多時候大家睡不好,用麥冬焗水飲都有幫助的。
  • 溫病條辨——沙參麥冬湯,益胃湯
    沙參麥冬湯(甘寒法)沙參(三錢) 玉竹(二錢) 生甘草(一錢) 冬桑葉(一錢五分) 麥冬(三錢) 生扁豆(一錢五分) 花粉(一錢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熱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錢。處方:沙參15g,麥冬30g,玉竹30g,生地12g,茯苓6g,石斛15g,生扁豆6g。服6劑則胃開能食,諸症隨減。轉方用固本湯:生地10g,熟地10g,麥冬10g,天冬10g,炙甘草6g。此方又服10餘劑,身體從此逐漸康復。
  • 金邊闊葉麥冬
    服務號ID:huacaoweishijie訂閱號ID:huicaoweishijie金邊闊葉麥冬為多年生常綠植物,開春萌發大量的新葉,金邊條紋,非常奪目,秋初盛開淡紫色花序,與金邊綠葉形成非常鮮豔的對比。
  • 【經典名膳】夏日解暑之麥冬蘆根湯
    麥冬蘆根湯【藥食同源】麥冬,蘆根。【食材】白砂糖。【製法與服法】同洗淨,入鍋中,加水煎,至水少一半,過濾取汁,再加水煎一次,將2次濾液兌在一起,可加糖調味,頻頻飲服。 麥門冬【別名】麥冬。【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的塊根。浙江於栽培後第三年立夏時採挖,稱"杭麥冬";四川於栽培第二年清明後採挖,稱"川麥冬"。
  • 麥冬顯微鑑別-韌皮部束個數
    麥冬來源於百合科植物麥冬的乾燥塊根。
  • 仲聖說藥 | 麥冬——久服身輕,不老不飢
    麥冬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栽培很廣,歷史悠久。
  • 枸杞麥冬黃芪一起泡茶喝有什麼功效?
    而枸杞與麥冬均為補陰藥,但側重不同:枸杞則有益氣養血之功,而麥冬則重在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三者均有補虛之功,一起泡茶則有補益氣血、滋陰生津的好處。麥冬的功效《神農本草經》將麥冬列為潤燥之上品,因其味甘、微苦,性微寒,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之功,主要作用就是補充體內陰液的。
  • 石斛麥冬百合紅棗瘦肉湯--清熱養胃生津止渴
    如果您的家人有以上繁忙症狀,那可得好好學習這款石斛麥冬百合紅棗瘦肉湯哦!石斛:現代實驗證實,石斛對脾胃病中常見的致病菌—幽門螺桿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於治療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幽門螺桿菌陽性的病症,同時,口服石斛煎液能夠促進胃液的分泌,增強胃的排空能力,幫助消化。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小小麥冬不得了,滋陰潤肺效果好,這些質量問題需注意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麥冬還有降低血糖、強心、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抑菌抗菌的作用。麥冬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乾燥塊根,商品市場上根據產地將麥冬分為兩種:浙麥冬和川麥冬。浙麥冬又叫杭麥冬,為麥冬中的道地藥材,亦為浙江道地藥材「浙八味」(浙江所產白朮、白芍、浙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參、筧麥冬、溫鬱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