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聖說藥 | 麥冬——久服身輕,不老不飢

2021-02-07 仲聖經方文化傳播

麥冬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栽培很廣,歷史悠久。早在《 神農本草經》將麥冬列為養陰潤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輕身,不老不飢」。《 本草分經》則稱麥冬「甘、微苦,微寒。潤肺清心、瀉熱生津、化痰止嘔、治嗽行水」。《 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能入胃以養胃液,開胃進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於肺,定喘寧嗽。」中醫認為,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痺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症。很多病痛,中醫都會選擇用冬麥。那麼冬麥的功效與副作用是什麼呢?這應該是很多病患特別關心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用於肺燥乾咳,虛勞咳嗽,

津傷口渴,心煩失眠,

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1.胃陰虛證。本品味甘柔潤,性偏苦寒,長於滋養胃陰,生津止渴,兼清胃熱。廣泛用於胃陰虛有熱之舌幹口渴,胃脘疼痛,飢不欲食,嘔逆,大便乾結等症。如治熱傷胃陰,口乾舌燥,常與生地、玉竹、沙參等品同用。治消渴,可與天花粉、烏梅等品同用。與半夏、人參等同用,治胃陰不足之氣逆嘔吐,如麥門冬湯(《金匱要略》)。與生地、玄參同用,治熱邪傷津之便秘,如增液湯(《溫病條辨》)。


2.肺陰虛證。本品又善養肺陰,清肺熱,適用於陰虛肺燥有熱的鼻燥咽幹,乾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啞等症常與阿膠、石膏、桑葉、枇杷葉等品同用,如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3.心陰虛證。本品可歸心經,還能養心陰,清心熱,並略具除煩安神作用。可用於心陰虛有熱之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心悸怔忡等症。宜與養陰安神之品配伍,如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以之與生地、酸棗仁、柏子仁等品同用。熱傷心營,神煩少寐者,宜與清心涼血養陰之品配伍,如清營湯(《溫病條辨》)以之與黃連、生地、玄參等品同用。  



有保護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增強耐缺氧,延長常壓缺氧的存活時間;增強免疫功能;降血糖;延緩衰老;抑制胃腸推進作用;抗菌。麥冬為良好的養陰潤肺藥,近年來發現其在降低血糖的作用較好;臨床應用強心作用穩定而效果佳。實驗還證明,麥冬中的水溶性多糖有抗缺氧和免疫促進作用。


煎湯內服;或入丸、散、膏。外用適量,研末調敷;煎湯塗;或鮮品搗汁搽。用治肺燥乾咳、吐血、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幹口燥、便秘等。



凡脾胃虛寒洩瀉,胃有痰飲溼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麥冬性苦,寒涼之品,因此因虛寒引起的洩瀉者是不能食用的,否則會加重病情,拉肚子過重,還會引發身體脫水,引起生命危險。溼濁中阻主要是指溼邪阻滯中交,運化水溼功能減弱引起的,而麥冬主要是滋補陰液,應用於燥熱證,實熱證的的病人,對於溼濁中阻的人禁用。麥冬屬於寒涼之品,對於因寒而引起的咳嗽痰喘者不能服用,風寒咳嗽的人再食用性寒之物如麥冬,是會加重病情的。


①《本草經集注》:「地黃、車前為之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騰。」





⑤《本草經疏》:「虛寒洩瀉、痘瘡虛寒作瀉、產後虛卓洩瀉者,鹹忌之。」



⑦《本經逢原》:「風熱暴咳,鹹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誤用。」    

好的生活方式,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頭有一路的故事,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抬頭有清晰的遠方。新的一天,早安!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平臺介紹


仲聖平臺



導師介紹


塗華新



講座介紹 


十七問仲聖經方臨床實戰講座


世界都在聚焦仲聖平臺


仲聖經方醫學的實踐者和傳播者塗華新導師受邀赴馬來西亞講學



師友見證(部分)


山西 ▏河南  ▏山東  ▏湖南  ▏

浙江  ▏ 廣東  ▏廣西  ▏

福建  ▏重慶  ▏  海外




開課通知


2019年11月27-29日,中國•成都,仲聖平臺將邀請知名中醫、經方臨床實戰家塗華新先生講授經方,本次講座詮釋中醫精髓《傷寒雜病論》的臨床力量,揭秘大病、難病的思路以及方法,讓您快速成名,造福一方百姓!諮詢電話:400-1676769



相關焦點

  • 仲聖說藥 | 桔梗一味,妙用有奇效!
    4.桔梗有載藥上行的作用,可作舟楫之劑,載諸藥上浮,臨床常在治療肺經病變的方藥中,加入桔梗,以引藥上行。中藥桔梗含多種皂苷,主要為桔梗皂苷,另外還含菊糖、植物甾醇等。本品能反射性增加氣管分泌,稀釋痰液而有較強的祛痰作用,並有鎮咳作用。所含桔梗皂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潰瘍,還有解痙、鎮痛、鎮靜、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 仲聖說藥 | 桃仁——「桃花依舊,桃仁好用」
    主入心、肝經,善活血祛瘓,為治血淤諸證之要藥。兼入肺與大腸經,能潤燥滑腸、止咳平喘,為治燥秘、腸癰、肺癰、咳喘所常用。因其活血力強,能促進新血生長,故習稱其能「破血」、「祛瘀生新」。【原文】: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矣,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 仲聖說藥 | 厚樸——化溼藥,具有燥溼消痰,下氣平喘之效
    與治痢藥同用,則厚腸胃。大抵苦溫,用苦則洩,用溫則補。"③ 朱震亨:"厚樸,氣藥也。溫而能散,消胃中之實也。""厚樸能治腹脹,因其味辛以提其氣。"④《本草經疏》:"厚樸,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氣血痺死肌者,蓋以風寒外邪,傷於陽分,則為寒熱頭痛;風寒溼入腠理,則氣血凝澀而成痺,甚則肌肉不仁,此藥辛能散結,苦能燥溼,溫熱能祛風寒,故悉主之也。
  • 仲聖說藥 | 澤瀉——除了利水滲溼,還有哪些奇妙作用?
    愚謂地黃、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腎經之藥,固不待澤瀉之接引而後至也,附子乃右腎命門之藥,官桂能補下焦相火不足,亦不待乎澤瀉之接引而後至矣。唯幹山藥雖獨入手太陰經,然其功亦能強陰,且手太陰為足少陰之上原,原既有滋,流豈無益,且澤瀉雖鹹以瀉腎,乃瀉腎邪,非瀉腎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澤瀉者,詎非瀉腎邪乎?白茯苓亦伐腎邪,即所以補正耳。
  • 這東西,古人稱為「不死草」:久服輕身,不老不飢,你家鄉可能有
    在農村有一種植物,就被古人視為「不死草」,並且還譽為「不死藥」,古代更是有著「久服輕身,不老不飢」的評價。然而這種植物在農村很常見,卻不被重視,卻不知能賣50元一斤。今天筆者科普它的價值,希望引起重視,在你的家鄉可能就有!麥冬的科普從圖片,眼見的朋友們應該早已經猜到就是麥冬了。
  • 麥冬
    《本草求真》麥冬(專入心肺)。有類天冬。然麥冬甘味甚多。寒性差少。天冬所主在肺。而麥冬所主。則更在肺而在心。是以書載功能消痰止嗽。(治嗽須分外感內傷。如外感則聲盛而濁。先緩後急。日夜無度。痰涎稠粘而喘急。內傷則聲怯而槁。先急後緩。或早甚。或暮甚。清痰小氣而喘乏。外感則其發必暴。或為寒熱。或為氣逆。或為鼻塞聲重頭痛。輕者脈亦相緩。重者脈見弦洪。內傷其發有漸。
  • 聚焦仲聖 ‖ 元氣針灸容易學嗎?我能學會嗎?
    仲聖平臺《聚焦仲聖》欄目為您分享《元氣針灸容易學嗎?我能學會嗎?》聚焦仲聖欄目專題視頻(請在WIFI環境中觀看)零距離,愛無限,歡迎大家收看聚焦仲聖欄目,我是仲聖發言人錢文彬。《黃帝內經》說:「用藥如用兵,不得已而為之。藥能治病,亦能致病。是藥都有毒,有利必有弊……」又說:「一劑藥,七服,病好或病不好,不再服。再服則傷氣傷血傷髒……」都說明了針灸在臨床治療方面的高效性、實用性及安全性。相信在大多數人心中,一定把牢記穴位作為能夠學會針灸的首要前提。但如果,您也這樣想,甚至因為它把自己阻擋在中醫針灸的門外,那就大錯特錯了。
  • 用麥冬煲湯,喝了清心除煩,還能美容祛皺紋!
    也就是說暑熱之邪侵襲人體會導致毛孔打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則導致體液減少從而傷津,津傷對人體的影響可大可小,及時調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一個適合夏天養生的「好幫手」:麥冬。麥冬也叫做麥門冬、沿階草,是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以小塊根烘乾入藥。
  • 【仲聖師友說】助力臨床奇效,成就一方名醫,元氣針灸為什麼能?
    仲聖平臺優秀師友單芳老師於2019年第三期(總第八期)《元氣針灸精品講座》上臺分享各位師友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河南省新鄉市的單芳,這是我第三次來學習元氣針灸課程。聽完劉師兄的講授後,晚上我就很開心地給我媽打電話說:媽,我給你找著治病的方法了,我媽說:行,等你回來給我治。等到五天課程全部結束,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想給我媽扎針,回到家後,看到我媽,結果她對我說:我今天上午去醫院拍了個片子,醫生對我說:是骨刺,您這麼大年齡了,吃點止疼藥也不行,您就忍著吧,沒啥好法兒。
  • 【藥食同源】祛溼美白的美膚豬腳湯
    今天也是,買來材料,跟我一步步學起來吧~~~薏仁黃芪麥冬參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米用於皮膚: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的功效。對面部粉刺及皮膚粗糙有明顯的療效,另外,它還對紫外線有吸收能力,其提煉物加入化妝品中還可達到防曬和防紫外線的效果。
  • 一碗「養筋湯」:8味藥、舒筋活血,送給天下腿腳不便的人!
    有一位四十五歲的的中年大姐抱怨說,劉醫生,你說現在的醫院咋回事呢?我才四十五,醫生說我的膝蓋屬於老年性退行性膝關節病變,還治不好,只能養著。
  • 沙參麥冬湯
    方中沙參、麥門冬主治燥傷肺胃陰津,有甘寒養陰、清熱潤燥之功,為君藥;玉竹、花粉為臣藥,玉竹養陰潤燥,天花粉清熱生津,兩藥相配可加強君藥養陰生津、清熱潤燥之功;同時佐以冬桑葉滋陰潤燥;胃液既耗,脾的運化必受影響,故用生扁豆健脾胃而助運化。諸藥相配,使肺胃之陰得復,燥熱之氣得除,清不過寒,潤不呆滯,共奏清養肺胃,育陰生津之效。
  • 都含有化橘紅的三個止咳藥你會選嗎
    方解:化橘紅、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溼化痰;瓜蔞皮、浙貝母清熱化痰;蘇子降氣化痰;紫菀、款冬花潤肺下氣止咳,桔梗、苦杏仁宣肺降氣止咳;石膏清洩肺熱;麥冬、生地潤肺養陰。諸藥合用,具有清熱燥溼,化痰止咳之效。 用藥提醒: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 麥冬「養顏配」,滋補潤肺不上火!
    西洋參杞子麥冬煲豬筒骨潤肺清心 美容養顏西洋參西洋參具有滋陰補氣,寧神益智及清熱生津降火的雙重功效。古語云:「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故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麥冬《神農本草經》將麥冬列為養陰潤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輕身,不老不飢」。冬天吃滋補燥熱的食物,一不留神容易上火,所以適當用麥冬有潤肺清心的作用。麥冬泡茶喝每天多服幾次,能有效緩解口乾、口渴的症狀。
  • 麥冬可以長期吃嗎?麥冬的4方面功效和應用禁忌,一次性全說清
    麥冬,又稱沿階草、麥門冬等,是一味常見的中藥材。其入藥歷史非常悠久,在我國早期的詞典書《爾雅》中就有麥冬的記載,在《神農本草經》中將麥冬列為上品,所謂上品,並不是指這個藥一定是有多麼名貴,而是指這類藥物副作用較小,應用安全性高,有些情況下可以長期服用。
  • 麥冬泡水喝的功效
    麥冬又叫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經,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清心除煩、延年益壽的功效,很多人都喜歡用麥冬泡水喝,但是你知道麥冬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2、治療糖尿病:麥冬泡水喝對治療糖尿病也有很好的作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經常要忌食,使之讓人非常的煩惱,有的糖尿病患者有喜歡喝茶的愛好,但是又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因此都不敢輕易的去嘗試。小編告訴你用麥冬泡水喝對治療糖尿病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這樣不僅充分的發揮了麥冬泡水喝的功效,同時還滿足了你愛喝茶的欲望。而且麥冬泡水喝對於急、慢性支氣管炎表現的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 麥冬的副作用
    麥冬為百合科草本植物麥冬的塊根,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胃經,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常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痺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症,但是麥冬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麥冬(學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對外感所致的燥咳,前人有謂忌用麥冬,因其性較滋膩,補肺而助痰,不利於解表。實際上,當外感較嚴重,有發熱、鼻塞、惡風、欲汗不能,需用宜通透表治法治療時,麥冬缺不宜用,但如外感較輕,不發高熱,無鼻塞,只有燥咳,可以用麥冬。2、治熱病後期之津虧便秘,虛熱煩渴,配生地、玄參等涼藥,進一步清熱,方如增液湯。
  • 小小麥冬不得了,滋陰潤肺效果好,這些質量問題需注意
    麥冬又名麥門冬,在南方多栽於建築物臺階的兩側,故又叫沿階草。這種植物的根有須,像麥,葉似非菜,且冬天並不凋枯,故而得名。麥冬植株早在三千年前的古書《爾雅》,就有麥冬的記載。其藥用最早見載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主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贏瘦短氣」,「久服輕身不老不飢」。
  • 麥門冬又名麥冬、虋冬、不死藥、禹餘糧、冬、禹韭、忍冬、忍凌、不死草、階前草、書帶草、鐵韭菜《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元參一兩,麥冬八錢,生地八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口乾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增液湯)12、治瘧傷胃陰,不飢,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者。麥冬五錢(連心),火麻仁四錢,生白芍四錢,何首烏三錢,烏梅肉二錢,知母二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麥冬麻仁湯)玉竹三錢,麥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