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科學教室|深扒烘焙對咖啡豆風味的影響

2021-02-17 企鵝吃喝指南


上一篇文章,是不是讓各位對於咖啡的產地跟風味之間的關係有了個初步的了解?各位可以依照自己所喜歡/可接受的果酸、甜感、以及風味強度,挑選咖啡來飲用。那麼,這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地方,為何我沒有把苦味羅列進去?!

因為苦味的產生,大部分是來自烘焙。什麼?相信我!烘焙會非常大程度地影響一款咖啡的酸、苦、以及產地風味,那彼此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請見下圖:


注意!這個圖表是一個絕對的趨勢,也就是說,所有咖啡豆都適用

果酸:隨著烘焙的進行,會開始產生果酸。過了某個階段,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苦味: 會越來越多,親們,人生已經夠苦悶,咱遠離苦海吧!

產地風味: 請注意啦,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有壞的,端看在產地的地方,是怎麼樣生產咖啡豆的。農園主人是不是很細心地照料,如果有,那麼就可能會有好的風味;如果沒有,那麼就會賦予它瑕疵、不舒服的風味,那麼這樣的咖啡豆,在淺烘焙的時候,就會被我們感受到,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使用低品質廉價咖啡豆的連鎖咖啡品牌,都要將咖啡豆烘到那麼深.


新的風味

兩個化學反應帶來烘焙香氣

那麼咖啡豆內部的變化呢?主要牽涉到兩個化學反應:

(1)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

(2)焦糖化反應/Caramelisation

這兩個反應都會產生深顏色的色素,讓咖啡蒙上一層灰,啊不是,是染上越來越深的咖啡色。

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

什麼是梅納反應,請看下圖:


這下是不是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就是梅納反應,沒錯,梅納反應需要兩個很重要的原材料:蛋白質,以及還原糖(reducing sugar)。化學反應需要能量、或者是反應酶來幫助反應的進行,而梅納反應,是一種不需要反應酶的化學反應,它需要的是熱能,開始的溫度大約是在150度左右,會產生極度複雜的香氣分子,堅果、黃油、烤餅乾、烤麵包、香料般的香氣,都屬於梅納反應。

焦糖化反應 | Caramelisation

當溫度持續上升,所有的糖類就會開始進行焦糖化反應,焦糖化反應是一個目前了解甚少的化學反應,只知道他產生的化學分子複雜,會產生顏色以及焦糖、香草、堅果的香氣。


不過,不過,如果溫度持續上升,這些味道會通通被破壞,最後就蕩!然 !無 !存!只剩下焦苦、煙燻、以及刺鼻的化學藥品味道。



辣麼,是不是所有咖啡豆都會產生梅納反應以及焦糖化反應的香氣呢?答案是會的,只要咖啡生豆裡面有蛋白質與還原糖這兩個原料。但是端看生豆蛋白質以及還原糖的含量,含量越多,就可以產生越多的芳香物質,而什麼樣的生豆會有比較多的糖分與蛋白質呢?一言以蔽之,種在高山的阿拉比卡咖啡豆。


講到這邊,烘焙程度跟風味的關係,是不是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怎麼選擇可以喝到產地風味價值的咖啡?首先請選擇淺烘焙,也就是表面還帶有一些皺褶、沒有油光、顏色偏淺棕色的。這樣子小夥伴們知道了嗎~?


下一集,我們會介紹有哪些方法,可以將這些深藏的咖啡豆當中的美味,釋放出來的方法喔!

深度烘焙會減弱果酸、增加苦味、減少產地風味

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 烘焙溫度達到150度左右時會產生堅果、黃油、烤餅乾、烤麵包等香氣

焦糖化反應/Caramelisation: 高於180度時會產生顏色和焦糖、香草及堅果等香氣

種在高山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具有更多蛋白質及糖分,會在烘培中產生多達八百多種芳香物質

作者|Charles黃俊豪

可能是最會衝咖啡的科學家 | 中國首位COE國際裁判黃俊豪

Charles會在企鵝吃喝指南不定期闡述他對精品咖啡的理解以及以有趣的原創視頻等方式和大家分享關於精品咖啡的乾貨知識喲~請持續關注!

答疑時間~請把問題丟在評論區,期待Charles老師的不定時出沒吧!

🐧企鵝吃喝指南

有理 有圖 有物 の 美食 美酒 天團!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企鵝吃喝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淺談不同烘焙程度對咖啡豆風味的影響
    烘焙這個環節對於咖啡來講,非常關鍵,它會直接影響咖啡的風味。那今天就與大家聊聊蚨來咖啡烘焙工廠不同烘焙程度對咖啡豆風味的影響。 生豆的品種、產區,處理方式決定咖啡六成的味道,而烘焙卻又能佔到三成。當優質的咖啡生豆經過或水洗、或半水洗、或日曬、或半日曬、或蜜處理等方式處理過後,它還暫時聞不到咖啡的香味。
  • 咖啡豆風味 咖啡豆風味有什麼決定 咖啡豆風味及口味詳解
    咖啡品種與種植環境,哪一樣影響風味比較大?這一點見仁見智。曾經有位著名的咖啡化學家lilly博士提出過見解:咖啡豆的特質與香醇潛能,70%已經有基因組成。另外30%取決於種植地的生態系統。包括緯度,海拔,土壤,日照,溼度,溫度等等都會主導者咖啡風味的走向。
  • 「淺烘」、「中烘」、「深烘」?由淺入深,講解咖啡烘焙
    在烘焙咖啡的環節中,包含著許多影響咖啡風味和口感的要素。像是烘焙時間的長短、烘焙方式、烘焙程度的不同,甚至是咖啡豆量的多寡或烘焙師本身的經驗和手感等,分秒之間就有相當大的差異性,使烘焙這門學問變幻莫測,也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 企鵝咖啡年度回顧:讓好咖啡變成日常
    2013年[世界愛樂壓咖啡大賽] 上海分賽區  冠軍    2014年[WBC中國咖啡師大賽]上海分賽區  第三名2014年[世界愛樂壓咖啡大賽] 杭州分賽區  亞軍 2015年[Toper杯咖啡烘焙大師賽] 上海賽區 冠軍2015年[Toper杯咖啡烘焙大師賽] 全國賽 亞軍成員三
  • 咖啡烘焙的力量
    許多喜愛咖啡的朋友,都會計劃著開家自己的咖啡館,享受咖啡的同時也希望擁有自己的咖啡空間。在充滿了香甜咖啡味道的空間裡,揮灑自己愜意的時間。而這些,卻都離不開咖啡烘焙。那麼咖啡烘焙,和這些究竟有怎樣的關係呢?一、著名的咖啡館無不以烘焙作為發展的強力支撐像知識分子,藍瓶,樹墩城這樣的知名咖啡館的烘焙實力都不用多說了。
  • 乾貨 | 烘焙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數據記錄軟體的出現和應用,人們理所當然地對咖啡是如何從綠色變成特定程度的棕色更感興趣,他們也很容易就能比較每天和每周的烘焙成果,以了解個中差異。即使有了更好的追蹤和記錄方式,對專業烘焙師來說,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我該如何開始對我的咖啡做實驗?我的烘焙曲線會如何影響咖啡最後呈現的風味?烘焙咖啡時有任何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嗎?大家是怎麼找到自己的烘焙曲線的?」
  • 咖啡深度烘焙和淺度烘焙
  • 咖啡科學教室:《咖啡香味的科學》+《咖啡的水科學》+《咖啡杯測的科學》
    個人榮耀包括:SCAE歐洲精品咖啡認證協會咖啡職人大賽第三名;最有影響力倫敦客(時尚餐飲類)。崔洛堰  首爾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1988年12月進入制菓公司研究所,負責基礎研究與冰淇淋開發業務;2000年於香料公司研究所從事物質和香料的應用研究;2013年任職於SIAS公司。
  • 深烘焙咖啡豆真的含有更多咖啡因嗎?
    朱麗葉·韓(Juliet Han)在擔任藍瓶咖啡的首席烘焙師的同時,還在奧克蘭的佩拉爾塔學院(Peralta Colleges)繼續學習,專注於科學研究。她一有機會就會自然地研究咖啡。在她剛剛發表的研究論文《咖啡因和烘焙水平之間的關係》中,她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研究了這個問題:「深烘焙比淺烘焙含有更多的咖啡因嗎?」
  • 淺、中、深烘的咖啡到底有哪些不同?
    說起咖啡烘焙度,眾所周知的咖啡烘焙度為美式術語:淺烘焙、中烘焙、深烘焙。
  • 烘焙度與烘焙方式之於咖啡味道的影響
    於是我還是退回到消費者的角度,規避掉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從單純的結果導向出發,深入淺出的聊一聊烘焙對於咖啡味道的影響吧。 首先還是來談一談不同烘焙度對於味道的影響。 關於烘焙階段的劃分,我還是習慣於採用日本咖啡相關書籍中經常寫到的8個烘焙等級。這一划分方式源於1920~30年代美國咖啡從業者慣用的區分基準,參照日本人的修訂,我也根據自己的認知與理解進行了重新的定義。
  • 烘焙究竟如何影響咖啡口味?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喝咖啡,無論是單品耶茄雪菲還是巴西公平貿易,咖啡都是我們開啟一天工作生活的必需品。  但想要成為一名更加資深的咖啡愛好者,我們首先必須了解烘焙對咖啡口味的影響。咖啡烘焙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門科學,通過了解咖啡烘焙,我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做出更好的選擇。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每一種烘焙方式對咖啡的口味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 生豆烘焙顏色詳解|淺度烘焙、中度烘焙、深度烘焙咖啡豆風味區別
    焦糖化反應溫度與咖啡烘焙烘焙過程中,有三個決定咖啡最後風味的要素必須控制得當:酸味,甜味和苦味一般而言,總烘焙時間越久,最後留下的酸味就越少,相反地,苦味則隨著越長時間的烘焙而越強,越深焙的咖啡會越苦。
  • 咖啡烘焙度會如何影響萃取?
    許多人尋找的第一個線索是咖啡的顏色,淺烘比深烘的咖啡豆較不易溶解。這是因為當你烘焙咖啡時,咖啡豆的體積會膨脹。深烘的咖啡豆內部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膨脹起來,而淺烘只是輕微膨脹。這種膨脹意味著咖啡豆會產生更多的孔隙,和淺烘焙的咖啡相比,深烘焙咖啡豆的細胞結構已經被明顯地分解。
  • 世界咖啡新聞 | 烘焙 |深烘焙沒有死
    深烘焙沒有死。事實上,大多數美國人仍然是深度烘咖啡的愛好者。淺度烘焙雖然很流行,但仍然是咖啡市場上的一個特殊小眾市場,現在很多咖啡品牌都提供不同烘焙度的咖啡。苦味/bitterness,煙燻味smokiness是深烘咖啡愛好者們想要的主要風味,煙燻意味著烘焙度很深遠遠超過二爆,最後……油亮的豆子……被深焙咖啡愛好者視為極品。
  • 詳解咖啡烘焙程度|深度烘焙咖啡、中度烘焙咖啡、淺度烘焙咖啡
    現在很多咖啡店在跟顧客介紹不同咖啡豆的風味時,也會科普一些咖啡知識,其中有很多人關心的烘焙程度,深度烘焙與中度烘焙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解析這個問題。為什麼要烘焙咖啡豆?烘焙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主要有梅納反應和焦糖化反應。【梅納反應】梅納反應是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和顏色的關鍵。在150-200℃的溫度下,羰基(來自糖類)和氨基(來自胺基酸和蛋白質)發生反應形成風味化合物。由梅納反應形成的數百種風味化合物,匯集成咖啡豆的獨特風味。
  • 蘆田家咖啡教室 關於咖啡,你需要知道的23個問題(七)咖啡烘焙後為什麼會變成褐色
    · 咖啡烘焙後為什麼會變成褐色 ·コーヒーの生豆は淡緑色ですが、焙煎すると茶色に変わります。淡綠色的咖啡生豆,經過烘焙變成了咖啡色。生豆中的糖類、胺基酸、綠原酸等成分在烘焙過程中生成了褐色素,烘焙豆獨特的咖啡色就是由此而來。
  • 咖啡種植 | 咖啡豆產地為何會影響咖啡風味?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咖啡烘焙的方式
  • 新手推薦喝什麼手衝咖啡?如何從咖啡豆烘焙程度去判斷咖啡豆風味
    新手喝什麼咖啡,這是前街咖啡師最常聽到的問題。咖啡品種琳琅滿目,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咖啡豆呢?今天跟著前街從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新鮮度以及風味走向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咖啡豆。首先從烘焙程度開始選擇咖啡中的酸往往會是標誌咖啡品質的其中一個表現。
  • 杜仁傑烘焙告訴你影響手衝咖啡的因素有哪些?
    手衝學咖啡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門科學。藝術之處在於有些呈現抽象、神秘、饒富秘密;但卻往往令人難以分享、傳承、以及驗證。咖啡培訓班哪家好科學則因為咖啡的萃取是有學理根據的。具有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咖啡本身成分組成的多元、以及與器材及水所交織的多項變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