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USB 3.0+固態硬碟啟動樹莓派4並進行性能測試

2020-12-15 蟲蟲搜奇

近日,樹莓派基金會宣布了樹莓派的8G內存版本,並發布了一個支持USB引導的固件版本。藉此來解決長期以來令人詬病的磁碟IO問題。此前硬體版本樹莓派最大外部磁碟速度受到限制,尤其是 USB 2.0 總線與網絡適配器共享,進一步限制了其帶寬,即使 USB 啟動也快不到哪去。

樹莓派 Pi 4 架構中不僅將網絡適配器與USB總線分離,而且開始支持USB 3.0,其理論上可以比USB 2.0快10倍。所以此次USB引導測試版的新固件為提高樹莓派的性能帶來了曙光。日前一個小哥Jeff Geerling就分享了他的對新版本體驗,並且做了基準測試,本文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小哥的實踐過程。

用USB 引導樹莓Pi 4

首先,用一個32GB SanDisk Pro microSD製作了最新的64位測試版樹莓派作業系統。該測試版本系統可以從樹莓派論壇下載:

要製作引導盤,需要使用使用dd。實踐中使用了一臺老的Mac,當然也可以直接使用樹莓派官方鏡像。

然後,按照USB 引導測試版設置說明,進行以下操作:

1、啟動SD卡引導的樹莓派系統。

2、在樹莓派作業系統中打開終端,也可以通過SSH 從另一臺計算機執行。

3、運行以下命令,升級系統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full-upgrade

4、修改/etc/default/rpi-eeprom-update文件,將其值由"CRITICAL"修改為"BETA"。

5、 運行下面命令,更新EEPROM :

sudo rpi-eeprom-update -d -f /lib/firmware/raspberrypi/bootloader/beta/pieeprom-2020-06-03.bin

6、 重新啟動,並通過打開終端並運行檢查引導加載程序版本:

vcgencmd bootloader_version

應該輸出類似下面的信息:

Jun 3 2020 13:53:47

version b5de8c32f4f45a12a1fdfe107254df82965f9d56 (release)

timestamp 1591188827

這樣表示引導成功,接下來還需要將 Pi OS flash到外部 USB SSD 或 HDD。首先,最好在啟動驅動器時將需要加載的設備插入並確保系統已經識別了它(應該出現在桌面上或者使用lusb找的到)。注意:不是任何外部驅動器和 USB SATA 適配器支持開箱即用。

該試驗中使用的是金士頓A400 240GB SSD,硬碟盒使用的是Inateck USB 3.0 SATA enclosure。

將USB驅動器插入主計算機(之前製作microSD卡的電腦),並將樹莓派操作系系統燒錄到它,和microSD 操作一樣。

在引導boot卷之前,需要將卷上的一些文件替換為 GitHub 的最新版本

在樹莓派固件GitHub 存儲庫(github.com/raspberrypi/firmware),下載發布的zip壓縮包或者git clone整個倉庫。

在boot目錄中,複製所有以.elf和.dat的結尾的文件到boot卷(替換已存在的同名文件)。

彈出boot卷,然後拔下 USB 驅動器。

重啟當前以microSD 卡運行的系統,拔下microSD卡,然後插入USB驅動器。

請確保將驅動器插入到了USB 3.0埠(藍色埠)。

打開樹莓派電源,大約一分鐘後,如果正常就可以應該可以啟動,引導界面如下:

注意:上圖有個錯誤提示,主要是引導加載程序不能啟動通過USB-HDD後系統重新啟動的問題,不影響使用。目前解決方案拔下引導usb設備樹莓派完全關閉電源, 然後插入它回來。

基準測試

為了了解其microSD卡啟動時磁碟和USB SSD啟動的性能差距,小哥進行了一系列的基準測試。

第一個基準測試是對大文件寫入及小文件(4K)隨機訪問讀取/寫入。這兩者都很重要,但在許多方面,當使用像樹莓派這樣的通用計算機時,後者的差異會更有意義,因為計算機不不會整天讀取和寫入大型文件(大量順序訪問),例如攝像機或無人機(這是大多數microSD卡都會優化的用例)。

如果要自行運行此基準測試。記錄在Pi Dramble維基的磁碟訪問基準頁。注意,對於 USB SSD,測試中修改了hdparm路徑由/dev/mmcblk0改成了/dev/sda1。結果如下圖:

結果確實可以說明問題。對於順序操作,使用 USB SSD 比使用 microSD 卡快 3-4 倍。對於隨機訪問,隨機讀取速度稍快一些,但寫入速度約為8倍。這在很多活動中有所不同,例如啟動應用、運行具有許多選項卡的 Web 瀏覽器。順序性能意味著可以輕鬆流式傳輸和錄製4K高清視頻,樹莓派也有足夠的帶寬用於其他內容。

為了了解磁碟訪問如何影響熟悉的真實應用程式的性能(並且能夠以高度準確的結果徹底進行基準測試),還測試運行多年的Pi Dramble Drupal 基準,運行了一組Drupal基準。測試會運行Docker容器化的Drupal系統和MariaDB資料庫,然後通過Nginx訪問。結果如下:

和前面一樣,也運行了所有測試 4x,在同一配置上,所有結果都相差不到 0.5%,因此很明顯,SSD 在許多操作中產生了巨大的不同:Drupal 的安裝和第一頁加載導致數百個文件被訪問和/或寫入磁碟,因此在 SSD 上更快。因此,它有意義。

另外還測試了另一個方案:在 Drupal 中加載和重新加載頁面:

這些基準測試顯示,對於某些操作,磁碟IO性能差異並不明顯。在 Drupal的案例中,處理和返回每個頁面時會將所需的數據將緩存(opcache 或者memcache,redis等資料庫的緩存中),可以保持讀取和寫入最小化。

總結

本文中嘗試了在樹莓派中運行USB SSD的嘗試。根據基準測試使用USB3.0和SSD硬碟可以極大提高樹莓派的IO性能。在這種方案下,可以一定程度上擴充樹莓派的存儲和訪問性能,可以讓樹莓派的通用性加大,而不僅僅是個玩具。當然我們的呼聲是樹莓派能提供真正的磁碟接口,而不僅僅是USB。

相關焦點

  • 樹莓派4B USB啟動,UASP、TRIM和性能測試
    樹莓派4B已經發布一年多了,8G內存版本也發布了半年了。樹莓派 Pi 4B架構中不僅將網絡適配器與USB總線分離,而且開始支持USB 3.0,其理論上可以比USB 2.0快10倍。USB 3.0帶來了UASP和TRIM技術可以彌補樹莓派沒有內置硬碟存儲方面的缺點。
  • USB3.0與USB2.0的傳輸速度對比測試
    測試平臺這裡我們以目前新出的一款移動硬碟來做測試,該移動硬碟支持雙接口,一個USB2.0輸出接口和一個USB3.0輸出接口,非常適合我們平臺測試。測試硬體名稱:艾美加500G移動硬碟產品外觀:Iomega eGo Portable 500G移動硬碟外觀Iomega eGo Portable(艾美加 )500G移動硬碟可以直接通過USB埠直接供電,擺脫了電源線的限制,並且使用時無需驅動、即插即用。
  • 技嘉AORUSGen4 7000s SSD固態硬碟上市
    NVMe固態硬碟高達最多55%的性能表現。在實際測試的情況下,AORUSGen4 7000s SSD系列固態硬碟的連續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達到7GB/s和6.85GB/s,不但比前一代PCIe4.0 NVMe固態硬碟快最多達55%、比PCIe3.0固態硬碟快2倍,更是普通SATA固態硬碟的13倍,有效減少系統效能瓶頸,加上E18控制晶片的多核心架構,不但可以提供人工智慧AI之多任務運算,更能為內容創作者、電競玩家及追求高性能的使用者帶來更強大的動力
  • 顏值與性能齊飛:奧睿科晶銳群控USB3.0擴展器體驗
    最近看到ORICO推出了一款工業級的集線器 - 晶銳群控USB3.0擴展器,它不僅擴展出的接口很多,而且每個接口都有獨立控制開關,配合高性能的VL817晶片,性能非常強勁,於是我便入手一個來嘗試。
  • 工業級性能+消費級顏值,奧睿科工業級USB3.0集線器評測
    集線器整個外框採用的是鋁合金一體成型工藝,機身上找不到任何的拼接縫,性冷淡的風格完全Get到了男性用戶的審美;在鋁合金的包裹下又用PVC透明面板來凸顯產品的神秘感和強悍性能,可以說是一組完美的組合。但除了這些外,奧睿科工業級USB3.0集線器還集成了充電功能,通過測試每個USB 3.0接口支持BC1.2供電協議,而單個USB接口可以提供5V/2.4的功率輸出,可以臨時為手機等設備進行充電,做到數據轉移充電兩不誤。
  • 性能選手 HP S750 固態硬碟,PS5 來臨前助力 PS4 升級
    最近我想買一個大容量 固態升級舊電腦,因為電腦配置一般,只有 SATA 單盤位,所以我挑選了一款性能表現不錯的惠普 SSD。巧合的是,我的 PS4 硬碟突然發出了一陣異響,似乎在抗議我厚此薄彼。這聲響雖不影響使用,但聲音也有點煩人(除非戴耳機)。
  • 憶聯AM620 M.2 2242固態硬碟評測:精巧身材也有不俗性能
    固態硬碟對於電腦性能的影響可謂是立竿見影的,無論是程序啟動還是遊戲加載速度,都遠比機械硬碟的要快,大幅縮短數據傳輸所需的時間,系統更是幾秒即可完成加載啟動,對性能的提升在實際使用當中能被明顯感知到,使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憶聯作為一個OEM級別的品牌,它雖然沒有傳統消費級品牌的名聲響亮,但這並不代表它不具備技術底蘊,憶聯AM620固態硬碟採用2242尺寸規格,搭載慧榮主控與鎧俠快閃記憶體顆粒
  • SATA固態硬碟的性能真的不夠用麼?鎂光1300固態硬碟 評測
    蘑菇花了300多塊錢買到的,容量大概512G 蘑菇個人感覺,日常使用來說,這種SATA固態和NVME固態並無太明顯的差別,除非是大文件的讀寫,以及超大型遊戲的載入,我們來測試下看看 二、鎂光1300固態硬碟 開箱 ▼賣家的包裝很有意思,藍色的小紙盒
  • 老筆記本加裝1T固態硬碟,順便安裝win10 Mac雙系統,真香!
    16年的時候淘汰了用了8年的老筆記本,入手了一款遊戲本-華碩飛行堡壘FX-PRO,越來越感覺這款老本的性能有點跟不上了, 正趕上去年開始SSD全線降價,於是準備給它加裝一個SSD。其實NVMe接口的固態硬碟目前來說性價比是最高的,但是很多老筆記本不支持這個接口。
  • 遲來的評測:用了3年的intel固態硬碟現在怎麼樣了
    因為電腦的磁碟讀寫速度幾乎可以決定你系統的運行速度,舉個例子,一般家用電腦按照以前只選配1TB容量的機械硬碟來算的話,在使用的時候大部分人會選擇把它分成3~4扇區,其中一個分區用來放置系統,其他的分區用來存儲文件,但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在下載或者移動文件時打開其他軟體會造成系統卡頓的情況,這是因為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已經達到飽和,如果你使用固態完全就不用擔心這種情況,筆者最後還是老老實實買了個固態給機子升級
  • 顏值是第一生產力,康佳移動固態硬碟開箱
    因日常工作變成了外勤,外出跑會的路上比較多,同事或者同行之間傳遞數據用著之前買的閃迪128G U盤有點捉急,尋思著買個移動硬碟來用。最近在小破站、抖音等平臺上,看到蠻多數碼圈知名的阿婆主都在推這款康佳PS300移動固態硬碟,這款硬碟的顏值、便攜性、傳輸速度和兼容性都擊中我的G點,於是各種薅羊毛,最終以499拿下了這塊騷粉配色、500GB的康佳PS300移動固態硬碟。
  • 聯想Y400升級固態硬碟教程 建興PH5-ME128+和Y400性能測試
    ▼包裝裡面很簡單,就是一個mSATA接口的固態和一張發票▼固態就是建興的智速mSATA固態,也就是PH5-ME128+,買新不買舊嘛▼背面是固態硬碟的其他一些信息,產地臺灣▼固態硬碟就是簡單的塑封,在頂部有兩個塑料扣,一次性的▼打開之後就能看到裡面的固態硬碟▼正面可以看到固態硬碟的主控和存儲晶片,還有一個碩大的空焊的晶振
  • 從此Mac上的文件再也不會丟了,我教你使用樹莓派做無線時間機器
    本來我之前用臺式機直接插一個移動硬碟做時間機器的,筆記本想著一直插個硬碟不太方便,就沒有做時間機器。結果雙11的時候買了個雷電3的磁吸頭,把主板給我燒了,數據全部丟失,為了防止數據再次丟失,於是斥巨資買了帶usb3.0和千兆網卡的樹莓派4B做了無線的時間機器。!_!
  • 對比UV300性能全面提升 金士頓推出UV400固態硬碟
    大幅提升開機速度、軟體應用性能  抗震、防摔堅固耐用  適用於臺式機及各式筆記本升級  (2016年5月24日北京訊)電腦開機、開啟應用程式的速度越來越慢?是時候幫你的舊機器換上SSD固態硬碟了。
  • 【白測試】兩款20元的USB3.0 硬碟盒性能對比
    因為手裡的SATA固態有點多,但又不想裝到電腦上,所以腦子一熱直接買來了4個硬碟盒+一根轉接線。本次的測試內容就是這些盒子的對比。
  • 最高550MB/s傳輸速度,朗科「朗系列」固態硬碟性能出色
    如今裝機,還有很大一部分用戶選擇SATA固態硬碟,其可以突破機械硬碟帶來的性能短板,大大提高運行速度。所以今天筆者強烈推薦一款朗科"朗系列"S520S固態硬碟,其是朗科聯合了長江存儲和得一微,生產製造所有的環節均由中國企業完成,是有著一顆中國芯的固態硬碟。俗話說,強強聯合必出精品,那麼S520S具體性能表現怎麼樣呢?
  • 樹莓派4和10寸顯示屏的入坑出坑記
    10.1」 800x1280 mini-HDMI IPS高清屏,兼容樹莓派剛好用來配手頭的樹莓派4.但是遇到了一系列的坑,今天就來扒扒都遇到了哪些困難並如何解決的。到手上後,馬上來了個開心測試。等來的卻是黑屏。沒有氣餒。找來官網的說明書一通研究。先說下樹莓派,樹莓派4果然速度快。名不虛傳。但是由於改了電源和HDMI接口。多少讓人不適應。總之要另買電源轉接頭。HDMI轉接頭因為10寸顯示屏裡自帶。於是這個錢省了。
  • 速度真快,威騰電子SN750和My Passport隨行SSD版移動硬碟開箱
    近段時間固態硬碟的價格很不錯,所以打算升級下電腦的固態硬碟,之前用的固態硬碟是Nvme協議,但是早期版本,硬碟的實際傳輸性能不是很理想,而且250G的容量小了點,裝了系統再裝幾個軟體基本就沒什麼空間了。
  • 滿血PCIe 4.0:三星980PRO固態硬碟評測
    CrystalDiskInfo信息識別:CrystalDiskInfo(CDI)是通用的固態硬碟SMART信息檢測工具,三星980PRO具備和其他NVMe固態硬碟相同的SMART定義,簡單的信息識別可以無需藉助三星Magician工具箱軟體。
  • ORICO晶銳系列7口USB3.0集線器體驗:獨立控制傳輸快
    在傳輸速度方面,第一次測試是將臺式機中的文件拷貝到接入集線器的固態硬碟中,其傳輸速度可以達到380MB/s,其實這個傳輸速度和臺式機直接往固態硬碟中拷貝的傳輸速度差不多,這說明雖然經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