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喝咖啡嗎?」
「挺喜歡的。」
「你覺得現在 00 後對於咖啡的態度如何?」
「身邊很多同齡人都還挺愛喝咖啡的。」
「你對咖啡的品牌、口感、消費的場景有沒有什麼要求呢?」
「我對咖啡的品牌要求不高,覺得好喝就行。」
……
這組對話,發生在筆者與一個在南京讀大學的00 後女孩之間。
一直以來,公眾對於中國咖啡市場消費者畫像的認知都是這樣的 :20-40 歲之間的白領人士(一線城市的年齡用戶可到 50 歲)、收入水平較高且消費意識超前、大多生活在一線城市、工作壓力較大,對咖啡的需求度較高、相對小眾、講究生活格調。
但近年來,咖啡市場似乎悄然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總體市場增量明顯。咖啡是近幾年中國消費領域比較熱門的賽道。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 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 15%,遠高於世界 2% 的增速 ;預計 2025 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 2171 億元。
另一方面,受眾人群擴大。年輕消費群體對於這一消費形態的接納度日益提升,並逐漸養成飲用咖啡的習慣。
不少人認為,未來幾年,中國咖啡市場具有極大的成長空間。與這種預期相對應,各類咖啡品牌紛紛發力。主打現磨咖啡、消費場景的國際巨頭星巴克,在速溶咖啡市場遙遙領先的雀巢,仍是行業中不可忽視的競爭力量 ;瑞幸、連咖啡等主打外賣的咖啡品牌發展迅猛 ;主打新業態的新興國產咖啡品牌層出不窮。
成立於 2015 年的三頓半咖啡是國產咖啡市場中的一個「網紅品牌」。三頓半咖啡創下了眾多銷售奇蹟:2018 年入駐天貓一年後,就創下單月銷售額過千萬元的記錄 ;2019 年「雙十一」活動期間,成交額同比增長 10 倍,一舉擊敗雀巢,成功問鼎天貓咖啡品類第一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 9 月,三頓半累計出品 6300 萬 + 杯咖啡……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這是一個成長迅速的新興咖啡品牌。
圖片來源:三頓半官方微博帳號
那麼,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賽道上,三頓半究竟是如何破圈的呢?它能否給其他網紅品牌提供一些成長的經驗?
在千億級的咖啡賽道上,有著足夠的空間去開拓更多細分賽道,因此才有了速溶咖啡、現磨咖啡、即飲咖啡的多元 PK。英敏特諮詢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速溶咖啡的市場份額佔比 71.8%,遙遙領先於現磨咖啡和即飲咖啡。但與之相對應的是,隨著當下中國消費者對於咖啡文化了解的深入,大眾對於咖啡的品質訴求越來越高,速溶咖啡似乎很難更好地滿足大眾不斷提升的品質需求。
三頓半成立伊始切入的就是速溶咖啡,希冀不斷通過技術革新,推動咖啡由速溶向超即溶的升級。一改過去速溶咖啡需在熱水中衝泡的傳統,在冷水、溫水等不同溫度的液體中,三頓半也能做到「無需攪拌,三秒速溶」,這就是其品牌的精準產品定位——精品超即溶咖啡。三頓半通過細分咖啡市場,將產品定位為精品速溶咖啡,採用凍乾粉形態還原咖啡本來的風味,將精品和速溶結合,與雀巢和麥斯威爾等速溶咖啡品牌形成區隔。
一個新生的品牌,必須具備某種「創新」基因,才能被大眾準確識別並記住。三頓半精品超即溶咖啡的細分定位,一方面在原本已經相對成熟的、原有需求量極高的速溶咖啡市場做到了很好的創新和品牌區別,在大眾中形成了獨有的品牌認知 ;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在便捷消費和品質訴求之間尋求平衡。
打開三頓半官網,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色調鮮明、可愛精緻的「小杯子」——三頓半咖啡的外包裝。
圖片來源:三頓半官方微博帳號
在包裝風格上,三頓半摒棄了速溶咖啡一貫使用的塑膠袋包裝,而是選用了「小杯子」來打動消費者。此包裝原材料為可回收材料,彰顯了品牌創始人對「環保」「綠色」理念的遵從與推崇。同時,產品以烘焙程度的深淺搭配 0-7 的數字及不同顏色,數字越大,代表咖啡烘焙程度越高,以此來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口感喜好。兼具功能性與較強視覺衝擊力的外包裝,成為了三頓半的一種重要品牌形象識別標識。
創意的產品包裝設計,源於品牌的用戶定位。三頓半的核心用戶群體為 90 後和 00 後年輕消費者,這一群體對「顏值」有著特殊的喜好,因此可愛的「小杯子」,不僅僅提供了一次使用和多場景消費的便捷性,還具有裝點生活的妙用。不少三頓半的消費者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和下廚房 App 等社交平臺上「種草」「小杯子」,分享將其作為多肉植物的花盆、做鑰匙鏈等的多種玩法,成為了用戶曬照、二次利用、建立趣味互動關係的橋梁,而這些遠遠超出了消費者對咖啡產品本身的訴求。
「顏值即正義」?不僅如此。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體驗感同樣很重要,與單一的產品功能相比,多種功能玩法更有魅力。
在品牌傳播方面,三頓半有很多玩法。比如,利用 KOL「種草」,搭建多平臺社交傳播鏈條。通過下廚房 App、微博、小紅書和抖音等平臺,三頓半以圖文、短視頻等諸多形式「種草」。又如,跨界聯動營銷獲取流量。三頓半和同樣具備「網紅品牌」屬性的茶顏悅色推出了聯名禮盒、聯名概念店等。
但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還是要首推其推出的「返航計劃」——回收咖啡空殼的長期計劃。該活動每年開展兩次,用戶可以在指定的開放日前往三頓半在各城市中設置的返航點,以空殼兌換主題物資,如 10個空罐可以兌換徽章、貼紙、膠帶等周邊的小合集包,15 個空罐換手機殼等,回收的空殼也將被再利用,製成生活周邊產品。
圖片來源:三頓半官方微博帳號
「返航計劃」的推出,不僅再次體現了品牌的綠色理念,為品牌形象加分,而且也使得這個具備「網際網路基因」的新消費品牌實現了與消費者從「線上」到「線下」的深度觸達和互動,與用戶建立了很好的聯繫。
對於原本十分注重線下消費體驗和消費場景的咖啡市場來說,三頓半從「網際網路」發力,進入這一消費賽道,憑藉其技術手段創新產品,以多元玩法拓展品牌邊界,通過互動營銷與用戶建立線下親密關係,將傳統消費與年輕化的品牌理念相結合,為小眾品牌的創新發展探索了一條可行路徑。
更多詳細內容,請翻閱
《國際品牌觀察》雜誌7月刊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文/曹流芳
(作者單位系南京傳媒學院)
品牌觀察、交流(3群)新建
行業乾貨、優質人脈、品牌活動
不定時抽獎哦
歡迎大家加入
全國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82-705
訂閱電話:010-65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