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執中利用黑子之說,讓蔡京罷相!(宋徽宗時代138)

2020-12-21 陝西法制網

第二部:路的盡頭

復相的蔡京,恩寵日隆。

徽宗先以廣西少數民族納土歸降為由,加封蔡京為太尉。數月後,又再加封太師,賜玉帶。

時間來到公元1109年,蔡京時年62歲。這年六月,有言官奏報,太陽之中出現黑子,且黑子日益增多,這是上天示警。上次是彗星,這次是黑子,似有加劇之意。

徽宗聞之驚懼,急召群臣商議。已有成例在先,群臣很自然便將此事引向了蔡京。如此,蔡京唯有苦笑了,以身體有疾為由,請求致仕、告老還鄉。

或許徽宗也沒拿定主意,他只批准蔡京辭去宰相,但無須致仕,仍保留太師等職,負責編修哲宗實錄,一切待遇與現任宰相無異,在朝廷舉行大朝會時,仍舊站在宰相班裡。

何執中,接替蔡京擔任宰相。

所謂太陽黑子之說,便是他弄出來的。僅憑子虛烏有的天象就逼退了蔡京,很顯然,這是個厲害角色。

何執中,生於公元1044年,年長蔡京三歲,處州龍泉人(今浙江省龍泉縣),神宗熙寧年間進士。入仕之初,在浙江、安徽任地方官。在任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判官時,知州為曾鞏。當時亳州政務廢弛,曾鞏上任後全力加以整頓,見到何執中做事恭謹,便對其格外重用。

當時有個案子很棘手,多年沒有審結。何執中接手後,便喬裝進入大牢與人犯同吃同住。幾日後,他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這些人在提到牛羊之角時,皆以股代替。他由此斷定此案涉及謀反,馬上審訊人犯,果然是個欲圖不軌的造反組織。同僚無不佩服,問其緣故。他說,東漢末年張角為黃巾匪首,這些人為避張角之諱以股代角,其誠如此,必為造反組織無疑。

心細如髮、見微知著,何執中厲害。

厲害的何執中還是個大孝子。他任太學博士時,母親病逝,他在蘇州為母丁憂。某日深夜,鄰居家著火,烈焰燻天、火勢甚大,執中在嘈亂中醒來。眼見母親棺槨來不及移出,他拒絕獨自逃生,扶棺大哭,誓與亡母俱焚。旁觀之人,無不動容,合力撲滅大火,其母棺槨得以保全。

有才如此,又有如此孝心,何執中在哲宗親政後,被選為趙佶等人的侍讀老師。在他悉心教導下,趙佶在書法、音律上都大有進步,師生二人也結下了深厚情意。趙佶登基為帝,帝師何執中也飛黃騰達,先任兵部侍郎,再轉工部尚書等。

在任吏部尚書時,他發現,官員們一直把選拔人才的制度文件和法規檔案等都置於家中,進而拿這些條文索取賄賂。何執中以為,這是滋生腐敗之源,建議把全部制度文件和人事檔案放置在朝廷,委託專門官員管理,供眾人公開查詢。此法,後來在六部推廣,開了國家檔案管理的先河。

何執中一路升遷,直至成為蔡京的副手,副宰相。

起初,他是追隨蔡京的,對其極為恭敬。蔡京打擊黨人、推行新政,何執中都是衝鋒在前,甚至執行的更加堅決,深得蔡京的信任。比如,蔡京剛開始打擊黨人時,並沒有要求黨人及其家屬不得回京城,這條就是何執中強烈建議加上的。

可惜,排他性是權力的本質屬性。隨著兩人權力欲的高漲,他們之間的權力衝突,也越發不可避免。何況,何執中的背後,還有徽宗在撐腰。

所以,當他清晰讀出徽宗對蔡京專權不滿時,便指使言官搬出天象之說。蔡京知道這是何執中在搞鬼,更知道這是徽宗的意思,只好主動請求致仕。

實際上,蔡京這次不過半退而已,畢竟還負責修撰哲宗實錄,還有那麼高的政治待遇。這是蔡京的二次罷相。

帝師何執中,終於坐上了宰相的大位。

----------------------------

我是未央先生,原創連載,歡迎關注……

作者/來源:未央先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德不配位,何執中在相位兩年就被蔡京取代!(宋徽宗時代139)
    太學生陳朝老,帶領一眾太學生到皇宮前請願,他們呈給徽宗的奏章寫的很明白:陛下,蔡京危害社稷,您罷了他的相位,天下人無不稱頌,如同死而復生一般。可您偏偏又任命何執中為相,這讓剛剛復生的眾生再陷絕境。何執中此人,雖然在禍國殃民上不及蔡京,但於治國理政太過平庸。
  • 明白了徽宗的意圖,蔡京沒對何執中下殺手!(宋徽宗時代140)
    不僅如此,徽宗還在皇宮內苑的太清樓,單獨宴請了蔡京。天子設宴,為剛回京城的宰相洗塵,是天大的面子,也是難得的君臣之遇。事後,蔡京特意作《太清樓記》,深情追憶了這頓大餐。徽宗如此行事,何執中自然看在眼裡,心態徹底平復了。他不僅完全恢復了在蔡京面前的恭敬,更事事以蔡京的馬首是瞻。經過來回幾次的折騰,蔡京也明白了他身邊必須得有個人,徽宗才能安心。
  • 水滸傳中蔡京是宋徽宗的替罪羊,可在歷史中他可是「六賊」之首
    蔡京(1047—1126),福建仙遊人。宋衝宗熙寧三年登進士第,經歷『神、哲、徽三朝,一直爬到太師的高位,被封為魯國公。蔡京受寵於宋徽宗。宋徽宗當了二十六年皇帝,蔡京執權柄二十年。雖然他屢次掉落,但旋即又起,他先後四次入相。
  • 書法人物 蔡京
    徽宗有意修飾熙、豐政事,起居舍人鄧洵武偏袒蔡京,做了《愛莫助之圖》獻給宋徽宗,宋徽宗才決定重用蔡京。韓忠彥被罷相,蔡京為尚書左丞,不久,蔡京取代曾布為右僕射,詔命傳下那天,宋徽宗在延和殿召見他,賜坐,對他說:「神宗創法立制,先帝繼承,兩遭變更,國家大計還未確定。朕想繼承父兄的遺志,卿有何指教?」蔡京叩頭謝恩,表示願效死力。崇寧二年(1103年)二月,遷任左僕射。
  • 書法名家系列之蔡京:有宋徽宗的抬舉,我的書法也出不了頭啊
    沒錯,他就是被時人稱之為「六賊之首」的那位蔡京蔡大人。小時候讀《水滸傳》為梁山英雄惋惜的同時,對蔡京和童貫那是恨之入骨。長大後才發現,沒想到他還是一位書法高手,都說字如其人,用在蔡京身上還真有些唐突,誰能夠想到一個奸詐兇殘之人竟然能寫出如此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書法?
  • 宋徽宗時期的奸臣蔡京、童貫等六賊最後下場究竟如何了
    要說宋徽宗時期的奸臣,非「六賊」不可,分別指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這六個人中蔡京、童貫最為出名。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特別會討好宋徽宗。這六人在朝堂之上結黨營私、貪贓枉法、荒淫無度、排除異己,但因為宋徽宗的昏庸而享位日久。
  • 看宋徽宗瘦金休,再看蔡京書法,才發現有種書法叫帝王之氣!
    ,還有一位則是宋朝奸臣蔡京的書法。這種字體真的是太漂亮了,而且寫出了一種帝王之氣,筆法和字體結構和傳統書法完全不同,這樣的書法創新那可不是一般人敢創新的,除了萬人之上的宋徽宗外小七想也沒有哪位書法家敢這麼創新,而宋徽宗的這種字體因為筆畫纖細所以也被書法愛好者稱為是瘦金體,看到這樣的書法字體以後你是不是也喜歡上這種字體呢?小七看到這種字體以後體會到了這種字體非常的霸氣,八面出鋒,寫出了帝王之氣。
  • 宋徽宗要招安梁山好漢,蔡京和高俅居然搞事情
    宋徽宗要招安梁山好漢,蔡京和高俅居然搞事情 2020-10-30 10:23
  • 大奸臣蔡京的本事
    北宋有一首歌謠:「「打了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說明童貫、蔡京都是大奸臣,把持朝政,媚上欺下,甚至連皇帝都敢欺騙,私自做主,把個宋徽宗矇騙得滴溜溜轉。蔡京夥同童貫、高俅、楊戩一起矇騙皇帝,不向宋徽宗報告遼兵犯境的事情,私自募集地方武裝抵抗遼兵,直到抵擋不住,事情敗露。
  • 為什麼說蔡京摧毀大宋王朝的一號奸臣?看完你就明白了
    梁啓超在《李文忠公事略》中說道:「其下者,則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趙高,漢之十常侍,唐之盧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檜、韓侂胄,明之劉瑾、魏忠賢,穿窬鬥筲,無足比數。」 每個王朝的衰落、滅亡都有其自身的、深層次的原因,不能單單認定一個人為罪魁兇手。
  • 藝術的天才,治國的昏君,北宋滅亡,宋徽宗要背大多的鍋?
    一方面,在命若螻蟻的亂世裡,生存的目標總能激發人的巨大潛能,另一方面,失去了既有秩序的社會猶如一潭被迅速攪動的湖水,原本固化的階級(階層)在日益擴大的裂隙中加速流動,於是一些英雄或英才應運而生。北宋末年,就是一個政治腐朽、災禍連綿的時代。雖然結束了前朝的分裂局面,但終其一朝,北宋始終面臨強敵環伺、戰亂頻仍、內外交困的威脅。
  • 宋徽宗親自調教,一個18歲少年的遺世之作
    《千裡江山圖》中最重要的題跋是蔡京寫的:政和三年閏四月一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 搞藝術的宋徽宗是怎樣把江山玩丟的?
    在宋徽宗時代,各種人物粉墨登場,每一個名字都讓後人耳聞目詳,許多人物在歷史上聲名遠播。在政治上有臭名昭著的大奸臣蔡京,高俅;軍事上有大家熟知的水泊梁上108條好漢,方臘等;文學上有陸遊、朱熹、程顥,藝術領域裡有著名的張擇端,王希孟、李唐等人。
  • 一把扇兩萬錢,北宋第一書法家蔡京,為何會成為十惡不赦的奸臣?
    蔡京在歷史上的評價非常差。講到宋徽宗,人們也許會以同情的眼光看待他;但講到蔡京,那就是死不足惜了。作為北宋的末代宰相,蔡京被稱為"六賊"之首。他曾命令手下到民間搜刮奇珍異寶,並放任宋徽宗沉迷於自己的嗜好中,使得朝廷動蕩不安,最後還讓金兵入侵成功。
  • 蔡京:蘇黃米蔡!蔡襄:嘿嘿嘿~
    說到蔡京,無論了解北宋的歷史,還是看過水滸傳的,都或多或少會知道蔡太師這個名號,而他作為一朝太師,卻一直是個奸臣形象,這也大大的影響了後人對他藝術造詣的認可,甚至我們都了解的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的蔡,最早也是蔡京,但也正是因為蔡京的風評不好,才導致被他的堂兄蔡襄所替代。
  • 宋徽宗被俘後寫下一首詞,滿滿的回憶與悲傷,亡國之痛撲面而來
    趙佶與李煜挺像的,對國家大事不敏感,卻喜歡琴棋書畫一類的東西,故而趙佶在自己掌握國家的二十多年裡,任用蔡京、桶貫等奸臣主持朝政,自己則是利用皇帝的身份大肆搜刮百姓、興建宮殿,真可謂窮奢極欲。朝廷的剝削與壓榨讓老百姓喘不過氣來,河北、山東、浙江等地爆發農民起義,1125年金軍南下,北宋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候。
  • 宋徽宗趙佶:中國瘦金體鼻祖
    二零零九年,宋徽宗唯一一幅流傳民間的作品寫生珍禽圖在拍賣會上,以六千萬元的價格成交。人們覺得他做皇帝不如他做畫家專業。大宋朝是一個藝術文化的黃金時代,科舉制度的完善,使得文官政治在北宋晚期達到了頂峰。朝堂之上的各級官員,同時也是詩人、書法家、畫家,他們掌握著社會權利。
  • 宋徽宗的建國通寶、聖宋通寶
    宋徽宗是北宋時期倒數第二位帝王,也是歷史上最悲催皇帝之一,宋徽宗在書畫藝術上的成就可以說是歷朝歷代君王無可比擬的,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瘦金體」,開創了一大流派的書體,也是工筆畫的創始人,其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無所不畫,提倡詩、書、畫、印結合,這也成為元明以後繪畫派傳統特徵,可能正是宋徽宗對藝術的獨特愛好讓其對政治荒廢
  • 宋仁宗與宋徽宗
    他當太子時,就很喜歡繪畫,尤其喜歡畫馬,宋人筆記載,「仁宗在春宮,閒時畫馬為戲,內臣多乞之」。他還擅長「飛白體」書法,「萬幾之暇,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神妙。凡飛白以點畫象物,而點最難工」。然而,仁宗皇帝不管在當時的書畫界中,還是在千年的書畫史上,存在感都非常低,可謂籍籍無名,幾乎沒有人留意他的書畫才藝。宋徽宗則不一樣,今天我們說起宋代繪畫與書法,總是繞不過宋徽宗。
  • 宋徽宗趙佶的天分:孔雀起飛是先起右腳還是左腳?
    趙佶收藏與整理了歷代許多名畫,自己也時不時創作,他的工筆花鳥畫最為出名,形神兼備,構思巧妙,富有魅力與藝術感染力,具備獨特的風格與意境,他創作的《瑞鶴圖》,畫面中宮殿之上,群鶴翱翔的生動情景,被後人稱為「神妙」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