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路的盡頭
復相的蔡京,恩寵日隆。
徽宗先以廣西少數民族納土歸降為由,加封蔡京為太尉。數月後,又再加封太師,賜玉帶。
時間來到公元1109年,蔡京時年62歲。這年六月,有言官奏報,太陽之中出現黑子,且黑子日益增多,這是上天示警。上次是彗星,這次是黑子,似有加劇之意。
徽宗聞之驚懼,急召群臣商議。已有成例在先,群臣很自然便將此事引向了蔡京。如此,蔡京唯有苦笑了,以身體有疾為由,請求致仕、告老還鄉。
或許徽宗也沒拿定主意,他只批准蔡京辭去宰相,但無須致仕,仍保留太師等職,負責編修哲宗實錄,一切待遇與現任宰相無異,在朝廷舉行大朝會時,仍舊站在宰相班裡。
何執中,接替蔡京擔任宰相。
所謂太陽黑子之說,便是他弄出來的。僅憑子虛烏有的天象就逼退了蔡京,很顯然,這是個厲害角色。
何執中,生於公元1044年,年長蔡京三歲,處州龍泉人(今浙江省龍泉縣),神宗熙寧年間進士。入仕之初,在浙江、安徽任地方官。在任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判官時,知州為曾鞏。當時亳州政務廢弛,曾鞏上任後全力加以整頓,見到何執中做事恭謹,便對其格外重用。
當時有個案子很棘手,多年沒有審結。何執中接手後,便喬裝進入大牢與人犯同吃同住。幾日後,他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這些人在提到牛羊之角時,皆以股代替。他由此斷定此案涉及謀反,馬上審訊人犯,果然是個欲圖不軌的造反組織。同僚無不佩服,問其緣故。他說,東漢末年張角為黃巾匪首,這些人為避張角之諱以股代角,其誠如此,必為造反組織無疑。
心細如髮、見微知著,何執中厲害。
厲害的何執中還是個大孝子。他任太學博士時,母親病逝,他在蘇州為母丁憂。某日深夜,鄰居家著火,烈焰燻天、火勢甚大,執中在嘈亂中醒來。眼見母親棺槨來不及移出,他拒絕獨自逃生,扶棺大哭,誓與亡母俱焚。旁觀之人,無不動容,合力撲滅大火,其母棺槨得以保全。
有才如此,又有如此孝心,何執中在哲宗親政後,被選為趙佶等人的侍讀老師。在他悉心教導下,趙佶在書法、音律上都大有進步,師生二人也結下了深厚情意。趙佶登基為帝,帝師何執中也飛黃騰達,先任兵部侍郎,再轉工部尚書等。
在任吏部尚書時,他發現,官員們一直把選拔人才的制度文件和法規檔案等都置於家中,進而拿這些條文索取賄賂。何執中以為,這是滋生腐敗之源,建議把全部制度文件和人事檔案放置在朝廷,委託專門官員管理,供眾人公開查詢。此法,後來在六部推廣,開了國家檔案管理的先河。
何執中一路升遷,直至成為蔡京的副手,副宰相。
起初,他是追隨蔡京的,對其極為恭敬。蔡京打擊黨人、推行新政,何執中都是衝鋒在前,甚至執行的更加堅決,深得蔡京的信任。比如,蔡京剛開始打擊黨人時,並沒有要求黨人及其家屬不得回京城,這條就是何執中強烈建議加上的。
可惜,排他性是權力的本質屬性。隨著兩人權力欲的高漲,他們之間的權力衝突,也越發不可避免。何況,何執中的背後,還有徽宗在撐腰。
所以,當他清晰讀出徽宗對蔡京專權不滿時,便指使言官搬出天象之說。蔡京知道這是何執中在搞鬼,更知道這是徽宗的意思,只好主動請求致仕。
實際上,蔡京這次不過半退而已,畢竟還負責修撰哲宗實錄,還有那麼高的政治待遇。這是蔡京的二次罷相。
帝師何執中,終於坐上了宰相的大位。
----------------------------
我是未央先生,原創連載,歡迎關注……
作者/來源:未央先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