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中國就有流行歌曲,皇帝靠它了解民情,部分作品傳承至今

2021-01-09 老黃帶你去旅遊

今天我們的話題發生地依舊在西安,我們足跡來到「詩經裡」小鎮。面對古色古香,且有幾番詩情畫意的小鎮風格,大家頗有一些情趣。而我自己對於詩經也是相當推崇的。在我看來,詩經比起唐詩宋詞來說,是更加「乾淨」的詩歌。這裡面對於政治因素的影響極少也極小。很多詩篇都是表達了人性最真實,最寶貴的東西,而且用詞相當優美,讀起來讓人無限遐想!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朗朗上口的詩篇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呢?詩集又是如何匯總,如何流傳的呢?題目中稱它為流行歌曲又意義何在呢?帶著這些話題,我們開始今天的講述!

簡單的介紹下詩經,它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裡面的詩歌年代從喜洲到春秋中葉,跨度達到500多年。總篇幅數是305首。其作品的內容包括勞動,愛情,戰爭,風俗,婚姻,祭祖等方面。是周朝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以供天子真實的了解民情。

詩經裡的詩歌是誰所作?

這個問題是所有人接觸詩經後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到現在是有了準確答案。詩經並不是單個人的作品集,而是一本集大家的合集。所以如果去追溯某一首詩的作者已經無法考證了。這些詩歌的來源,有可能是民謠,有可能是當地的故事改編,有可能是一件真實事件改編等。在周代有一種官,名叫:採詩官。這個官從名字來分析就不難看出是幹嘛的。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深入民間收集詩歌素材。通過聆聽,記錄,抄送等方式把這些素材進行整理。所以採詩官是整個詩經集合中最重要的一環,他直接接觸到了詩經所有的作品。而且是否收錄都是在他的一念之間。但如果這樣就說採詩官為作者也是不準確的,只能說他是收集者更為準確。

為什麼說詩經裡的詩歌是3000多年前的流行歌曲呢?

其實不僅是詩經,古代所有的詩歌大多數都是被用作唱誦的,而不是今天的吟誦。我們知道有個詞叫樂府,有種詩叫樂府詩。我們耳熟能詳的木蘭詩,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陌上桑都屬於樂府詩。那麼樂府這個詞看字面就知道肯定是和音樂有關的。所以古代的詩歌是帶有音樂,用作吟唱的文學形式。詩經作為中國最早的詩歌,它的形式也是以音樂的形式出現的。我們上節說到採詩官,採詩官在採集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直接吟唱的形式,比如民謠,就直接記錄下來。而如果是故事,或者是真實案例這樣的,就把內容記錄,然後回到工作崗位上,交給太師,也就是負責音律的官員。由他們配合文字加上調子,成為可以吟誦的詩歌。而這種形式的流傳最早也是以歌曲的形式流傳,只是因為時間太過久遠,到了我們這個年代只能看到文字的東西,樂章部分早已失傳。所以說詩經是3000年前中國的流行歌曲,這個說法也不過分。

最早的詩經是起到什麼作用呢?

其實詩經最早的作用並不是我們現在這樣,用作閱讀欣賞之用。周代用專門的官員去做這個東西,實際上是對當政者有用的。皇帝聆聽這些詩詞的時候,就能準確的把握住民情。不管是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因為當時的通信手段不強大,民眾也沒有機會跟當政者面對面的進行溝通。如果冒然去做什麼家訪,恐惹得民眾因為顧及朝廷威嚴而回答不實。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用聽,編,寫的方式,留下詩經這樣的「民情調研」,再配上音樂,唱給皇帝聽。讓他能及時的獲得有用的情報!

詩經是如何保存傳承的?

詩經相傳是孔子時期,才得到最為嚴格的一次匯總編寫。而可惜的是在孔子時期,很多詩歌已經失傳了。失傳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生活條件有限,能用上甲骨來記錄東西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為造價太過昂貴。普通人根本無法去接觸和嘗試。所以在經歷戰火,以及小範圍的傳承後,使得大量的詩經內容失傳。經過孔子的編輯後,傳說是交給學生子夏來繼承傳詩。但那個時代,仍然面臨著物資匱乏,資源有限的窘境。所以更多時候是通過口誦而傳承。所以經過這千年的時光,我們現在依然能夠讀到這300多首詩歌,我覺得已經算是奇蹟!

最後我仍要為詩經說一句,中國古代的璀璨文化結晶,應該被更多的國人所熟悉。在閱讀這些優美的字句之時,想像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這種價值比起任何的代入都無法比擬!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作者)

相關焦點

  • 從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到中國流行音樂之父,總共需要幾步?
    引言流行歌曲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後世的器樂曲和歌曲。流行歌曲起源於何時卻不知道,或許根本就不用知道,但它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且能夠長久傳唱的。在中國的上世紀,也有過無數的流行歌曲,大約至今還是那麼令人喜愛。
  • 明朝最大爛尾工程,只因皇帝一時興起,3000餘人皆因它而死
    比如明代修建的陽山碑材,它被稱為明代時期最大的爛尾工程。陽山碑材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朱棣為了歌頌他的父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功德而建造的。因為朱棣的皇位並不是通過正規的手段得到的,而他又想證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歌頌自己父親的功德,來側面印證自己的皇位是合法的。然而這個巨碑最後也並沒有完成,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個爛尾工程。
  • 越南演唱組亮了中國網絡 翻唱的中國流行歌曲
    【環球時報駐越南特約記者 李凡】一個名為HKT的越南演唱組合近日成為中國網民的新寵。該組合3名年輕歌手以過氣的造型,翻唱版的中國流行歌曲MV等被中國網民戲稱「越南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偶像團體」。他們於11月6日在中國開通微博後,轉發量達十萬次以上,連王菲也就他們的照片點評道「照亮了我們枯萎的心」。
  • 一個獨霸文壇的皇帝,卻製造了中國最大的文化浩劫
    中國是一個極度重視文化傳承的國家,最典型的是《尚書》,就是上古之書,講述三皇五帝到春秋戰國的事跡,在全世界對自己祖先只能靠考古了解的時候,中國人卻可以通過文獻記載了解先民的事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歷史上卻又有多次文化浩劫,比如秦孝公焚書(韓非子記載,商君教秦孝公燔《詩》、《書》而明法令,當然實際沒有認真執行,且局限於秦國,影響不大)、秦始皇焚書坑儒、梁元帝焚書等,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秦始皇焚書坑儒。那麼,中國最大的文化浩劫,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嗎?其實並非如此,而是來源於一個獨霸文壇的皇帝之手,這就是清朝的乾隆!
  • 「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走進金東
    今年是施光南誕辰80周年,為了紀念和緬懷施光南先生,激勵當代音樂創作者、演唱者、愛好者傳承施光南謳歌時代的音樂精神,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服務長三角區域文化繁榮,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重要節點品牌節慶活動,深入實施「人文富區」戰略,金東區在成功舉辦兩屆施光南音樂節的基礎上,舉辦本次「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
  • 「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走進金華...
    今年是施光南誕辰80周年,為了紀念和緬懷施光南先生,激勵當代音樂創作者、演唱者、愛好者傳承施光南謳歌時代的音樂精神,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服務長三角區域文化繁榮,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重要節點品牌節慶活動,深入實施「人文富區」戰略,金東區在成功舉辦兩屆施光南音樂節的基礎上,舉辦本次「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
  • 張先松:79歲一身絕技無人傳承,每月拿3000退休金倒貼學徒傳藝
    繼承,所謂有傳必傳,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眾多的燦爛文化寶藏中,每一件先輩留下的遺產都值得我們繼承。不久前,在外網爆發出的韓國網友針對中國漫畫家的漢元素搭配插畫,再次將關於漢服的爭議引向明面。韓國網民反覆強調,圓頂帽子是他們國家的文化遺產。
  • 此人不僅謀殺皇帝睡皇后,還當上了皇帝,死前一句名言流傳至今
    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很多的名人,尤其是每個朝代的皇帝,更是人人都嚮往的存在,他們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他們手裡攥著人們的生殺大權,可以說,無論是什麼事情,都要經過皇帝的手才可以,從秦始皇開始,中國古代的集權制,就已經達到了頂峰,雖說也有很多的朝中大臣,有著很高的權利,但是也依舊抵不過皇帝不是
  • 聽了這麼久的流行歌曲,原來源頭在這裡
    現實生活中,提到流行歌曲,我們第一時間總會想到搖滾、民歌、爵士、網紅音樂等等。在日益更新和淘汰的社會裡,新興的音樂形式不斷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沉浸在各種各樣的旋律和節奏之中,眼花繚亂。然而,追隨流行歌曲的源頭,一首歌曲慢慢揭開它的帷幕,中國早期流行歌曲也因此不斷發展壯大,一步步演變至今。它就是由黎錦暉創作的歌曲《毛毛雨》,這首歌在當時的流行程度不亞於現在我們熟知的周杰倫的《告白氣球》。可想而知,它對於中國流行音樂的先河開創和獨特的價值。
  • 世界上最長的王朝:經歷了2678年,125位皇帝,至今仍然存在
    中國有話: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本來皇帝都想延續萬世的,就像秦始皇想著讓大秦帝國、秦二世、秦三世的延續下去,沒想到陳勝喊了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句話就把大秦帝國幹下去了,而且還帶了個頭,以後老百姓沒活路了,都起來造反,所以中國的朝代更替很頻繁。、
  • 鳳凰藝術 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邀請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那麼作為中國美術館,在向世界展示中國藝術的同時也應該把世界的優秀藝術引進到中國來,讓更多的中國觀眾和藝術家來了解今天世界的發展。對於法蘭西文化的歷史中國藝術家了解比較多,但是對於當代正在進行中的法國藝術是什麼樣子呢?我想它本身有是多元的,也是各種風格並存的。
  • ...凝聚長三角文化發展青年力量——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
    」在金華市中國婺劇院舉行。大賽旨在對當下中國長三角地區原創流行歌曲優質曲目及優秀創作人才進行集中挖掘與展示,推動長三角音樂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大賽題材作品以當下民生為主線,貼近人民,以紀念金華籍著名音樂家施光南先生誕辰80周年,傳承其「謳歌時代、謳歌人民」的音樂精神。
  • ...一起來讀書活動繼續進行中——作品火熱徵集中已有3000餘學生...
    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已有3000餘名學生報名參加,作品徵集還在火熱進行中,快來參加吧。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已有近3000名中小學生報名參加。【優秀指導老師談心得】石家莊市大郭學校教育處主任:聶旭光通過參加活動讓紅色經典文化的精神內涵深入孩子們心中明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石家莊市新華區大郭學校圍繞這一重大節日,舉辦了以「童心向黨·紅領巾永遠心向黨」為主題的小手拉大手讀書活動。
  • 民情12345|夜間行駛,電子警察補光燈閃花眼?成都部分區域已改造
    原創 鄭然 王培哲 蓉城政事 收錄於話題#民情1234543個夜間行車你有被道路監控補光燈閃花眼嗎?近日,有市民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反映,夜間道路監控補光燈的燈光太閃,影響視線。
  • 泰國電影界的「功夫皇帝」,在中國圈粉無數,15年前的片子技驚世界
    如果說到功夫電影,世界公認就是中國的功夫電影最優秀,其實也有很多其他國家的功夫電影也有好的作品,功夫巨星也有不少是國外的,泰國電影界的「功夫皇帝」託尼賈就在中國圈粉無數。託尼賈也拍攝過非常多的功夫影片,其中最受觀眾喜歡的《冬陰功》是2005年的作品,這部15年前的片子技驚四座,讓託尼賈一下成為了世界功夫界的巨星。觀眾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在於有著非常明顯的泰國本土功夫特徵,泰拳作為託尼賈的功夫基礎給觀眾貢獻了精彩的打鬥場面。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習三書法作品賞
    圖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習三書法作品:「老朽壽已八十三 半生艱辛半生甜苦辣酸甜皆歷盡 幸有桃李結滿園長江後浪推前浪 內畫傳承有接班1988年至今任衡水市內畫藝術院院長。2002年受聘於河北科技大學教授。歷任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衡水市特種工藝廠副廠長、廠長。現任衡水市內畫藝術院院長,一級美術師。九三學社第二屆衡水市委名譽主委。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鼻煙壺專業委員會副主席。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1981年負責創建中國鼻煙壺研究會,並任理事長。為冀派內畫藝術創始人。
  • 傳承了600多年的蘇州香山幫,如何成為中國傳統建築的代表?
    ◆香山幫的傳承,不能空喊口號,更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融入市場的大浪大潮中。正解局出品北京故宮,中國遺存至今最大的古代建築群。蘇州園林,中國江南園林的代表。正是有了他們,我們才能看到600年前的故宮、天安門、蘇州園林,也許只有他們,才能讓下一個600年的時候,我們的後代還能一睹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的精巧。
  • 周城扎染:解讀時代變遷下扎染工藝的傳承和發展現狀
    那麼接下來,我將以周城扎染為例,走進歷史,走進民間,走進周城,去探索,去感悟那些我們不甚了解的扎染工藝及其歷史淵源。一、周城扎染的歷史淵源要想真正了解一樣東西,那麼就得從它的根源開始,從它的本質出發。探究扎染工藝的過去,我發現,扎染工藝從秦漢時期就已經存在並被人們延續發展至今,是我們需要關注和必須傳承的傳統民間工藝之一。其實只要留心觀察,也許你在身邊就能發現這種工藝的存在,或是去旅遊的時候在某個街角看到過。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門傳承了兩千餘年的民間傳統工藝,其實也是深受到現代染料技術的衝擊。
  • 中國變法第一人的思想傳承至今
    中國變法第一人的思想傳承至今中國變法第一人是戰國時期魏國國相李悝,他在魏國推行的改革變法,開創了戰國改革變法之先河。至今約2500餘年了。李悝(前455—前395年),又名李克,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政治上實行法治,他極力推行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並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的主張。有功才授,無功不能授,有賞有罰,唯才是用。同時,他還把那些無功而食祿的人稱為淫民,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要把這些人的食剝奪,用以獎賞對國家有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