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賺錢的飲料巨頭:超越康師傅統一,它一天入帳5700萬

2020-12-16 奔跑的小羅子

民以食為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零食市場迎來蓬勃發展的新契機。有數據顯示,從2006至2016年,我國零食市場的總規模由4240.36億元增長到22156.4億元,增長幅度高達422.51%。飲料作為零食行業的重要分支,也成為這一萬億級市場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提起飲料,我們往往會想到娃哈哈、統一等飲料巨頭。其實,這和媒體發布的一份飲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一致。在媒體通過品牌傳播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美譽度、品牌延伸發展能力和企業社會責任貢獻度這5大維度評選出的《食品品牌競爭力評價體系》報告中,康師傅、統一、可口可樂排在了飲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前三位。這足以看出康師傅等飲料品牌在國內飲品市場的重要影響力。

但是,在盈利方面,不管是康師傅也好,統一也罷,它們都敗給了一個瓶裝水品牌,它就是農夫山泉。例如,在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企業分別實現了24.6億元和10.3億元的淨利潤。對比之下,農夫山泉則實現了36.1億元的淨利潤。換言之,農夫山泉賺的錢比康師傅、統一的淨利潤之和還多,農夫山泉堪稱是「國內最賺錢的飲料巨頭」。

其實,農夫山泉所取得的成績遠不止如此。在早些時候媒體發布的2019年浙江民營企業100強排行榜中,農夫山泉以209.11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在了第57位。與此同時,農夫山泉成為首個營業規模突破200億、以包裝水為主營業務的食品企業。200多億營收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農夫山泉平均一天可以入帳5700萬。

在農夫山泉取得斐然業績的背後,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立下了汗馬功勞。早年間,鍾睒睒曾做過浙江日報記者、種過蘑菇、搞過保健品、賣過飲料……在經歷了一系列失敗之後,鍾睒睒才憑藉著保健品贏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為今後創建農夫山泉埋下伏筆。

1996年,千萬身價的鐘睒睒回到杭州,開始進軍飲用水行業。當農夫山泉決定做天然水時,彼時的國內市場,還是純淨水的天下:純淨水在飲用水市場佔比超過95%,而娃哈哈和樂百氏在純淨水領域的兩強壟斷形勢更是初步顯現。與其在純淨水領域競爭,還不如去開闢天然水市場。在鍾睒睒的帶領下,農夫山泉逐漸成長為了國內瓶裝水市場的領軍企業。

根據尼爾森的統計數據,倘若以銷量進行計算的話,農夫山泉在最近幾年的瓶裝水市佔率分別為20.1%、21.9%、25%、28.3%,在成為國內瓶裝水市場一哥的同時,農夫山泉正在快速拉大自己與同行對手間的差距。

提起農夫山泉,我們很容易想到農夫山泉的低端瓶裝水。其實,隨著消費的持續升級,農夫山泉在高端瓶裝水和飲料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進步。在2015年以前,提起高端水,在一連串的名單上面有依雲、巴黎水等等,唯獨很難找到國產瓶裝水品牌。直到農夫山泉推出自己的玻璃瓶高端水,國產瓶裝水品牌才在高端水市場嶄露頭角。

提起瓶裝水,農夫山泉並非是國內市場的最早入行者。然而,它為何可以實現彎道超車?這與農夫山泉有效的市場營銷與推廣密切相關。鍾睒睒曾經常說這一句話:「企業不炒作就是木乃伊」。其實,這裡的「炒作」,就是如何有效地進行市場營銷。其實,瓶裝水品牌間的差異並不是很大,而農夫山泉呈現出的一個個拍案叫絕的影響事件,就是它逐漸走上行業巔峰的「有效利器」。

作為國內最賺錢的飲料巨頭之一,農夫山泉的利潤超過了康師傅、統一等飲料巨頭,它一天可以入帳5700萬。在鍾睒睒的帶領下,農夫山泉能否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國內飲料界的隱形巨頭:超越可口可樂娃哈哈,一年賣出100億瓶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碳酸飲料、包裝飲用水還是國內飲料市場的主力軍;而到現在,茶飲料、果蔬汁、咖啡飲料、風味飲料等形形色色的飲料種類分別佔據著一定的市場,且呈現出較大的規模。早些時候,歐睿國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國內飲料市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5785.60億元。千億級別的飲料市場,催生出了不少的飲料巨頭,比如娃哈哈、可口可樂等等。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似乎對方便麵開始排斥,因為在人民的心裡,始終認為方便麵不僅不健康,而且還沒有任何的營養,所以這樣的思想認知也導致整個方便麵行業都在下滑,不少人此前還唱衰現任中國方便麵老大的康師傅。目前在我國的方便麵市場上,除了大名鼎鼎的統一和康師傅外,還有一個今麥郎。
  • 中國方便麵市場25年暗戰: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到了1998年,統一和康師傅的營收差了10個億左右。據報導,在2003年國際棕櫚油大漲風波中,方便麵企業們每個月的生產成本猛地增加了上千萬元,於是統一與康師傅相約一起漲價。但當統一如約調整價格之後,康師傅卻按兵不動,悄無聲息地搶佔了統一的市場份額。到2008年,統一又被今麥郎和白象超越,市場排名從第二跌至第四。
  • 中國真正的飲料之王:一年入帳240億,淨利潤卻高達近50個億
    中國真正的飲料之王:一年入帳240億,淨利潤卻高達近50個億推薦語:在2019年的時候,相關調研機構公布了一份飲料影響力排行榜,榜單上康師傅打敗所有對手,拿下行業第一。說到康師傅,很多人會聯想到它是一家方便麵巨頭,但實際上,康師傅還是一家飲料巨頭,並且在早年間已經成為了中國的飲料之王。
  • 比康師傅、統一更賺錢的食品公司,創始人還是臺灣首富
    也因此在近幾年,中國的快消品市場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中國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的零食巨頭。其中康師傅和統一更是快消品中的巨頭,它們在市場上的表現也是有目共睹的。2018年隨著業績的回暖,康師傅實現年營收606億元,統一的年營收也達到了217.72億元。這樣的成績放在臺灣省的食品企業中,可以算得上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 中國最賺錢的零食公司:打敗了康師傅,利潤是三隻松鼠的10倍
    說到我們都喜歡吃的零食,國內擁有娃哈哈、達利、康師傅等傳統食品巨頭,此外還有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新興的網際網路食品品牌崛起,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大家可能不知道,國內最賺錢的零食公司,其實是旺旺集團。
  • 方便麵巨頭崛起,一年賣出15億包,網友:康師傅和統一有壓力了
    在方便麵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方便麵品牌,莫過於康師傅和統一。作為行業巨頭的它們,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不過,市場是不斷處於變化中的。現如今方便麵市場中,出現了一匹「黑馬」。今年的銷售額增長速度極為顯著,一度達到20%,連康師傅和統一都比不上它。這個如同「黑馬」一樣的品牌,就是今麥郎。嚴格來說,今麥郎算是一家老牌企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今麥郎創立於1994年,前身為華龍面業。
  • 中國最賺錢的飲料:兩元一瓶的農夫山泉
    看來平平無奇的瓶裝水,卻是比牛奶、啤酒賺錢的多的行業,同時也是增速最快的食品飲料子行業。而農夫山泉,佔據著行業20%的份額,不僅穩居行業第一,收入增速遠高於行業水平,淨利率比同行還高了整整十個百分點,幾乎把瓶裝水行業做成了單寡頭市場。穩定成長!高毛利!穩居行業第一的食品飲料公司!
  • 統一大戰康師傅,誰是贏家?
    然後統一頭都被錘爛了。錘爛統一的,正是名不見經傳的頂新集團。同樣來自臺灣的它,憑藉著一手麻辣鮮香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席捲了大江南北,成為了90年代最炙手可熱的方便麵。原本統一希望能在飲料市場扳回一城,可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年,1996年10月,康師傅盒裝冰紅茶上市:康師傅憑藉著從方便麵那邊積累下來的渠道,輕而易舉的就佔領了我國冰紅茶市場。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來源:證券日報網希紅市公眾號日前,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相繼發布了2019年財報,股價卻雙雙遭遇大跌。發布財報後的第二天,3月26日,統一股價報收於7.08港元/股,跌幅縮至1.67%,總市值305.81億港元。統一在方便麵、茶飲料、果汁、咖啡等領域均有涉獵。其中,方便麵業務和飲品業務是統一的兩大收入來源。
  • 方便麵巨頭倒下!曾年入20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終被5000萬賤賣
    雖說很多人認為泡麵不太健康,應該少吃,不過,還是有不少人認為泡麵擁有它獨特的美味,百吃不厭。現在談起市場上的泡麵品牌,大多人腦海中浮現的一般都是康師傅和統一。這也很正常,畢竟這兩大品牌的市場份額佔有60%以上。其實,曾經有個百強方便麵巨頭年銷20多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然而現在卻黯然出局,「賣身」央企都沒用。這個「倒下」的巨頭就是五穀道場,其創始人是王中旺。
  • 茶飲料龍頭2019財報:康師傅155.7億,統一56.1億
    康師傅、統一,我國近十年來茶飲料品牌排行榜前2位。 如果你喜歡喝茶飲料,絕大部分應該接觸過這2個品牌。 近日,康師傅控股(00322.HK)、統一企業中國(00220.HK)發布2019年度財報。
  • 康師傅VS統一:價格戰後,泡麵雙雄回春潮
    自面世以來,各種方便麵產品便迅速風靡全球,消費者都深深愛上這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雖然隨著時間推移,人們消費水平與健康飲食觀念的逐漸提高,方便麵已經不再是快消市場的寵兒,但我們不能否認方便麵的確曾經「統治」過世界。眾所周知,從2014年起國內方便麵行業便開始走下坡路,由於人們的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外賣業務的興起,年銷量跌至385.2億元。
  • 中國年銷20億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統一,卻敗在自己手裡
    但是不能否認,它在很短的時間中,就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食品。本文要介紹的這家生產方便麵的企業,巔峰時期曾年銷20億元,成功擊敗統一、康師傅等競爭對手,成為行業巨頭,但是最終卻敗在了自己的手中。這個方便麵品牌,就是五穀道場。被人遺忘的五穀道場在如今的方便麵行業中,很多人一提到知名品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康師傅、統一等品牌。
  • 艾瑞:康師傅和統一的廣告分析
    康師傅和統一的較量集中在2018年炎熱的第三季度,7月統一率先抬升廣告投放量,受季節影響在飲料單品上的投放迅速擴大,包含阿薩姆紅茶、水趣多等;8月康師傅緊追猛趕超過統一,雙方單月廣告投放都達到2018年最高值;9月份統一的廣告投放下滑,康師傅繼續維持較高水平,主要宣傳其下天然礦泉水和經典茶飲料。
  • 中國食品界「巨頭」,利潤是康師傅統一之和,被稱為「山寨之王」
    當今,達利集團無愧是中國食品界的巨頭,不過還有「山寨之王」稱號。在80年代末,許世輝創辦了達利食品公司,剛開始主要生產一些餅乾類食品,在當時,達利公司是一家沒名氣的小公司。隨著達利食品不斷發展,在2002年迎來機遇。當時中國食品市場上,好麗友蛋黃派賣得異常火爆。許世友瞅準機會,模仿好麗友,生產出達利園蛋黃派。
  • 國內最大的空調集團:超越格力電器,它一天可以賺走8000萬
    近些年來,隨著家電行業的蓬勃發展,空調成為了我們解暑或者是抗寒的利器,而國內空調市場也逐漸呈現千億規模。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空調巨頭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數據,2020年冷年國內空調市場零售額規模為1600億元,相比於2019年下滑了18.2%。而在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也失去了自己「空調一哥」的地位。
  • 115秒|你愛的統一、康師傅飲料紛紛提價?原來與這個有關…
    今年,隨著國家「禁廢令」等政策的頒布實行,曾經大量進口的國外固體塑料垃圾已不能成為我國再生塑料行業的原材料來源,一直不受關注的國內廢塑回收行業開始重新受到重視,省內的廢塑料回收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
  • 一瓶飲料裡的江湖爭霸
    其中,碳酸飲料是可樂、百事兩個國際品牌的天下;包裝飲用水行業中,康師傅、農夫、怡寶、娃哈哈等四家巨頭佔比超過70%;果汁飲料行業,康師傅、統一、匯源、可口可樂四家企業佔比超過60%;功能性飲料市場中,脈動和紅牛佔據主要份額;茶類飲料中,康師傅、統一佔比60%。雖然表面上看,這些飲料巨頭各有各的山頭,但實際上每個巨頭都在蠢蠢欲動,隨時準備將觸角伸向別人的地盤。
  • 900億巨頭康師傅控股火了
    截至發稿,康師傅控股報14.92港元,漲2.47%,最新總市值839億港元,年內累漲超12.18%。與此同時,港股食品飲料板塊表現活躍。同時,大和將康師傅控股目標價由13.2港元升至15.6港元,評級同時由「持有」提升至「跑贏大市」。另外,大摩發布研報稱,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預計主要消費必需品今年可取得更高的利潤收入。該行認為,在一眾必需品中,方便麵需求最具彈性,因為消費者將減少外出及傾向在家用餐。故將康師傅投資評級由「持有」上調至「優於大市」,目標價由13.2港元上調至15.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