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千年,文房四寶之二,「墨」

2020-12-15 老呂說文史

大話千年,文房四寶之二,「墨」

「墨」是中國傳統書畫中最常用到的載體,是文房四寶之一,中國傳統的文房用具。

墨的歷史

相傳在周朝周宣王時期,開始制墨,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也曾經發現了有用墨所書寫的「墨書」。但是根據考古,我們現在所能發現的,距離現在最早的實物是在秦漢時期的古墓中出土的「墨丸」。

晉代著名的女書法家,王羲之的師傅衛夫人在其著作《筆陣圖》中曾說:「這種墨的材料是用廬山的松樹燃燒後的松煙,加上代郡的鹿角所熬製的膠,經過10年的存放,硬的就像石頭一樣。」

北魏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裡也有如何製作墨的記載:「為了製作好墨,不僅要講究所用的墨煙,更要選擇制墨時所用的膠。上等的墨還要放入珍珠粉、麝香等藥物,用來增強墨的光澤度、顏色,來祛除墨裡的異味,增加墨的香氣」。

在唐朝末年,出現了兩位製作墨錠的大家。奚超、奚廷圭父子二人是當時聞名於世的制墨名家,後來奚氏舉家遷到了今天的安徽省歙縣。在歙縣時,奚廷圭被南唐後主李煜任命為墨務官,負責給皇家制墨。為了表彰奚廷圭,李煜賜李姓給奚廷圭,因此後世人又稱其為李廷圭。

李廷圭製作的墨錠,在當時是與黃金等價的珍品,光澤如漆、香味濃鬱。到了南宋時期成為了文林珍寶,素有「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說法。

墨的種類

書畫所用的墨按照其製作的原料,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松煙墨:其材料主要是用松木,將松木燃燒時所產生的松煙搜集起來後,參入適當的動物骨膠、藥材和香料。根據所要的形狀,加工定型後製作而成。其特點是色澤烏黑,沒有光澤,其中最好的就是徽墨。

在宋朝之前,中國只有松煙墨這一種制墨方法,作為材料的松樹必須要粗壯、肥膩,越是頂級的好墨,需要的松樹越要古老,因此許多古松就被砍伐殆盡。《墨經》和《夢溪筆談》中都對這件事情有過感慨:「以前東山的松樹品質上乘是制墨的好材料,但是現在已經被砍伐完了,滿眼能看見的松樹,年齡最大的也才十幾年而已」。

2、油煙墨:由於材料的匱乏,能夠做墨的松樹幾乎都被砍伐完了。然而文人墨客對墨的需求卻是大大增加了,為了有墨可用,就發明了油煙墨。其主要材料是桐油、麻油、菜籽油、石油等。油煙墨的發明人早已不可考證,估計是制墨者在燃燒桐油的時候看到油煙,靈機一動產生了一種代替松煙的實驗想法。結果證明,油煙墨具備了松煙墨所不具備的屬性,那就是色澤黑亮,光澤照人。除了菸灰所用的材料不同外,其他制墨方法和材料均和松煙墨相同。

3、油松墨:這種制墨方法是將油煙和松煙混合在一起製作而成,根據製作時所混合的比例不同,成品的墨質也會有所不同,筆者無法介紹它的特性。

在選擇墨錠的時候,可以從音、色兩個方面入手。好的墨錠,色澤微泛紫光、其次是墨色,再差一點的泛有青光,白色光的是最差的。聲音上,輕輕敲擊墨錠,聲音清澈且有微微回音的為上等,聲音渾濁的是下等。將墨錠在硯臺中研磨時,聲音細的是上等,聲音粗的為下等墨。

墨的研磨

一塊好的墨錠,也要有好的研磨方法,不然註定是暴殄天物。研磨時,墨要保持平正,重按輕推,平穩且緩慢。剛開始少放一點水,等到墨色濃了以後再加水,在磨濃,加水時要注意不要用熱水茶水。磨墨時要注意濃淡適中,太濃了不利於書寫的流暢性,太淡了又容易透出紙的顏色。每次磨墨一定要用多少磨多少,不要放得太久或者過夜,一般過夜的墨被稱之為宿墨無法再使用。

墨汁的出現與使用

由於古法制墨時間較久,且制出來的墨錠價格相對較高,並且在使用之前需要研磨,費時費力。隨著工業化生產的擴大,流水線生產的墨汁逐漸代替了以前手工製作的墨錠。現代墨汁製作的方法與明清時期手工製作的墨錠大同小異,只不過是少了固型這一步。但是現代墨汁和墨錠的區別是原材料的不同,因所用的煙與其他輔料不如明清時期的質量好,故而墨汁的品質要差了很多。

為了滿足過大書法愛好者的需求,一般都是用一些市面上常見的原材料經過機器的加工做成。墨色既不烏黑,也沒有光澤,只能是作為一種練習時的替代品而已。如果想要創作好的作品,還是需要用古法所製成的墨錠去研磨使用。

市面上質量比較好的墨汁有「一得閣」和「曹素功」兩種,這兩種價格比一般的墨汁要好很多,同時價格也要貴一些,一瓶正宗的「一得閣」大概在30元左右,「曹素功」要在35元左右。不過「一得閣」的仿品比較多,也就是造假的比較多,尤其是那種大瓶裝的,大概10元2斤的,根本就無法使用。筆者個人比較喜歡「曹素功」,書寫時無論是墨色濃淡還是光澤度都比「一得閣」要好一點。

另外,如果遇到好的墨錠是可以收藏的,畢竟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收藏的行列。正如筆者在前文中所說的「黃金易得,李墨難求」。一塊古墨或者是一塊上等的墨錠,對於真正的文人來說和無價之寶沒有什麼區別。根據2014年5月5日的一次拍賣會,最高的一方明朝的古墨單價是60萬元。

相關焦點

  • 古人的講究——文房四寶
    感謝遇見你,牧雲唐博今日為您介紹"文房四寶":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筆:據傳毛筆為蒙恬所創,自元代以來,浙江湖州生產的具有"尖、圓、健"特點的"湖筆"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
  • 書法|關於文房四寶,你真正了解多少?
    而與文人墨客相廝守的文房四寶,作為書法的主要書寫工具,也承載著千百年來中華文化之精髓。——墨舟在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上,文房四寶不僅在書寫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自身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在這種文化形式與內涵中,凝結著古人的智慧與汗水,體現出中國歷史的悠久與文化的燦爛。
  • 細說收藏,為何要在日本海淘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起源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 420-- 589年),專指文人書房中的 筆、墨、紙、硯,雅稱「文房四寶」或「文房四士」。前者源於梅堯臣《再和歙州紙硯》詩:「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後者出自陸遊《筆硯紙墨戲作》詩:「水復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獨相依。」
  • 散文隨筆‖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筆墨紙硯四寶中,尤其是硯臺,已經成為一種收藏與陳設。 端硯發墨細膩,不傷毫,注水不幹。 歙硯發墨快,石紋豐富。 細說起來,研墨與書畫關係密切。 古墨中有松香、冰片,甚至沉香,故此,庭堂書房掛一幅山水畫,不但使房間頓生光輝,意境優美,而且散發出淡淡的墨香味。
  • 什麼是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指中國傳統書畫用的筆、墨、紙、硯。宣紙、湖筆、徽墨、端硯,是文房四寶中的精品。
  • 中華文化:文房四寶具有什麼樣的內涵
    文房四寶古時也稱「文房四士」,不僅是有極強使用價值的文具用品,更是融繪畫、書法、雕刻、裝飾於一體的藝術品。1、筆古代文人用筆特指毛筆。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兩千多年之前。傳說,我們現在所用的毛筆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蒙恬所發明。
  • 古代最著名的文具:文房四寶的發展史
    導語: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是文人上施展才華的工具,從一個「寶」,就能看出文人乃至世人對這四件文具的推崇與重視。筆是抒發文人心中壯志才情的載體,墨是變化出那些風格各異的文學作品的魔法,紙張是容納風景人物詩文書畫的容器,硯是裝載、加工「魔法」的魔杖。
  • 全國最大文房四寶展,周五登鷺!超多好物,書畫愛好者必看~
    這是全國文房四寶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行業大展TA又來廈門啦11月27日—30日由廈門日報社參與主辦的第46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暨第六屆海峽書畫藝術產業博覽會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百年「老字號」、千年「非遺」技藝匯聚一堂、盡顯精彩大牌筆墨紙硯、文房雅器廠商親臨展示、廠價直銷
  • 《迷你世界》文房四寶怎麼製作 文房四寶製作材料流程攻略
    《迷你世界》是一款高度自由的休閒類3D沙盒遊戲,有著非常方便快捷的多人聯機模式,在這裡,你能夠隨心所欲創造一切,那麼《迷你世界》文房四寶怎麼做?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迷你世界》文房四寶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古墨精華知識賞析
    文房四寶,一直是歷代文人書房的必備之品。其中墨是文房四寶之一,蘊藏深刻的文化意義。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賞析古墨,使您在文房雅玩的世界中掌握必備的古墨精華收藏知識。一、古墨簡述古墨是繪畫、書寫的主要顏料。在文房四寶中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之位。古代制墨原料主要有松煙、油煙、桐煙和漆煙等。古墨製成的成品要經過入膠、和劑、蒸杵和模壓成形等一系列工序。
  • 大話降龍:千年狐妖「真實面目」大曝光,降龍攤上了不得了的玩意
    哈囉小夥伴們好啊,我是么兒,今天照樣給小夥伴們分享漫畫大話降龍的幽默小劇場,希望大家每天都有個好心情!上回說到帝哥一行人外出打獵,收穫最大的無疑就是太白了,據說還帶回了傳說中的千年狐妖,不過五元一位的收費確實是過分了。
  • 毛筆書法:文房四寶——毛筆篇
    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是我們進行書法創作時常用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書寫工具,可以達到更好的書寫效果,為我們的書法創作增色。此篇為文房四寶之毛筆篇。漢字書法的基本功夫主要是用筆的功夫,所以毛筆在書法藝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書法藝術中的主角也不為過。下面就一起來了解關於毛筆的知識。1、毛筆的分類在我國,毛筆的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因此也造就了毛筆種類繁多的現象。
  • 文房收藏的潛力股,盤點流落在日本的國寶級墨條,明清古墨賞析
    如今玩書法的人是越來越多,但是現代人寫書法多數用的墨汁,古代文人最看重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其中墨和硯也隨著時代的推移,而逐漸退出了江湖,大部分人都使用墨汁,寫字時將墨汁倒入碟內,這樣雖然快捷方便,但著實失去了不少的樂趣,由於我們文化的缺失,很多年輕人甚至不知道墨是幹什麼用的?
  • 傳播20:00【中國文房四寶 5】
    中國文房四寶 第五集:傳播 從現存的實物與工藝中,追尋文房四寶在亞洲及歐洲的傳播路徑。
  • 文房四寶——書法的基本常識
    中國書法所使用的書寫工具:筆、墨、紙、硯,歷來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下面我們從「 文房四寶」來談談書法藝術所涉及的基本常識。1.毛筆毛筆在中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據考證,在古老的甲骨文中便有殘留筆跡,因此,中國的毛筆幾乎與文字同步產生並具有數千年的歷史。
  • 青島市博物館攜手方所書店 「五進」宣講「文房中的墨與印章」受歡迎
    魯網8月30日訊(特約記者 張帆)中國獨有的「文房四寶」是指什麼?書畫家們常說「墨分五彩」是什麼意思?隨著資深志願者劉澎老師的講解、一頁頁課件的展開,《文房中的墨與印章》為觀眾們揭開了一個個弦機,讓觀眾們逐步了解和認識了墨、硯的發展簡史,印章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 文房四寶中「墨」的發展及分類
    作為書寫材料的墨,我國古代向有「刑夷制墨」的傳說。據說刑夷是西周宣王時人,關於他在當時所制的墨,有人認為,「墨」字的寫法從「黑」從「土」,原是因為「煤煙所成,土之類也」。明朝羅欣在《物原》中還進一步推定,當時刑夷所制的墨,是把松木燒成菸灰後製成的「松煙墨」。
  • 品讀千年古畫——董源《煙嵐重溪圖》
    北苑此圖所用紙墨即南唐御用澄心堂紙、李廷圭墨。梅堯臣贊此紙「滑如春冰密如繭」;「融月敲冰滑有餘」。墨質豎如玉,豐肌膩理。與龍尾硯,諸葛筆並稱文房四寶。此幀紙質堅緻古潔,細密冰滑,歷千年而墨色愈深透,淡者氧化入紙,濃者墨彩弈弈,紙墨相發,韻味淵醇,晶瑩湛湛,自成五彩,彌淡彌腴。下方石角小書董源二字,墨色淳古,力透紙背,閱之生氣遠出,宋以降無人能及。
  • 記者探訪900年歷史大嶺村:村裡藏著天然「文房四寶」
    除此之外,玉帶河旁還有一座文昌塔、一座龍津橋、一座墨硯塘,構成了大嶺村的天然「文房四寶」:文昌塔為筆,龍津橋為筆架,墨硯塘為墨水,玉帶河為白紙,彰顯著大嶺村獨具特色耕讀文化。在航拍鏡頭中,玉帶河猶如一條「綠腰帶」,岸邊樹木綠蔥蔥,河水靜靜流淌。
  • 中華墨御堂榮登納斯達克為全球祈福
    墨灸養生是一個傳承了數千年的中醫養生瑰寶,傳自唐朝的三品墨官祖敏。它是將松香燒煙成墨,配伍四十多種名貴中藥,製成藥墨,使用時加熱軟化後敷於體表,熱灸人體的穴位與經絡,以藥入墨,墨隨血走,透表達裡。從而達到溫經通絡、扶陽固本、調理陰陽平衡的目的。藥墨是中華醫學的瑰寶,清朝名醫葉天士曾以藥墨救乾隆一命。其實與葉天士齊名的清代名醫薛雪才是藥墨治病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