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常見的慢性盆腔痛,如何解決呢?

2021-02-12 HAOYISHENG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指盆腔、前腹壁(臍周或臍下)、腰骶部或臀部的非周期性疼痛,持續6個月以上,常引起功能障礙或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

一、慢性盆腔痛的原因有哪些?

生殖系統;

泌尿系統;

消化系統;

肌肉骨骼系統;

神經或心理疾患。

二、生殖系統(婦科)原因

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後遺症)、盆腔粘連、盆腔淤血症候群、肌腺症、肌瘤、卵巢殘留症候群、腫瘤、輸卵管脫垂(子宮切除術後)、結核性輸卵管炎、良性囊性間皮瘤、卵巢囊腫(術後盆腔假囊)。

三、問病史

四、無所適從的疼痛,如何辨別痛從何來?

內臟痛的特點:屬於慢痛(緩慢、持久、定位不準確、對刺激分辨力差);對切割、燒灼等刺激不敏感,但對牽拉、缺血、痙攣等刺激敏感;常伴有內臟-軀體牽涉痛。

軀體痛:通常能夠準確地描述具體位置。

周期性的盆腔痛:往往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腺肌病。

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

圍產期盆腔痛症候群:妊娠期出現或產後立即出現的。

久站或性交後下腹痛或低位腰痛,仰臥位後緩解可能和盆腔淤血症候群有關。

疼痛首次出現在月經初潮前:不太可能是婦科病因。

有一些證據表明緻密的粘連會限制內臟器官的活動從而導致內臟疼痛,清醒狀態下的腹腔鏡疼痛定位也提示粘連可能成為CPP的部分病因。

神經卡壓相關疼痛:發熱或燒灼感,或電擊樣痛,常常也伴隨感覺異常。

疼痛會因尿急或有尿意而加重:間質性膀胱炎。

腹痛:體重減輕可能與惡性腫瘤有關,噁心和嘔吐可能與腸梗阻有關,排便習慣的改變可能與結腸病變有關。

反覆泌尿道感染與酵母菌感染導致的疼痛;應當有微生物培養證實。

面對慢性盆腔痛的患者,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經常會讓我們婦科來排除一下,但是一項基於人群的研究發現胃腸道疾病和泌尿系統疾病導致的慢性盆腔痛比婦科疾病更常見。

五、查體需全面

膀胱截石位體格檢查對於診斷婦科原因導致的盆腔痛具有重要的意義。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在CPP病因中所佔比例較高,特別強調三合診檢查對宮骶韌帶、主韌帶、陰道直腸膈等部位的評估,盆腔局部觸痛(如宮骶韌帶觸痛)、盆腔局部結節形成以及子宮固定等陽性體徵均有助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

六、腹腔鏡下診斷標準

1、子宮內膜異位症:見盆腔腹膜的各種內膜異位症種植灶或卵巢巧克力囊腫,取活檢可確診。

2、盆腔炎性疾病後遺症:輸卵管增粗、阻塞、積液、傘端閉鎖、扭曲或與周圍粘連,子宮活動受限,子宮直腸陷凹有炎性滲出和粘連,宮旁組織充血等。

3、盆腔靜脈瘀血徵:輸卵管繫膜血管擴張、增粗、闊韌帶內和卵巢血管怒張、迂曲,可見靜脈瘤樣改變。

4、盆腔結核:盆腔臟器見廣泛粟粒狀病灶,取病灶活檢確診。

七、導致慢性盆腔痛的常見的幾大疾病

1、子宮內膜異位症

(1)內異症最典型的臨床症狀是盆腔疼痛,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痛經、慢性盆腔痛(CPP)、性交痛、肛門墜痛等。痛經常是繼發性,進行性加重。臨床表現中也可有月經異常。

婦科檢查典型的體徵是宮骶韌帶痛性結節以及附件粘連包塊。腸道內異症常有消化道症狀如便頻、便秘、便血、排便痛或腸痙攣,嚴重時可出現腸梗阻。膀胱內異症常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

輸尿管內異症常發病隱匿,多以輸尿管擴張或腎積水就診,甚至出現腎萎縮、腎功能喪失。如果雙側輸尿管及腎受累,可有高血壓症狀。40%~50%的患者合併不孕。17%~44%的患者合併盆腔包塊(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2)影像學檢查:彩超檢查,主要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診斷有價值,典型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超聲影像為無回聲區內有密集光點;經陰道或直腸超聲、CT及MRI檢查對浸潤直腸或陰道直腸隔的深部病變的診斷和評估有一定意義。

(3)腹腔鏡檢查:目前,內異症診斷的通行手段是腹腔鏡下對病灶形態的觀察,術中要仔細觀察盆腔,特別是宮骶韌帶、卵巢窩這些部位。確診需要病理檢查,組織病理學結果是內異症確診的基本證據(但臨床上有一定病例的確診未能找到組織病理學證據);病理診斷標準:病灶中可見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伴有炎症反應及纖維化。

(4)血清CA125水平檢測:CA125水平檢測對早期內異症的診斷意義不大。CA125水平升高更多見於重度內異症、盆腔有明顯炎症反應、合併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或子宮腺肌病者。

(5)治療目的:減滅和消除病灶,減輕和消除疼痛,改善和促進生育,減少和避免復發。

2、子宮腺肌症

繼發性痛經伴進行性加重和月經過多是子宮腺肌症的主要症狀,部分患者表現為不孕,查體主要表現為子宮增大,多為均勻性增大,若為子宮腺肌瘤,也可表現為非對稱性增大,質地偏硬。超聲檢查是協助診斷子宮腺肌症最常用的方法,子宮肌層內的小囊樣回聲是最特異的診斷指標。

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含左炔諾孕酮的宮內節育器和手術治療。對於有生育要求且要求保留子宮的患者,可考慮選擇子宮楔形切除術。對於無生育要求的患者,子宮切除術是治療子宮腺肌症導致的慢性盆腔痛有效的治療方法。

3、間質性膀胱炎

臨床診斷標準:尿急;尿頻(排尿間隔時間短於2h);夜尿增多;膀胱區疼痛或燒灼感。

4、腸易激症候群

是與排便有關的反覆發作的腹痛或不適的功能性腸道障礙(無可發現的器質性疾病),可伴隨排便習慣改變,相關的其他特性有腹脹,排便異常。其導致盆腔疼痛的機制主要與內臟高敏感性相關。

5、盆腔炎性疾病(PID)

中醫、中藥和物理治療在PID的治療中具有一定作用。在抗菌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康婦消炎栓、桂枝茯苓膠囊、紅花如意丸等中藥治療,可以減少慢性盆腔痛後遺症的發生。

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時正確治療時,炎性細胞浸潤致組織破壞,周圍組織粘連、增生及瘢痕形成,導致輸卵管增粗、積水積膿,輸卵管卵巢膿腫形成,主骶韌帶增生、變厚,使子宮活動受限,炎症致盆腔充血等,引起慢性盆腔痛。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理療等。

6、盆腔靜脈淤血症候群

盆腔淤血症候群(PCS)的特點是慢性盆腔疼痛,排尿困難,痛經和性交痛。臨床特點為「三痛兩多一少」。即盆腔墜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經多、白帶多,婦科檢查陽性體徵少。常需盆腔靜脈造影、腹腔鏡檢或手術證實有盆腔靜脈增多、迂迴、曲張或成團並除外生殖器官其他器質性病變。

盆腔靜脈淤血引起疼痛的原因,可能是擴張彎曲的靜脈壓迫了伴隨的淋巴管和神經纖維,因而產生了上述的「三痛」。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栓塞治療和手術治療。

7、社會心理因素所致的慢性盆腔痛

一些研究學者認為,慢性盆腔痛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身體、社會、心理的因素共同導致的。60%的慢性盆腔痛患者可能存在過早的性生活,或曾受過虐待,或感覺到失望,焦慮,或經歷了婚姻上的不和諧,或物質上的匱乏,或性功能障礙。

對於這部分患者,需要醫生給與患者更多的關心,體現總是去安慰的角色,通過家屬的配合、照顧和心理治療等方法可緩解患者的疼痛。

盆腔炎

盆腔腹膜炎

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盆腔積液=盆腔炎嗎?

盆腔炎性疾病的診斷標準

【微學習】胸+上腹部+盆腔CT圖譜秘笈

看完記得分享哦

服務醫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為旗下超 100萬讀者誠邀廣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讓更多醫生受益,歡迎廣大醫師投稿:980151516@qq.com,另如有版權爭議或頻道建議與需要均可在頻道後臺留言或直接加小編QQ(980151516)或者微信溝通,謝謝!

相關焦點

  • 慢性盆腔痛反覆發作,苦不堪言,治療攻略了解一下吧
    ~每周二更新~在之前的文章《如何預防慢性盆腔炎反覆發作?》(點擊藍色字體可閱讀)中介紹了有關慢性盆腔炎的日常養護知識,今天具體聊聊,慢性盆腔炎引起的慢性盆腔痛如何治療。引起慢性盆腔痛的原因有哪些所謂慢性盆腔痛是指有下腹部墜脹悶痛、同房下腹痛、腰背疼痛、yin道分泌物多等症狀,甚至不易受孕,經期下腹痛加重,經期延長、月經淋漓等。
  • 女性慢性盆腔痛診斷思路
    概述慢性盆腔痛(CPP)為非周期、持續達6個月以上定位解剖盆腔的前壁、臍部、後腰骶部、臀部的慢性良性疼痛。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慢性下腹痛(解剖盆腔部位)、痛經和性交痛。常見慢性盆腔疼痛的婦科和非婦科原因盆腔解剖盆腔神經解剖(1)女性生殖器官神經支配: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的神經由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及部分脊髓神經組成。
  • 慢性盆腔痛可能是骨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常見的伴隨症狀包括:上述部位出現不適、沉重或燒灼感,和/或膀胱過度活動、便秘或性交痛的症狀。症狀可呈持續性或陣發性,急性或慢性。疼痛往往隨特定體位/活動加重,又隨其他體位/活動而好轉。骨盆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PPS)的盆腔痛來源於縮短、緊繃且有觸痛感的盆底肌肉,通常含有過度敏感的觸發點。
  • 慢性腎臟病如何自查
    慢性腎臟病如何自查 2020-04-03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針對慢性支氣管炎,日常生活該如何預防以及治理呢?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以長期反覆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為主要特徵。其病理特點是支氣管腺體增生、黏液分泌增多。
  • 如何確診是慢性腎炎?慢性腎炎可以喝玉米須泡水嗎?
    慢性腎炎可以喝玉米須泡水嗎?慢性腎炎的患者是可以喝玉米須泡水的。因為玉米須泡水具有降壓、利尿消腫、降低尿蛋白、利膽止血、止瀉的作用,對於治療慢性腎炎的患者來說治療作用並不強,只能起到改善腎功能、消除浮腫以及降低尿蛋白的輔助治療效果,所以要想徹底治療慢性腎炎,還是需要藥物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如何確診是慢性腎炎?
  • 婦女噩夢——十大婦科常見疾病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10大婦科最常見的疾病。 卵巢癌是指發生在卵巢的惡性腫瘤性疾病,原發於輸卵管和腹膜的惡性腫瘤臨床特徵和治療模式,和卵巢癌相似,經常統稱為卵巢癌。
  • 【科普】手足癬的常見臨床類型有哪些?如何防治?
    致病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屬於常見皮膚病。手癬嚴重時稱「鵝掌風」;足癬稱「腳氣」。 醫師詳解:手足癬的臨床表現 手足癬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常發生在潮溼、手足容易出汗的人。為發生在掌、蹠與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屬於常見皮膚病。手癬嚴重時稱「鵝掌風」;足癬稱「腳氣」。
  • 拜耳Finerenone用於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
    2020年10月26日,拜耳公司在美國腎臟病學會2020年腎臟周期間召開全球媒體溝通會,介紹和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的危害,以及在研藥物Finerenone最新發布的FIDELIO-DKD III期臨床研究結果。
  • 【科普】如何正確認識慢性扁桃體炎?
    慢性扁桃體炎有哪些症狀?慢性扁桃體炎有哪些危害?重醫一院專家為您解答!1慢性扁桃體炎的病因是什麼?慢性扁桃體炎由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所致。病原菌以鏈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最常見。慢性扁桃體炎有哪些症狀?臨床主要表現為反覆的咽痛、發熱,此外,還可有咽部不適,異物感,發乾、癢,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狀。急性發作時可伴有頭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勞或低熱等。慢性扁桃體炎不但可引起鄰近器官的感染,導致中耳炎、鼻竇炎、喉、氣管、支氣管炎等。更重要的是可成為人體的感染病灶,引起腎炎、關節炎、心內膜炎等全身疾患。
  • 蕁麻疹常見,蕁麻疹血管炎呢?
    習慣上蕁麻疹反覆發作的期限在 6 周內為急性的,而超 6 周則為慢性蕁麻疹。大多數蕁麻疹是急性的。剛起病時是不可能區分急性或慢性的。如何具體定義 UV 是有爭議的,所以具體的發病率、患病率不夠清晰。一般認為 5%--20% 的慢性蕁麻疹病人有 UV。基於普遍人群的調查提示每 100 萬人每年 5 個新發 UV。當定義嚴格則患病數明顯偏低,跟蕁麻疹很常見的狀況不一樣,UV 是少見病。40-60 歲間是 UV 的發病高峰期,60%--80% 是女性。雖然亦有兒童患病,但非常罕見。
  • 汪芳:指南如何談慢性心衰合併貧血?
    貧血是慢性心衰患者的常見併發症,貧血發生後,由於紅細胞攜氧總量的下降,會造成機體組織缺氧和一氧化氮釋放,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和阻力下降
  • 【匯總】特定蛋白的常見項目、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CRP|ASO|關節炎...
    那麼什麼是特定蛋白呢?特定蛋白有什麼特別的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嗎?在這裡我們一起盤點常見的特定蛋白項目,以及其臨床應用和臨床意義。特定蛋白的種類有很多,本文篇幅有限,就跟大家講一講特定蛋白在臨床上的主要應用。
  • 慢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鼻腔黏膜和鼻膜下層的慢性炎症,該怎麼辦呢?
    一.病情描述  慢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鼻腔黏膜和鼻膜下層的慢性炎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嗅覺功能障礙,臨床分為過敏性鼻炎、單純性鼻炎和萎縮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又名「變態反應性鼻炎」及「血管運動性鼻炎」,本病常見於青年人,病因包括吸人室內塵土、羽毛、毛皮、真菌、花粉、食物等,症狀或輕或重,發作快、消失得也快,單側或雙側鼻堵,流清水樣粘鼻涕,鼻癢、連續打噴嚏等。
  • 什麼是慢性結膜炎 慢性結膜炎有哪些症狀
    慢性結膜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問題,對於這種疾病,大家有什麼了解呢?什麼是慢性結膜炎呢?慢性結膜炎有哪些症狀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什麼是慢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為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結膜慢性炎症,其病因包括:細菌感染、不良環境的刺激、眼病的影響、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其臨床特點為眼部不適感、白色泡沫狀分泌物、瞼結膜輕度充血或充血不明顯。慢性結膜炎的症狀表現一、結膜充血慢性的結膜炎的患者額一般會表現為血管的擴張,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也會是局部的擴張,希望大家能夠明白。
  • 酒後幻覺差點掐死妻子——慢性酒精中毒對神經系統有哪些損害?如何診斷?
    酒仙李白曾有詩云「將進酒,杯莫停,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似乎人生沒有什麼愁苦不能靠酒解決的。
  • 歐陽恆老師治療慢性蕁麻疹驗方及臨床醫案一則
    由於慢性蕁麻疹的病因複雜,病機多樣,個體差異變化較大,故臨床上應根據不同證型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和方藥。目前主要有中醫內治、中西醫結合、外治和針灸治療。中醫內治法主要以辨證論治:病因辨證、臟腑辨治法、六經辨治法、子午流注辨證、辨病論治等,臨床以氣血辨證和臟腑辨證為常見;配合中醫外治法:藥物燻蒸、藥浴、外敷;針灸治療:體針、耳穴埋豆、梅花針、刺絡放血、拔罐、穴位注射、電針等皆富特色,有一定的且療效。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目前採用益氣養血、祛風止癢及祛風固表、調和營衛治法者最為多見。
  • 盤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性複方製劑,有哪些?│臨床「藥」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性呼吸道症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徵的疾病,氣流受限多呈進行性發展,與氣道和肺對有毒顆粒或氣體的慢性炎症反應增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