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都比較注重養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免疫力,以便身體可以更好的運作,除了採用飲食、運動,最常見的養生方式就是泡腳了。在古時候,人們就很注重泡腳,還流傳了一句俗語「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它們的效果是一樣。
經常性地泡泡腳,能夠緩解身體上的疲勞,特別是對於一些上班勞累的人,平時坐的時間比較長,腳部的活動量少,血液循環的速度比較慢,若是每天能夠泡泡腳,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代謝力,避免腿部出現脂肪堆積的情況,水腫的情況也會慢慢的消失。
腳部的穴位比較多,在泡腳的過程中,熱氣從這些穴位進入到身體中,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溼寒之氣,有溫暖身體,補充陽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免疫力。不過泡腳雖好,老中醫卻認為所有人都適合。
哪些人群不適合泡腳?
泡腳是可以幫助促進血液的流通,但是對於一些有血栓的人群來說,是不可以泡腳的,特別是靜脈曲張的人群,若是泡腳,腿部的會因為熱水的泡漲,動脈會出現擴張的情況,使得原本回流就不暢的腿部更加雪上加霜。
對於一些有心腦血管問題的人來說不建議泡腳,尤其是一些腦供血不足的人群,在泡腳的時候,腿腳處的溫度高,血液多是會集中在下肢,以至於到達腦部的血液量會出現減少的情況,若是長時間的缺血,對身體的危害性非常的大,嚴重的會影響到生命。
對於有糖尿病的人群來說,也不建議泡腳,若是一定要泡腳,記得讓家人準備好泡腳水,不要自己準備。因為糖尿病人群的感知能力比較低下,反應力相對遲鈍一些,在泡腳的時候,會加很多的熱水,自己是感受不到,但皮膚是受不了,等到發現的時候,皮膚已經受損了。
這類人群的腳部一旦出現破損,對身體的影響比較大,傷口不易恢復,容易有感染的情況出現,需要當心糖尿病足的出現,一些嚴重的可能需要截肢,提醒這類人群,儘量不要泡腳。
有腳氣的人也不建議泡腳,很多人覺得熱水是殺菌消毒,自然能夠改善腳氣,其實不是的,通過熱水來止癢,沒有效果,並且還會加重皮膚的破損,對身體不利。
泡腳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但還是適用於絕大部分的健康人,我們在泡腳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時間,十五分鐘是最好的,水溫也不要太燙,適中就行,在泡腳的時候,可以在裡面加點料,生薑、花椒、艾葉以及白醋等,對身體會有更好的養生效果。
泡腳是為了養生,對於患有心腦血管問題,以及有腳氣的人可不建議泡腳,我們要在保證健康的情況下,再選擇泡腳,也是對身體的負責,若是選擇不當,對生命還可能造成損害,望大家都能夠注意點,泡對了是養生,泡錯了就是拿生命在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