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貼打折中,點擊上圖立即購買)
1、氣海:在下腹部,位於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海」有聚會之意,穴居臍下,是為人體元氣聚會之處,為男子生氣之海,主一身之疾,具有利下焦、補元氣、行氣散滯的作用。氣海穴,具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治療範圍寬泛。關元的功效偏重於補,是補益身體元氣的代表穴,常用元氣虧損的虛勞疾病和泌尿生殖疾病。同樣也是日常保健的常用穴位,長期灸關元,可強身健體,古人有常灸關元可長壽的說法。但是陰虛內熱、邪實內閉以及熱邪亢盛的人要慎灸或不灸氣海、關元,以免加重病情。太溪穴在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先找到太溪穴,復溜穴也就不難找了。復溜可補腎滋陰,利水消腫,多用於治療水腫,盜汗及下肢痿痺。復溜還是治療汗證的特定穴。4、陰郄(xì):位於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陰郄為手少陰心經的郄穴。郄,是空隙的含義,郄穴是各經經氣深聚的部位。陰郗穴主治心痛,驚悸,骨蒸盜汗,衄(nǜ)血等疾病。操作方法:用艾條溫和灸,每穴5~10分鐘,每日一次,至汗止為度。
大家還記得小編之前發的文章嗎?周楣聲大師的《灸繩》一書裡有介紹盜汗自汗的施灸方法,周老最常取穴陰郄穴,常常一穴見效。
周老說:「心主汗」,把汗症列在心病範疇。陰郄對盜汗者能止,而對無汗者也能發。
例1:汪×全,男,成年,無結核病體徵,每夜盜汗已半月。左右陰郄同時燻灸,左側灸感沿手少陰經直達心區,右側於抵腋下後即橫達左胸,左右匯合,集中於心區,當夜汗減大半,未全止,隔一日未灸,汗又再出。又繼灸五天,盜汗被控制。
例2:錢×珍,女,29歲。人工流產後體力削弱,自汗多日,稍有動勞即全身汗出如洗。燻灸陰郄感應與盜汗全同,兩次後,自汗全止。
不過周老也強調,燻灸陰郄也不是萬能的,有時並不能止汗,這時可以採用別的穴位來止汗,如指尖、背部壓痛穴、三陰交、合谷、復溜等,或者可以改用針刺的方法,具體請就醫診治,也可結合湯藥治療,總之,中醫在治療自汗盜汗上還是有很多方法的~
掃碼加秘書處微信 交流合作
▼ 推薦關注:艾灸協會會員入會 丨 灸法大會會員入會
艾草丨尋找艾草守護人:保護野生艾草,為艾守護一方
加盟丨國際灸法大會·全國理事會合作招募中
訪談丨大型紀錄片《艾草中國》向全國徵集艾草素材
教材丨灸療師職業技能培訓教程:艾灸學習必備書
圖書丨中國灸法大全:全國艾灸師必備艾灸學習寶典
艾田丨從現在開始,你可以領養屬於自己的艾草良田了
培訓丨艾灸培訓課程:十年老牌艾灸職業化培訓機構
↙點 閱讀原文 了解我們丨艾人請點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