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潮汕:姜薯湯,潮汕人獨有的「糖水」

2021-02-16 懶貓美食記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懶貓美食記」,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一份甜膩的思念在手掌大的空間裡遊弋

它是時空留下的味道

破舊而固執

可幸的是我們仍舊虔誠

愛那舌尖上的舞蹈

和黃白色的裙擺

地道的食物,都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發酵,要憋住氣等待。姜薯在潮汕人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地位,逢年過節和貴客來訪時都會煮一碗姜薯湯來「食甜」,象徵著甜蜜美滿。幾乎不可或缺。

按清雍正年間《惠來縣誌》所記載,姜薯屬於薯蕷科的植物,學名至今未有查證,它需要依山傍水而生,對土壤與水質要求高。以潮陽區西臚鎮、河溪鎮一帶出產的姜薯為上品。姜薯外觀似山藥的顏色,根須稀疏又長,兩頭圓而不滑,長約20cm以內,皮薄肉白,上好的姜薯煮後會捲成一圈,口感脆爽清香。每年的秋末到初春上架。

潮汕人特別是潮陽人喜歡吃薑薯。冬至、除夕圍爐,幾道菜中必然有一道甜姜薯。姜薯湯,在潮陽人的心目中,不只是一般的食品,它象徵著甜蜜、美滿,也象徵著吉祥和幸福……

「不管是否情願,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燃起灶火。從個體生命的遷徙,到食材的交流運輸,從烹調方法的改變,到人生命運的流轉,人和食物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 」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真的是來自潮汕的姜薯
    潮汕人圍爐有很多的講究,菜品中一般有兩個甜品,其中之一就是姜薯湯,這個習俗在潮陽一帶尤為盛行。
  • 姜薯甜湯:潮汕獨有的喜宴必備品
    它具有潤胃滑脾的功效,加上營養豐富,口感清香爽脆,經過潮汕人巧手烹製成甜湯,平日裡的喜慶時刻也作為吉祥的食物出現。在我們歷史上,遠渡重洋的華僑回來家鄉探親的時候,來到家鄉的時候潮陽人都是會煮一碗清甜的姜薯湯,是我們潮汕民間習俗,是我們飲食文化的內涵。在寒冷的冬季,一碗熱乎乎的姜薯甜湯,不僅有沁人心脾的溫暖,更有融入親情的甜蜜。
  • 從潮汕俗語讀懂潮汕人的「食」文化!
    ,它是潮汕人對生活經歷和經驗的高度概括和歸納,蘊涵著潮汕人的生活哲理和處事原則。而飲食,作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自然在潮汕俗語中有著廣泛的反映,其內容涉及到潮汕的小吃、特產,潮汕人的飲食偏好、飲食戒忌、烹調講究等等,潮汕人的飲食習俗在詼諧幽默的潮汕俗語中表現得更為具體生動、活潑有趣。可以這麼說潮汕俗語也是探索潮汕人飲食習俗與文化一個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徑。下面就將有關潮汕人飲食習俗的潮汕俗語歸納如下,以請教於方家。
  • 一碗來自潮汕的甜湯,最低只要8蚊!食過的虎門人都上癮了!
    招牌五果湯僅需8元活動時間:7月2日至3日堂食與外賣同步但是,放眼虎門琳琅滿目的潮汕美食,唯獨缺少了一個重要品類,就是我們常說的糖水,潮汕人常說的——甜湯(dian dem)。 // 來汕姨甜湯,嘗一口潮汕滋味 // 稍微了解過潮汕飲食的人都知道,膠幾人喜甜,所以潮式甜湯和廣式糖水最大的區別莫過於甜度。
  • 飲糖水這件事,你玩不過潮汕人!
    潮汕糖水,又名潮汕甜湯...
  • 潮汕遊子心中的燈塔--潮汕甜湯
    潮汕人嗜甜,這裡甜食種類眾多,「做桌」宴請賓客的時候,也講究「前甜後甜」。說起甜湯,顧名思義,就是甜味的湯食,在潮汕地區是一種常見的甜品。不同的甜湯有著不同的功效。好的甜湯不僅能滿足人們「食不厭精」的要求,還有「夏秋去暑燥,冬春防寒涼」的保健效果。在潮汕話裡,「甜甜」和「常常」發音相似,所以每當招呼客人時都會奉上一碗甜湯,寓意常常來。
  • 一碗糖水+N種配料!讓人慾罷不能的潮汕甜湯,6元起吃到撐!
    //廣東是糖的盛產地,廣東人對糖水的熱愛在遍地開花的甜品鋪中可見一斑:既能補充體力,又能在飽腹之中得到身心滋潤。在吃的方面上,潮汕人的講究程度一點也不輸廣州人!潮汕人習慣把糖水稱之為「甜湯」,顧名思義就是甜味的湯食,和廣州的糖水不同,潮汕的甜湯會加很多很多的廣州人意想不到的料,而且甜的更甜,香的更香。
  • 《風味》潮汕丨潮汕人的詩與遠方,就藏在這些風味早餐裡
    潮汕美食所帶來的舌尖上的歡愉而這些歡愉,有些是只屬於清晨的 本期松發瓷器之《風味》潮汕特輯我們將為您分享那些潮汕人百吃不厭的早餐還有它們與美器相遇所碰撞出的化學反應//一.白粥—清晨,喚醒潮汕人的不是那遙遠的夢想而是一碗觸手可及的暖暖的白粥與口味豐盛的雜鹹相佐而食是潮汕人的味覺裡永遠無法替代的小確幸
  • 一碗糖水10+種料!廣州這些潮汕甜湯店,6元起吃到撐!
    在吃的方面上,潮汕人的講究程度一點也不輸廣州人!潮汕人習慣把糖水稱之為「甜湯」,顧名思義就是甜味的湯食,和廣州的糖水不同,潮汕的甜湯會加很多很多的廣州人意想不到的料,而且甜的更甜,香的更香。廣財後門的潮汕糖水鋪,開店9年只賣海石花和芒果腸粉,不少非潮汕的同學都被這裡的海石花糖水驚豔到,從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潮汕鄉村做粿文/周建苗1「潮汕人,尚食粿」,這些說的,不僅僅是一種獨特的潮汕文化,更是一種舌尖上的美味可見,潮汕粿的品種繁多,五花八門。「粿」,《康熙字典》釋為:米食也。但是,潮汕粿的概念可遠不止「米食」了。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面、薯粉等,其次,粿的類別很多,僅就其形式分,分為有皮無皮兩大類。
  • 食味知返的潮汕美食,潮汕人三寶之一的魚露,讓人驚嘆不已
    今天,圓圓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潮汕廚房三寶之一的魚露。潮汕有一句老話,「熱火厚朥攀初湯」,這句老話概括潮汕菜制勝法寶。「熱火」就是要用猛火去炒菜,這樣炒出來的菜會嫩滑而脆爽;「厚朥」的意思就是用更多的豬油去炒菜,而「初湯」就是潮汕人廚房裡常見的魚露,它除了像鹽或者醬油一樣擁有比較豐富的鹹味之外,還兼有魚的鮮香味。
  • 潮汕來的「八寶糖水」,一碗就吃撐了!
    「 爆多料的潮汕「甜粥」,一碗就飽了 」當廣州人第一次吃潮汕甜湯,幾乎都要懷疑自己的眼睛:底料比糖水還要多,而且沒有什麼固定的搭配,怎麼開心怎麼加,任性到極致!吃貨妹上一次看到紅桃粿還是在潮汕人的朋友圈裡面,沒想到這裡能打卡!
  • 「潮汕三市要合併?」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潮汕人是較為特殊的群體,潮汕地區歷史上也一直分分合合。那真正的潮汕,你又了解多少呢? 貳 潮汕文化潮汕情 // 潮汕人都很會賺錢 // 潮汕人很會做生意,在外有個響噹噹的稱號
  • 一碗糖水,吊打全世界
    除了「煮麵」,他們另一樣的最愛,大概就是晚飯後或臨睡前的「食糖水」了——我煲佐糖水,要唔要食一碗?咁急做乜,食完糖水先走啦!我煮咗糖水啊,大家黎食啊!你餓唔餓啊?我裝碗糖水比你啊。在食材的選擇上更是遵循著醫食同源、擇時而食。春有木瓜雪梨,夏有綠豆馬蹄,秋有銀耳百合,冬有紅豆黑糯米——廣東人最看重的是什麼?養生嘛!
  • 廣式:你聽過廣東糖水,但不一定聽過潮汕甜湯
    放眼廣東糖水江湖,流派主要分廣府派和潮汕派。除了潮汕本地外,其他地區的糖水都屬廣府派。
  • 潮汕人才有的16個習慣!中了10條以下,可能是個假潮汕人
    3、打招呼說「食未」和中國很多地方,熟人遇到打招呼都會說一句「吃飯了嗎?」,潮汕親友間碰到則會說「食未」。潮汕話有古漢語遺風,很多常用句式都是文言文的風格,比如一個字「食」字,就可以代指「吃」、「喝」。
  • 潮汕人吵架要先喝茶!這些茶食少不了......
    茶食與茶這種天作之合的搭配讓潮汕人十年如一日地喝茶以至於在潮汕茶食有了專有名詞稱為「茶配」廣府人喝早茶都要吃早點更何況是愛吃的潮汕人呢在喝茶方面潮汕人表示絕不認輸茶配在潮汕人心中,就像早點在廣府人心中一樣重要,喝工夫茶時候,老婆餅,腐乳餅,束砂的地位在潮汕人心中堪比蝦餃,鳳爪,叉燒包...潮汕奴仔,小時候很期待大人沏茶,倒不是因為真的有多熱衷於喝茶,而是因為,與茶搭配的點心總是小孩子們讓人心心思念,或鹹甜,或酥脆。
  • 清心丸|一碗令人念念不忘的潮汕甜湯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廣州的天氣特別熱,這個夏天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也會常常懷念起那些潮汕獨有的夏日甜湯。潮汕甜湯,是潮汕糖水通俗的叫法,也是一個龐大的門類,品種琳琅滿目,各有特色,滿滿地佔據了我關於家鄉的味道。 在這些味道之中,似乎沒有什麼能比在夏日裡吃上一碗涼爽的清心丸更加令我感到快哉。清心丸是一個極其寫意的名字。
  • 【潮汕民俗】潮汕人過年吃什麼?
    潮汕人有許多古老的傳統沿傳至今,更重要的是潮汕人會吃。平時人們在形容酒菜肉豐盛程度的時候,張口就會祝:「滂沛過廿九夜」或者「滂沛過三十夜」。這裡的「廿九夜」或「三十夜」指的就是「過年夜」(除夕)。 將年夜飯稱為圍爐潮汕人都將除夕吃年夜飯稱為圍爐或守歲。圍爐時桌子中間通常也會放一個潮汕人稱為「暖爐」的火鍋,也同樣用來溫熱或煮熟食物,但卻不是圍爐的本意。
  • 夏日炎炎,請你喝糖水啦!潮汕人最傲嬌的甜湯,空降環宇城!
    「細姨·甜湯」是一家既保留傳統又滋補養生的糖水店是兩代人一起努力和執著的見證有溫暖的潮汕甜湯和地道小吃用一碗簡單但味道正料多的潮汕甜湯徵服了許多嘴饞的吃貨們只有在潮汕才可以品嘗到的經典糖水——清心丸綠豆爽 ,相信是很多潮汕人的甜美回憶,現在在這裡也能品嘗到曾經的那個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