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是什麼?

2020-12-22 馮布勞嗯

在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和紀錄片中,到日本軍官這一幕時,總會有人提到「大東亞聖戰」,「大東亞共榮圈」!那麼,「大東亞共榮圈」究竟是什麼,小編簡要介紹一下!

「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最早於1940年8月1日,日本外相(相當於外交部部長,但級別更高)松岡洋右正式提出。

當時納粹德國剛剛「橫掃」法國,稱霸西歐,就連「日不落」的大英帝國也危在旦夕!

在此背景下,日本決定「落井下石」,同德國結盟,奪取英法荷等國在遠東(歐洲國家以距離歐洲遠近來劃分東方地區為近東,中東,遠東)的殖民地。

但日本的野心遠不止如此,「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非常龐大,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有「打到一半」的中國,已經「徵服」的朝鮮,蘇聯的整個西伯利亞,包括美國殖民地菲律賓在內的整個東南亞,南亞加上阿富汗(即英屬印度),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整個太平洋地區(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和關島也包括在內)!如果戰爭非常順利,美國的阿拉斯加和西部地區,加拿大的西部地區,擁有巴拿馬運河的中美洲也將包括在內!

這些地區,日本將作為「中心和工業基地」,中國和印度作為勞動力供應地和龐大市場,東南亞將作為資源供給地區。

如上文,這個計劃要是成功的話,日本將統治半個地球!

計劃共分為五步,日本人將日本自九一八事變的「成果」也算在內。

第一步,佔領中國東北,建立滿洲國。這一步日本早就實現了。

第二步,佔領整個中國。

第三步,佔領東南亞和澳大利亞。

第四步,在印度與納粹德國會師,北上佔領蘇聯的西伯利亞。

第五步,打敗美國,稱霸世界。

首先,第二步,日本無論怎樣「透支」國力,無法佔領整個中國,仗是越打越「難看」,完完全全的「卡」在第二步上。與此同時,德國卻「進展神速」,全世界目瞪口呆地看著德國「橫掃」歐洲,野心勃勃的日本被「刺激」的就像賭徒,要麼大贏通吃,要麼傾家蕩產!

於是,日本選擇了提前進行第三步,佔領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可才佔領了法國的印度支那聯邦(法國人用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組成),美國馬上就禁運石油和鋼鐵給日本,同時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英國荷蘭也緊隨其後,凍結了日本資產!這對缺乏資源的日本是個沉重打擊!美國成為了日本「南進」政策最大的阻礙!

日本於是直接一口氣將第三步到第五步一塊幹了,只是稍做修改,將佔領蘇聯西伯利亞的計劃暫緩。

其實,就算日本成功將五步實現,「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成功了,也會進行「第六步」,同一起「瓜分世界」的納粹德國開戰,因為這樣,第五步的稱霸世界,日本才算真正實現!

扯遠了,「大東亞共榮圈」計劃,說白了,就是建立一個以日本為中心,在世界擁有龐大殖民地的侵略計劃!日本宣傳的所謂,「趕走西方殖民者,解放亞洲人民」等口號,只是欺騙國際輿論和佔領區人民的手段,真正目的是為了滿足日本的擴張野心,將殖民者從英美等國換成了更加野蠻的日本而已。

但客觀上,日本人打擊了那些原宗主國的勢力,並且在二戰末期,日本人覺得很有可能得不到這地區了,決定扶持當地獨立勢力。之後,要是日本真的戰敗了,也是將「燙手山芋」丟給那些西方殖民者。這些措施使一部分東南亞和南亞的人認為日本幫助了他們國家的獨立。但實際上這只是日本的無心和無奈之舉。日本的真實目的只是想讓他們「換個主子」而已!

幸虧「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最後在反法西斯同盟的打擊下失敗了,否則,「圈內」的人民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到底是有多「壞「?
    二戰的時候,日本妄圖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但是自身的國力和資源又不夠,因此就像以當時國力衰落的中國作為跳板,在佔領中國之後,再繼續向外擴張,以達到和德國共治歐亞地區的野心企圖。日本在二戰以前為了調動全民積極性,在很早的時候就向民眾全天候的播放具有帝國主義思想的演講,同時在整個日本瘋狂的宣揚武士道精神,讓整個日本民眾都為日本的帝國主義發展戰略而興奮。
  •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兵為什麼會給小孩子糖吃?背後真相令人髮指
    而在抗日時期遠遠落後於國民政府的中共損失也達到58萬4267人。900萬平民死於戰火, 800萬因戰爭帶來的影響而死,9500萬人成為難民。 1940年8月1日,外相松岡洋右在為德國駐日大使奧特舉行的招待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大東亞共榮圈」。而「大東亞共榮圈」就是日本為取得侵略各國機會的名分,其實質就是接受日本的統治。
  • 日本軍隊在佔領北京期間,為什麼沒有對故宮進行毀壞和劫掠?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的戰爭,在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7000萬人身亡,還有無數家庭流離失所,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以至於在數十年後的今天,世界上還殘留著二戰的影響。二戰主要是由法西斯主義軸心國在世界範圍內發動的侵略,在歐洲主要是納粹德國,在亞洲,則主要是日本對中國等國家進行了殘暴的侵略。
  • 二戰後日本的黑市到底有多黑?連警察的大衣都偷來高價售出
    在太平盛世如此,在戰亂時期更不用說了。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日本在二戰後的黑市,商人們是如何發國難財的? 日本舉全國之力發動二戰,本想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沒想到後來以失敗而告終,並且自己國內也是一團糟,是一種完全失控的局面,無人去維持正常的生活秩序,所有的一切都停滯不前,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黑市應運而生
  • 為什麼日本女性看到美國黑人就兩腿發軟,有一點原因很重要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說的是關於二戰時期的歷史,要說起二戰時期,那可真是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說了,對於我們中國人,對於二戰時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日本這個小不點島國對於我們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在戰爭當中,日本軍人殘害我們中國的老百姓,他們在戰爭當中的罪行令人髮指,而小編我今天就要來跟大家說一說,在二戰時期日本的故事。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到底有多「壞」?說完你絕對不會相信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到底有多「壞」?說完你絕對不會相信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瘋狂侵略東亞各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於他們的暴行日軍將領,一直都是默認和縱容的態度,日軍在二戰期間犯下的罪惡罄竹難書,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其實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更壞,她們已經完全喪失了是非觀念,全部都被天皇洗腦。
  • 美國到底有沒有真正把日本當做過對手?
    編輯:初陽導語:日本自從二戰結束以後就一直以美國馬首是瞻,不少的人都感到奇怪,在二戰中日本是戰敗國,美國是戰勝國。他認為雖然在戰爭時期兩個國家是有著矛盾的,但是結束之後對未來的假設兩個國家都是相同的。一、海洋和陸地間的國家在通常的情況下,我們一般將國家分為陸地國家和海洋國家兩種,但是在英國學者麥金德看來這樣的分類方法並不是很準確,他認為世界上的國家應該被分為是三類。
  • 二戰時期日軍的國旗、軍旗的的不同圖案以及其蘊含的寓意
    又如日本海軍最近也下水了一艘準航母,將其命名為「出雲」,「出雲」號戰艦曾是二戰時期日本侵華海軍的旗艦名號,在二戰期間,日本多次使用出雲號侵略中國,傷害了無數中國人民,在中國欠下了累累血債。再如,象徵著日本軍國主義的旭日軍旗近幾年多次出現在大型的國際性活動中,在東亞足球四強賽等賽事上,有日本球迷公然在會場展示了一面旭日旗,2019年9月,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組委會宣布,將允許「旭日旗」進入2020年奧運會場,這些舉動激起中國、韓國民眾的憤怒與抗議。
  • 二戰同盟國軍隊貢獻最少的是法國,那最大的是誰?很多人都猜錯了
    我們都知道,軸心國挑起戰爭都有自己的打算,日本是想拿下整個東亞地區,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德國則是以拿下歐洲為基礎,利用龐大的疆域已經資源,攻破美洲防禦統一世界,而義大利方面的是想恢復曾經的「古羅馬榮光」。1939年二戰爆發,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熱武器戰爭拉開序幕。
  • 日本曾經瘋狂養馬,打算在二戰前培養150萬匹馬是瘋狂還是愚蠢?
    二戰時期日本騎兵  可以說騎兵這個兵種在現在戰爭中是逐漸被邊緣化的,從日本的編制來看對騎兵也不是很重視,日本二戰開始前一共17個甲種師團,每一個甲種師團一個騎兵聯隊,每一個騎兵聯隊用馬不過四百多匹,
  • 田中隆吉作證指出甲級戰犯,遭到日方律師大罵:你是日本人嗎?
    而戰爭結束後的今天,日本對當年的行為是拒死不承認。即便是戰後籤訂了投降書,日軍也對此堅決不承認是他們的錯誤。在日本軍官眼裡看來,他們這是在為日本麼福利,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 二戰時期日本人喜歡穿什麼衣服?招核男兒愛正裝,女性不僅僅穿JK
    在二戰爆發前後,日本已經正式進入到了總體戰體制下,在這個體制中,無論是男女老少,都將是是作為戰爭中的一部分服務到戰爭中去,甚至在總體戰的要求下,日本男女老少的穿著也被要求的進行規範。在戰爭爆發的前昭和年代,日本男女的穿著也逐漸從戰前的百花齊放,逐漸變的形式化和模板化.
  • 大秦一統天下時,東亞的盡頭:日本島上竟還是石器時代!
    那麼在中國秦朝時期,那個遠隔大洋,二戰時期在中國大地耀武揚威的日本又處於什麼狀態呢?說這個就有點尷尬了,二戰中那個妄想徵服世界的日本,當時因為和大陸隔絕的原因,當時的日本才剛結束舊石器時代,當地人還只是剛進入新石器時代,就是純粹的原始人!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文/格子道歷史日本的侵華戰爭讓我們牢記了日本帝國的滔天罪行,同時還有一些著名的歷史戰犯也將在史冊上永遠地被唾棄,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日本戰犯岡村寧次,七七事變的第二年,身為大佐的岡村寧次接到軍部調令越級提升至司令官,成為軍內的焦點,但殊不知,「大佐」才是日軍內部人人要爭的軍職,那麼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
  • 宋偉 高敏傑:實力結構、歐盟經驗與東亞困局——兼論中國的東亞...
    但是,由於東南亞國家協會經濟過於落後,又有強烈的反殖民主義傾向,因此美國沒有選擇在東南亞次地區實施一個類似的「馬歇爾計劃」。美國政府認為馬歇爾計劃對亞洲來說又過大又過小:過大是因為它將需要在幾年內實施規模巨大的工作,而亞洲國家消化不 了;過小是因為考慮到亞洲需要重建的範圍太廣、基礎太差,馬歇爾計劃可能不夠用。
  • 抗戰期間,日本士兵為何喜歡給中國小孩糖吃?日軍的三副醜惡面孔
    抗戰期間,日軍在我國境內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可在日本的教科書中,日軍竟還有「手下留情」的一面。從很多老照片中,我們都能看到,日本士兵在面對中國小孩時,都會笑盈盈地給他們糖吃,毫無人性的日本人真的這麼喜歡中國小孩嗎? 實際上,這一行為展現出日本士兵三副醜惡的面孔:偽善、殘暴和虛偽。
  • 二戰時期日本人真的像影視劇中所描寫的那麼殘暴嗎?
    自從日本侵略者佔領中國以來,他們把自己當作中國的主人。所有的人民都像是雞鴨一樣任他們宰割,還假冒著大東亞共榮的旗幟,但是卻是做一些卑鄙無恥下流的東西。那些忘記歷史的人就應該被歷史唾罵,日本人來中國,並不是讓中國人民享福的,而是為了讓他們享福,把中國人民當作奴隸一樣,想殺就殺,根本毫無尊嚴。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襲擊「珍珠港事件」將美國拉入戰爭?
    「明治維新」這個轉折點,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讓日本走上了「富國強兵、脫亞入歐」的道路,使日本躍居世界軍事強國之列,最終蛻變成為以侵略擴張,掠奪好戰的軍國主義國家。但在二戰時期,為什麼日本當時對強國「美利堅」不宣而戰,偷襲了美國在夏威夷的海軍基地「珍珠港」,悍然發動「太平洋戰爭」,將美國拉下了戰爭的泥潭中呢?
  • 看完《八佰》後,很疑惑日本兵作為侵略者,為何會這麼理直氣壯?
    這和日本人的教育有關係。在那個特殊時期,日本的教育絕對屬於三觀不正,是培養罪犯的教育。在那個時候,日本人是這麼教育下一代的——老師拿著小朋友愛吃的蘋果,對著孩子們說,這是中國蘋果,要想一直有好吃的中國蘋果,就必須徵服中國。
  • 二戰日本人不懂漢字,給自己瞎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捧腹大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侵略者的大肆破壞,使得我們的國家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抗日戰爭結束我們很多人還是食不飽,饑荒時有發生。而這樣的情況在我們進行了改革開放以及經濟全球化之後得到了改變,最終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家快速提高,也使得外來的外國友人大量了湧入我們的國家,接觸我們的文化,還有些外國人取了中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