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以江東六郡為根基,歷史上的「江東」是如今的什麼地方?

2020-12-21 鮮花暢談歷史

所謂江東,大致上指的是長江從蕪湖到南京之間這一段河道以南以東的地區。而從古代上南下北右西左東的情況來看,所以也有江左這麼一個稱呼。當然了,古代歷史上的「江東」範圍並不是固定的。

說起江東,很大程度上會想起項羽。畢竟,項羽所帶的那一班士卒就被稱為「江東子弟」,而且項羽在烏江亭自刎時也是因為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但是,在秦漢時期,「江東」指的是長江以南的江浙滬地區。

項羽是泗水郡下相人,也就是現在的蘇北地區。要知道,蘇北地區可沒有大江,所以江東和項羽的出生地並沒有關係。實際上,「江東子弟」指的是「吳中子弟」,而吳中則是現在江浙交界的太湖平原一帶。

到了三國時期,江東一定程度上泛指江東六郡,在原本江浙的基礎上再擴張到了江西和福建。所謂江東六郡,分別指的是吳郡、丹陽郡、會稽郡、豫章郡、廬江郡、廬陵郡。

在孫策的帶領下,孫策的勢力範圍從原本的會稽郡和吳郡,擴張到了揚州,也因此奠定了江東的勢力範圍。而且,我們現當今的江西省,很大一部分在當時是被豫章郡和廬陵郡所覆蓋的。

但是,從一些相關記載來看,在漢至三國這一段時間裡,還有「江南」一稱的存在。

《史記·貨殖列傳》有載,「江南出木丹、梓、姜、桂,金…… …… 」

而這個廣泛的江南,指的是長江中下遊河道以南,南嶺以北。所以,從江南的範圍來看,它當時是包括江東的。而到了隋唐以後,江東的範圍逐漸縮小,江南被命名為江南道。在唐玄宗時期,江南道更是被拆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以及江南東道。

到了宋代,江南東道又被改為江南東路,因為經濟中心的南移,以及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開始對江南東路進行拆分。在當時管轄的僅是安徽省長江以南,以及江西省北部的一小塊地區。其中,把江蘇南部、浙江部分和福建部分給分離出去了。

到了元代,以至明清時期,江東一詞消失,朱元璋把元朝的江浙行省和兩宋的兩浙路進行拆分和重組,組成了「南直隸省」。但在清朝時,南直隸省又被改為江南省,而後又一分為二,東部被稱為江蘇省。所以說,到了清代時,江東早已是名存實亡,被拆分的七零八落了。

在三國時期,孫策攻略江東,佔據江東六郡,為東吳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到了孫權,在襄樊之戰中,孫權奪取了荊州,把劉備勢力趕回益州,佔據了長江中下遊地區。在以長江為天險的基礎上,孫權又再次和蜀漢聯合,一邊剿滅南方的山越,奪取交州;一邊重兵在淮南巢湖一帶抵禦北方的曹魏。

直到了公元229年,孫權才建都武昌,建立東吳,而後遷建業。但可惜的是,在孫權駕崩後,政權更迭。到了吳末帝孫皓登基為帝時,東吳的實力衰弱,根本比不上東晉。而且,孫皓前期雖然勵精圖治,整頓吏治,但到了中後期後,孫皓卻開始暴虐施行起來。而且,在東吳的棟梁支柱陸抗病逝之後,東吳更是難以苟延殘喘。

到了公元219年,晉武帝司馬炎派六路大軍南下,很快就攻破了東吳的長江防線。在公元280年,晉軍兵圍石頭城,吳末帝孫皓投降,僅存在了52年的東吳就此滅亡了。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江東孫權為何製造兩宮案,用意何在?
    東吳發跡於孫堅時期,當時孫堅擔任長沙太守,曾經冒險救過陸康的族親,陸家是江東的士族大戶人家,孫堅是寒門庶族,從此之後兩家便有了交往。孫堅在攻打黃祖的時候戰死,作為袁術派的將領,孫堅的大兒子孫策便投奔到了袁術麾下做了將領。
  • 東吳四大都督撐死江東半邊天,是哪四位呢?
    自古江南多才俊,東吳四大都督撐起吳國半邊天。蜀國有五虎上將臥龍鳳雛,魏國有五子良將,八虎騎十謀士,東吳有什麼跟人家三分天下,今天小弟就先給大家說下東吳四大都督。第一位:周瑜,字公瑾,自21歲就開始跟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聞名於江東,後娶小喬為妻留下一段佳話,在孫策遇刺後,孫策臨終前託付孫權,並對孫權留下了「外事不明問周瑜」的遺命,可以看出周瑜在東吳的地位之高,讓周瑜成名的是赤壁之戰,在開戰之前,所有人都懼怕曹魏,只有周瑜反對議和,後孫劉聯手,龐統連環計算計曹操,黃蓋苦肉計推波助瀾,孔明七星壇借東風,周瑜赤壁之戰用火攻大勝曹操光輝戰績
  • 甘寧作為江東十二虎臣之一,有勇有謀為何終生難封侯?
    正史上甘寧確實在戰場上屢立戰功,但沒救過孫權的命,沒有得到重用是指在荊州劉表與黃祖手下,甘寧在東吳是受到厚待的。孫權曾稱讚他「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陳壽也是做東吳猛將作傳時,也把甘寧與程普、黃蓋、蔣欽、陳武猛將等放在一起作傳,後世稱之為「江表十二虎臣」之一。
  • 能歌善舞的江東四傑 在《九州劫》中表現究竟如何
    上與群僚大會,酒酣,命遜舞,解所著白鼯子裘賜之。"陸遜擊敗曹休,孫權和眾大臣喝酒慶祝,酒過三巡,孫權命令陸遜跳舞,最後還把隨身所披的袍子賜給了他。這段味還不濃,我們再看一段,《吳志》曰:陸遜破曹休,上為郡僚大會酒,與遜對舞,解所嘴疇軍子裘賜遜。這段描寫孫權可謂放飛自我,直接和陸遜對舞,這畫面簡直太美,讓人沒辦法腦補。
  • 寧波江東:區名不再 繁華未央
    &nbsp&nbsp&nbsp&nbsp2016年9月,寧波行政區劃調整,其中一項內容是江東撤區。建區近40載,面積30多平方公裡的「老三區」成員江東區,歸隱於鄞。回望歷史,會發現江東其實並非自古繁華,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裡,它只是作為寧波古城的東部郊隅而存在。
  • 如果三國第一「狠人」孫策不死,歷史會被改寫嗎?
    關於借兵的多少,說法不一,有的說三千軍士,五百戰馬,有的說只借了一千軍兵,總之兵馬不是很多,再加上孫堅舊部和慕名來投者,也不過幾千人,不過正是憑著這點人馬,孫策卻開啟了自己的」開掛「人生,短短六年時間,就平定了江東大部,打下了」六郡八十一州「的江山,同時,廣招天下賢才,大批謀士武將慕名前來投奔孫策,這為東吳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寒門乍貴:孫權父子有一共同點,導致江東豪族選擇「背叛」
    與孫權在位時期,兩家協同統治江東的盛景相比,孫權以後的時代,卻成了一幕幕滑稽之戲。來自孫氏宗親的一個個小丑,接連登臺;而臺下充當觀眾的江東豪族,卻面帶冷笑,坐觀臺上換了「主角」。可以說,倘若江東豪族能繼續鼎力相助孫氏,即便西晉南下,他們也尚有抵抗之力。但孫氏父子的所做作為,卻早已讓江東豪族大失所望。
  • 東吳也是三國時期雄踞一方的霸主,為什麼關羽卻始終看不起東吳?
    關羽看不起東吳是有道理的。三國歷史上,曹操憑藉自己的能力,組建軍隊,滅了袁紹,呂布等諸侯,平定北方;劉備是關羽的大哥,也是白手起家,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做了江東之主,孫權屬於富二代,所以關羽瞧不上孫權。
  • 東吳有六位「左將軍」:除了諸葛瑾,另外五位分別是誰呢?
    對於左將軍來說,地位僅次於上卿,職務上包含了護衛京師,駐守邊境等範圍。按照東漢時期的官制,左將軍在武將中僅次於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也即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武將官職。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武將甚至諸侯就曾被封為左將軍,比如大家熟悉的馬超、劉備、呂布、張郃、于禁等人,就曾被封為左將軍。而就三國之中的東吳,據完全統計,至少有六位左將軍。
  • 海口江東新區加油衝!
    12月11日,海口江東新區工地上一片繁忙。在這片未來之城的土地上,建設工人及各方凝智聚力、肩負舉世矚目的責任,為實現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海口江東新區而奮鬥。在位於江東新區的金融中心工地上,建設者們忙碌著,為江東新區打造精品而奮戰。記者 汪承賢攝
  • 揭秘:歷史真相—為何東吳三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都短命
    東漢末年,孫氏家族建立的江東基業與西蜀和曹魏共存於世,三足鼎立。劉備有關張之勇兼孔明之智,故能在亂世之中成就偉業;曹操協天子以令諸侯,南徵北戰,統一北方。江東孫權,何以與劉備曹操爭雄呢?東吳歷史上先有周瑜破曹於赤壁,又有魯肅聯劉抗曹,繼而又有呂蒙奇襲荊州,之後陸遜夷陵破蜀,故而穩固江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為東吳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專研歷史的人不難發現一個秘密,周瑜,魯肅,呂蒙皆英年早逝,這究竟是歷史的巧合還是背後另有玄機呢?
  •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破劉繇、收太史慈、滅嚴白虎,平定江東,開創江東基業。 《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又因其身長英俊,有風採,時人號為"孫郎」。曹操曾經感嘆孫策「猘兒,謂難與爭鋒」。 碧眼紫須、紫髯將軍——孫權
  • 星辰文藝 | 王超斌:醉美江東銀杏黃
    在「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的日子裡,有一個地方你一定要去,那便是靜謐夢幻的騰衝江東銀杏村。這裡是天堂的後花園,這裡是心靈的棲息地,這裡是金色的童話世界。千年銀杏孕生了古樸幽遠的水土,青山碧水哺育了和諧淳厚的鄉情,你應該來這裡感受深秋最美的眷戀,體驗真真切切的田園生活。
  • 三國東吳十二虎臣都是誰
    東漢末年東吳的武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又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功勳卓著。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被人們尊稱為「程公」。
  • 鐵騎三國江東奪寶令獲得方法 江東奪寶令怎麼獲得
    網頁遊戲《鐵騎三國》中江東奪寶令又該怎麼獲得呢?接下來聚俠juxia.com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鐵騎三國》中江東奪寶令的獲得方法,一起來看! 江東奪寶令獲得方法: 江東奪寶令的獲得方法就先介紹到這裡,想要獲得該道具的玩家就快上遊戲吧!也請大家繼續關注聚俠網《鐵騎三國》專區!
  • 三國賺錢大計:曹魏屯田挖溝,東吳造船航海,蜀漢又靠什麼?
    二、東吳怎麼賺錢?一靠造船,二靠輸出 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東獨特的地理環境,便決定了它將「造船業」確立為百年發展大計。眾所周知,江東最精銳的部隊便是它的水師。這是因為,在孫權「據長江以守江東」戰略之下,東吳只能大力發展造船業。
  • 備受期待的江東永和府終於盛裝登場,北市豪宅誰與爭鋒
    過去幾年裡,江東永和府一直低調地埋頭建設,釋放出的消息少之又少,但昆明人對它的興趣卻只增不減,時時有些關於項目的猜測流傳在坊間,為何永和府會收穫如此多的關注呢? 主要還是因為,這個項目擁有的地段和配套實在令人羨慕。放眼如今開發已近飽和的北市,很難再找出一個能與其實力匹敵的樓盤。
  • 綠城的「東吳版圖」 | 樓先生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當年杭州人孫策打下江東後,在安徽人周瑜支持下,又沿長江上溯奪取荊州,一舉奠定「東吳版圖」的根基。 始創於杭州的綠城,也重走了一遍「孫策之路」。 幾年前,綠城跨出長三角大本營,成立華中公司,業務覆蓋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
  • 永王東巡之謎:李璘真的是背叛父兄意圖趁機佔據江東嗎?
    史書認為李璘受身邊謀士慫恿,存有效法東吳東晉佔據江東的意圖,這是事後污衊。 《舊唐書》指,李亨得知李璘領著兵馬下江東後,希望招撫他去靈武朝見,李璘不從。《新唐書》指,李亨下令讓李璘解散隊伍,回成都去太上皇身邊,李璘也不聽,堅持要去揚州。然後有襄城郡王李偒勸說攻取金陵,把試圖割據的態度給坐實。 李璘領兵下江東是非常微妙的一幕,也是史書最為曖昧的一段歷史。
  • 一筆應收帳款改變了三國歷史|品三國學財務
    他爹地孫堅是名噪一時的猛將,伐董卓時已經是市委書記,烏程侯,地方實力諸侯。他哥是威名赫赫的小霸王,打遍江東無敵手,只是短命死了,孫權屁事沒幹,坐領江東。曹操的宦官爺爺是費亭侯,操哥19歲舉孝廉入仕為官,黃巾起義時官拜騎都尉,漢靈帝設西園八校尉,操哥是典軍校尉,伐董卓時也是一路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