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就知道吐魯番葡萄非常的清甜誘人,而能歌善舞的新疆人也是非常的熱情好客。對於新疆美食來說,很多人可能第一印象,就是新疆大盤雞。那麼新疆大盤雞,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說起新疆大盤雞,其實算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菜色。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在新疆沙灣縣地區,有一個農民開了一間叫做,滿朋閣的飯店。這個老闆最擅長的就是烹調辣子雞。一天一個建築公司的員工出來聚餐吃雞。他們覺得雖然老闆這裡的雞肉味道非常不錯,肉質也比較細膩,但是總覺得分量太少了。於是便對老闆提議說把整隻雞都給炒了。但畢竟是一整隻雞,用平時的小碟子是裝不下的,於是飯店老闆便拿了一個大盤子來裝雞肉。因為這個大盤子原本是用來裝拌麵的,因此將雞肉放在面上口味很是新穎獨特,獲得了當時這個建築公司員工一致好評。因此也引來了周圍人的爭相點單。
店家最開始是將其稱為辣子炒雞,但後來越來越多的當地飯店跟風推出了這道用大盤子來裝雞的菜餚。大盤雞的名氣逐漸傳開。因此在短時間內迅速佔領了沙灣縣城國道兩側的市場。到了1992年的時候,一位新疆老闆,率先註冊了大盤雞的品牌,從那以後,大盤雞便以一個全新的姿態,呈現在各位吃貨的眼前,而新疆大盤雞也因此盛名,傳播到全國各個地方。成為了人們平時感受西北風味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佳餚。
【新疆大盤雞】
準備食材:三黃雞1隻、土豆2個、青紅椒各1個、大蔥1根、生薑1塊、香葉5片、紅幹椒5克、麻椒5克、八角2粒、冰糖5塊、豆瓣醬5克、食鹽4克、白糖4克、生抽10克、料酒10毫升。
【製作方法】
第一步:把宰殺好的三黃雞剁成小塊,清洗去上面的雜質與血水後,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浸泡半個小水,經過浸泡後,雞塊內的血水,會融入清水中,可以很好的起到去腥的作用,把雞塊浸泡至白嫩,即可撈出控水。
第二步:把土豆削去外皮,然後切成滾刀塊泡在清水中,青紅椒分別清洗乾淨後,切掉辣椒蒂與辣椒籽,然後切成滾刀塊,大蔥摘去根部後切成小段,生薑削去外皮切成片,把準備好的香料清洗去上面的雜質後裝入碗中。
第三步:鍋內添加適量的植物油,油溫燒熱後倒入小料,炒出香味後把控幹水分的雞塊倒進去,開中火把雞塊中的水分煸幹,把雞塊炒香後,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淋入2克左右的老抽,把雞塊炒至上色,淋入10毫升料酒來給雞塊去腥,把雞塊煸炒至6到7成熟後,沿鍋邊加入沒過雞塊即可的開水。
第四步:湯汁燒開後,分別放入食鹽、白糖、生抽,進行調味,把調料翻炒化開後,倒入土豆塊,蓋上鍋蓋燉15分鐘左右。
第五步:15分鐘後,土豆基本上已經燉製入味了,把切好的青紅椒、蔥段,一起倒進去,蓋上鍋蓋燜1分鐘後關火,利用餘溫把蔥段燜熟,燜出香味。
蔥段燜熟後就可以盛出食用了,把雞肉吃完後,在下一些皮帶面拌在湯汁中,吃起來會更加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