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一年跑多少場全馬最佳?

2020-12-14 跑者劉楚楚

我一個朋友,他四年多的時間裡,跑了100場全馬,他的原則,出省就是全的,不然沒意思,而且平均成績差不多都在3小時40分左右,接近330的水準,狀態十分穩定,他給我說,每一場都全力以赴,只想追黑妞兒,可惜影都沒看到,只有吸尾氣的份!他一邊搖著那些獎牌,叮噹響,很脆,很魔性;然後,他又情不自禁地,翻起了他的成績證書,哪一場爬坡,哪一場雨戰,又哪一場光豬跑……歷歷在目,栩栩如生,不消說,每一場馬都如此刻骨銘心,真沒白跑,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試想一下,連全馬都擼了上100次的人,生活中,還有什麼困頓難倒他?估計沒有吧!骨子裡那股韌勁,妥妥的,按照湖南人話,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在我的心目中,跑者值得尊敬,就是這股不服輸的拼勁開始,不管爬坡,還是雨戰,無所畏懼,勇往直前,讓人肅然起敬。

個人覺得,身體有差異,能力有大小,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一年參加5到8場,足夠了!不要跑得太頻繁,身體是否經得起考驗,未知!費時間,也很燒錢,理性跑馬,怡然自得。跑馬是一輩子的修行!當你決定跑馬的時候,可能就是一生,這個容易上癮,沒法戒,但是我們要懂得克制,適可而止,讓馬拉松往良性的方向發展,把受傷的概率降到最低,簡而言之,懂得細水長流,省著點跑,不要把五場當一場跑,因為你的心臟是有生命的,一輩子就跳那麼多次,跳完就沒了!你的半月板也是不可逆的,一旦磨損,很難修復!適當運動,合理休息,給身體放個小假,滿血復活之後再開跑,而不是帶著疲勞在賽場上流連忘返。

現在流行百馬計劃,就是計劃在幾年之內完成100場馬拉松,我之前的夢想也是100場,預計10年的時間去搞定它,也就是一年10場,差不多一個月一場,2月跟8月,寒暑假,休整,不比賽,考慮到工作忙,不一定有時間去比賽,估計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圓夢,我也滿不在乎,能跑、能比賽就是幸福的,不在乎數量的多少,當你跑得了,可能麻木了!也可能成熟了!從最開始追求馬拉松的數量,到了後面你會更加看重馬拉松的質量,遵循優勝劣汰、寧缺毋濫的原則,賽道平坦,服務爆表,景點免費的賽事,估計會毫不猶豫地報名,而那些敷衍了事的賽事,果斷棄之,到最後,你會發現,沒有哪一個城市必須要跑,沒有哪一場比賽必須全力以赴,跑者終歸理性。一年跑多少,他的心裡漸漸有了底,那必須以身體為準,不追速,不過量,不熬夜……無傷跑才是跑者永恆的追求。

相關焦點

  • 跑過一百多場全馬者經驗之談一跑步新人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跑鞋
    全民健身跑步,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接受,跑步新人該如何正確的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我是跑跑哲,已經跑過111場全馬的馬拉松酷愛者,經驗之談告訴你少花錢少走彎路。跑步小白新人不要進入誤區,認為價格高就是好鞋。跑鞋跟其他東西不一樣,價格高的不適合你,並不是最好的。新人初跑配速慢,適合慢跑鞋,鞋底厚,雖然重但是對你的腳踝膝蓋有保護作用。慢跑鞋又根據你自己腳型不一樣,分為緩震型、支撐型。一般腳型都適合緩震型,平足板適合支撐型。為避免有推薦品牌鞋嫌疑,就不列舉什麼牌子的鞋好了。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跑步訓練可以彌補這種差距麼?
    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非常大,試想當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馬21公裡之後,馬上又把另一個21公裡放到你面前,那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壓力,跑過半馬的朋友大多有這種體會,所謂 「半馬不是馬」所言非虛,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差距是巨大的。
  • 南馬、上馬、成馬十大跑步女神
    誰是你心目中跑步女神?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上周末,國內三場熱門馬拉松賽事同天鳴槍起跑,不錯的天氣條件,讓眾多選手迎來了疫情之後馬拉松成績的空前大爆發,成績好的一塌糊塗!今年是她連續四年參加上馬,2017年首場全馬就以2:35奪得亞軍,2018年2:30:20、2019年2:33:05、2020年2:26:39,實現三連冠!
  • 成熟跑者的必備技能,量化好跑步目標
    而大部分人所進行的跑步基本上都是大強度的,因此,每周跑步累計75分鐘就足夠有益健康了。2.無傷跑步的跑量指標許多跑者都有半馬或半馬完賽的經歷。但相當一部分跑者都會在後半程由於體力衰竭,或疼痛而大幅減少,甚至採用走跑結合的方式完賽。
  • 2020第一跑——首個半馬第4名(揭秘心率跑步法)
    寫在前面:辭舊迎新之際,大家都希望新年新氣象,通過健康快樂的運動模式開啟新的一年。據報導,2020年元旦,在魔都近10萬名市民通過參加跑步、登高、騎行、爬山等20多項迎新賽事活動迎接新年第一縷陽光。我也不例外,成為那十萬分之一,在「上賽道」跑出我的第一個半馬!
  • 尋找最美「馬小姐」跑Show網絡投票正式開啟,中國最美的女跑友都在這裡了!
    我叫小甜甜,是跑步改變了我的生活、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也許我從不敢想會跑這麼遠。堅持、終將美好。個人簡介:參加過十幾個全馬或者超馬。全馬pb 356。12號「馬小姐」——安然個人簡介及參賽宣言:跑步兩年,參加過多場馬拉松。
  • 停跑一個月,跑步水平會下降多少?跑友真實講述
    今年是最特別的一年,一切的變化讓很多人始料未及,網上有個段子,那就是屌絲「口罩」逆襲成年貨的故事,所以在這種大前提下,很多跑友不得不放棄每個月固定的例行跑步,很多馬拉松也選擇了延遲舉行或者取消,沒有了比賽的刺激,這讓很多人停跑的時間長達1個月甚至2個月。
  • 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
    在跑步學院北京馬拉松訓練營的學員裡,有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的小飛哥;只求完賽不求成績,卻不小心PB44分鐘的佛系跑者曹琳;成馬上一不小心跑出最好成績346的Jennifer;還有練了3年終於歷經波折完成首馬的亞新……當然還有很多堅持跑步的同學,比如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的助教碩哥,還有人人都愛的快樂跑者石哥
  • 最新10公裡跑自測,你在哪一級?全馬成績又能跑多少?
    10公裡恰巧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距離,剛開始跑步的跑友可以把它當做首選目標,而資深跑友可通過10公裡的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10公裡和10000米是兩個概念。10公裡指的是室外路跑,以公裡為單位,伴隨著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
  • 跑過風景 跑贏自己
    2017年,曹建新更是成為完成北京至廣州再到香港的3000公裡分段接力賽的成員,在一個月時間裡一人跑完了840公裡,相當於20個全馬。曹建新介紹道,上世紀90年代初廣州的馬拉松比賽停辦了,直到2012年的廣馬復辦。2013年退休後,他在跑步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從首屆廣馬開始,曹建新以高齡跑者的身份參加了全部8屆賽事的全馬,已經成為廣馬的忠實參與者。
  • 從體重160斤到首馬251,「媽媽」跑者賈亞亞的跑步人生
    2017年,由於體重超出理想範圍太多,賈亞亞開始通過跑步渴望減肥,在此之前,從2013年一直到2017年,他已經多年都沒有運動習慣。因為體重太大,那個時候也不敢跑的太狠,主要目標就是減肥,跑量也比較少。
  • 49歲馬拉松健將跑過50場半馬 笑稱跑半馬就和玩似的
    他跑過七場全程馬拉松比賽,半程馬拉松跑了大約有50場!「半馬就跟玩兒一樣啊!」對於今天的跑馬,他非常放鬆!他告訴記者,從淄博文昌湖馬拉松比賽開始到現在,每周末都有一場馬拉松,不是半馬就就是全馬。厲害吧!據了解,半馬他最快跑1小時29分。全程馬拉松比賽在無錫跑了3小時20分鐘,西安跑了3小時15分鐘!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在沒有馬拉松的日子裡,相信廣大跑者仍在堅持跑步,但是因缺少比賽的動力,相信有些人的訓練會懈怠下來了吧。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 廣馬賽道上的本土企業家:跑步15年的謝萌,曾減重60斤
    賽道上,有體重曾重達200斤的本土企業家將挑戰首個全馬賽事,有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的創始人將成為視障方陣的陪跑員,還有特地從上海打飛的來參加廣馬的外企高管......12月11日上午,在廣州馬拉松博覽會上,正佳集團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出現在領取物料現場,和普通的參賽選手一樣,前來領取自己的物料包。
  • 半馬一口氣跑不完,到第18KM就跑不了了?這樣做輕鬆完成半馬跑步
    對於經常訓練的跑者來說,6KM,10KM都是很容易的事了,但是,很多跑者,往往在半馬面前就力不從心了。有的跑者想一氣呵成半馬,但最終卻未能達成目標,那麼,如果做才能順利完成半馬跑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針對10KM、半馬、全馬 每周該跑多少公裡?
    我就要 愉快的跑步 關於每周的跑步距離,讓很多跑者感到困惑。如果跑步距離不足,就很難讓自己進步,比賽成績難以保證。如果跑步距離較長,又容易導致訓練過度,帶來更大的副作用。那麼,跑者該如何確定自己的訓練距離呢?下面6個規則有必要了解一下。
  • 為什麼跑步3年之後,越來越多的跑者變佛系了?
    剛開始跑步,看到自己的身體一點點變結實或者變瘦,看到自己的速度一點點變快,看到自己的精神狀態一點點變好,於是覺得跑步太好了,進入到一種痴迷的狀態,每天不出去跑一跑就覺得渾身難受。後來參加了馬拉松比賽,為了能夠刷新個人PB,只要是看到比賽就報,跑下三五個馬拉松之後,就立志一年跑10場,或者有生之年跑下一百場,根本不顧自己的身體是否承受的了,可以說真是瘋狂至極。
  • 針對10KM、半馬、全馬訓練,每周該跑多少公裡?
    關於每周的跑步距離,讓很多跑者感到困惑。如果跑步距離不足,就很難讓自己進步,比賽成績難以保證。如果跑步距離較長,又容易導致訓練過度,帶來更大的副作用。那麼,跑者該如何確定自己的訓練距離呢?下面6個規則有必要了解一下。
  • 秋冬是跑步最佳季節 怎麼跑最健康
    秋冬是跑步的最佳季節  受「倫敦冬季跑」活動委託開展一項研究,讓6名男性田徑運動員在22.3攝氏度和8攝氏度兩種條件下分別慢跑40分鐘。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員在溫度高的條件下跑步平均心率快6%,出汗量多38%。  布魯爾說,炎熱條件下,心臟承受負荷更大,需要產生更多血液給肌肉提供能量,給皮膚用於防止體溫過熱,「涼爽條件可以改善身體反應,顯著降低心率和提升體溫舒適度,大大增加運動員在10公裡跑這種長距離跑步運動中創造個人最佳成績的機會。」因此秋冬是跑步的最佳季節。
  • 每天最佳跑步時間,每次跑步最佳距離為多少?你知道多少
    愛跑步的人無論是在自己生活已久的城市還是新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第一件事一定是拿出自己的跑鞋,然後出發尋找這個城市跑者的身影。但是這些跑步的人是怎麼規劃自己的距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