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觀察:綠豆發芽的過程

2021-02-13 寫作小妙招

    

吳梓萱

10月3日   星期六  晴

我要在家裡做一個有趣的觀察實驗——綠豆發芽。一大早,我精心挑選了十幾粒綠豆放在杯子裡,又在杯子裡放了適量的水,看著躺在水裡的綠豆寶寶,我期待著它們的成長。

10月4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綠豆寶寶,呀!我驚喜地發現原本幹扁的綠豆寶寶變成了一個個鼓著肚子的「胖娃娃」。它們的身體已經裂開了一個小口子,從裂開的口子裡長出了小嫩芽,就像一條條小尾巴。我知道發了芽的綠豆寶寶不能再浸在水中,就把杯子裡的水倒掉,又把一張浸了水的溼巾放在杯底,讓綠豆寶寶躺在上面。綠豆喜陰怕光,我又在它們身上蓋了一張溼巾,把它們放在陰暗處。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我的心裡是美滋滋的。

10月8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第六天,綠豆寶寶們已經長得很強壯了,它們一個個長出了黃綠色的葉子,看上去每個 豆芽都像一個「丫」字型,可愛極了。我的實驗成功了。通過這次觀察我了解到了一顆小小的綠豆到綠豆芽的神奇變化。


周子睿

9月30日   星期三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有趣的作業——觀察實驗。我有點迷茫,不知道要觀察什麼好。剛好家裡有綠豆,不如來泡個豆芽吧!一到家我就趕緊抓了小半碗綠豆,先用水洗乾淨,然後泡水沒過豆子,在碗上蓋了一塊溼布,24個小時後再看結果吧。

10月1日   星期四

下午四點,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蓋在碗上的布,我看見綠豆的顏色變淺了,綠豆的皮也已經裂開了,還露出白色的肉,仔細一看,裡面長出三四毫米的芽,像一條緊貼著屁股的小尾巴。我把它們換到有漏洞的筐子裡,底下鋪一塊布,豆子上蓋一塊,再澆上足夠的水,就等明天再觀察了。

10月2日   星期五早上一起床,我就飛奔著去看豆芽的生長情況了。我掀開布,看到擁擠的豆子在筐子裡你爭我搶地長出了兩釐米長的芽,有的豆芽向下垂著生長,像小姑娘的辮子一樣。

10月4日   星期天

今天的豆芽已經長高長壯,長的大約有四五釐米,短的也有兩三釐米,豆芽的顏色也已經從白色慢慢地變成了淺綠色。從小半碗豆子變成一筐豆芽啦!


孫玉山

10月3日   星期四

今天是泡綠豆的第三天了。綠豆們還是靜悄悄的,沒有生氣。只有幾個小芽芽出世了,其它的要麼只是變大了,或者是變胖了,崩破了自己那身綠衣裳,但還是沒有長出芽兒。我看著它們那樣,心裡干著急,腦子硬是想不出辦法。到了下午,媽媽幫我解開了這個難題,不用把綠豆泡在水裡,於是把它們放在一塊溼紗布,它們就會長得快一些了。我聽了可高興了,連忙按照這個方法做。我看著綠豆高興地對它們說:「小豆豆快點長啊!」我好希望你們能長出小葉啊!到了晚上,我來到小豆豆的身邊,看到綠豆白色小點的地方冒出了一個可愛的小東西,我根本就不認識這個新出現的小傢伙,準備明天來研究。

 

10月4日   星期五

今天,那個白白胖胖的的小東西,已經長得長了,跟白色的蓮心,幾乎一模一樣。我湊近仔細一看,原來是嫩芽!嫩芽綠得很新鮮,看了就會喜歡上它。據說每種植物都喜歡陽光,於是我把它們拿去曬太陽,為了不讓它們曬乾,我放在太陽光不是那麼強烈的地方,看到它們在微弱的陽光裡閃爍著小小的光芒,很有精神,我非常自豪。

10月11日   星期日

今天,豆芽已經長得很長了,細細長長的,頂著豆瓣兒,兩瓣豆瓣中夾著幾片稀稀的葉子,像豆瓣兒吐出的小尖頭。哦,我的這些小豆豆可真不尋常呀!


  

壽子琪

10月4日   星期五

在10月2日那天,我浸了幾顆小綠豆,今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觀察起來。我的綠豆抽出了又白又嫩的根,白色的種子脹破了皮,它正懷著自己的綠葉寶寶呢!再瞧瞧它,多像一隻快活的小蝌蚪啊。它的根貪婪地喝著甘甜的水,享受著大自然給予它的美好時光。

10月6日   星期六

快來看啊,綠豆已經長出了一點點嫩葉,真像一個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孩子。再看看它的根:綠豆和其他植物不一樣,因為它的根可以立起來,當作植物的莖,而且豆子不是種土裡的,而是懸在空中的!葉子就從豆子中間長出來,從側面看,是不是很像一條小小的青蟲呢?

10月8日   星期一

今天,綠豆真可謂「脫胎換骨」了。哇!昨天的綠豆還不到一釐米,今天就已經長到兩到三釐米高了。葉子又扁又深,仿佛是一條小舟。兩片葉子仿佛是花瓣,如果豆子和葉子合在一起看,真可以說是一個小小人了。你再細細地聞,就可以聞到 。你們說,這小綠豆的變化過程是不是很有趣呢?

方澤宇

10月6日   星期六

我聽說,綠豆放在水裡會發芽,長出葉子。我打算來做這個實驗。我先挑選了十幾粒飽滿的綠豆,放在一個透明玻璃杯裡,接著放一點水,準備觀察綠豆芽的生長過程。今天早上,我發現綠豆飽脹得肚子上裂開了一條縫,把自己的肚皮露出來了,我高興極了!等到晚上讓我更驚喜的是,綠豆身體上的縫變得更大了,有的甚至快要脫掉綠衣裳,露出白身子了。我仔細一看,肚子上冒出了一個一個小小的尖芽兒。

10月8日  星期一

這天早晨,我繼續觀察,發現尖芽兒又長長了,有的甚至快要脫去綠衣裳,白色的身子暴露出來。我開心極了:「我的實驗要成功了!」於是,我把它們撈出來,倒掉水,把一張打溼的紙巾墊在杯底,然後把這些「白身子」,放在紙墊上,把杯子放在陰涼處。我很期待綠豆芽長得快一點。

10月11日   星期日

傍晚,我發現尖芽兒長長變粗了不少,分裂成了兩半,開始露出嫩綠的葉芽兒。我驚喜地死死盯住它。等到了下午我發現,綠豆芽的莖約有五六釐米長,根須底部分叉開來,上面的葉芽兒已長成兩片綠葉。好頑強的生命力呀!

喜歡作者

相關焦點

  • 綠豆發芽觀察日記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晴昨天,老師布置了一個妙趣橫生的作業——那就是植物觀察日記!我不知道家裡有什麼可以讓我觀察,於是去問媽媽。從媽媽口中得知只有綠豆可以讓我觀察了。我飛快地跑到廚房,挑了三十來個圓潤的,光滑的小綠豆。這些小綠豆綠綠的,像一顆顆晶瑩透亮的綠珍珠。我看著手中那可愛的小綠豆,我真懷疑從這圓滾滾、硬邦邦的小東西上能發芽。但我還是很希望它能長成我所期盼的樣子。於是我懷著期待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 【親子手工】神奇植物: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的全過程記錄
  • 綠豆芽觀察日記
    語文課上,老師留了一項作業,讓我們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來寫幾片日記,我家正好有綠豆,我就準備寫綠豆發芽觀察日記。十月一日 星期四 晴我倒出一小把綠豆,精心挑選出優良的綠豆,淺綠色的綠豆,程橢圓形,摸著硬硬的還光溜溜的,正懷疑這麼硬的綠豆是怎麼變成那麼嬌嫩的豆芽呢?
  • 【作品交流】黃豆發芽的觀察日記
    黃豆發芽的觀察日記
  • 觀察日記——可愛的綠豆
    晨報小記者 寧安市第四小學四年(2)班 楊子軒10月25日 星期六 晴今天,老師給我們發了四顆綠豆,讓我們把它種下,來觀察。再把綠豆放進洞裡,用泥土把它們蓋起來,最後給它們澆水,同樣不要澆的太多,也不要澆的太少,不要忘了把它們放在有充足陽光的地方。現在我們要耐心等待,看看一星期後會有什麼變化吧!
  • 小學生觀察日記怎麼寫,通過這一篇例文,學習細節描寫
    綠豆發芽觀察日記 菏澤市東明縣第三實驗小學四六班 袁昊辰 10月1號 星期一 晴 國慶節到了,曹老師讓我們在假期裡種一些植物並觀察它們的變化
  • 親測冬牧70黑麥草種子實驗,一周發芽實拍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到冬牧70發芽情況,我們親自做個實驗,以一周時間作為冬牧70黑麥草發芽周期計算,來記錄這每天的發芽情況。播種時間:10.14號播種方法:散播室內溫度:17~20度種子剛剛種下,種子以散播的形式進行的播種,我們在室內溫度保持在17~20度的左右,陽光充裕,溼度適宜的情況下進行實驗
  • 42、繪本|《媽媽買綠豆》
    阿寶自告奮勇的準備洗綠豆。媽媽,你看,綠豆變大,可愛的阿寶負責時候觀察綠豆的動態。每天阿寶都期待著綠豆發芽。綠豆終於發芽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充滿了希望和期待。媽媽和阿寶邊吃綠豆冰邊看著慢慢長大的綠豆芽。因為有了甜甜的綠豆湯,冰冰的綠豆冰還有每天都在長大的綠豆芽,整個夏天媽媽和阿寶都充滿了愛和希望。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寫觀察日記
    2020年10月1日 星期 四 多雲雙節黃金周期間,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作業是——學習觀察豆芽兒的生長過程。於是我讓媽媽給我一些綠豆,我用手摸了摸綠豆,表面很光滑,硬的像石頭一樣。我把它們先用水清洗一下,這些本來皮膚乾燥的綠豆,立刻變得渾身溼漉漉的,我用一塊溼紗布把碗口蒙住,以免它們受涼。晚上睡覺前我又去看了一下綠豆,發現他們開始有些「胖」了。燈光下的綠豆猶如一顆顆綠寶石,好美!
  • 實驗:觀察花的結構
    (2)用鑷子從外向內依次摘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觀察它們的形態、顏色、數量,並推測其功能;(3)觀察雄蕊的花絲和花葯,用放大鏡觀察花葯上的花粉;(5)用刀片分別縱向、橫向剖開子房,再用放大鏡觀察胚珠的形態、數量;(1)觀察實驗的順序:從外到內,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掌握觀察方法,身邊的材料大可以成為你的實驗材料。
  • 初中生物《實驗攻略》實驗8 觀察葉片的結構
    實驗原理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的橫切面和表皮的臨時裝片,可清晰地觀察到植物葉片的基本結構——          、        和         ;觀察葉下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可清晰觀察到葉片的表皮細胞、保衛細胞和氣孔。認識葉片的基本結構及其特點,有利於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生命觀念。
  • 發芽就扔掉?別傻了,這些食物發芽也沒毒
    相信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生活中不止是土豆,還有很多食物我們買回家過不了多久就發芽了,只能選擇白白扔掉,發芽的食物還能吃嗎? 有哪些是可以吃的呢?
  • 教研分享 | 繪本閱讀設計《媽媽買綠豆》
    他和綠豆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我們一起看一看繪本的封面。封面上畫著一個小男孩拉著媽媽的手停在一個商鋪面前,他的手指著前方的綠豆。圖片的正上方寫著《媽媽,買綠豆》。原來今天的故事是一個和媽媽一起買綠豆的故事。翻開封面,這裡是繪本的前環襯。前環襯被作者塗上了綠豆的顏色。翻過前環襯,是繪本的扉頁,扉頁的中間畫著一個稱,上面放著裝好的綠豆。
  • 發芽糙米是最具生命力的米
    針對這種狀況,發芽處理可以彌補這些缺陷。發芽以後的糙米由於在發芽過程中酶的作用,外皮變得柔軟,部分蛋白質分解為胺基酸,澱粉轉變為糖類,使得糙米經過蒸煮後的風味大大提高。糙米中含有鉀、鈣、鎂等許多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但是,發芽之前這些營養成分與植酸結合在一起形成堅硬的顆粒,即使人們攝取以後,吸收率也不會高。
  • 四年級上冊習作3:寫觀察日記
    其次,寫觀察日記可以寫一次觀察的結果,也可以寫連續觀察的內容。閱讀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我們以寫連續觀察內容為主,通過對事物不止一次,不止一天的細緻的連續觀察,發現所觀察事物的變化。在觀察的時候,不要只用眼睛去看喲。
  • 土豆發芽、紅薯發黴怎麼辦?醫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要趕緊扔掉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特別是老一輩的人,一輩子節省慣了,覺得扔掉太浪費,會選擇繼續使用這些發芽長黴的食物,但這種做法是很不值得提倡的,因為它會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發芽食物:首先來說說關於長芽的食物,如果你留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許多的食物都會出現發芽的情況,比如土豆、紅薯、綠豆、黃豆等等。如果你發現自己買的土豆出現長芽而且微微變綠的情況的話,就一定不要再去食用它,因為吃長芽的土豆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情況出現。
  • 都知道發芽的蔬菜不能吃,但這3種蔬菜發芽後反而營養翻倍
    所以發芽的蔬菜我們一般都不吃它。但是這3種菜發芽了不僅沒毒反而還營養翻倍,有一種更是被人當寶,你知道是哪幾種菜嗎?如果你不知道的話,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吧,希望能讓你有所收穫,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 細菌的形態結構觀察和染色技術實驗——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掌握幾種常用的細菌染色方法。(2)初步認識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徵。【實驗原理】細菌的個體形態主要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圖3-1)。圖3-3 製備塗片的無菌操作過程a.接種環滅菌;b.拔管塞;c.管口滅菌;d.取菌種;e.管口滅菌;f.塞管塞;g.塗布;h.灼燒接種環(2)乾燥:讓塗片自然晾乾或用電吹風吹乾。(3)固定:手執玻片一端,讓菌膜朝上,通過火焰兩三次(以玻片背面不燙手為宜)。
  • 種子發芽經歷的四個過程
    2.髮根是當種子吸水達到飽和狀態後即開始進行萌動、發芽。發芽過程首先是胚根的伸長,逐漸從種臍處露出。3.發芽是種子隨著胚根的繼續伸長,種肧的胚軸也開始伸長。4.子葉展開種子從吸脹開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過程和形態發生過程,大致可分五個階段:一、吸脹為物理過程。
  • 芒果種子盆栽不發芽?你需要耐心+細心
    吃完芒果種子別扔,教你種逼格很高的盆栽,由於我選擇的芒果種子是已經發芽的,所以就省略了泡水發芽的過程,但是,不斷有人留言說種子怎麼泡都不發芽,甚至覺得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所以我又挑選了一個種子沒有發芽的進行實驗記錄,事實證明,只要方法得當,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再生澀的芒果種子也是可以發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