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Double Win才在上海陸家嘴開啟首店,主打風味拿鐵,憑藉品牌首款風味飲品——檸檬葉冰拿鐵咖啡強勢出圈。成立6年後,於今年4月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壹叄資本。
今年8月28日,Double Win成都首店帶著四川限定「椒麻特調拿鐵&椒麻特調冷萃」在太古裡現身。成都也是Double Win首批開售特調酒類的城市之一。
2021年4月22日,Seesaw成都雙首店齊開,分別選址於擁有超高消費能力的金融城地區「成都摩方」和新生代潮流消費代表性商業體「成都大悅城」。
2012年,Seesaw從上海愚園路靜安設計中心開啟,是中國第一批精品咖啡品牌之一,主打創意咖啡,客群以年輕群體為主。今年7月,Seesaw官宣完成A+輪過億元融資,不僅喜茶入股,老股東弘毅百福也跟投。UID是成都最早的精品咖啡店之一,2010年從小通巷到鏜鈀街,再到今年2店的REGULAR源野。
UID在改變的同時依舊保持初心「提供細膩的服務與優質的產品,將UID作為一種文化的窗口,也作為不同能量、知識以及生活方式的交流載體」。
主理人蔡毅將新店地址選在有別於傳統商業街區的REGULAR源野,這個以生活方式為主題且具有城市文化生活影響力的公園商業形態與UID的文化理念不謀而合,白天是咖啡廳,晚上則是酒吧。2020年9月UID確定REGULAR源野為新店地址,今年5月底開始進場圍擋。UID團隊也提前半年來到源野,從材料選擇到商品製作,以及新品研發到產品升級,「審美」是UID源野店關注的重點與難點。
2019年6月韓國主理人秋浩真在成都錦苑巷開了他的第一家咖啡店——飲善,飲善二字是從古書中的「飲善正要」摘要而來。
當問為什麼沒有選擇中國咖啡文化很濃的城市上海,而是來到成都,主理人的回答是「中國的咖啡文化與韓國不同,中國大部分以茶飲為主,選擇成都是因為除了生活非常舒適,還因成都人民包容和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心態,所以成都是有咖啡市場的城市」。
在得到金牛區的各方面支持後,秋浩真通過一年的籌備,今年6月,飲善咖啡的「二店」IN3 Bean Coffee亮相,總面積3000㎡,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咖啡烘焙工廠,也是金牛區的新名片。
「工廠」位於北站西二巷的一個園區內,厚重的金屬工業設計風格,共兩層。除了生豆倉和保鮮區,還配備專業進口咖啡設備,不僅可以定製專屬咖啡,也能全方位看到生豆烘焙到咖啡出品。秋浩真說IN3作為共享空間,接下來也會舉辦咖啡策展、咖啡市集、體驗課程等活動。
IN3咖啡定製工廠的成立,不僅展現了成都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也展現了成都對咖啡市場的重視。秋浩真未來將把IN3發展成為產業鏈化的咖啡豆定製工廠,個體消費者可以來這裡喝咖啡,而針對咖啡從業者,則為他們提供咖啡業態的打造服務,使IN3咖啡定製工廠成為成都北門的新地標。
有位網友說:"如果在成都只能去一家咖啡館,他會去釐途LITTLE TRAVEL」。2016年LTTLE TRAVEL在玉林彩虹街開了第一家店,接著是2018年少城店與2020年猛追灣店,2021年LTTLE TRAVEL來到了擁有百年歷史的華西壩。
LTTLE TRAVEL的每一家店都各具特色,華西壩店也不例外。咖啡的烘焙元素是華西壩店的特色,也是LTTLE TRAVEL所有門店的烘焙端,對吧檯出品端有決定性意義。
主理人光二將華西壩店分為上下兩層,一樓會更注重加強喝咖啡的氛圍,二樓則是偏用餐的區域,以brunch餐食為主。對於空間整體的設計風格更想展現時間和溫度的工業感,是原始材質的一種表達,對於咖啡的包容性也會更大。
在成都的咖啡市場,LTTLE TRAVEL依然是以獨立咖啡空間的形象存在,不論是咖啡的氛圍,還是咖啡的品質以及與這個空間裡的人或物的交流,都以更隨性自在的方式來呈現。所以光二在選擇咖啡師時也會更喜歡cool guys,他們有各自獨特的才華,是放鬆的快樂的,這樣LTTLE TRAVEL這個空間也會是快樂的。
光二說對LTTLE TRAVEL而言,不論你在哪一家店,都更希望每一位客人忘掉手中的那一杯咖啡,能夠更多的去感受LTTLE TRAVEL自由、隨性、沒有拘束感的氛圍以及咖啡的文化,也能得到LTTLE TRAVEL的旅行感。
2018年12月,籌備五個多月的野鴿子咖啡首店在航空路亮相,是成都獨立咖啡館中第一批早晨七點半開始營業的品牌之一。2020年底野鴿子中航店開業,2021年7月主理人一介再次蓄能,在萬谷智慧產業園拓展三店。
萬谷店與中航店都是在2020年開始籌備的,萬谷店面積更大,裝修時間長,所以規劃為今年開業。連開兩家店,除了勇氣,還需對店鋪發展有更明確的方向。一介講述了三點,首先是因為成都的咖啡市場在消費認證與消費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次是想將團隊擴大,給團隊的小夥伴看到更多未來的可能;最後一點是初心,即對咖啡的熱愛。
在籌備過程中,一介需要面對未知的成都咖啡未來發展狀況、擴店後能達到的效果以及在設計過程中面臨與設計師、施工隊兩邊的溝通難題。
萬谷店的設計風格和菜單都與老店保持一致,不同之處在於,萬谷店定義為文創店,局限性更小,可以提供培訓、烘焙與製作,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咖啡豆到一杯咖啡的過程。萬谷店不僅是一家店,還是野鴿子咖啡的總部,為了滿足線下店鋪與線上電商的擴張而成立,未來是培訓平臺,也是物料中轉和品牌人員中轉的空間。
沒有追隨今年咖啡圈盛行的「早C晚A」,把最基礎的產品做到極致是野鴿子咖啡堅持的態度。一介認為萬谷店的成立,使野鴿子團隊變得更強大、更和諧、更團結,把輕鬆活躍的團隊氛圍帶給顧客,使大家對咖啡的了解更透徹、更習以為常是野鴿子咖啡想要表達的理念。
毫無疑問,上海知名咖啡品牌入駐成都,給成都的咖啡行業帶來活力,也帶來一定的壓力。一直以來,成都本地咖啡品牌大多求穩,追求小而精。隨著大學路、天府五街等新街區的出現,讓本地咖啡品牌有了拓展的動力。因此今年本地咖啡品牌齊開「二店」,值得一提的是,除了IN3與野鴿子咖啡是向產業鏈上遊探索外,大多數店都是為區位卡點而擴張。本地品牌更側重於街區,外地精品連鎖品牌更看重入駐商業中心和商業街區,兩方正面交鋒的情況還未出現。可以預見,2022年成都的咖啡競爭將更加白熱化。無論如何,咖啡文化的普及和咖啡行業的提升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將看到更多優質的品牌,喝到更多好喝的咖啡。